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分析常辉

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分析常辉

天津南环铁路维修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00

摘要: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是一项相对庞大的工程,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多个环节的共同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熟练掌握的施工技术,严谨规划、合理设计,更多地运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提高轨道铺设的施工质量,确保铁路运行的稳定与安全。下面笔者就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铁路工程;轨道铺设;施工技术;

铁路工程建设中加强对轨道铺设施工工艺的合理使用,有利于提升铁路工程整体的施工水平,确保轨道铺设施工质量可靠性,为铁路轨道设施安全使用提供保障。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工艺进行有效分析,促使工程施工计划能够在规定期限内按时完成,保持铁路工程良好的施工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轨道施工准备工艺

1.图纸审核

轨道铺设前,应结合铁路运输能力、承受压力等参数的把控,严格按照设计图相关规定,完成轨道铺设作业。同时,应对铁路运行速度、技术标准实施强有力探讨,经施工图纸下的规范操作,保证轨道铺设质量的合格性。

2.钢轨的选择以及轨枕预制

钢轨选择的合理性、适宜性对轨道铺设质量而言意义非常。即在常规情况下,钢轨的选择主要以60kg/m为准,而在特殊环境下,如半径低于曲线长度或坡度过大时,则应利用淬火钢轨予以铺设。在传统钢轨选择中,应禁忌选择U74、U71Mn两种类型的钢轨,因二者硬度、强度难以达到规定标准,致使其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现阶段,PD3钢轨以较强的优势,成为铁路工程钢轨铺设的首选材质。

3.道碴的选择

道碴施工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是关乎轨道整体铺设质量的诱因。对此,应在道碴施工期间,严格把控各项施工工序,尤其是区间段的施工,应以硬质道碴为准,结合施工环节铺设作业的方式,从而使道床能够均匀性、整齐的铺设。

二、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技术

1.底碴铺设

铁路道床设置的过程中,对于道碴的依赖性较强,主要是为了分散列车负荷,确保列车运行稳定性。施工人员应在铁路道床道碴层与路基基础层之间,根据工程施工设计标准要求,完成道碴设置作业,避免铁路轨道长期使用中底碴与路基颗粒之间出现较大的渗透问题,从而影响轨道基础结构稳定性,并充分发挥该材料实践应用中的防冻保温作用。轨道铺设施工中开展道床预铺底碴作业时,为了保持底碴良好的应用效果,应对其尺寸规格、品种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底碴质量能达到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其中,轨道铺设中所用的底碴碴面平整度应控制在小于10mm的范围内,并做好相关的顺坡与碾压工作,而若涉及顺坡碾压作业,则应在35m范围内实施有效性施工操作。确保道床预铺底碴设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2.轨排拼装

轨道铺设施工中,轨排拼装施工工艺的合理使用,有利于提高轨道铺设质量。在实施轨排拼装作业计划时,应注重固定式锚固拼装作业线拼装方式的高效利用,确保轻轨锚固、轨排生产线拼装质量可靠性。实际操作中应重视反锚方法的合理使用,增强轻轨锚固效果,并选用性能可靠的硫磺砂浆,为作业计划顺利完成提供保障。轨道铺设施工中应加强散枕、上锚固板、灌浆锚固等工序的严格把控,全面提高轨排拼装质量。

3.架梁施工

架梁施工作前,施工人员均应对施工现场予以勘查,如地形地貌、填土质量、墩台质量等实施详细管控。而在梁片选择时,更应对梁片质量、生产日期和技术标准、直曲梁标识、尺寸参数等进行检查,待检查无误且完全合格的前提下,方可投入施工作业,否则避免梁片入场。

4.长钢轨更换

长钢轨更换,作为轨道铺设施工的重点环节,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完成组装焊接,经专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同时,在施工现场的存放位置应以更换轨道最近点为准,以便为轨道更换施工提供便利。再者,为避免轨铺设环节中心线偏差问题,则应结合拉挂弦线法进行铺设,即在换轨时保证钢轨间的紧密连接,对隔断钢轨予以落实处理,经专业人员的流程控制,确保长钢轨间的完美衔接。

5.无缝处理

待长钢轨更换施工完成后,应对其实施无缝处理,即在长钢轨处实施焊接,将其构成单元轨节,依据气压焊原理实施焊接;各单元轨节、线路、岔道等位置应实施锁定焊接,如铝热焊接法的运用。另外,无缝处理是铁路工程中最为核心的施工环节,对施工质量要求尤为严格,禁忌不合格施工环节的出现,以免为轨道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6.大机整道

为了确保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计划的顺利完成,应对大型养路机设备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做好施工中的协调工作,并对整道工作进行科学布置。施工中为了达到大型养路机连续施工要求,应确保面碴运输及时性,并将各机械设备施工安全距离控制在有效地范围内,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设备维护管理,保持设备良好的工作性能。

7.道岔施工

轨道铺设施工中开展道岔施工作业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道岔施工计划的安全实施。在设置好的道岔基地拼装平台支持下,应根据道岔设计图纸确定平台上各道岔的具体位置,并进行编号,再经专业机械设备的选择,将其送至既定施工位置。依据道岔固定和组装作业的开展,结合实际情况,对道岔位置加以调整,使其能够在满足在规定标准的同时,均匀划范围2-4段。施工中应对分解为多段的道岔导曲线进行分析,并使内轨与岔心部分进行有效分离,选用轨道检测仪与钢轨踏面检测仪进行科学检测,确保道岔设置有效性。同时,需要在道岔施工中对岔前、岔心及岔尾进行合理控制,提高道岔施工质量。

三、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注意事项

1)轨道铺设前,应结合施工环境、地质条件等问题的思考,经大量资料的搜集汇总,对施工范围内供水情况、供电情况予以全方位掌握。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对水文情况、地质环境实施全范围审核,依据其变化趋势,将施工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若在施工阶段存在诸多漏洞及安全隐患,应立即处理。

2)轨道铺设应严格按照规定顺序完成,经路基、桥梁和隧道等环节的审查作业,待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展后续轨道铺设施工。

3)轨道铺设时,应对周边区域予以高度重视,切勿对农田进行过多占用,即应在车站周边处完成轨道铺设,其不仅可为施工提供便利,更为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再者,若要从根本上的杜绝安全事故的滋生,则应在施工现场布设相应的防火标示、安全通道等。

4)轨道装卸及运输时,应对道岔路基质量予以侧重保护,即按照施工规范,对起重机予以正确使用。而在起吊环节,更应在双点加固的条件下,预防轨道变形,且借助道碴和材质质量的审查,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铁路工程建设规范。

5)对于轨道铺设施工,生产技术部门应立即执行自身监督管理职能。而为实现对轨道铺设质量的把控,则应按照铁路工程设计标准,完成相关轨道铺设工作。而若存在和施工标准相悖的设计项目,应立即上报至相关部门,待修正处理后,强化对轨道铺设施工质量的管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工程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铁路工程的质量与轨道铺设技术具有密切的联系,在进行铁路工程施工时必须要选择合理的轨道铺设技术,从而提高铁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科必士,张林志,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施工中的快速技术模型运用[J]工程经济,2018(12).

[2]张志鹏,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2).

[3]龚伟.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8,(02).

[4]张建华,刘兰曲.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2).

标签:;  ;  ;  

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分析常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