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季少年轻松愉快迈入初中门槛

让花季少年轻松愉快迈入初中门槛

——初小衔接的思考

黄莉华山东省莱西市教育体育局266600

一、初小衔接出现的主要问题

目前,小学、初中招生实行生源划片,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应。集中反映在:小学生进入初中后,环境、氛围、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管理难度增大,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冲突增多,学习困难学生的数量逐步增大,形成“两极分化”。

二、问题剖析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校环境和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从小学进入初中,眼里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功课门数多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接任后,“师与生、教与学”双向适应较差。

从教师角度看:初中教师相对于小学教师来说,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大,学历较高,有居高临下之势;但由于他们对刚入初一新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小学的教育教学要求和管理方式认识不足、了解不多,对学生往往估计过高,教学很难较快地适应学生。

从学生角度看: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后,其心理特征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幼稚性等错综交织的状态。他们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学习规范等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同学在心理、学习、交往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一段时间后成为学困生。还有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甚至成为了问题学生,这些学生进入初中给初中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教育难度。

三、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初中学生心理发展一般具有“四性”、“四高峰”。“四性”即敏感性、社会性、动荡性、闭锁性。“四高峰”即生理变化高峰、智力发展高峰、社会需求高峰、创造高峰。生理变化高峰是指学生生理发育迅速变化,性发育成熟。智力发展高峰是指此时的孩子的智力发展、记忆力、判断力和动作反应力及速度都已达到人体的最高水平。社会需求高峰是指孩子向往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都有所上升。创造高峰是指这个阶段是孩子一生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孩子会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求独立的愿望,其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意见,常持分析和批判态度,很反感家长把他们看成小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四、思考

“初小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互相连接,应解决如何为学生铺垫搭桥,引导他们顺利过渡,促使“教与学,师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增强小学和初中学校的发展后劲。

1.建立真诚的沟通渠道。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学,生理和心理都有发展。从生理上来说进入了青春期,从心理上来说他们已认为自己是大孩子,有了一定的主见。从空间上来说,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变得复杂化了,他们要适应新的集体并且要在新的集体中寻求自己的定位。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系列情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护他们,同他们建立真挚的感情,取得他们的信任进而达到心理上的沟通。在升入初中学习以后,要给学生上好有关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辅导课,消除学生来自发育阶段由于身体的变化而造成的莫名的恐惧或自卑心理。

2.提前进行小学与初中的对接工作。

利用学生对新知识、新环境的好奇心理,在小学毕业前夕,初中教师可到小学从正面给毕业生介绍初中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讲升入初中后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也可以把小学毕业生的家长集合起来,初中教师给家长讲孩子读初中后,作为家长该怎样合理引导孩子顺利迈入新一级学校的学习;小学毕业班的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初中学习有关内容的介绍,或者带领小学毕业班学生到初中实地参观,让他们提前对初中生活有所感受。参观的内容可以是听课、听初中生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跟初中的学生座谈等。暑假中,还可安排小学毕业生就近参加一些初中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3.教师间要加强交流、讨论。

初中、小学的任课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教研活动,互相听课、评课,让双方都能了解一些教学上的情况,吸取一些教学上的长处,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方法的调整。其次,学校每学年可以邀请有关专家为教师、学生、家长上课。对教师上课的内容可以是解决初小衔接问题的一些实质性的方法和理论指导;对学生的上课内容可以偏重于心理辅导和有效性学习方法这一类的;对家长的上课内容可以是如何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方面的。另外,小学的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做好知识的衔接与过渡。初中教师可适当保留一些小学的教学方法,将初中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渐地加以渗透;不急于求成而破坏学生在小学里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性的逻辑思维,然后对小学的教学方法采取逐步扬弃的方式。初一教师要实行以级部办公制度,便于交流和了解学生情况。要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及时交流学生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小学阶段,家长对学生关心较多,教育方法简单,孩子也很单纯。到了初中,学生对家长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服从关系,他们有时要向家长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所以我们要将学生的这种发展向家长进行介绍,使家长的教育提高一个层次,与学校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5.让学生及早全面地了解认识学校。

小学生升入初中后要及早组织学生全面参观学校,全面了解和认识学校,增加学校的吸引力。要集中对学生进行校史教育,介绍学校的发展、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可邀请往届、有成就的学生作报告,激发学生的斗志,树立远大理想。

6.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要通过开设学法指导课和课堂教学渗透等多途径,加强学法指导,如如何听课、如何记课堂笔记、如何复习等。做好从“捧着学”向“自主学”转化,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

标签:;  ;  ;  

让花季少年轻松愉快迈入初中门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