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瓣膜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张晓微(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15180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1-0322-01

【关键词】康复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生存质量

1一般护理

风湿热病人必须卧床休息,出现呼吸困难时,给予半坐卧位;长期卧床者,尤其是水肿病人,要定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对关节肿痛者,应让其保持舒适体位,采取热敷、按摩、理疗等方法改善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病人活动感觉疲倦时予以适当的协助,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同时,限制探视,以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禁止有感冒、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者探视。

2饮食护理

①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限制脂肪摄入,少食腊制品和罐头食品。取清淡、高蛋白、高糖饮食和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来维持营养,以对抗发热和感染。②鼓励病人多喝水,预防发热导致脱水。③如果病人有充血性心衰的征象,应摄取低钠饮食,限制水分摄入。④可进适量蔬菜、水果等纤维食物,保持排便通畅,不偏食、挑食。

3症状护理

1)胸痛: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注意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以及有无伴随症状,遵医嘱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并观察用药后效果。

2)发热:做好皮肤护理,多汗者应及时更衣,防止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给予清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体温过高者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3)水肿:严格控制入量,减少水、钠摄入,详细记录出入量,每天测量体重,观察体重变化。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观察用药后效果,并监测电解质变化。对于卧床的水肿患者,要定时协助翻身,注意保护皮肤,防止发生压疮。

4用药护理

心脏瓣膜病病人需长期服药治疗。因此,须告知病人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及服药注意事项。

(1)用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时,应告知病人饭后服用,并注意是否有食欲下降、上腹疼痛、排黑粪等情况发生。

(2)服用激素时应向病人讲明服药的目的,并要求其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随意加量、减量或突然停药。注意病人有无血压升高、血糖升高、溃疡生成或发生感染及情绪、行为变化等情况。

(3)服用地高辛,告知病人洋地黄制剂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接近,易发生中毒,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悸、头痛、黄绿视、视力模糊时可能是中毒反应,应及时告诉医生。在服用洋地黄制剂前应先数心率,若<60次/分,或心律从规整变为不齐或从不齐变为规整,应暂停用药。

(4)服用利尿药,应详细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体重与水肿变化,并注意利尿剂的副作用如低钠、低钾、低镁、低钙等,低钾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肌无力及心律失常;低钠时可出现肌无力、下肢痉挛、口干;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可出现神志淡漠、呼吸浅慢等。出现低钾时鼓励病人多食入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苹果、鱼、肉和青菜,必要时口服钾盐。

(5)服用抗凝剂,应向病人说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注意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向病人说明在开始抗凝后1~2周内,为了调整抗凝药的口服剂量,一般1~3日左右抽血查INR,使之维持在2.0~2.5。指导服用抗凝药患者的饮食,避免食用含大量维生素K的深绿色叶菜如菠菜,以免影响抗凝效果。严密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血尿、黑粪、月经量增多等,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生,结合INR予以调整抗凝剂剂量。

5心理护理

心脏瓣膜病大多数为慢性疾病,病情反复发作,使病人及家属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而易产生焦虑、恐惧、消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关心病人,评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使病人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情绪激动,防止活动和激动而引发急性心衰。护理人员跟病人多交流、解释,让病人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6并发症的护理

栓塞:以脑动脉栓塞多见,可出现头晕、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昏迷、脑疝等征象;外周动脉栓塞表现为肢体末端苍白、疼痛、坏死;累及肺部常表现为突发胸痛、气促、发绀、咯血等;累及肾脏可致肾绞痛及血尿等。对有房颤患者及心脏腔内血栓形成的患者应加强病情观察,重点观察瞳孔、神志、肢体活动及皮肤温度等,有异常及早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参考文献

[1]方文,陈永彤,梁继娟,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康复干预对早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2002,6(8):1106-1107.

[2]孙田杰,沙儒.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心理压力的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645-647.

[3]张冬梅.现代医学模式与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9):776.

标签:;  ;  ;  

瓣膜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