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忠惠:东至周氏家风家教探幽论文

谢忠惠:东至周氏家风家教探幽论文

[摘要]东至周氏家族是近代名门望族。通过回顾周馥的成长历程,周学熙举办家学教育的实践,来考察周氏家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周氏家风注重传承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以文化和智力服务于社会为归依,这既可归因于传统价值理念的影响力,也可归因于时代的塑造,但更应归因于这个家族几代人对文化的自觉和坚守。

[关键词]东至周氏;家风家学;传统文化

自2016年中纪委网站以“六世书香百年家风”为题推出东至周氏家风以来,这个家族便倍受世人关注。东至县文明办建了一个周氏家风馆,安徽省教育厅还将它列入“安徽省第一批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前缘席状砂:位于河口沉积的前端,紧邻前三角洲;以灰色砂泥岩互层的形式叠加,成熟度高,岩性较细,显示下细上粗的反韵律沉积序列;SP曲线呈现前积式指状或低齿状且幅度相对较低,GR曲线同SP特征一样。

周氏家族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文化世家。百年之间,人才辈出,孕育了很多文化精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孟繁之先生,对近代家族史有深入研究,他评价:“20世纪中国,以子弟培养整齐,于文化界、学界有重大影响者,主要以两大文化世家最为著名:一是新会梁启超、梁思成家族;再即是建德(或东至)周馥、周学熙家族。”

研究周氏家族家风家教,对于文化复兴和家族治理均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1 百年家风的开拓者:周馥的成长要历

安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李鸿章。而周馥,就是一个和李鸿章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人。

有以下情况时改善成年身高的疗效差,应酌情慎用:1)开始治疗时骨龄女童>11.5岁,男童>12.5岁;2)遗传靶身高低于正常参考值2个标准差者。有以下情况者单独应用GnRHa治疗对改善成年期身高效果不显著,不宜应用:1)骨龄女童≥12.5岁,男童≥13.5岁;2)女童初潮后或男童遗精后1年。

辅课(2小时),指西文和翻译。

周馥在淮系集团里地位很高,却不出名,这与他个人出身和风格有关。

周馥对子孙教育的重视,还体现在延请名师宿儒,办家塾上。他自己读书有好的心得和体会,总会拿到家塾与孩子们分享。为此,他留下了一些给孩子们的只言片语的手札。比如,有一张上面,摘录有儒家、释家、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经典句子,可见周馥思想的开明。

周馥在山东巡抚任上任伊始就“先斩后奏”,访问德国治理下的青岛。了解形势后,密奏朝廷,并迅速开放济南、周村、潍县三地,开辟“华洋公共通商之埠”。有人评价:“在中国近代开埠史上,由巡抚奏请自开商埠,济南是第一个。”当时的《东方杂志》对此有所评价:“德国尝以独占山东全省利益,屡向北京政府要求权利。其所经营者,著著进步。周中丞(周馥)见此情形,深知其害,遂将济南、潍县、周村镇三处,辟为商埠。俾利权不致为德人所垄断。密奏朝廷,即获谕允,忽然宣布万国。德人闻之,亦惟深叹其手段之神速而未可如何也。设事前稍不谨慎,泄漏风声,德人必起阻挠”。后来周馥去世,济南还设立了周馥专祠。理由之一就是“创设商埠”。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光荣的家族史,周氏家族一直崇尚“诗礼”,有“耕读传家”的良好风尚。他们家的辈字就是:礼乐光宗学,明良启俊贤。

周馥的祖父周乐鸣是个有儒学修养的人。他曾经“习举业”,因为家庭变故,放弃了科举之路。周馥记得小时候,就常听他告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贫极勿负债,气极勿兴讼。”

据周馥回忆,他的祖父对他督教很严,“每出户游戏,不准至邻舍,有给食物者,非命不受”。周馥幼时与邻家孩子争斗,祖父必致歉邻家,并训示周馥:“彼无礼,尔何不远之,乃与人诟争?尔即有理,亦大不是。”

周馥的第一任老师就是他的祖父。祖父要求日落后不得外出,随他灯下课读。周馥说他四五岁时,《四书》中易解的文字已能通晓。到六七岁时,“凡乡塾中书,皆读遍矣”。

八到十二岁,周馥在本地上私塾。先后受业于木坑山倪晋先生、南门外洪见田先生、西门洪紫若先生。但晚上归来,仍然随祖父课读。“读罢讲孝弟数事,夜分乃罢”,而且是“日以为常”。

我国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专门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部门,也缺乏专业从事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和审计工作基本都交于会计人员来处理,而其他部门无权过问财务部门的具体情况,这种情况使得财务人员容易发生监守自盗或沦为管理者腐败工具的可能性。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都没有建立起能够自治的监督和管理体系,自身监督的模式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落实到位。行政单位一直以来都依赖国家政策的监督和扶持,自身查缺补漏和整顿调整的能力较弱,这种情况经不起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困难的打击。

这一年周馥十三岁,开始第一次写“时文”,每篇四五百字。每月逢三、六、九,作“时文”一篇,五言六韵诗一首。先生还给他讲解《论语》。到十六岁,周馥已经能代先生起草祭文、书札。

十七岁那一年(1853年)的正月,周馥参加县童子考试。考了第一场,到第二场时,考场因洪秀全的太平军东下,安庆失守而解散。这一年,周馥娶妻吴氏。此后仍随王先生学习。十九岁,自己在本族开馆训蒙。周馥收了几个学生,家人帮人佣工。二十二岁,因躲避太平军,到深山区——彭泽九都洪家训蒙。二十三岁,又到袁家山训蒙,给老师当助手。

从17岁到24岁,周馥一直在逃避战乱中度过。期间,他家的房子三次被毁。一家人在彭泽县山村避难,也并不安宁,常常是“一日数惊,来回逃窜,甚至白天在树草中藏身,夜晚弄点吃的,天未亮又奔向高岭。”

二十四岁,周馥与妻子商量,说被困在山里必死,全家外逃也是死路一条。自己年壮,不如出山寻找避乱之地,再设法接家眷。妻子考虑了好几天才勉强答应。临行那天,天未晓,他与父母、祖父母不辞而别。妻子携两个孩子——学海、学铭,送行到山外半里。临别时,妻子说:“生当再见,死则相逢地下矣!”一家人洒泪而别。

周馥出山第一站,是在东流加入湘军军营,帮办文案,并教营官之子课读。在东流军营,他写了一首《登东流城外营垒》:“西风猎猎戍旗斜,无限春愁起暮笳;芳草有情联故里,长江无浪没平沙;风霜狐兔移巢穴,雷雨蛟龙见爪牙;可奈仲宣乡思切,独携书剑何天涯。”这首诗既表达了周馥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更表达了他投笔从戎的志向。

Step 3:Learning the past subjunctive mood based on Situation 2:Michael’s regrets.情景二中学习过去时的虚拟语气。教师通过ppt再现电影中主人公在得到一支神奇的人生遥控器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主人公错过了生命中很多精彩而重要的时刻。教师尝试发问:(a)Why Michael’s life has changed so much?(b)Was Michael satisfied with his life here?Any regrets?

周馥在湘军军营待了不到一年,父亲说是祖父病重望归,写信将他骗回彭泽九都。第二年,他觉得还是呆不下去,必须寻找避地之策。因此第二次出山。这一年,他辗转大通、芜湖,先是带着茶叶推销了一阵子。听说湘军攻下安庆,便转头进了安庆城。在安庆,邂逅一个决定他终身命运的人——李鸿章。

周馥与李鸿章相遇,有个故事。当时(1861年),周馥在安庆马王坡摆摊测字,或代人写信什么的。李鸿章也居在马王坡招募组建淮军。李府伙房采买因不识字,请周馥代为记帐。李鸿章偶尔查阅帐簿,见字迹端正清秀,大加赞赏,问是谁写的,叫请来一见。一见面,颇为赏识,招他入军中“办文案”。这是十一月的事。到第二年正月,因李鸿章招募的文人,对战争形势多有顾虑,纷纷临时辞退,周馥被李鸿章正式启用,“入营办文牍”,成为李鸿章的幕僚。

此后,李鸿章率淮军到上海,与太平军作战,周馥即是他的参谋,又是他的亲随。李鸿章驰骋沙场,他护理帅印,紧随其后。

在战争中,周馥进一步得到李鸿章赏识。有一次,李鸿章俘虏了1000多名太平军,交周馥处理。当时的惯例都是杀一半以上。周馥没有这样做。他自己亲自审问,只杀了来自广西的太平军的死党。其余都是太平军掳来的平民百姓,愿意留下来的从军,不愿意留下来的发给路费。这一举得到了李鸿章称赞。后来李鸿章的淮军,从上海一路攻克苏州、常州、无锡、南京,所向披靡,敌军多是投降,与优待降兵降将的政策是紧密相关的。

李鸿章还说他战时巡营,在周馥帐所,看到几案上“皆宋儒之书”,感到很惊异,并认为周馥将来必可胜任大事。

周馥跟随李鸿章40年(1861-1901),干了许多大事。其间,干事风格,李鸿章的评价是:“周某用心极细,虑事最精,且廉正有魄力,非时人所及。”

周馥在晚清政坛以治河著称,人称“精研水学,河工声绩”。他曾有效治理永定河。在山东巡抚任上,在得不到政府资助的情况下,更是独立筹资,治理黄河,且治理成效显著。《清史稿》对他的治理办法和治理效果,有记述:“馥抚山东,值河决利津薄庄,议徙民居,不塞薄庄,俾河流直泻抵海。沿河设电局,备石工,讫十余年,河不为灾。”

本项目主体结构期间需开展基础沉降监测工作,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确定沉降观测等级为一级标准,具体监测项目包括:(1)主楼及底板沉降监测;(2)后浇带两侧差异沉降监测。本次共设置119个监测点(J1~J119),图2所示为基准点、工作基点规格及埋设示意图。

周馥能成为治水专家,并取得实绩,一者在于他自修成才,更在于他的求实精神。当年李鸿章要他拿方案,他花了几个月时间,坐帆船,勘遍黄河故道。他还搜集历代治水典籍,精心研读,并整理出《治水述要》十卷。他还撰写了《河防杂著》,其中包括:《黄河源流考》《水府诸神祀典记》《黄河工段文武兵夫记略》《国朝河臣记》。山东人感念周馥在治黄上的业绩,在黄河边修了周馥祠。

在思想上,周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周馥一辈子主要是跟随李鸿章办洋务。真正独当一面,当地方大员,是很迟的。1899年,老佛爷给他封了个四川布政使,他已63岁。此后,担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直到1907年70岁,以病辞职。

周馥的父亲周光德是个忠厚之人。他在本县离城六七十里外的一个山村——袁家山,帮助人家打理油坊。当地有个有名的塾师——王介和先生,和周馥父亲关系很友善。他听周光德说儿子周馥天资性情都很优秀,就让周光德将周馥带来让他看看。如果真的优秀,他就亲自调教,以免被一般的塾师耽误。结果一见,果然优异,便就“许以大器,爱之如子侄。”此后对周馥的教育,更是“奖诱备至”。考虑到周馥家境贫寒,还予以减免学费。

周馥在四川布政使任上,清政府怂恿义和团杀洋教士的旨意,他就有所保留。理由是:“此旨未辩真伪,不可宣出,且乱不可长,强寇不可挑衅。”后来八国联军攻下北京,李鸿章推荐由周馥出川与洋人谈判退军。当时联军统帅瓦德西日记,有这样一段,表达对周馥的印象:“今日周馥曾来余处要求数事,余已允许几件。彼系一位见识通达之人。”“通达”二字,是对周馥思想的开放和灵活的最好概括。

周繇虽然官位不高,但在当时,社会声望却很好。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为他立传,说他深通禅理,以禅入诗,在当时,有“诗禅”之号。在周氏家族,周繇以他的德行和品性,成为世代崇敬的标杆人物。

周馥退休后过的是十分尊荣的日子。此时已儿孙满堂,特别是儿子周学熙、周学煇在实业上已经取得辉煌成就。他日常的情趣是,督促儿孙读书、精研经典、著书立说、旅行。作为社会贤达,他还组织十老会、创办佛学研究会、倡导赈灾。

他赋闲后的第一个月,就带着孙子周叔弢上庐山,完成了一部著作——《负暄闲语》。这是一本家训书,也是周馥一生学习、为人、做事等处世之道的总结。采用的是对话体。对话的对象,就是当时总是向他提出问题的小孙子周叔弢。

周馥出生于现东至县城东门外一个叫“周村”的村庄。他的父亲是个打油的师傅,在本县山区一个叫袁家山的村庄,为一位王姓的油坊主打长工。祖父、曾祖父也都是很平常的庄稼人和小生意人。可谓是“蓬门小户”。但是,这个只有几十户的周姓家族在当地,却是个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的名门望族。家谱记载,远祖是周朝天子的后裔——东周君鸠牧。始迁祖周访(第34世)是唐朝人,曾任荆州刺史、御史中丞,因为躲避武则天乱政,而从婺源隐居于现在的东至县。六世祖周繇(841年-912年)是个才情兼具的诗人。咸通十三年(872)考中进士,派任福昌县尉。这在当地是破天荒的。十年后,他还被仆射王徽举荐,回原籍至德(东至县曾名至德)任县令。理由是,“孝友可以表俗”。当时他的一位诗友李昭象还写了一首诗,对此表示赞赏:“投文得仕而今少,佩印还家古所荣。”也正是在他担任县令的时候,举家迁到县城东门外,后逐渐繁衍,形成周氏家族聚居的村落——周村。

周馥临终之前,为子孙干了一件很令人感动的事。周馥的玄孙周启晋收藏有一本周馥手抄的《孔子家语》。这是本装帧精美的册页,约一厘米多厚。封面是彩纹缎面的,内页的字都是周馥手书。内容不多,是《孔子家语》的摘录。尾页有一段后记,读后令人感佩:

“余幼读《孔子家语》,以其语泛而杂,不及《论语》精粹,遂搁置未卒读。今养老无事,复取昔年未卒之书,一一玩索,觉《孔子家语》中皆有关修身治世之言……诸小孙读书,皆不暇及此。然此书万万不可不读。今因择取世俗人所共解者若干条,冒暑录之。眼昏手钝,未敢中辍。爱孙心切,忘其老惫。诸孙幸勉之,勿忘。辛酉七月录于津寓。八十有三老人周馥。”

曾有过一个整天乐呵呵的同事,他常说:“不要和孩子们较真,孩子毕竟是孩子,哪有不犯错的,要不然还要我们这些老师干嘛?”细想之,确实如此。

纵观周馥的一生,最大的个人风格,就是干事谨慎周密。他死后,谥号“悫慎”,也是这个意思。那么,他这个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与周馥受到的教育有关。周馥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祖父。周馥祖父周乐鸣曾经“习举业”,后来因家庭“饥困”,放弃了应试。从祖父对周馥的严格督教和教育方法,可以看到,这个老者虽然穷困,却是一个纯正的儒学传承人。正是他,给了周馥儒学启蒙,并且训练了周馥勤奋严谨的课读习惯。

周馥的私塾老师王介和是又一位了不起的教育者。王氏家族是东晋文化世家的后裔,亦是东至的名门望族。王介和先生是个有名的私塾先生。他培养了周馥,他的儿子培养了民国总理许世英。周馥一生十分感念王介和先生。老年回乡,还亲临王先生的墓祭拜。一生也写了多首怀念王先生的诗。王先生是怎样教育周馥的,已经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可知,就是王先生教周馥作文、写诗,让周馥的写作和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好训练。

周馥一生写下了大量著作及诗篇。他在战斗和工作的间隙,喜欢吟咏作诗,诗品也很高。他将一生的际遇和对生活的感慨、思考,都高度浓缩在诗篇之中。有学者对他的诗,有“诗史”之赞。晚清名流于式枚称周馥诗文“少长兵间,重睹升平,故于先后治乱之迹,感慨最深。写离乱之景象,陈民间之疾苦,沉痛微婉,有少陵次山(杜甫和白居易的字)遗风。至其触事抒情,因物寓意,如元相之称白傅所云激切瞻实者,体尤近之。”还称赞周馥诗:“独抒性灵,自行胸臆,不规规于法古而自得真趣。”(山南于式枚《玉山诗集 序》)因为身家性命又与家国大事息息相关,周馥的诗不仅纪实,亦能感人。

对于自己的诗,周馥自己也有说法。“拙性喜静,偶行役所至,目有所触,心有所感。辄率意题数语。虫吟鸟语,自适其真,非登高能赋比也……平生雪泥鸿爪之迹略具于此。”(周馥《玉山诗集》自序)从周馥的夫子自道中,我们了解到,周馥是个处世行事很用心的人。很难想象,一个如此钟爱诗歌的人,少时的诗教对于他的一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当然,诗只是形式。不断思考人生巨细,提炼人生智慧,才是周馥写诗的真谛。诗歌可以说是他终生携带,用以感知生活的敏锐法器。正是敏于感受、勤于认知、善于提炼的作风,让他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境界,成为一代“国之干臣”。

虽然在以往别的地区有本文类似的研究方向[14],但是本文首次以不同区域内的地下水中主要组分含量总和的表述,揭示了哈拉湖地区地下水分布规律。

周馥一生,著述不断。后人将其著述整理成全集34卷。其中治水的著作占十二卷,最为突出。这体现了一个儒生,所拥有的学术态度和修养。也正是这个素养,让他的思考更有深度,更缜密。他处理教务,著有《教务纪略》;处理洋务,著有《通商约章》;军务之暇,写有《东征日记》《醇亲王巡阅北洋海防日记》。这都能体现周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周馥对宋明理学和易经深有研究。有人评价他:“学涉渊广,精议入神,有非经生家所能几及,而平生志在经世,不欲以文章自名。”很难评估,一个儒生的信念和修养,给周馥的一生带来了多少福分。

2 百年家风的传承和推动者——周学熙的贡献

周馥的几个儿子,都学有所成。长子周学海、二子周学铭,考中进士。四子周学熙,考中举人。其中,周学熙于国于家,影响最大,成为周氏家族第二代掌门人。正是他,使这个家族,由官宦之家、富商之家,转型为文化世家。

周学熙的一生有两点特别突出。一是60岁以前,主要精力是发展民族实业。二是60岁以后,致力于家族教育。周学熙的成长过程,毫无疑问受到了周馥的熏陶。少年时代,周馥就请名师来教育他。

周学熙后来放弃科考功名,走上实业兴邦之路,应该与他的父亲为他请的老师,多是洋务运动的实干家有关,也与她母亲的教诲紧密相关。周学熙的实业之路最早是在开滦煤矿谋职开始的。到1900年得以入袁世凯幕下,主持北洋实业。其间,赴日本考察工商金融,受益颇大。从1901年到1924年,二十多年间,周学熙创办的实业规模巨大,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在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周学熙与南通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誉。

周学熙,除了办实业,还是一位理财专家。曾经两度出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财务总长。

其中,pi表示第i个粒子;bj,i表示第i个粒子、第j个基函数中心;σj,i表示第i个粒子、第j个基函数的阈值;wj,i表示第i个粒子、第j个输出权值。将RBF神经网络误差评价指标,即式(3)所示的均方误差函数作为粒子优化适应度函数。

建立高校校园文化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迈开了第一步,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还停留在认识领域,需要加强教育引导。高校要利用在理论探索方面的优势,可组织学者专家编写一些生态文明教育的教材,比如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道德养成等内容。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教学改革范畴,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强化生态教育方面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加实践学分,开展有关生态文明理念普及活动,使学生在校园与社会实践中充分认识生态科学发展的规律,自觉尊重和爱护自然。

周学熙一生,对于周氏家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从60岁开始,就将企业交给子侄辈管理,自己坚决不再过问,而将很大的精力用于家族治理和家族教育上。

导致他做出这一重大抉择的,是他在实业上,已经受到挤压,自己甚是灰心。“少日一心三不朽,毕生十事九成空。诗书莫继先人业,惠泽难伸慈母衷。”他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他还在另一首《自题肖像诗》诗里表达了自己晚年的志向:“髭须白尽鬓毛秃,饱领风尘容可掬。世间忧乐本来空,还我平生真面目。”

周学熙所要追还的“真面目”是什么呢?那就是,诗书继世,福及子孙,惠泽乡梓。此时,周馥已经去世,家族人丁兴旺,已近百人。作为一家之长,周学熙感到责任重大。世乱之下,他不得不思考家族的去向。

1925年他为家族订立规约,要求子孙,必须“谨守悫慎公《负暄闲语》为家法。”以周馥的价值取向,为家族的价值核心,以凝聚家族,追求家族的兴旺。

毫无疑问,周学熙晚年倾心家族子弟教育,收效甚著,厥功甚伟。

主课(4小时),主要是《诗经》《四书》等(包括:孝经、诗经、论语、孟子、仪礼)。而且是循环读之。同时还读朱熹的格言,曾国藩的文章,以及《资治通鉴》等。

正课(2小时),主要是古文、公牍。亦包括新学,如商学,银行学等。

当年,李鸿章在安庆组织淮军,周馥投入军营,做了李鸿章的幕僚。此后四十多年,周馥跟随李鸿章,并深得倚重。李鸿章去世后,他的直隶总督和洋务大臣一职,也由周馥暂时代理。后来,周馥历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亦成“封疆大吏”。

余课(2小时),包括书法和图画。

据周一良回忆,他是1920年,八岁时,在天津入家塾读书的。到1930年去北平上大学,总共读了十年。当时所谓“旧家”,对新式教育不太信任,大多让孩子在进“洋学堂”之前,先在私塾打下“旧学”和古文的根柢。然后直接进高中或者大学。周一良是直接进大学的,他的弟妹虽然进了外面的新式中学,但家里仍然一直聘有补习中国古典文献的老师。

周一良的十年私塾分三个阶段。头三年启蒙。首先读的是《孝经》,接着是《论语》《孟子》《诗经》。不像一般私塾,开蒙用《三字经》《千字文》《龙文鞭影》。第二阶段四年,读《礼记》《左传》《古文辞类纂》。所读绝大部分能成诵。同时教作桐城派古文。第三阶段三年,读《尚书》《周易》《说文解字》。亦自主读一些朴学书籍。如王国维的《经义述闻》《观堂集林》。

周一良的习字课,是按照字体的发展顺序安排的。先练小篆——《泰山二十九字》《峄山碑》《汉碑篆额》。然后隶书——《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最后练楷书,写过欧阳询、颜真卿、智永《千字文》等。周一良在家塾读古书以外,十四岁以后开始了外文的学习,首先是日文,其次是俄文和英文。且请的是外籍老师。周一良先生还保留了一份他的父亲为他拟定的最初的日课安排表:

最后通过农田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还能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避免畜牧业因误食残膜而产生牲畜死亡问题,限制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种植生产品质与效益的提升[2]。

一良日课

读生书:《礼记》《左传》

温熟书:《孝经》《诗经》《论语》《孟子》

讲 书:仪礼(每星期二次)

吃苦耐劳、勇敢、坚韧、勤俭、顾家等优点,法国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很多法国姑娘都希望嫁一个华工,即使可能失去法国国籍也在所不惜。据统计,有三千多华工与法国妇女结婚,或者得到了新的雇用合同,最终留在了法国。

拔类超群的教风和学风是一所学校得以全速前进的快马,是每一位学生约束自我的悬梁刺股,是每一位教师精益求精的久经岁月的沉淀,也应成为每一所高校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

看 书:资治通鉴(每星期二四六点十页)

装配式建筑墙体在变电站中的实际应用还有很多不足,未完全实现工厂化预制,现场还存在较多的组装和二次饰面装修工作量。要真正实现装配式的理念,今后还应在变电站建设中加大新材料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朱子小学(每星期一三五点五页)

同用红笔点句读如有不懂解处可问先生

写 字:汉碑额十字(每日写)

说文五十字(每星期一三五)须请先生略为

讲音训

黄庭经(每星期二四六)先用油纸景写二月

周一良说,十年私塾,为他以后学习中国古典文献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为了办好家族教育,周学熙成立了家族教育基金会——师古堂。这个基金会为家族教育办了几件大事。一是1938年举行师古堂月课,集家族弟子于一堂,请名师讲授。月课要求,“凡周氏子弟,无论在职、在学校或在私塾者,不限年龄,不限男女,都必须参加文课。”甚至周学熙、周学渊、周学煇三位家长也前来听课。外孙和外戚子弟亦可自愿参加,名之为附课生。课后子弟还要完成写作任务,由塾师负责点评。这个师古堂月课,共坚持了十二年。还结集出版了一本《周氏师古堂课选》,收录诗705首、词5首、文249篇。名列其中的男女子弟共32人。二是在天津家族祠堂设立师古堂藏书楼。藏书楼收藏有周馥、周学熙等几代人的书籍、碑版,以及周馥的手泽。包括孤本宋刻本《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32卷。三是成立“师古堂书局”。主要是刻印家塾教材和读物。以致家塾教材独成系统。藏书、刻书,都是为了家族教育的需要。师古堂书局所刻书籍达百卷。他汇集了周氏家塾的教学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体现了周氏家塾教育的特色。

为了办好家塾,他亲自制订了《周孝友堂家塾幼学课程标准》,对课业做了详细的安排。周家的孩子一般八岁至十六岁在家塾读书。读完家塾,入学校升造。家塾主要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主课、正课、辅课、余课。

周学熙是1947年9月去世的。此后的家族事务由周学煇和周叔弢打理。

周叔弢,名暹,字叔弢。他就是周馥上庐山,天天牵在手上,与之问答,写出《负暄闲语》的那个孙子。是周馥大儿子周学海的儿子。因其父早逝,周馥对他倍加怜爱,经常带在身边。周叔弢从青年时代,开始随叔父周学熙管理家族企业。但到他这一代,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家族孝友堂藏书楼的图书全部捐献给了南开大学。这时候,他的家族教育已经变为各个家庭的教育。孩子们已经上新学堂。他自己对子女的教育,仍然传承了家风。要求子女一要诚实朴素,二要学有专长。他的十个子女,有八个成为大学著名教授,堪称传奇。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周学熙的兴办家学,周氏第三代、第四代,可谓人才辈出。他们大多如周学熙所愿,后来都成为各个领域的一代名家。如周弢翁后是全国著名的藏书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季木成为金石大家,周明泰为戏曲史专家,周叔迦是位佛学大师,周一良为北京大学史学翘楚,周珏良、周煦良为英语专家和翻译家,周达、周炜良父子为世界著名数学家,周杲良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教授、神经生理学家,周以良为国家森林植物学学术带头人、东北林业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周治良曾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北京亚运会工程副总指挥,周景良是中国大陆最早使用电子衍射进行晶体原子结构分析的人,周与良是南开大学生物系教授、微生物学家……周氏一门,著名学者太多,所以有人赞誉,集中在一起,可以办一所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氏家族活动就逐渐减少了。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周馥的坟墓遭到毁坏。家族连祭祀活动也中止了。一直到近些年,周氏后人才陆续回乡祭祖。家族也开始联络修谱事宜,重新聚集力量。

3 周氏家风家教启示录

如何概括这个周氏家族的家风?中纪委的定位:“六世书香,百年家风”。“书香”,即文化信仰,文化传承。换言之,这个家族崇尚的是文化立世。

周学熙临终写的《示儿最后语》,既是家训,也是家风的总结:“先公笃守程朱学,孝友传家忠厚存。门祚兴衰原有自,愿儿诗礼教诸孙。”“祖宗积德远功名,我被功名累一生。但愿子孙还积德,闭门耕读继家声。”

传承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周氏家风的基本点。考察周氏家族的家风内涵及其百年变迁,对于现代家风建设,无疑有着借鉴和启迪意义。

首先,周氏家族能成为文化世家,应归功于周馥和周学熙这两代家长的引领和表率。周馥这个人,堪称楷模的地方很多,突出的是:儒家文化的熏染,他的思想理念比较纯正。从他一生的行为看,他没有多少功名思想,倒是常常有思隐之心。也正因为如此,他能做到踏踏实实干事,不务虚名,廉洁奉公。周学熙以利国济民为己任,一生实业救国,应该是继承了他父亲的实干精神。而他推行的家族教育,则直接推动了家族向文化立世的转型。到第三代,周叔弢也是家族的文化传承的榜样。这些代表家族文化的灵魂人物,在家族文化开拓、传承和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其次是这个家族坚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家族教育的核心价值。周学熙退休的时候,已经时兴“洋学堂”。当时在“打倒孔家店”的旗帜下,已经逐步废弃传统文化教育。周学熙虽然积极倡导西方文化,但他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有自己的价值坚守。他认为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柢”。舍此,在世界文化之林,是站不住脚的。所以他的家族教育,虽然包括西学,但注重儒家经典,目的是让孩子们在上高中或者大学前,扎下传统文化的根基,以免“骑游无归”。

后来,周氏家塾里走出的孩子,很多直接上大学,且被大学的著名教授所欣赏和看中,以致也成为学术大家。一些学者在评价周一良、周叔迦等学术大家时,都说他们的学术上成功的一个因素,是得自于深厚的家学基础。当然,周氏家族的教育是开放的。周氏家族的后代,走出家塾之门后,大多出国留洋。也正因为如此,周氏名流,堪称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周氏家族在学识上,采取开放的立场,这又是与周馥、周学熙从事洋务,得风气之先,紧密相关。

第三,文化信仰,是家风形成的一个重要精神因素。李鸿章在评价周馥这个家族的崛起时,用了四个字:“积厚流光”。也就是说,这个家族的崛起不是偶然的。或者说,偶然中有着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就是这个家族,世世代代,崇尚文化,淑身淑世。周氏家族将唐朝的六世祖——周繇,奉为家族世代师表,这对家族的文化信仰和家风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周馥将天津支祠名之为“孝友堂”,也是彰显周繇的德行和榜样。

传统中国,聚族而居,是个家族社会。我们从家族的祠堂、族谱中,常常可以看到“渊源流长”“祖德流光”“积善流光”“千古流芳”这样的题识。这样的题识,皆是家族文化信仰的体现。相信只有一代代积累、传承,能给家族带来福祉、兴旺。正是这个信念,让家族成员既获得文化上的自信,也有了文化传承上的自觉。家风家教,正是基于这个文化信仰之上的自觉行为。

此外还应认识到,良好的社会风尚对个人的成长和家风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周馥和周氏家族的崛起,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东至县是个相对偏僻的山区,但这里的民风古朴,号称“尧舜之乡”。地方精神敬仰中,有两大民间崇拜。一是尧舜崇拜,一是陶渊明崇拜。本县因为宋朝梅尧臣在此当过县令,称“梅城”。宋朝时,著名的志南和尚,在此办过“崇明书院”,朱熹到此讲过学,并留下摩崖石刻。周馥读私塾的那个村,至今有个非遗项目,叫“福主庙会”,是纪念隋朝末年的秋浦县令陈杲仁的。这个庙会年年举行。周馥在这个村庄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这样的精神敬仰曾荡涤过对他的心灵,或许这就是当下传承、修复和重建地方风尚的文化召唤。

参考文献:

[1]周馥.负暄闲语[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3.

[2]周学熙家语[G].近代史资料总77、78号,1991.

[3]周学熙.周学熙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4]周景良.曾祖周馥[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5.

[5]周一良.毕竟是书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6]周馥.秋浦周尚书(玉山)全集[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96.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9)01-0017-06

DOI:10.13420/j.cnki.jczu.2019.01.002

收稿日期:2018-09-26

作者简介:谢忠惠(1962—),男,安徽东至县人,中共东至县委党校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与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胡程]

标签:;  ;  ;  ;  ;  ;  ;  ;  ;  ;  ;  ;  

谢忠惠:东至周氏家风家教探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