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管移送设备论文和设计-黄孔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工装板,所述工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定位筒,所述输送装置的旁侧设置有工件移送组件与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振动盘、上料槽、定位驱动缸,所述上料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所述上料槽的一侧壁沿所述上料槽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所述定位驱动缸的活动端连接有定位块,任意两个所述的定位块从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上料槽内时,两个所述的定位块之间形成工件限位空间,本实用新型可对针管进行有序的排列,避免移送时出现错乱的问题,实用性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装置(10),所述输送装置(10)上沿所述输送装置(1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工装板(2),所述工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定位筒(3),所述输送装置(10)的旁侧设置有工件移送组件与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振动盘(4)、上料槽(5)、定位驱动缸(6),所述上料槽(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振动盘(4)的出料口,所述上料槽(5)的一侧壁沿所述上料槽(5)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所述定位驱动缸(6)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定位驱动缸(6)的活动端连接有定位块(7),所有的所述定位块(7)一对一地插入所有的所述开口内,所述定位块(7)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槽(5)的方向来回运动,任意两个所述的定位块(7)从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上料槽(5)内时,两个所述的定位块(7)之间形成工件限位空间。

设计方案

1.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装置(10),所述输送装置(10)上沿所述输送装置(1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工装板(2),所述工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定位筒(3),所述输送装置(10)的旁侧设置有工件移送组件与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振动盘(4)、上料槽(5)、定位驱动缸(6),所述上料槽(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振动盘(4)的出料口,所述上料槽(5)的一侧壁沿所述上料槽(5)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所述定位驱动缸(6)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定位驱动缸(6)的活动端连接有定位块(7),所有的所述定位块(7)一对一地插入所有的所述开口内,所述定位块(7)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槽(5)的方向来回运动,任意两个所述的定位块(7)从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上料槽(5)内时,两个所述的定位块(7)之间形成工件限位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移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移送架(8)、设置于所述移送架(8)上的上料平移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料平移气缸上的上料平移板、设置于所述上料平移板上的上料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料升降气缸上的上料升降板、设置于所述上料升降板上的气爪(9),所述上料平移气缸驱动所述上料平移板在所述输送装置(10)与所述上料槽(5)之间来回运动,所述上料升降气缸驱动所述上料升降板沿竖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气爪(9)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气爪(9)与所有的所述工件限位空间一对一地对应设置,所述气爪(9)通过管路连接有驱动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槽(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平移气缸,所述限位平移气缸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槽(5)的方向来回运动,所述限位板上沿所述上料槽(5)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挡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0)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槽(5)下方的输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工装板(2)上沿所述工装板(2)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工件定位筒(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槽(5)的内侧壁沿所述上料槽(5)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红外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驱动缸为气压驱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管移送设备。

背景技术

注射针包括针筒与手柄,两者相互独立生产制备完成后,需要再组装一起打包,传统的组装通过人工组装方式,效率较低,为了提高针筒与手柄的组装效率,需要一种可将两者自动组装的机械设备,则先需要一种可将针管准确移送至操作台上的移送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可实现对针管的移送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上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工装板,所述工装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定位筒,所述输送装置的旁侧设置有工件移送组件与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振动盘、上料槽、定位驱动缸,所述上料槽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所述上料槽的一侧壁沿所述上料槽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所述定位驱动缸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定位驱动缸的活动端连接有定位块,所有的所述定位块一对一地插入所有的所述开口内,所述定位块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槽的方向来回运动,任意两个所述的定位块从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上料槽内时,两个所述的定位块之间形成工件限位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移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移送架、设置于所述移送架上的上料平移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料平移气缸上的上料平移板、设置于所述上料平移板上的上料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料升降气缸上的上料升降板、设置于所述上料升降板上的气爪,所述上料平移气缸驱动所述上料平移板在所述输送装置与所述上料槽之间来回运动,所述上料升降气缸驱动所述上料升降板沿竖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气爪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气爪与所有的所述工件限位空间一对一地对应设置,所述气爪通过管路连接有驱动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槽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平移气缸,所述限位平移气缸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槽的方向来回运动,所述限位板上沿所述上料槽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挡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槽下方的输送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工装板上沿所述工装板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工件定位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槽的内侧壁沿所述上料槽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红外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驱动缸为气压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的输送装置用于对工装板进行输送,在工装板上设有若干个工作定位筒,通过工件移送组件将上料组件处的工件移送至工作定位筒内,实现对工件的输送,上料组件用于将工件排列有序,具体的,振动盘将工件排列输送至上料槽内,如直接将上料槽内的工件拿取,很容易会连带起与其相邻的工件,导致整个上料槽内的工件排序发生错乱,如此则难以连续取工件,因此,当第一个工件到达上料槽的一端时,此时启动与其相邻的第一个定位驱动缸,该定位驱动缸带动第一个定位块从上料槽侧壁的开口处伸入,使得第二个工件进入到上料槽后不会紧挨第一个工件,再启动第二个定位驱动缸,使其带动第二个定位块插入到上料槽内,如此第一个定位驱动缸与第二个定位驱动缸之间形成了工件限位空间,而工件则置于工件限位空间内,提取时可减少带起与其相邻的工件的可能性,在实际的移取工件操作中,可利用工件移送组件对排列好的工件间隔移取,进一步确保移取时不会打乱工件排序,当完成一次工件移取操作后,可启动定位驱动缸使定位块退出上料槽,再次进行排序操作,如此重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1-机架、2-工装板、3-工件定位筒、4-振动盘、5-上料槽、6-定位驱动缸、7-定位块、8-移送架、9-气爪、10-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装置10,所述输送装置10上沿所述输送装置10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工装板2,所述工装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工件定位筒3,所述输送装置10的旁侧设置有工件移送组件与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振动盘4、上料槽5、定位驱动缸6,所述上料槽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振动盘4的出料口,所述上料槽5的一侧壁沿所述上料槽5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所述定位驱动缸6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定位驱动缸6的活动端连接有定位块7,所有的所述定位块7一对一地插入所有的所述开口内,所述定位块7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槽5的方向来回运动,任意两个所述的定位块7从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上料槽5内时,两个所述的定位块7之间形成工件限位空间。

由上述可知,提供一种针管移送设备,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的输送装置10用于对工装板2进行输送,在工装板2上设有若干个工作定位筒,通过工件移送组件将上料组件处的工件移送至工作定位筒内,实现对工件的输送,上料组件用于将工件排列有序,具体的,振动盘4将工件排列输送至上料槽5内,如直接将上料槽5内的工件拿取,很容易会连带起与其相邻的工件,导致整个上料槽5内的工件排序发生错乱,如此则难以连续取工件,因此,当第一个工件到达上料槽5的一端时,此时启动与其相邻的第一个定位驱动缸6,该定位驱动缸6带动第一个定位块7从上料槽5侧壁的开口处伸入,使得第二个工件进入到上料槽5后不会紧挨第一个工件,再启动第二个定位驱动缸6,使其带动第二个定位块7插入到上料槽5内,如此第一个定位驱动缸6与第二个定位驱动缸6之间形成了工件限位空间,而工件则置于工件限位空间内,提取时可减少带起与其相邻的工件的可能性,在实际的移取工件操作中,可利用工件移送组件对排列好的工件间隔移取,进一步确保移取时不会打乱工件排序,当完成一次工件移取操作后,可启动定位驱动缸6使定位块7退出上料槽5,再次进行排序操作,如此重复。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工件移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移送架8、设置于所述移送架8上的上料平移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料平移气缸上的上料平移板、设置于所述上料平移板上的上料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料升降气缸上的上料升降板、设置于所述上料升降板上的气爪9,所述上料平移气缸驱动所述上料平移板在所述输送装置10与所述上料槽5之间来回运动,所述上料升降气缸驱动所述上料升降板沿竖直方向来回运动,所述气爪9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所述气爪9与所有的所述工件限位空间一对一地对应设置,所述气爪9通过管路连接有驱动气缸。气爪9在上料平移气缸、上料升降气缸的带动下,可进行平移、升降运动,从而将上料槽5内的工件移取至输送装置10的工件定位筒3内,优选的,气爪9可设置有四个,相邻的两个气爪9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工件限位空间的长度和,即对上料槽5内的工件间隔移取。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料槽5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平移气缸,所述限位平移气缸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槽5的方向来回运动,所述限位板上沿所述上料槽5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挡片。在正常状态下,限位板对上料槽5为遮盖状态,即将上料槽5的槽口覆盖住,当需要移取工件时,利用限位平移气缸将限位板往远离上料槽5的方向带动,而此时挡片还在上料槽5的槽口上方,由于挡片的阻挡作用,使得工件无法从上料槽5内取出,可用于对上料槽5内的工件间隔拿取时,将中间的工件挡下,确保无法连带取出。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送装置10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槽5下方的输送带。利用输送带可平稳地对工装板2承托,实现输送。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工装板2上沿所述工装板2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工件定位筒3。优选的,气爪9也同样设置有四个,分别对定位套筒对应设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料槽5的内侧壁沿所述上料槽5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可监测限位空间内是否有工件到达,以更好地实现对定位驱动缸6的反馈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驱动缸为气压驱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针管移送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418653.6

申请日:2019-08-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55560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B65G 47/14

专利分类号:B65G47/14;B65G47/90;B29C65/78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广东昭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昭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25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港大街1号金谷智创产业社区B座首层102单位

发明人:黄孔文;袁达;郭桥稳;邓庙王;刘海霞

第一发明人:黄孔文

当前权利人:广东昭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龙栢强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针管移送设备论文和设计-黄孔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