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思钊:走出三『分钟热度的』怪圈论文

骆思钊:走出三『分钟热度的』怪圈论文

三分钟热度,比喻人们做某件事,开始很热情,情绪高涨,但是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没了兴趣。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减肥、运动、厨艺、学英语……都能看到“三分钟热度”的情况。那么,怎么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原理,逐步控制并走出“三分钟热度”的怪圈呢?

一鼓作气改变环境。“三分钟热度”不可取,其实它也有积极的一面:至少会有三分钟是热的。我们要有效地利用这“三分钟”的意志力改善环境,为行动力“加满油”。比如,想学外语的人,可以利用“一时冲动”去改变周边的环境:做好每天的学习计划、清理掉桌面上多余的书和工具、加入学习小组等。

她也曾想活得很恣意。确实,很多如她这样没有牵挂的女孩子,都过得很随性,周身带着爱咋咋地的气息。但她没有,她依然是带着淳朴的傻气,待人处世都有点小心翼翼。所以,在接到他的电话后,她想都没想就说了好。按说他算是她的领导,但是不是直属,而是大她很多层。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11这里,江泽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并继续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概念。报告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打下了伏笔。

小量、多次进行。“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三分钟热度常常来势汹汹,但无法持之以恒。究其原因,多由于强度太大,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想克服三分钟热度的魔咒,就要把事情控制在自己能坚持的范畴内。比如,每天睡觉前看书30分钟、饭后慢走40分钟……把事情分解成小量、多次,更容易接受和坚持。

获得成就感。心理学家发现,人们若能在某件事情上获得奖励,他们就会更倾向于重复做同样的事。所以,想坚持,就要从中获得成就感。比如想减肥的人,不妨在一段时间后,将成果传到朋友圈或与朋友分享,这样既可以留下纪念,又能从朋友的称赞中获得持续前进的动力。

调整心态。很多人有“做不好、做不完,宁愿不做”的心态。这看似对自己高要求,其实很容易让人受挫、沮丧,而沮丧又进一步影响行动的欲望,最终恶性循环,行动中止。其实,跨出一小步、学会一点点,都是进步。学会自我激励,每一点进步都值得你为自己“点赞”。

标签:;  ;  ;  ;  ;  ;  ;  ;  ;  

骆思钊:走出三『分钟热度的』怪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