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氯代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下水,氯乙烯,烷基化,纳米,效应,生物,氯化物。
氯代烃论文文献综述
余湛,郑阳,胡佳晨,王欢,刘继东[1](2019)在《典型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化学氧化修复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在产电子加工厂场地内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析,分析了Fenton试剂、过硫酸盐在不同添加比及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对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氯乙烯和顺-1,2-二氯乙烯浓度超出修复目标值;Fenton试剂对地下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过硫酸盐,但稳定性较过硫酸盐差,实际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过程中可能在未能渗透覆盖到整片污染羽时已经分解;而针对过硫酸盐,通过延长反应时间能将地下水污染物浓度降低至修复目标值以下。因此,在实际原位化学氧化修复过程中,建议采用过硫酸盐作为氧化剂。(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付全凯,王琪,姜林[2](2019)在《氯代烃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厌氧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氯代烃引发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以纳米零价铁厌氧还原技术为核心的厌氧降解修复技术已逐渐成为有机氯代烃污染土壤厌氧降解研究的热点。有机氯代烃自身分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有机氯代烃的挥发性、持久性及生物毒性等理化性质差异巨大,最终影响到污染土壤厌氧修复技术的优化。文章系统梳理、总结了不同分子结构的有机氯代烃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厌氧修复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分子结构的有机氯代烃的厌氧降解途径,比较了不同分子结构有机氯代烃的厌氧降解效果,以期能够为深入开展有机氯代烃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修复研究工作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张晓[3](2019)在《济南市东部城区地下水系统氯代烃迁移转化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代烃因其特殊的性质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使用。由于处置不当,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现象,导致氯代烃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下水系统。本项研究以济南市东部城区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面积约130km~2。该地区分布着众多大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氯代烃作为原料和中间体大量使用。研究区内岩溶水含水层广泛分布,岩溶水为主要供水水源。水源地监测井水质检测结果显示,岩溶水中有多种氯代烃检出,岩溶水氯代烃污染严重,亟待进行地下水氯代烃污染,尤其是岩溶水含水层中氯代烃分布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因此,进行地下水系统氯代烃迁移转化模拟研究,预测地下水氯代烃污染趋势,可为地下水氯代烃污染治理提供基本依据。本项研究综合采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水样和土样采集与分析,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地下水系统氯代烃污染途径、污染源及岩溶水典型氯代烃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和水化学数据分析,对地下水系统氯代烃吸附和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利用HYDRUS-1D建立包气带中氯代烃一维垂向运移模型,模拟其在包气带中的垂向运移;利用GMS建立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及氯代烃迁移转化模型,预测地下水系统氯代烃污染趋势;并分析模型中主要参数的敏感性,筛选出敏感度较大的参数,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分析研究区地下水含水系统特征,含水层介质类型分别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介质和岩溶水含水介质。根据多年大气降水补给资料,地下水开采量资料等,查明了研究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分析了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2)研究区地下水氯代烃污染源可分为四类:化工类污染源、机电类污染源、化纤类污染源、农药类污染源;污染途径主要为直接入渗型和径流流入型。土样中氯代烃垂向分布特征与岩性有关,Hydrus-1D模拟结果表明,实测值和模拟值拟合较好,由于不同介质对氯代烃的吸附作用不同,表现出氯代烃污染物浓度由上向下呈波动状变化。(3)在研究区布设43口岩溶水采样点,测试氯代烃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水样中检出了四氯化碳,叁氯甲烷,四氯乙烯,叁氯乙烯,1,2,3—叁氯丙烷等13种氯代烃,其中污染范围最广,污染程度最大的为四氯化碳,叁氯甲烷次之。岩溶水中四氯化碳检出率达到了74.4%,最高浓度值达25.6μg/l,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污染浓度极值点分别位于某化工厂和某塑料试验厂,呈面状分布,污染面积达到了26.2km~2。(4)进行不同固相介质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灰岩和粉质粘土对四氯化碳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型等温吸附方程,粉质粘土的饱和吸附量为3.466mg/g,灰岩的饱和吸附量为2.0mg/g,粉质粘土的吸附能力大于灰岩;岩溶水四氯化碳生物降解的水化学响应分析表明,多种水化学组分空间分布特征证实四氯化碳存在着生物降解,利用一阶衰减模型计算衰减速率及生物降解速率,分别为0.00039d~(-1)及0.000154d~(-1)。(5)利用GMS中MODFLOW模块建立起研究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研究区地下水系统为叁维非均质各向异性非稳定流地下水系统。根据实际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水位动态数据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得到识别后的水文地质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流场拟合较好,能够反映实际地下水流场特征;长观孔水位拟合效果较好,水位拟合平均误差值在0.5m之内,能够反映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地下水均衡分析表明,模拟期内地下水处于正均衡,年均衡量195万m~3/年。(6)选取四氯化碳为目标污染物,建立溶质运移模型,模拟岩溶水含水层中四氯化碳的迁移转化。模拟结果表明,4个监测点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控制在20%之内,模拟效果较好。预测岩溶水四氯化碳污染趋势,预测结果表明,由于受到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四氯化碳在运移过程中,浓度呈逐渐衰减之势,符合一阶衰减模型,且位于上游污染羽浓度衰减程度最大。模型敏感性分析表明,敏感度较大的为生物降解系数,分配系数和渗透系数。(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迪[4](2019)在《某化工厂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分析及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总的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起飞,大量工业企业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饮用水安全及人民健康生活环境日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而氯代烃是地下水污染中最常见的污染之一。大多数氯代烃都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判定为致癌物质,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叁致”物质。因此,查清氯代烃的污染程度、污染量、及污染运移等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以北方某省的一个化工厂污水渗漏为案例,利用其周边及下游的监测井检出污染值,然后对其特征污染物进行评价,并对其叁维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利用钻孔数据及前期水文地质资料构建叁维地质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对特征污物的污染面积、污染量进行评估。利用GMS构建模型,对叁氯乙烯的迁移进行预测。得出的结论如下:(1)通过污染源调查确定化工厂是研究区内唯一的污染源。通过水文地质调查,确定研究区内的地下水的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第四系含水岩性主要是砂土、沙砾石层等;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勘察区的东西两侧,与第四系含水层之间没有明显的隔水层,厚度为7-12m。(2)造成地下水污染的特征污染物是二氯甲烷、叁氯甲烷、1-1-二氯乙烯、叁氯乙烯、四氯乙烯5种氯代烃;造成地下水重污染的主要是叁氯乙烯和叁氯甲烷。平面上,高浓度污染区主要位于化工厂内以及化工厂和水塘之间的区域,呈椭圆状。垂相上,地下水中各污染物浓度具有下部普遍高于上部的特点。(3)根据钻孔数据,使用地球叁维可视化(EVS)软件的地质模块构建出重点污染区的叁维地质模型,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叁氯乙烯超过标准值(70ug/L)的面积为37204.61m~2,水体体积为80826.61 m~3,量为8.9423kg;有检出污(0.01μg/L)的量为9.9365kg。叁氯甲烷超标(60μg/L)面积为13443.9m~2,水体体积为19521.92 m~3,量为2.06 kg;有检出(0.01μg/L)的量为2.77 kg。(4)利用GMS建立水流模型和污染物运移模型,对叁氯乙烯的迁移进行模拟。2026年,10年间叁氯乙烯向下游运移了615m,运移到河流附近,污染面积为106087m~2。2036年,20年间叁氯乙烯向下游运移了743m,,污染面积为151551m~(2,)。2048年,32年间叁氯乙烯向下游运移了975m,污染面积为172747m~2。(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卢浩[5](2019)在《济南市东部城区地下水系统氯代烃污染预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氯代烃被非常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多个领域。由于氯代烃产品的不恰当使用和处理,导致氯代烃成为水环境中最为普遍的污染物之一。氯代烃污染物一旦进入地下水中就很难被去除,从而威胁到地下水环境质量,甚至人类健康。地下水污染预警能够反映出污染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在地下水质量发生恶化之前,事先发出警告并给出防范措施,从而能够尽早采取防治对策,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解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氯代烃污染的主要来源。依据污染预警原理,综合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氯代烃污染评价以及氯代烃浓度变化趋势,建立了地下水系统氯代烃污染预警的综合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地下水系统氯代烃污染预警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地下水氯代烃污染源解析。研究区岩溶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氯代烃污染,氯代烃高浓度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偏东位置,特别在钢铁厂以及炼油厂形成的条带状区域氯代烃污染最为严重。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氯代烃污染源主要有四类,四类污染源对氯代烃贡献率达到了94.98%,依次为农药类污染源(7.8%)、化纤类污染源(13.34%)、机电类污染源(25.5%)以及化工类污染源(48.34%)。(2)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区南部大部分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都较低,北部小清河沿线以及中部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都在中等及以上,高污染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炼油厂~济钢~西梁王一带。(3)地下水氯代烃污染评价与预测。研究区岩溶水中各类水所占比例:二类水40%,叁类水次之为33%,一类、四类、五类占比均为9%。分别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GMS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氯代烃浓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水质处于稳定状态,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轻度恶化、中度恶化、重度恶化、水质突变区域分别占21%、3%、4%、1%,水质突变区域集中分布在第四系较薄且防污能力较弱的化工厂(J01)附近。(4)地下水氯代烃污染预警。警区分为零级(无警)、一级(微警)、二级(中警)、叁级(高警)、四级(巨警)。地下水无警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微警区主要分布于研究中部以及北部小部分地区;中警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该区域大部分地下水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且水质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应该引起注意;高警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东部工业辐射区,该区分布了化纤、化工、机电、农药类等污染企业,且地下水水质大都处于较重污染状态,水质呈现重度恶化趋势,局部地区水质有出现突变的可能性;巨警区分布在研究区中东部化工企业聚集区,该区地下水水质差,水质突变概率很高。(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9-06-01)
薛舜[6](2019)在《地下水源饮用水氯代烃曝气吹脱工艺中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挥发性氯代烃类有机物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地下水安全的一大污染源。曝气吹脱作为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绿色高效的氯代烃处理技术,在美国等国家地下水水源处理中已有成功应用的案例;在国内,当前曝气吹脱技术研究还处于实验室研究和小试阶段,对于曝气吹脱的应用形式及适用性还需做进一步的评估,急需研发适于给水厂应用的曝气吹脱系统,开展不同曝气吹脱系统的中试研究,为该技术在我国给水厂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地下水中超标率比较高的叁氯甲烷、四氯化碳、叁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物质,采用四种不同形式的曝气吹脱工艺,研究了气水比、进水流量、初始浓度、填充比等因素对各氯代烃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对喷淋曝气塔去除四种氯代烃的研究中,采用响应曲面法设计了中心组合试验,并得到了预测叁氯甲烷去除率、四氯化碳去除率、叁氯乙烯去除率、四氯乙烯去除率的数学模型,各因素按照对四种氯代烃去除效果影响的显着程度排序为:进水流量>气水比>初始浓度。喷淋曝气塔对于四种氯代烃的去除效果较好,在试验条件下,对于叁氯甲烷,去除率范围在77%~89%之间;对于四氯化碳,可去除96%以上;对于叁氯乙烯,去除率范围在79%~97%之间;对于四氯乙烯,去除率范围在87%~99%之间。空塔曝气对于易挥发的四氯化碳、四氯乙烯,在试验条件下易处理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以内,而对于难挥发的叁氯乙烯、叁氯甲烷,则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如加大气水比、增加停留时间等方式使其达标。自主发明了一种组合式风叶结构吹脱填料,通过CFD模拟软件对固定填料曝气装置内部加入填料单元前后的气液流动状态进行了流体力学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加入填料之后单元空间内部流线分布更为混乱、集中,填料单元内部总气泡面积与总气泡体积的比值S_Q/V_Q比无填料时提高了68%,填料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气液传质效果。在对悬浮填料曝气装置和固定填料曝气装置去除四种氯代烃的研究中发现,进水流量为5m3/h时,装置内气液传质过程均在15min左右达到平衡。在15min之前,氯代烃在装置内的去除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气水比越大,进水流量越小,装置对氯代烃的去除效果越好,而初始浓度对氯代烃去除效果影响很小。相同条件下,固定填料曝气装置比悬浮填料曝气装置对氯代烃的去除效果要好。在填充比为60%、进水流量为5m~3/h、气水比为5、初始浓度为5倍国标的条件下,悬浮填料曝气装置对叁氯甲烷、四氯化碳、叁氯乙烯、四氯乙烯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0%、90%、69%、83%;而在相同条件下,固定填料曝气装置对四种氯代烃的去除率分别为62%、95%、72%、93%。对于不易挥发的叁氯甲烷、叁氯乙烯可通过加大气水比、增大填充比等措施提高其去除率。在对曝气吹脱工艺运行技术经济性分析中发现,气水比越大曝气吹脱工艺的吨水成本越高,在工程应用中,气水比不宜超过15。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污染物的类型以及新建水厂、改建水厂等综合考虑气水比、进水流量、填充比等因素进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曝气吹脱工艺或组合工艺。(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常岳春,朱建华,武本成[7](2019)在《离子液体催化C_4烷基化油中氯代烃的燃烧产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与丁烯生产烷基化油的研究日益活跃,然而这种新型工艺生产的烷基化油含有一定量的氯代烃。采用热力学计算及过程模拟探究了含氯代烃烷基化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物的分布情况,以探明产生含氯有害物质的种类、条件、可能性及生成量。研究结果对于改进离子液体催化C4烷基化工艺及开发新型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均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吉昌铃[8](2019)在《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协同微生物处理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代烃污染是地下水中日益严重的问题。原位强化生物还原降解是处理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的一种廉价而高效、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修复技术之一。修复材料是影响原位强化生物还原降解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发效果优良的修复材料成为地下水污染修复领域的热点。本文采用生物炭为基体材料、聚多巴胺为功能修饰层,通过溶液插层和液相还原法,制备了含缓释碳源聚乳酸和纳米零价铁的生物炭基复合材料,优选了复合材料组分及使用条件,研究了其协同微生物处理模拟地下水中1,1,1-叁氯乙烷的效果,并探讨了反应体系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聚多巴胺对生物炭基复合材料进行了功能修饰,其中纳米零价铁和聚乳酸颗粒较为均匀地分散于材料表面,材料亲水性良好。(2)复合材料中生物炭、聚乳酸和纳米零价铁的最佳质量比为7:1:2,材料最佳投加量为1.0%(w/v),且其对不同浓度污染物均有明显去除效果。最佳使用条件下,培养360 h后协同体系中1,1,1-叁氯乙烷的最大去除率为94.61%。(3)通过分析材料电化学性质、反应体系中微生物16S rDNA数量、吸附态Fe(Ⅱ)浓度、材料反应前后穆斯堡尔图谱变化、反应体系循环伏安结果以及模拟实际污染体系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等,说明促进异化铁还原菌的异化铁还原脱氯是协同体系去除污染物的重要途径。研究显示,本文制备的生物炭基复合材料能够有效协同异化铁还原菌提高水中1,1,1-叁氯乙烷的去除效率且长效性良好,有望应用于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原位强化还原脱氯修复工程。(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5-17)
魏玉卿,朱建华,武本成[9](2019)在《离子液体烷基化油中氯代烃生成机理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与2-丁烯生产烷基化油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烷基化油中氯代烃生成机理的研究对于提高汽油的清洁环保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原子系数矩阵法确定了生成氯代烃反应体系的独立反应数及一组独立反应,利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中各独立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及平衡常数,据此可判断各独立反应在指定条件下发生的可能性,分析结果可为烷基化油中氯代烃的生成机理研究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黄冰[10](2018)在《零价铁/锌还原降解氯代烃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代烃是指氯元素取代烃中的氢元素形成的有机物。氯代烃一般均具有生物毒性性,是世界各国相关环境标准中重点关注的化合物类别。进入到环境中的氯代烃通过各种途径转化进入到水体和土壤中,并在一定条件下持续存在。对氯代烃污染水体和土壤的修复处理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众多修复技术中,采用零价铁还原降解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但有纳米铁或其它基体组分干扰时,土壤或水体中氯代烃浓度的检测并不准确。为此,本项研究首先建立有纳米铁等基体组分干扰条件下的氯代烃测试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纳米铁对代表性氯代烃的降解动力学,为利用纳米铁降解氯代烃的研究提供更为准确的测试方法。我们以纳米铁还原降解TCE等多种有机物为例,考察了顶空气液比、顶空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等参数对目标物分析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合所研究组分分离的仪器条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有机组分测试中的基质效应进行了评估,探讨了体系中含有氯化钠(无机盐)、甲醇(有机物)、钝化的纳米铁(锌)等对溶液中组分检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在气液比为1:1、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50 min时,对水中TCE的测试有良好的灵敏度;在50—1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相关性,检出限在1.54—11.70μg/L之间。2、在TCE初始浓度为20 mg/L,纳米铁加入量为2.0g/mg,顶空气液比为1:1条件下,在最初的半小时内有接近60%的TCE发生了降解;反应至180 min TCE的去除率达到98.58%。纳米铁还原降解TCE的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3、在对复杂体系中有机物的检测中,基质效应对测定结果带来的影响不应忽略;在实际样品检测中,应对结果进行基质校正。(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期刊2018-12-23)
氯代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有机氯代烃引发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以纳米零价铁厌氧还原技术为核心的厌氧降解修复技术已逐渐成为有机氯代烃污染土壤厌氧降解研究的热点。有机氯代烃自身分子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有机氯代烃的挥发性、持久性及生物毒性等理化性质差异巨大,最终影响到污染土壤厌氧修复技术的优化。文章系统梳理、总结了不同分子结构的有机氯代烃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厌氧修复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分子结构的有机氯代烃的厌氧降解途径,比较了不同分子结构有机氯代烃的厌氧降解效果,以期能够为深入开展有机氯代烃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修复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氯代烃论文参考文献
[1].余湛,郑阳,胡佳晨,王欢,刘继东.典型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化学氧化修复实验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9
[2].付全凯,王琪,姜林.氯代烃污染土壤的纳米零价铁厌氧修复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3].张晓.济南市东部城区地下水系统氯代烃迁移转化模拟研究[D].济南大学.2019
[4].刘迪.某化工厂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分析及预测研究[D].济南大学.2019
[5].卢浩.济南市东部城区地下水系统氯代烃污染预警研究[D].济南大学.2019
[6].薛舜.地下水源饮用水氯代烃曝气吹脱工艺中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
[7].常岳春,朱建华,武本成.离子液体催化C_4烷基化油中氯代烃的燃烧产物分析[J].当代化工.2019
[8].吉昌铃.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协同微生物处理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9].魏玉卿,朱建华,武本成.离子液体烷基化油中氯代烃生成机理的探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9
[10].黄冰.零价铁/锌还原降解氯代烃实验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