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动力阻抗论文-付鹏,胡安峰,李龙,陈缘,谢康和

地基动力阻抗论文-付鹏,胡安峰,李龙,陈缘,谢康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基动力阻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桩基础,海洋高桩,水平振动,动水压力

地基动力阻抗论文文献综述

付鹏,胡安峰,李龙,陈缘,谢康和[1](2019)在《成层地基中海洋高桩基础水平动力阻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考虑桩–流体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模型,对成层地基中海洋高桩基础水平振动响应进行理论研究。首先应用分离变量法并结合流体运动边界条件和辐射条件,求解流体运动方程,得到动水压力解。其次通过引入势函数并结合土体振动边界条件,求解土体振动方程,得到了土体动反力解。进而利用桩–流体及桩–土体耦合连续条件,得到层状土中海洋高桩基础水平振动响应解析解,给出桩顶动力阻抗解析表达式。通过与已有文献解对比,验证本文解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参数分析,研究动水压力、水深、土体模量和土层厚度对桩顶动力阻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深和表层土体性质对海洋高桩基础水平动力阻抗会产生较大影响,忽略桩–流体动力相互作用会高估海洋高桩基础桩顶水平动刚度。(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张海廷,杨林青,郭芳[2](2018)在《层状地基中埋置管道动力阻抗函数的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地下管道已经广泛地被用于能源、市政和水利工程等领域中。寻求一种求解层状地基内埋置管道动力阻抗函数算法对管道-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利用容积法,结合方程转换和精细积分算法,计算并分析层状地基中埋置管道的动力阻抗函数。通过与已有算法的对比算例验证了本体提出算法的准确性,并分析了层状地基的横观各向同性属性对地基中埋管动力阻抗函数的影响。分析表明,水平和竖直向杨氏模型的比值对地基中埋置管道的动力阻抗函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应予以考虑。(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石平,崔春义,杨刚,李晓飞[3](2016)在《基于Boer多孔介质模型的饱和黏弹性地基中端承桩竖向动力阻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饱和黏弹性地基中桩基竖向振动问题,基于Boer多孔介质动力控制方程组,在不引入积分变换及势函数的情况下,采用微分算子分解理论并结合桩土接触面的混合边值条件,推导求解相关方程得到了饱和黏弹性地基中端承单桩的桩顶竖向动力阻抗解析表达式.通过和已有相关研究的对比验证了所得解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分析探讨了液固耦合系数、桩长径比、桩土模量比、地基土黏滞阻尼系数对所得桩顶竖向动力阻抗的影响规律.计算分析表明,Boer多孔介质模型和Biot理论的差异不影响饱和土桩体系的共振频率,并且分别基于这两种理论所得到的桩顶竖向动力阻抗在低频阶段是一致的,但在高频阶段,采用Biot理论来描述饱和土的动力学行为将会高估桩土体系的共振幅度.此外,所探讨参数对桩顶动力阻抗均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忠诚,凡红[4](2014)在《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的核电工程地基动力阻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置人工边界是采用3D有限元技术实现复杂地基抗震分析的有效手段。采用Fortran语言开发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的接口程序,实现粘弹性人工边界的设置及等效荷载的施加。采用经典数值算例对粘弹性人工边界及波动输入程序的可用性进行验证,其求解效率和计算精度均较理想。将该方法和程序应用到核电场复杂地基动力阻抗分析中,并将计算结果与成熟的通用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4年02期)

陈少林,甄澄[5](2012)在《饱和地基上基础动力阻抗函数的一种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础阻抗函数的时域求解方法,并用于饱和地基情形.通过给基础输入脉冲位移,应用集中质量显式有限元方法结合局部透射人工边界,得到地基施加于基础的反力时程,然后根据阻抗函数的定义,应用傅立叶变换求得基础阻抗函数.通过算例,与Halpern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以一方形基础为例,分别讨论了泊松比、孔隙率、渗透系数和埋深对无量纲动力柔度的影响.与以往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考虑复杂地基情形和不规则基础形式.(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文学章,尚守平[6](2009)在《层状地基中桩筏基础的动力阻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薄层元素法和有限单元法,对层状地基中桩筏基础的动力阻抗进行了分析。比较了桩筏基础和群桩、筏板基础的水平阻抗、竖向阻抗以及摇摆阻抗,并讨论了地基的层状结构对桩筏基础的动力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筏基础的水平阻抗和筏板基础的比较接近,而竖向阻抗、摇摆阻抗和群桩的比较接近。地基的层状结构使得桩筏基础的阻抗发生波状变动,在低频区域表现为刚度增大,阻尼减小。(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9年08期)

王海东,尚守平,刘可,周志锦[7](2008)在《考虑径向非匀质性的层状地基中单桩动力阻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考虑桩周土的非匀质性的Novak薄层法计算桩土相互作用的方法,对考虑径向非匀质性的层状地基土中端承桩竖向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得到相应的计算公式。分析桩周土非匀质性、泊松比、振动频率等因素对单桩竖向动力阻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径向非匀质层状地基土的阻抗实部随频率的提高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不大,阻抗虚部也随频率提高而增大,且增大的幅度较大;非匀质区与匀质区土的剪切模量比对桩的竖向动力阻抗实部基本无影响;单桩竖向动力阻抗随非匀质土区域范围减小而增大;单桩竖向动力阻抗实部随土的泊松比增大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赵建锋,杜修力[8](2007)在《地基阻抗力时域计算中的若干问题及在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笔者提出的考虑基础动力阻抗函数频率相关特性的地基阻抗力的时域计算方法,对参数拟合方法和所选系统稳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和地基阻抗力时域差分形式的考虑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构时程分析程序二次开发。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初步讨论了土-结构相互作用系统动力响应分析中基础动力阻抗函数频率相关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04-01)

赵建锋,杜修力[9](2007)在《地基阻抗力时域计算中的若干问题及在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笔者提出的考虑基础动力阻抗函数频率相关特性的地基阻抗力的时域计算方法,对参数拟合方法和所选系统稳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完成了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和地基阻抗力时域差分形式的考虑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构时程分析程序二次开发。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初步讨论了土-结构相互作用系统动力响应分析中基础动力阻抗函数频率相关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03-01)

王海东,尚守平,童桦[10](2007)在《层状地基端承桩扭转动力阻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Novak薄层法推导粘弹性地基的扭转动力阻抗,并将其用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单桩扭转动力阻抗,又通过传递矩阵法将此公式推广到求取层状地基单桩扭转动力阻抗。而且本文以工程中常用的端承桩为例,推导了层状地基中端承桩扭转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公式。根据此公式,分析了频率、上覆软土层厚度、上覆软土层刚度等因素对单桩扭转动力阻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振动频率提高,层状地基中端承单桩的扭转动力阻抗的实部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而虚部则增大;随着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加,层状地基中端承单桩的扭转动力阻抗的实部和虚部均减小;随着上覆土层刚度的减小,层状地基中端承单桩的扭转动力阻抗的实部减小,虚部在低频段减小,而在较高频率段则增大。(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07年01期)

地基动力阻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地下管道已经广泛地被用于能源、市政和水利工程等领域中。寻求一种求解层状地基内埋置管道动力阻抗函数算法对管道-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利用容积法,结合方程转换和精细积分算法,计算并分析层状地基中埋置管道的动力阻抗函数。通过与已有算法的对比算例验证了本体提出算法的准确性,并分析了层状地基的横观各向同性属性对地基中埋管动力阻抗函数的影响。分析表明,水平和竖直向杨氏模型的比值对地基中埋置管道的动力阻抗函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应予以考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基动力阻抗论文参考文献

[1].付鹏,胡安峰,李龙,陈缘,谢康和.成层地基中海洋高桩基础水平动力阻抗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2].张海廷,杨林青,郭芳.层状地基中埋置管道动力阻抗函数的分析方法[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

[3].张石平,崔春义,杨刚,李晓飞.基于Boer多孔介质模型的饱和黏弹性地基中端承桩竖向动力阻抗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

[4].李忠诚,凡红.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的核电工程地基动力阻抗分析[J].核动力工程.2014

[5].陈少林,甄澄.饱和地基上基础动力阻抗函数的一种分析方法[J].力学学报.2012

[6].文学章,尚守平.层状地基中桩筏基础的动力阻抗研究[J].工程力学.2009

[7].王海东,尚守平,刘可,周志锦.考虑径向非匀质性的层状地基中单桩动力阻抗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

[8].赵建锋,杜修力.地基阻抗力时域计算中的若干问题及在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实现[C].第叁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9].赵建锋,杜修力.地基阻抗力时域计算中的若干问题及在土-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实现[C].第叁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10].王海东,尚守平,童桦.层状地基端承桩扭转动力阻抗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

标签:;  ;  ;  ;  

地基动力阻抗论文-付鹏,胡安峰,李龙,陈缘,谢康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