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位于支撑块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活动杆、把手、复位机构、固定杆、复位弹簧、连接块、第二固定板、固定块、挡板、材料本体、转盘、转杆、横板、支撑块、转轴、传动板、限位板、凹槽、螺杆、内螺纹、外螺纹、轴承座和压板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防水材料在抗折性能测试时,往往测试都是手动敲击,这样费时费力,测试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抗折性能测试装置的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板(14),所述传动板(14)位于支撑块(12)的内侧,所述传动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1)顶部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5)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0),所述螺杆(17)的底部设置有压板(21),所述压板(2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材料本体(8),所述材料本体(8)位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16),所述第一固定板(1)底部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5)底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机构(4),所述活动杆(2)远离固定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

设计方案

1.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所述支撑块(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板(14),所述传动板(14)位于支撑块(12)的内侧,所述传动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1)顶部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5)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0),所述螺杆(17)的底部设置有压板(21),所述压板(2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材料本体(8),所述材料本体(8)位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16),所述第一固定板(1)底部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5)底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机构(4),所述活动杆(2)远离固定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4)包括固定杆(401)、复位弹簧(402)和连接块(403),所述固定杆(401)的背侧与活动杆(2)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401)远离活动杆(2)的一侧与连接块(403)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02)的外侧与连接块(403)的内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所述限位板(15)内侧的横截面积大于转轴(13)外侧的横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杆(2)呈交叉设置,两个活动杆(2)的交叉部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6)的表面与活动杆(2)顶部的连接处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1)的内腔开设有内螺纹(18),所述螺杆(17)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19),所述螺杆(17)通过外螺纹(19)与内螺纹(18)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0),所述轴承座(20)的内圈与螺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防水即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材料防水是靠建筑材料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加抗渗漏的能力,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刚性防水以及粘土、灰土类防水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防水材料在各行业中都广泛使用,现有的防水材料在抗折性能测试时,往往测试都是手动敲击,这样费时费力,测试效果不明显,从而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抗折性能测试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具备省时省力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省时省力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省时省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位于支撑块的内侧,所述传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螺杆的底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材料本体,所述材料本体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板底部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底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机构,所述活动杆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杆、复位弹簧和连接块,所述固定杆的背侧与活动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远离活动杆的一侧与连接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外侧与连接块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内侧的横截面积大于转轴外侧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杆呈交叉设置,两个活动杆的交叉部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表面与活动杆顶部的连接处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内腔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杆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杆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圈与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活动杆、把手、复位机构、固定杆、复位弹簧、连接块、第二固定板、固定块、挡板、材料本体、转盘、转杆、横板、支撑块、转轴、传动板、限位板、凹槽、螺杆、内螺纹、外螺纹、轴承座和压板的配合使用,使用者手扶把手,将把手向内侧移动,在第二销轴作用下,活动杆呈交叉转动,活动杆的转动带动固定杆向内侧移动,固定杆的移动带动连接块进行移动,连接块的移动使复位弹簧发生形变,这时通过活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向上移动,这时材料本体会呈弯曲状态,即可检测防水材料的抗折性能,解决了现有的防水材料在抗折性能测试时,往往测试都是手动敲击,这样费时费力,测试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抗折性能测试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板,防止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会出现脱落转轴的现象,从而保障了工作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承座,使螺杆在转动时更加顺畅,减少了螺杆与压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杆,增加了使用者手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使用者对转盘进行转动,省时省力。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销轴,使活动杆在转动时更加顺畅,通过设置第二销轴,减少了活动杆与固定块之间的摩擦力,保障活动杆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螺杆与横板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板、2活动杆、3把手、4复位机构、401固定杆、402复位弹簧、403连接块、5第二固定板、6固定块、7挡板、8材料本体、9转盘、10转杆、11横板、12支撑块、13转轴、14传动板、15限位板、16凹槽、17螺杆、18内螺纹、19外螺纹、20轴承座、21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一固定板1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2,支撑块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内侧的横截面积大于转轴13外侧的横截面积,通过设置限位板15,防止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5会出现脱落转轴13的现象,从而保障了工作的稳定性,转轴1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传动板14,传动板14位于支撑块12的内侧,传动板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5,第一固定板1顶部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5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7,挡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1,横板1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螺杆17,横板11的内腔开设有内螺纹18,螺杆17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19,螺杆17通过外螺纹19与内螺纹18螺纹连接,螺杆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9,转盘9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10,通过设置转杆10,增加了使用者手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使用者对转盘9进行转动,省时省力,螺杆17的底部设置有压板21,压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0,轴承座20的内圈与螺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座20,使螺杆17在转动时更加顺畅,减少了螺杆17与压板2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压板2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材料本体8,材料本体8位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的顶部,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16,第一固定板1底部的左侧与第二固定板5底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表面设置有活动杆2,活动杆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杆2呈交叉设置,两个活动杆2的交叉部通过第一销轴活动连接,固定块6的表面与活动杆2顶部的连接处通过第二销轴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销轴,使活动杆2在转动时更加顺畅,通过设置第二销轴,减少了活动杆2与固定块6之间的摩擦力,保障活动杆2进行转动,活动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复位机构4,复位机构4包括固定杆401、复位弹簧402和连接块403,固定杆401的背侧与活动杆2的前侧固定连接,固定杆401远离活动杆2的一侧与连接块403的外侧固定连接,复位弹簧402的外侧与连接块403的内侧固定连接,活动杆2远离固定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材料本体8放置与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的顶部,通过对转杆10的转动,转杆10带动转盘9进行转动,转盘9的转动带动螺杆17进行转动,螺杆17在轴承座20内转动,通过内螺纹18与外螺纹19的配合,螺杆17向下移动,螺杆17的移动带动压板21进行移动,压板21的移动对材料本体8进行压紧,在进抗折性能检测时,使用者手扶把手3,将把手3向内侧移动,在第二销轴作用下,活动杆2呈交叉转动,活动杆2的转动带动固定杆401向内侧移动,固定杆401的移动带动连接块403进行移动,连接块03的移动使复位弹簧402发生形变,这时通过活动杆2的转动带动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5向上移动,这时材料本体8会呈弯曲状态,即可检测防水材料的抗折性能。

综上所述,该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通过第一固定板1、活动杆2、把手3、复位机构4、固定杆401、复位弹簧402、连接块403、第二固定板5、固定块6、挡板7、材料本体8、转盘9、转杆10、横板11、支撑块12、转轴13、传动板14、限位板15、凹槽16、螺杆17、内螺纹18、外螺纹19、轴承座20和压板21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省时省力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8813.1

申请日:2019-03-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745720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G01N3/20

专利分类号:G01N3/20;G01N3/02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厦门市恒艳化工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厦门市恒艳化工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悦华路255号

发明人:陈长虹

第一发明人:陈长虹

当前权利人:厦门市恒艳化工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清彦

代理机构:1141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防水材料抗折性能测试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