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提高脑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提高脑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但小琴陈剑平(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庆万州404000)

【摘要】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提高脑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脑血管病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48例采用IKAP理论模式,对照组48例运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关于脑血管病相关知识掌握、信念、行为改变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对脑血管病相关知识掌握、信念、行为改变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IKAP模式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健康教育脑血管病患者IKAP模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027-02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慢性脑血管病变,作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我科2010年—2012年收治脑血管病患者96例,对48例患者运用IKA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能独立完成健康教育。其中缺血性46例,出血性50例,男52例,女44例,年龄40~76岁。

2方法和内容

随机将96例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48例用IKA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48例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各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1实验组48例,运用IKA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即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2.1.1收集信息。进行评估,收集患者对有关健康知识的需求,归纳总结调整健康教育计划,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2.1.2传授知识。使患者了解引起该病的危险因素,帮助建立健康信息,改变不健康行为,自觉地配合各种治疗。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㈠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⑴“三高症”: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性高于正常人群。②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可引起脑血管疾病。③高血糖,是脑梗死的基础。⑵心脏病:当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时,脑的供血量不足,会引起脑梗死。[3]吸烟、酗酒、肥胖、生活不规律等可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㈡饮食指导。1.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杂粮和蔬菜水果等。2.少食多餐,鼻饲者做好口腔护理。3.宣讲有益的食物:洋葱、猕猴桃、醋、香菇、黑木耳等。

㈢运动指导。防止老年人夜间出现问题的方法是“三个半分钟”即夜间醒来时,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半分钟,最后再下床活动[2]。

㈣用药指导。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

㈤心理指导。避免情绪波动,鼓励患者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㈥出院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卡,鼓励患者参与制定计划并记录,及时反馈教育内容的落实,以便进行出院指导与随访对比。

2.1.3转变观念。通过健康教育,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不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使患者转变观念。

2.1.4产生行动。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不仅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还要产生行动,自觉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减少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全面有效的控制疾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2对照组48例脑血管病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及宣教方法。

3效果评价

3.1评价干预后两组患者对脑血管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改变情况,在两组患者出院前测试,问卷由患者回答。

3.2两组患者出院前发放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价。

4结果

4.1两组患者对脑血管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改变情况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对脑血管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改变情况比较(例%)

从表1可见,对两组患者对脑血管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改变情况比较,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4.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

表2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比较(例)

从表2可见,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分析,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差异有显著性。

5结论

从表1和表2可见,运用IKA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改变的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

6讨论

6.1运用IKAP理论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传统的健康教育主要传播疾病相关的知识,患者被动接受教育。运用IKAP理论对脑血管疾病进行健康教育,是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及治疗顺应性,帮助患者建立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6.2运用IKAP理论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可提高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从表2可见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并因人而异,对文化水平低的病人,采取适当延长宣教时间,增加宣讲次数,每次讲完后要求患者复述一遍增强效果[3]。出院时留下随访地址,联系电话,督促患者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并随时接受患者咨询。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罗祖明,王凯.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

[2]李芳,引起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9):851

[3]楚平华,周庆兰.因人而异的系统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1):59—61.

标签:;  ;  ;  

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提高脑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