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伴奏论文-刘亦晴

歌曲伴奏论文-刘亦晴

导读:本文包含了歌曲伴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歌曲,作用及应用

歌曲伴奏论文文献综述

刘亦晴[1](2019)在《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琴是人们最热爱的一种西洋乐器,它的音色清丽、动听,赢得了全国各地音乐家的喜爱。可以说,钢琴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推崇,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也是非常普遍的,能够帮助艺术歌曲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艺术歌曲的表现能力,深化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内涵。本文主要就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及应用进行了探究。(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22期)

李杰[2](2019)在《中国歌曲钢琴伴奏的情感体验与教学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概述中国歌曲钢琴伴奏,分析其中的情感体验,并提出几点教学实践,希望通过这叁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更好的理解中国歌曲钢琴伴奏中的情感。(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1期)

辛文[3](2019)在《论中国古诗词歌曲“浅吟低唱”之演绎表达——以钢琴伴奏技巧在中国古诗词歌曲《关雎》中的应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古诗词歌曲《关雎》钢琴伴奏技巧的具体诠释,使演奏者能够合理处理本曲在速度、情绪等音乐本体上的应用,从而达到用西洋乐器演绎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新高度:"和于声,寄于情",中西合璧融合的魅力,有利于钢琴演奏者今后演绎其他具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古诗词歌曲。(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9年11期)

王毓[4](2019)在《中西方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风格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弹奏对于钢琴演奏学科、艺术指导学科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重点对中西方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风格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并以风格的差异为主线,进一步对钢琴伴奏在中西方艺术歌曲中所承担的功能以及技术侧重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钢琴伴奏者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两者钢琴伴奏的风格特征与技术特征,正确诠释艺术歌曲的精神内涵。(本文来源于《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小青[5](2019)在《高职学前教育中儿童歌曲即兴伴奏课程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的高职教育,对学前专业的学生的教学要求越来越严格,教学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学前专业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针对儿童歌曲的即兴伴奏一直都是学前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会掌握的重要技能,本文就浅谈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中,儿童歌曲即兴伴奏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法,从而改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相关认知以及加强对于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培养,以确保学前专业学生以后进入工作岗位能够有效的胜任幼儿园的相关音乐教学任务。(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19期)

陈潜[6](2019)在《浅析如何通过幼儿歌曲伴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中职幼师专业音乐教学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地进行着革新和完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成为当前音乐教学的关键。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在音乐学习的基础上,以新的想法和思维描述音乐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对原有的音乐作品进行再创造或者即兴发挥。幼儿歌曲伴奏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利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性,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借助歌曲伴奏教学的过程适时引导,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28期)

刘姝彤[7](2019)在《论中国现代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历史发展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发展史中探析中国现代艺术歌曲钢琴伴奏部分的曲式特点及规律,在艺术歌曲演唱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曲式、和声等方面分析归纳它们的时代艺术特征,作曲家的创作手法,也从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角度阐释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现状。中国现代艺术歌曲伴奏虽然起步较晚,但表现手法一直呈多样化的演变发展态势,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其民族化的演进过程。同时,和外国艺术歌曲一样,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同样是声乐作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9年10期)

龚苏俊[8](2019)在《中国民歌改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歌曲的演绎中,伴奏与歌唱旋律相辅相成,具有同等的地位。钢琴伴奏能够辅助主旋律对音乐意境进行塑造和升华。现如今,中国民歌不再拘泥于使用中国传统乐器进行伴奏的编写,更是加入了钢琴等西洋乐器的辅助,恰到好处的钢琴伴奏更有助于中国民歌对情感的表达。(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7期)

李媛[9](2019)在《歌曲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和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歌曲钢琴的即兴伴奏已经是作为中国师范类学校的必修课程,即兴伴奏涉及多方面演奏技能和各种的音乐理论。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熟练的掌握各种即兴伴奏的技巧和正确方法,多元化的理论作曲知识,充足的键盘和声基础和高超的钢琴演奏能力。才能更加出色的去完成钢琴的即兴伴奏表演或配弹。通钢琴即兴伴奏有着奇特的价值,一直受到音乐界的高度肯定和重视。也是一些师范高校音乐专业重点改革的主要方面。(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0期)

喻志萍[10](2019)在《绿叶愈美 鲜花愈艳——舞蹈伴奏歌曲选用有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对自身的外在形体及内在气质更加重视,所以到老年大学学习舞蹈的人与日俱增。这也对老年舞蹈教学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要求,如何选择好舞蹈的伴奏歌曲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实践谈几点看法:(本文来源于《老年教育(老年大学)》期刊2019年09期)

歌曲伴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概述中国歌曲钢琴伴奏,分析其中的情感体验,并提出几点教学实践,希望通过这叁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更好的理解中国歌曲钢琴伴奏中的情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歌曲伴奏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亦晴.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9

[2].李杰.中国歌曲钢琴伴奏的情感体验与教学实践[J].中国文艺家.2019

[3].辛文.论中国古诗词歌曲“浅吟低唱”之演绎表达——以钢琴伴奏技巧在中国古诗词歌曲《关雎》中的应用为例[J].当代音乐.2019

[4].王毓.中西方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风格的比较分析[J].艺术研究.2019

[5].李小青.高职学前教育中儿童歌曲即兴伴奏课程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9

[6].陈潜.浅析如何通过幼儿歌曲伴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职业教育.2019

[7].刘姝彤.论中国现代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历史发展特征[J].当代音乐.2019

[8].龚苏俊.中国民歌改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研究[J].艺术品鉴.2019

[9].李媛.歌曲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和声设计[J].中国文艺家.2019

[10].喻志萍.绿叶愈美鲜花愈艳——舞蹈伴奏歌曲选用有技巧[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9

标签:;  ;  ;  

歌曲伴奏论文-刘亦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