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方式的传承创新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方式的传承创新

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如果道德教育不落实到课堂,思想政治课就形同虚设。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表现,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因此,课堂教学需要具有优秀素质的教师作精心设计,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德育方法问题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关键,好的德育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才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人生准则。因此我认为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应加以变革,让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相接轨,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把"教"的单项运动变为"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也就是所对"学"的主体性的关注,甚至是以"学"为教学的主体。我认为这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上道德教育方式的传承创新,这种创新的核心内容就是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思想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贯彻道德教育的同时突出对学生个性、主体性的重视。下面,仅就我个人的体会,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实施,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授业与传道相结合

授业和传道相结合原则,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方式的继承,是指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既要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就是既要进行智育,又要进行德育,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只有处理好授业和传道的关系,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课的两种属性,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虽强调要授业和传道相结合,但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注意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的目标不是为了授业而是传道,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果想要取得好的结果,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按照学生认识问题的规律,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不同,他们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也是有差别的。另外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心理状态不同,他们接受教育的情况也不会相同。所以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进行具体操作时,不要搞一刀切,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道德教育方式,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因素,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这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突出主体性的要求。

三、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客观上要求教育应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现代的"素质教育"模式转变,这时无需争辩的事实,正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尊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学生对外界事物有着相对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心理感受,决不能简单地将他们仅仅看作受教育的对象,而应作为一个拥有基本权利而又拥有精神世界的群体受到成人世界的尊重,以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心态来倾听他们的想法和看法。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理解学生。社会在发展,学生也在变化,他们有许多新的特点。我们看待学生的眼光、衡量学生的标准也必须与时俱进,而不能用旧的眼光、旧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因而也就不能用旧有的道德教育方式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要习惯于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且要贴近学生,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习惯、表达方式,有着属于自己年龄群体的关注对象、关注热点,还有着不同于成人世界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我们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使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想道德实践。同时要根据他们心理、生理和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确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目标,区分不同年龄层次、地域群体,各有侧重,循序渐进,从而使思想政治堂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贯彻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

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人格、生命、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智力活动不只是靠人的聪明,还要求情绪专注、注意力集中、意志坚强等。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须落实在以做人教育为主线,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上.未成年人是成长的主体,道德的养成、理想的树立,离不开他们的亲身体验和真切感受。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人社会的关心、爱护和引导教育是前提,但不能包办代替。在全社会共同关心的氛围中,让孩子学会自己教育自己特别重要,内外因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思想道德教育才能见到实效。

总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变革,并不是要放弃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只是应当从社会的动态发展出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顺应潮流,改变思想政治课堂上传统的道德教育灌输问题,在继承优秀的传统的道德观念、道德教育方式的同时,重视在思想政治课堂对学生道德认知力的培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

参考文献:

1.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

2.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

3.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日报》,2001年10月25日。

4.桑洪臣:《世界面临社会和道德危机》,《光明日报》1995年3月3日。

相关网站:

1.北方网:http://enorth.com.cn

2.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标签:;  ;  ;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道德教育方式的传承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