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阻尼器论文-刘旭辉,张珈豪,涂田刚,廖华栋,郭甜甜

磁流阻尼器论文-刘旭辉,张珈豪,涂田刚,廖华栋,郭甜甜

导读:本文包含了磁流阻尼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磁流变液阻尼器,泡沫金属,优化设计

磁流阻尼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辉,张珈豪,涂田刚,廖华栋,郭甜甜[1](2017)在《泡沫金属磁流液阻尼器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磁流变泡沫金属阻尼器的阻尼力,基于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以间隙中磁感应强度为优化目标,以活塞工作长度、直径及缸筒壁厚为优化参数,对泡沫金属磁流变阻尼器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组建泡沫金属磁流变阻尼器剪切力测试系统,实验测试阻尼器优化前后的性能。结果表明,施加相同电流及同等剪切速率时,优化后的泡沫金属磁流变液阻尼器输出的阻尼力提高了1.46倍,优化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润滑与密封》期刊2017年12期)

刘英杰,刘剑君,刘文,赵汉雨,丁攀[2](2017)在《农用车辆超磁致伸缩与磁流复合阻尼器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对拖拉机及其改装车等农用车辆的各项性能高度重视,安全舒适更成为现代车辆座椅设计追求的必要目标。考虑到拖拉机存在座椅设备简陋、驾驶环境恶劣、田间作业低速、路面不平且路况多变等特殊情况,将新型智能材料——磁流变液应用于拖拉机座椅悬架上,可有效耗散地面激励引起的车辆对驾驶员的振动,改善乘坐舒适性。近年来,磁流变液凭借其响应快、造价低、寿命长、可调范围大等诸多优点而(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7年13期)

王恩荣,马晓青,萨巴契·喏凯甲,苏春翌[3](2003)在《不对称磁流液阻尼器在汽车减振中的半主动控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作者新近提出的一种通用不对称滞环特性模型 ,本文对磁流液 (MR)阻尼器在汽车减振应用进行了半主动控制研究 .将所提出的MR阻尼器不对称滞环模型应用在二自由度“四分之一”汽车模型 ,并用“空挂”控制律来实现对MR阻尼器阻尼力的自动调节 .仿真结果验证了阻尼力不对称性和滞环特性对汽车悬挂性能的影响 ,且表明所设计的半主动非线性控制器的复杂性大大减化 ,并达到理想的汽车悬挂减振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03年03期)

王恩荣,陈余寿,Chun-Yi,SU,Subhash,RAKHEJA[4](2003)在《车辆座椅减振系统中可控磁流液阻尼器的性能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主动可控磁流液阻尼器是国际上新近研发的新一代智能振动抑制驱动器件,本文主要介绍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研究的MTS实验系统及有关研究成果。该实验系统由液压反馈激振器、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机单元、传感器等软硬件组成,能实时在线显示阻尼器运动的相对位移、速度和所产生的阻尼力等时间响应信号,以及表征阻尼器基本特性的阻尼力对相对速度关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驱动器件表现出典型的滞回非线性特性,并通过对大范围控制电流和大范围频率和幅度单谐波信号激励下的实验数据的分析,系统地描述了该新一代半主动可控智能驱动器件的主要性能特点。(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03年06期)

王恩荣,Su,Chunyi,Rakheja,Subhash[5](2003)在《新型可控磁流液阻尼器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控磁流液 (MR)阻尼器具有半主动控制、快恢复、体积小、输入功率低、易安装、安全、可靠、静音、商品化等优点 ,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振动抑制领域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 ,可望取代普通的无源液压阻尼器 ,成为新一代工程振动抑制阻尼器件 ,对工程结构性系统减振性能提高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论文重点介绍该智能驱动器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的性能特点 ,以及描述其阻尼力对相对速度 (f-v)工作特性的滞环非线性模型 ,并结合路面汽车的性能要求 ,对该类滞环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若干研究方向 ,有助于加速该新智能驱动器件在实际工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03年02期)

磁流阻尼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对拖拉机及其改装车等农用车辆的各项性能高度重视,安全舒适更成为现代车辆座椅设计追求的必要目标。考虑到拖拉机存在座椅设备简陋、驾驶环境恶劣、田间作业低速、路面不平且路况多变等特殊情况,将新型智能材料——磁流变液应用于拖拉机座椅悬架上,可有效耗散地面激励引起的车辆对驾驶员的振动,改善乘坐舒适性。近年来,磁流变液凭借其响应快、造价低、寿命长、可调范围大等诸多优点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流阻尼器论文参考文献

[1].刘旭辉,张珈豪,涂田刚,廖华栋,郭甜甜.泡沫金属磁流液阻尼器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7

[2].刘英杰,刘剑君,刘文,赵汉雨,丁攀.农用车辆超磁致伸缩与磁流复合阻尼器结构设计[J].河南农业.2017

[3].王恩荣,马晓青,萨巴契·喏凯甲,苏春翌.不对称磁流液阻尼器在汽车减振中的半主动控制(英文)[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

[4].王恩荣,陈余寿,Chun-Yi,SU,Subhash,RAKHEJA.车辆座椅减振系统中可控磁流液阻尼器的性能测试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3

[5].王恩荣,Su,Chunyi,Rakheja,Subhash.新型可控磁流液阻尼器的应用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

标签:;  ;  ;  

磁流阻尼器论文-刘旭辉,张珈豪,涂田刚,廖华栋,郭甜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