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舒适性论文_陈慧娴,鲁虹,李书洋,左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运动舒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舒适性,文胸,内衣,心率,压力,服装面料,皮肤。

运动舒适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慧娴,鲁虹,李书洋,左恒[1](2019)在《运动文胸结构设计要素对穿着舒适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运动文胸各结构设计要素作用于人体的穿着舒适性,使用马丁测量仪测量7位罩杯号型为75B的女性裸体状态和穿着6款低、中、高强度支撑的运动文胸时的尺寸;借助气囊压力测试仪对人体的胸、背、肩、侧、下胸围等处的9个压力测试点进行静态压强测试和主观舒适度评定;并观察运动前后下围织带、肩带、夹弯、领口弧线处标记线的位移变化。研究发现:低强度运动文胸各点压强值小,舒适度高,高强度文胸对乳房左右和前后方向束缚大,文胸下围织带和罩杯向上滑移,肩带向颈部内侧滑移,后背和夹弯处运动前后滑移量少;高强度运动文胸应注重优化肩带、后背夹弯弧线、下围织带处的结构设计,减小人体肩部、下胸围、后背处的压强,提高整体穿着舒适性。(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杨钰蝶,许黛芳,孙越,吕杰妮,齐佳女[2](2019)在《女性运动内衣的穿着舒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为研究女性运动内衣的面料和款式对其舒适性的影响,以20名年轻女性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其穿着不同面料和款式组合的运动内衣时,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3种状态下的主观感受值和客观生理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莫代尔/氨纶面料的运动内衣舒适性最好;采用粗带"工字"款式的运动内衣最舒适,但在运动后因出汗引起的不舒适感有待改进,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丘广星[3](2019)在《体育运动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评《服饰与竞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社会环境中,高科技早已渗透到竞技服饰中,诸如泳装、跑鞋等的设计早已融入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智慧。《服饰与竞技》一书主要对竞技运动项目中的服饰进行研究,通过与众不同的表述方式,研究了足球服饰、冰球服饰、跆拳道服饰、马球服饰等等,通过不同竞技运动的特点凸现了服饰对运动的重要性。《服饰与竞技》一书(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侯霞[4](2019)在《远足运动服装面料热舒适性影响因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远足运动已成为当代人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势必会提升对远足运动服装的重视程度,远足服装的舒适性将成为人们选择服装的主要因素。影响远足运动服装的核心因素是服装面料的特性,通过对面料热湿传递透气性机理进行分析,总结影响面料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纤维的性能特点、面料的结构性能、面料的后整理处理与运动服装的款式与结构。根据影响因素进行热透气性运动服装面料的功能适配分析,为远足服装面料进行最佳舒适性适配,为市场实践提供指导性意见。(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黄伟萍[5](2018)在《运动内衣热湿舒适性测试研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出现卡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同时在终身锻炼理念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活动中。在运动建设的过程中,运动内衣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装备,更加有利于身体的充分伸展,但是一些质量不合格的运动内衣产品却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就运动内衣热湿舒适度的测试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促进我国运动内衣产品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8年19期)

张道英,岑司竹,邴楚君[6](2018)在《基于血流量和运动心率的运动文胸压力舒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5位受试者分别穿着4个知名品牌受欢迎款运动文胸,采用主观和客观的评价方法进行压力舒适性研究.选择文胸覆盖的8个人体部位进行动静态下的血流量和运动心率的测试,测得运动文胸8个部位的压力舒适范围及舒适范围内对应的平均血流变化率,实现运动文胸在压力舒适范围内与血流变化率的转换,为运动文胸压力舒适性的客观测量提供生理测量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李兆波,陶庆,康金胜,孙文磊,张开拓[7](2018)在《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人体上肢运动舒适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上肢生物力学分析对上肢动作优化和相关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实时光学动作捕捉系统采集人体在执行指定动作过程中关键点的实时位置,并使用MATLAB软件设计编写了计算方程,重点对人体上肢的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人体肢体简化为球棍模型,运用余弦定理反求人体上肢运动过程中各关节角度的变化值,使用逆向动力学方法求解出人体上肢关节力矩的动态变化值以及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人体上肢主要肌力的变化量。最后,通过计算人体上肢肌肉的实时负荷率来评价人体上肢运动舒适性,并建立了人体上肢运动舒适指数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人体在坐姿下执行指定动作时上肢肌肉处于舒适状态。研究结果为人体上肢动作的深度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卫斗妮[8](2018)在《基于皮肤血流的健美操运动文胸压力舒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健美操运动以其轻松优美,灵活易学的特点,成为越来越多女性进行健身塑形的选择,学校开设健美操课程,健身房开展健美操教学,随之而来的健美操运动服装舒适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研究从健美操运动文胸着手,探索健美操运动服装的压力舒适性,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对有健美操运动习惯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压力舒适性是她们较关注的一个舒适性指标。在运动文胸品牌满意度方面,30.1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迪卡侬,排在被调查品牌的首位。通过人们对运动文胸细节设计喜好度调查,为健美操运动文胸的设计提供建议。(2)在国内外压力舒适性研究基础上,选取不同型号的迪卡侬运动文胸作为实验样衣,以20名胸围接近75B的年轻女性作为受试者,分别在静止站立与健美操运动两种状态下对运动文胸的穿着舒适性进行主观评级,利用模糊意见决策方法,对不同测量点压力舒适度进行排序。从主观评价的受试者中筛选出10名体形相似的年轻女性作为客观实验的受试者,分别在静止站立,不同美操运动状态和运动后对不同测量点的压力及血流进行测量,得到压力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及压力对血流的影响。(3)结合主客观评价,得出健美操运动文胸不同测量点的舒适压力范围,并通过对舒适压力所对应的血流实验结果进行测量统计,得出不同测量点在舒适压力下所对应的平均血流变化量,从而建立起健美操运动文胸的着装压力与人体皮肤血流之间的联系,为健美操运动文胸的研发提供生理学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安工程大学》期刊2018-05-25)

侯昕志[9](2018)在《瑜伽运动内衣压力舒适性创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瑜伽锻炼中,运动本身的运动损伤不可避免,瑜伽运动内衣的作用在于减轻拉伤程度及防止内衣对肌肉的二次损伤。因此,对锻炼人员来说瑜伽运动内衣是否能够起到保护作用至关重要。在瑜伽运动内衣的设计中,目前市场的重点放在外观设计上,其比较不重视功能性设计。现有瑜伽运动内衣存在的问题包括:(1)瑜伽运动内衣的设计对实际瑜伽运动没有针对性;(2)没有以瑜伽运动内衣的压力测试情况指导其设计;(3)对瑜伽运动内衣压力舒适性范围没有界定,且没有划分测试点;(4)没有瑜伽运动内衣的设计方法论及压力测试体系。一件瑜伽运动内衣是否符合标准,除了主观判断以外,需要科学的数据说明问题。为改善瑜伽运动内衣设计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将提供科学的设计方法论指导瑜伽内衣的设计:(1)本论文通过对文胸、运动内衣、瑜伽运动内衣的设计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市场空缺及产品缺陷;(2)进行瑜伽运动内衣市场需求的问卷调查及问卷分析,确定女性人体在瑜伽运动中上身肌肉容易拉伤的部位,掌握瑜伽运动内衣的市场需求、功能性新需求;(3)对女性在瑜伽运动时胸部、上身肌肉的生理状态及压力舒适性进行研究,为瑜伽内衣的设计提供力学指导;(4)对瑜伽内衣的压力区域、面料选用、款式结构等进行设计并制作成品;(5)设计对瑜伽运动内衣的压力测试方案,对其进行各部位的压力数据测试;(6)分析测试结果,形成瑜伽运动内衣的设计方法论,并用测试结论进一步指导瑜伽内衣的设计。通过以上瑜伽运动内衣的设计方法论,能够设计出女性在瑜伽锻炼时最舒适的瑜伽运动内衣,使瑜伽运动内衣的设计做到质的改变,对服装设计的细化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建立科学的压力测试模型,本研究借助已经成熟的薄膜压力传感技术对本设计产品进行数据测试,其可有效反应人体各部位在运动保持状态中或放松状态下的压力数据,以此辅助、反馈及指导设计,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设计。(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8-05-15)

史书娜[10](2018)在《不同运动速度下运动袜热湿舒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身体锻炼,因此,对于运动袜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热湿舒适性方面。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速度的不同足底皮肤表面的温湿度也会有所变化,另外运动袜面料的不同也会影响温湿度的变化,因此,探究不同运动袜面料、不同运动速度对温湿度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选取10种市场上常见的运动袜分别测试这10种运动袜面料的结构参数(如:厚度、平方米克重、纵向密度和横向密度)及热湿舒适性能(如:织物干燥速度、透湿性、透气性、芯吸和热阻),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对10种运动袜进行综合排序,通过测试运动袜的热湿舒适性能,利用模糊数学中的密切值法对10种运动袜面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为棉及棉混纺运动袜的热湿舒适性能较好;其次,对测试的结构参数及舒适性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初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对它们进行因子分析,确定结构参数及舒适性能在各因子上的载荷,提取因子,为后续的建模做准备。首先,在静止的时候通过红外线成像仪进行温度的采集,每个人在相同环境下以5km/h的速度运动15min,再对脚底温度进行采集。通过大立红外报表分析系统对测得的8个部位的整体数据进行提取,对运动前后各区域提取最大值,提取后去除极大极小值,筛选出30名同学。对足底体表温度进行结构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得出其中3、5、7、8这4个部位的温度变化比较大,因此,后续对这四个部位的温湿度进行了测量及分析。在测试温度、湿度时,为避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论文规定在温度为(25?2)~0C、湿度为(65?5)%的环境中进行测试。选择5个有运动习惯的人进行实验,在每次实验前,让实验者在规定的环境内穿上要测试的袜子及统一的鞋子休息30min,让他们分别在速度为4km/h、5km/h、6km/h、7km/h、8km/h的运动速度下穿着舒适性能较好的3双不同运动袜运动30min,然后在规定的温度湿度范围内的环境中休息40min,整个运动过程中,开始运动时(即t=0时)初次对温度湿度进行测试,然后,每隔5min进行一次测试,直到整个实验过程结束(即t=70)。通过对测得的温湿度的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温湿度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加强而升高,并且温湿度的变化与运动袜的面料也有一定的关系,如:热阻是影响温度的其中一个因素,透湿性、芯吸、干燥速度、厚度以及平方米克重对湿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广泛的分析不同运动袜面料对热湿舒适性的影响,选择1个经常运动的人(接近标准体160/84A)分别对10种运动袜进行实验,按照上述的实验条件及步骤对温湿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构参数及热湿舒适性能对足底皮肤温湿度的影响及相关关系,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相应模型,并选择另外的两种不同运动袜对模型进行验证,保证模型的准确度,模型的拟合度都大于94.9%,准确率较高,并选取了另外两种运动袜进行了测试,通过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拟合,拟合度为92.6%,因此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对温湿度进行预测,为运动袜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运动舒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为研究女性运动内衣的面料和款式对其舒适性的影响,以20名年轻女性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其穿着不同面料和款式组合的运动内衣时,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3种状态下的主观感受值和客观生理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莫代尔/氨纶面料的运动内衣舒适性最好;采用粗带"工字"款式的运动内衣最舒适,但在运动后因出汗引起的不舒适感有待改进,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运动舒适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慧娴,鲁虹,李书洋,左恒.运动文胸结构设计要素对穿着舒适性的影响[J].纺织学报.2019

[2].杨钰蝶,许黛芳,孙越,吕杰妮,齐佳女.女性运动内衣的穿着舒适性研究[J].山东纺织科技.2019

[3].丘广星.体育运动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评《服饰与竞技》[J].上海纺织科技.2019

[4].侯霞.远足运动服装面料热舒适性影响因素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5].黄伟萍.运动内衣热湿舒适性测试研究及发展趋势[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6].张道英,岑司竹,邴楚君.基于血流量和运动心率的运动文胸压力舒适性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李兆波,陶庆,康金胜,孙文磊,张开拓.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人体上肢运动舒适性评价[J].工程设计学报.2018

[8].卫斗妮.基于皮肤血流的健美操运动文胸压力舒适性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8

[9].侯昕志.瑜伽运动内衣压力舒适性创新设计研究[D].广州大学.2018

[10].史书娜.不同运动速度下运动袜热湿舒适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运动舒适性动态示意各部位压力主观评价得分分布图3 手臂状态-舒适感1 皮肤的伸展和滑移情况经向弹性回复率与服装压的关系后上裆倾斜角对样裤试穿效果的影响

标签:;  ;  ;  ;  ;  ;  ;  

运动舒适性论文_陈慧娴,鲁虹,李书洋,左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