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带土论文_马云长,苏培东,郑智洋,李有贵,廖宸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滑带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滑坡,速率,黄土,特征值,含水率,结构,粘土。

滑带土论文文献综述

马云长,苏培东,郑智洋,李有贵,廖宸宇[1](2019)在《基于滑带土应变软化的滑坡渐进破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的渐进破坏是量变积累到质变的破坏过程,一般是由坡脚开始破坏,并沿着某一软弱面不断破坏,直至形成贯通的滑动带。为了研究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对滑坡失稳的影响,本文对滑带土采用应变软化模型。首先利用二维算例说明了滑坡的滑动面形态、塑性区与位移量的变化规律,反演了滑坡在二维空间内的渐进破坏过程,并根据位移变化情况,将滑坡的失稳过程划分为蠕动阶段、挤压阶段与滑动阶段3个阶段。在二维算例的基础上,采用滑带土应变软化理论进一步研究滑坡在叁维空间内的渐进破坏过程与破坏规律,说明了滑坡在叁维空间内,首先在坡脚与滑坡周界处形成塑性区,之后塑性区沿着滑坡周界向对称面增大,最后形成贯通的塑性区。将二维与叁维算例相对比,说明了叁维滑带土应变软化模型更真实的反应滑坡渐进破坏的全过程。因此,采用滑带土应变软化模型能较真实的反映坡渐进破坏的过程,为滑坡的预警与监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1)

郑莉,王卫[2](2019)在《联合水库右岸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水库右岸为规模较大的岩质滑坡体,岩体内铝质页岩、铝土质粘土岩,岩性软弱,遇水后极易泥化,形成厚度不等的软弱夹层,成为滑坡的滑带.由于滑带土原状样取样困难,没有工期进行现场大剪试验,工程以少量原状样试验成果为基础,取大量扰动样进行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直剪试验、高压压缩试验,采取重塑试验法、结构再生法、反演分析法,以及区内拉马滑坡、相关规范经验值等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滑坡滑带土的强度参数建议值.(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S1期)

范志强,唐辉明,谭钦文,杨迎铭,温韬[3](2019)在《滑带土环剪试验及其对水库滑坡临滑强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临滑强度在滑坡研究中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准确地确定其值是长期以来的重点和难点。开展滑带土环剪试验,不仅可以获取土体峰残强度参数,且能揭示土体剪切力学特性。通过黄土坡滑坡滑带土的环剪试验,确定出以180 kPa为界的高、低法向压应力区间,并分区间进行了土体剪切强度研究,分析了滑带土的剪切力学分区特性。揭示出本次滑带土以黏聚力下降为主(高压应力区下降44.8%,低压应力区下降93.8%),而摩擦角几乎不变(高、低压应力区峰残摩擦角之差分别为0.136°,0.468°)的峰后强度弱化机制。结合试验,通过引入黏聚力弱化系数,采用一种能反映滑坡演化过程的临滑强度反演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水库滑坡的临滑强度。并且从坡体受力状态和强度参数弱化的层面探讨了临滑强度因工况而异的原因,阐明其启示意义和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胡静,张广浩,刘军[4](2019)在《叁淅高速公路滑带土微观及残余强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叁淅高速公路灵卢段黄土滑坡红色黏性滑带土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研究滑坡滑动前后滑带土的微观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剪试验对滑带土的残余强度进行研究,重点分析滑带土的残余强度和峰值强度指标,为工程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城建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汪锴,朱宝龙,于贵,舒中文,石方超[5](2019)在《南坪隧道滑坡滑带土非饱和蠕变特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南坪隧道滑坡滑带土的形成机理,试验通过钻孔取样进行了叁轴蠕变试验。试验在3个叁轴蠕变试验机上进行,围压分别为150,200,250 k Pa。试验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揭示了这类黏土的蠕变特性可用西原模型来描述,从而建立了蠕变本构方程;(2)用曲线求参法求解流变参数,采用迭加原理和等时曲线法获得土壤的长期强度;(3)蠕变参数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加,长期强度较瞬时强度降低的幅度亦随围压升高而增大,250 k Pa围压时降低52%;(4)与瞬时强度相比,抗剪强度降低,内聚力降低29%,内摩擦角降低30%。(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郑博宁,丁大勇,张丹,高磊,杨捷[6](2019)在《含砾滑带土叁维颗粒流模型建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CT扫描技术和PFC叁维颗粒流程序建立含砾滑带土叁维建模方法。首先,通过CT扫描技术获得含砾滑带土叁轴试样的一系列二维切片图像,采用二值化和砾石边界识别方法,得到了砾石边界点云数据;其次,利用砾石边界点云数据,采用逆向重构得到各个砾石的叁维模型;最后,将重构的叁维砾石模型导入PFC叁维颗粒流程序,建立颗粒流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叁轴剪切过程中,砾石的欧拉角随着试样剪切变形的发展而变化;与无砾石试样相比,砾石周围土体小球的运动方向更加杂乱,说明了砾石对含砾滑带土的剪切破坏有显着的影响。通过与叁轴剪切试验过程中砾石的空间运动规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的建模方法是可行的。采用该方法研究砾石的空间运动特征,对于揭示砾石在含砾滑带土剪切破坏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贾俊,张茂省,冯立,毕银强[7](2019)在《流态破坏型黄土滑坡滑带土临界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泾阳南塬黄土滑坡运动形式具流态特征,以泾阳南塬西段L5致滑层黄土和东段L9致滑层黄土为研究对象,从非饱和黄土角度出发,开展了控制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增湿常剪试验,在获取黄土增湿变形过程曲线的基础上,讨论了黄土流态破坏过程中的水土边界特征;并进一步从细微观角度揭示了黄土流态破坏前后的结构孔隙差异与含水率的关系,提出了黄土流态破坏临界条件和力学机制。研究表明,黄土具流态变形特征,其增湿变形曲线中存在发生流态破坏的临界含水率,提出了"自适应第一稳定场"和"被适应第二稳定场"的概念,微细观尺度下在临界点前后的土体孔隙突变结果揭示了该变形模式的合理性;流态变形的基本条件是与土体孔隙的分布及其颗粒大小相关的,非饱和高含水率状态下,含水率(吸应力)的微小改变可引起土体较大的应变增量;基于水力特征曲线模型闭型方程,提出了流态变形的力学机制,以期为流态破坏型黄土滑坡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吴岱喧,曹世超,吴琦,王现国,闫亚景[8](2019)在《蠕滑滑坡滑带土强度及其参数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坪子滑坡Ⅱ区为一巨型蠕滑滑坡,为了研究该滑坡在诱发因素影响下的强度变化规律,以滑坡Ⅱ区滑带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剪切速率、不同含水率和正应力下的环剪试验,研究了其强度特性,结果表明:滑带土应变软化现象明显,已达到稳定残余状态的滑带土随着剪切速率的改变其抗剪强度出现增大的现象,并且正应力越大,强度恢复的幅度越大,其原因可能是剪切速率的改变使其剪切模式发生了变化;峰值强度参数中黏聚力、内摩擦角均随含水率的增大而线性减小,但黏聚力的变化幅度比内摩擦角的大,残余黏聚力与含水率成负相关关系,残余内摩擦角变化很小。(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9年07期)

刘虎虎[9](2019)在《叁峡库区侏罗系顺层滑坡滑带土强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叁峡工程投入使用以来,叁峡库区常年受到库水位升降、地下水以及降雨入渗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该流域的岸坡失稳,产生众多的老滑坡复活和水库新生型滑坡,从而发生灾变。叁峡库区的侏罗系地层以软硬(薄厚)相间的砂岩与泥岩互层结构出露,且薄层软岩多为泥化夹层,特殊的岩性结构孕育了叁峡库区的灾害体。有关滑带土强度特性的研究一直都是滑坡界的研究关键点,而且滑带土的强度研究是滑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预报的关键基础内容。本文首先针对30处叁峡库区侏罗系顺层滑坡进行统计分析其发育特征,然后以重庆万州区兴福寺滑坡为例,现场开挖探槽取扰动样,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不同含水率和不同S042-离子浓度下固结排水慢剪试验、不同S042-离子浓度下直剪反复剪试验,然后进行叁轴压缩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法向应力和不同含水率下滑带土试样的剪切蠕变试验,通过对试验确定的蠕变曲线和应力应变等时曲线进行分析处理,采用Origin9.0自定义经典的Burger蠕变本构模型进行数值拟合,建立了万州兴福寺新生型滑坡滑带土的蠕变本构方程。综合研究内容,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叁峡库区典型顺层岩质滑坡发育特征的统计分析。以30处叁峡库区侏罗系顺层滑坡为统计样本,说明该区域滑坡类型主要在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发育为大型巨厚层滑坡,叁峡库区侏罗系顺层滑坡前缘高程多集中于100~175 m之间,此类前缘高程的顺层滑坡在库水位反复升降的作用下受到库水位的侵蚀、冲刷、渗透等作用,使得滑坡最为发育;将统计样本中30处叁峡库区侏罗系典型顺层岩质滑坡绘制成坡面、基岩及节理产状极射赤平投影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2)水环境的变化对顺层滑坡滑带土强度的研究。滑带土成分以黏土矿物、石英、钠长石等为主,其中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伊利石为主;含水率对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较为明显,具体为黏聚力随含水率增大,而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减小;SO42-离子浓度对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影响也较为显着,随着S042-离子浓度的增大,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减小;滑带土经过反复剪切后,残余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SO42-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3)顺层滑坡滑带土蠕变特性研究。兴福寺滑坡滑带土在初始破坏之前经历瞬时蠕变和衰减蠕变阶段,并最终稳定在低速率的等速蠕变阶段;法向应力越大,滑带土剪切蠕变速率和变形量越小,各级法向应力下蠕变破坏时的剪应变均小于5%;含水率对滑带土剪切蠕变速率的影响不甚明显。含水率低于塑限时滑带土剪切蠕变模量最大。随着剪切蠕变的进行,低含水率和饱和试样的剪切蠕变模量均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并分别稳定在某一稳定值,而含水率略高于塑限的试样则呈缓慢降低趋势,与此相反的是含水率接近液限的试样呈缓慢增大趋势;滑带土长期黏聚力为峰值和残余黏聚力的0.70倍和15.0倍,长期内摩擦角为峰值和残余内摩擦角的0.69倍和0.70倍,各强度指标均受到滑带土细颗粒含量的影响。(4)顺层滑坡滑带土蠕变模型研究。滑带土剪切蠕变的影响因素最主要的有温度、含水率、时间尺度等因素;利用Origin9.0自定义的Kelvin体和Maxwell体串联组成的Burgers经典流变理论模型,拟合得到相关模型参数,并建立兴福寺滑坡滑带土直接剪切蠕变的本构方程,为该区域滑坡的内在滑动机制、变形预测以及该地区斜坡的长期稳定性奠定基础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图[41]表[10]参[9](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3)

曹世超[10](2019)在《金坪子蠕滑滑坡滑带土强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坪子滑坡位于金沙江右岸,上距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大约为900m,呈明显下凹的斜坡,总体积达6.25亿m~3。滑坡共分为五个区,本文主要研究了Ⅱ区蠕滑滑坡。滑带土的强度特性与滑坡的稳定变形破坏行为是密切相关的,而对影响强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可针对性地解决滑坡的变形失稳破坏问题。本文以金坪子滑坡Ⅱ区蠕滑滑坡滑带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直剪/残余剪切仪、环剪仪开展不同影响因素下滑带土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论文主要取得如下研究结论与成果:(1)采用反复剪试验装置,研究了黏粒含量对滑带土特征强度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带土试样的抗剪强度随黏粒含量的增加呈现非线性降低规律,但降低幅度随正压力增大而增大;在一定含量范围内峰值内摩擦角、残余内摩擦角与黏粒含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而峰值黏聚力与残余黏聚力随黏粒含量增加呈波动性增大趋势,但在黏粒含量40%处出现一定幅度的降低。(2)利用环剪仪研究了滑带土的抗剪强度与滑动速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本次所选的剪切速率范围内,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试样的峰值强度增大,但残余强度变化很小几乎为零。(3)为了研究试样抗剪强度的恢复情况,采用在试样剪切至稳定残余状态的基础上改变剪切速率继续剪切的试验方法。结果发现:滑带土在残余稳定状态之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残余强度均减小,其峰值强度较上一级剪切速率下的残余强度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但均在剪切一段位移后重新降低。(4)滑带土强度参数的变化会使滑坡体受力发生改变,运用FLAC~(3D)模拟计算了不同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经过对不同工况下滑坡稳定性的计算得出:在影响滑坡Ⅱ区稳定性的因素中,最敏感的是滑带土的内摩擦角,其次是滑体的地下水位,最后是滑带土的黏聚力,建议金坪子滑坡Ⅱ区采取截排水的治理防护措施。(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9-06-01)

滑带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联合水库右岸为规模较大的岩质滑坡体,岩体内铝质页岩、铝土质粘土岩,岩性软弱,遇水后极易泥化,形成厚度不等的软弱夹层,成为滑坡的滑带.由于滑带土原状样取样困难,没有工期进行现场大剪试验,工程以少量原状样试验成果为基础,取大量扰动样进行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直剪试验、高压压缩试验,采取重塑试验法、结构再生法、反演分析法,以及区内拉马滑坡、相关规范经验值等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滑坡滑带土的强度参数建议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带土论文参考文献

[1].马云长,苏培东,郑智洋,李有贵,廖宸宇.基于滑带土应变软化的滑坡渐进破坏研究[C].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郑莉,王卫.联合水库右岸滑坡滑带土强度参数分析[J].叁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范志强,唐辉明,谭钦文,杨迎铭,温韬.滑带土环剪试验及其对水库滑坡临滑强度的启示[J].岩土工程学报.2019

[4].胡静,张广浩,刘军.叁淅高速公路滑带土微观及残余强度特性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9

[5].汪锴,朱宝龙,于贵,舒中文,石方超.南坪隧道滑坡滑带土非饱和蠕变特性试验[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9

[6].郑博宁,丁大勇,张丹,高磊,杨捷.含砾滑带土叁维颗粒流模型建模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9

[7].贾俊,张茂省,冯立,毕银强.流态破坏型黄土滑坡滑带土临界特征[J].西北地质.2019

[8].吴岱喧,曹世超,吴琦,王现国,闫亚景.蠕滑滑坡滑带土强度及其参数特性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9

[9].刘虎虎.叁峡库区侏罗系顺层滑坡滑带土强度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10].曹世超.金坪子蠕滑滑坡滑带土强度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滑坡松散堆积体剖面特征宽滩村黄土滑坡剖面示意图现场筛析孔径公布与便携式电子称泥质胶结的块碎石局部架空结构现场探槽特征

标签:;  ;  ;  ;  ;  ;  ;  

滑带土论文_马云长,苏培东,郑智洋,李有贵,廖宸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