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铺首衔环的造型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汉代铺首衔环的造型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论文摘要

铺首衔环的造型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众多造型艺术融合而成,经历了西汉早期的初步发展,到西汉中晚期逐渐趋于成熟、稳定,兴盛于新莽和东汉时期,主要呈现出随意与工整、模版化与创造性、夸张与变形的风格特点。其山字形冠主要是神兽的标饰,而兽面主要为驱鬼镇墓而设,所衔之环可能起着避邪的作用,而其整个造型又体现了汉代时期的丧葬习俗、社会信仰以及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

论文目录

  • 一、汉代铺首衔环的造型演变
  •   (一)西汉早期
  •   (二)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   (三)新莽时期至东汉初期
  •   (四)东汉中晚期
  • 二、铺首衔环的风格特征
  •   (一)工整与随意
  •   (二)模版化与创造性
  •   (三)夸张与变形
  • 三、铺首衔环的内涵探讨
  •   (一)山字形冠的内涵
  •   (二)兽面纹饰的文化内涵
  •   (三)环的文化内涵
  •   (四)铺首衔环的文化内涵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杨远,朱畅然

    关键词: 汉代,铺首衔环,造型特征,文化内涵

    来源: 中州大学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中国古代史,考古

    单位: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基金: 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汉代传统装饰符号研究——以‘铺首衔环’图案为例”(2019-ZZGH-604)

    分类号: K879.4;K234

    DOI: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9.06.012

    页码: 70-76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31K

    下载量: 155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汉代铺首衔环的造型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