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发展呼唤科学的影视艺术批评

影视艺术的发展呼唤科学的影视艺术批评

一、影视艺术发展呼唤科学的影视艺术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峻冰[1](2021)在《新文科视阈下影视育人的现实思辨与策略提升》文中提出一、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当代认知(一)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现状中国大陆的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大多集中于三类机构:一是纯粹的影视专业大学或科研机构(施行研究生教育),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二是艺术专业大学或艺术科研机构(施行研究生教育),如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三是综合性大学(拥有学士或学士、硕士或学士、硕士、博士授予权),数量较多,仅教育部直属或省属重点大学就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王琨[2](2021)在《科学技术对影视艺术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影视艺术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并不断被运用于影视艺术的制作、放映和传播等过程,使影视艺术表现力和传播效率大为提高,受众空前广泛。探究科技在影视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科学技术的功能和作用,也为不断促进影视艺术的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对于影视艺术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一是影视技术不断发展并作用于影视艺术;二是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再作用于影视艺术,这种改变包括物质条件的改变、自然社会环境的改变、对人精神世界的改变,由此促进了新的影视作品产生。所以说,科学技术对于影视艺术的影响,不仅是对影视艺术作品的形式产生了影响,而且对影视艺术作品的内容也产生了深刻影响。除此之外,科学技术对当今的影视艺术传播也是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科学技术对于影视艺术的影响的是纵横交错的,两者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影视艺术获得了巨大发展并具有其强大的艺术魅力,大受人们的欢迎。本文主要对科学技术对影视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的作用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阐述科学技术对影视艺术作品传播的影响。具体来说,论文首先对艺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包括影视艺术的本质以及它的形式和内容;接着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影视艺术作品的形式的影响进行论述,包括对画面、声音、剪辑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尔后对科学技术对影视艺术作品内容的影响关系进行论述,包括题材和主题两方面的内容;再对包括电影、电视和新媒体等形式的影视艺术的传播,是如何受到科技影响的进行阐述;论文最后讨论科技对影视艺术的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影响,并提出消除科学技术对影视艺术带来的消极影响的若干思路。

马小改[3](2021)在《论文人电影的民族风格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影视艺术的输入国,我们的电影工业是伴随着外国人在中国的放映及拍摄开始的。但电影终究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在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影视艺术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记录着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渐确立了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范畴,文人电影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了中国电影的整体面貌,那些充满文化魅力和民族内蕴的文人电影决定并形成了中国电影的“基因脸谱”。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民族风格作为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再次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历经五千年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是体现我国影视作品民族风格的内核因素,对民族意识、国家现实、受众审美的观照表达,已成为当代电影的发展趋势。因此,探讨民族文化与影视艺术的关系,强调文人电影的民族风格构建,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影视艺术,对于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传统文化审美情趣与电影艺术理论体系为基础,着重分析我国文人电影民族风格的构建路径。第一部分首先对文人电影及民族风格两个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做深刻的分析,明确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力图做到对文人电影与民族风格的精准把握,并为下文的论述提供清晰的逻辑框架。第二部分从内容角度分析文人电影民族风格的构建,主要包括民族意识的表达、民族情感的呈现以及民族韵味的形成三个方面。第三部分从形式角度研究文人电影民族风格的构建,主要包括文人电影的叙事策略、镜头技巧以及影像风格三个层面。最后,通过分析文人电影构建民族风格的优势与壁垒,提出一些关于文人电影发展的想法与思考。

田承龙[4](2021)在《再论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影视艺术批评场域的生成》文中认为在影视艺术批评的网络化存在与进化中,在网络媒介场域内,逐渐构型了一个互联网批评场域,而由于艺术批评本身有着"艺术场"一直以来的独立性格,又使得互联网影视艺术批评场域呈现出与以往其他批评场域所不同的性格特质。互联网的种种特性作用到影视艺术批评场域中,逐步构建出并持续完善着今天的互联网影视艺术批评场域。这个场域的出现,是影视艺术批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原静文[5](2021)在《陌生化视域下影视作品中哪吒意象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千古流传的艺术形象,从佛教神、民俗小说、神话故事、戏曲杂剧到影视作品,其艺术形态经历了丰富的转变,得以在数字艺术的土壤中迅速地传播和延续。新时期以来,影视艺术飞速发展,高新技术迭代出现,传统经典文本与艺术媒介的融合日益增多,影视艺术手段与方法的陌生化演进,为哪吒传统意象的全新演绎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以1927至2021年之间,已上映的约99部塑造哪吒角色的影视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从陌生化角度入手,具体分析外在形象、个性特征、行为事迹以及美学内涵四个方面,进而探究哪吒意象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哪吒影视意象演化的发展进程中,外在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从“神化”到“英雄化”,再到“人性化”的造型转换;个性特征呈现出从自由反叛到惩恶扬善,再到个体存在的发展转化;行为事迹上描述了哪吒初始阶段的暴虐行径,从意象神圣化向母题世俗化的转变历程。哪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典型,从配角到主角经过无数次改编,充分展现了美学意象初始创构的神话崇高美,承袭的英雄悲剧性,以及多元发展的人性美。哪吒意象经历不同时期的银幕演绎,折射不同阶段外在形象与内在意蕴的历史演变,进一步得出两点重要启示:一方面是重新定位受众群体,改变审美创作观念;另一方面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持续性塑造哪吒意象,这为哪吒意象未来的解读和演绎提供指导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哪吒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经典人物,亦是民族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哪吒意象的艺术演变历经无数沉淀,其人物的外貌形象、个性呈现,以及行为事迹的变化发展,逐渐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充分展现了哪吒的可塑性特征、在未来影视领域创新创作的艺术空间,以及作为艺术经典,其自身所展现出的恒久魅力。因此,哪吒艺术意象的演化于近百年的时间进程中,以保持传统文化原有“前在性”为前提,重构哪吒这一传统艺术意象,不断为其注入新的精神内涵和美学思想,隽携不同时代的烙印,反映时代特征及社会文化语境,最终实现中国美学风格的新表达。

李溪慧[6](2019)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主导性的传播媒介,移动传播、大数据的普及应用标志着全面新媒体时代的开启。新媒体时代的电影批评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形,批评主体由知识分子向着大众和各种新媒体意见领袖泛化,批评话语由学术话语独秀向着学术话语与散碎的、个性化的话语并存转变,批评样态由总体性、历史性的文字批评向着散碎的、即时的以及影像的批评拓展,传统批评范式被弱化,批评标准呈现多样化甚至混杂化,个人化批评标准替代学术标准或专业标准成为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显着现象,同时网络中的批评话语表达出现了情绪化、宣泄式的表述,产生道德失序等问题。传统电影批评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批评崛起,改变了批评的格局。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产业发展、文化生态建设角度来看,建构起合理有效的电影批评体系都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对当下电影批评的现象及成因进行梳理分析,发掘问题之所在,从而为在新媒体语境下重新认知电影批评、发挥电影批评的作用并重构电影批评体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论文主体包括如下七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现有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2章: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交流,内容用户同时也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去中心化的传播趋势越发显着,造就了文化传播的互动性、文化表达的多样化与开放性、文化审美的媒介化。这是当下电影批评流变的新媒体时代作用,它促使电影批评的总体特征的转化。第3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从点对面到互文本传播的转化、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转化,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转化。新媒体影评改变了传播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传播范围大,受众面广,但无中心结构虚拟的群体传播存在信息缺少过滤的弊端。第4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批评主体个体身份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分化,知识分子批评仍然存在但从中心位置退出,大众崛起成为数量上的绝对主体,职业影评人也是批评中的一种重要力量。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呈现为张扬个性、真实身份隐藏在网络背后、并自觉形成某些兴趣为指向的群体聚集。在对主体演化的现象进行分析后,着重去探讨主体身份背后的话语权问题。第5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话语流变。多元化的批评话语是新媒体时代话语构成的显着特征。批评话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了解构,体现为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性的解构,导致新媒体时代批评话语意义的游移与含混。电影批评的体制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三种话语形态,在建构多元批评话语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同时民间话语与专业话语、民族话语与西方话语也在多元的话语格局中复杂交织。第6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与样态转换。新媒体批评范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其中大众文化批评、感悟式批评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样态在不断拓展中,从文字批评到视觉化批评、从总体性批评到微碎化批评、从历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拓展给批评提供了更多可能第7章: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首先梳理新媒体技术性变革带来的建设问题,体现为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建构、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建构。然后对理论建设进行问题性思考,批评标准混杂、批评理论个人化碎片化、批评的道德失序是当下电影批评的存在主要问题,认识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根源才能建设起真正适应当下语境的电影批评。最后对电影批评建设提出几点总体性的构想,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规范非专业批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加强机制性建设。总之通过对新媒体电影批评的总体发展演变进行理论思考,并进行建构合理有效批评格局与批评生态的尝试,其意义在于:首先确认媒介语境对新媒体电影批评开展的重要影响与制约作用。新媒体语境制约了言语的传达交流,也能够消除歧义,引导正确理解和传达言语的意义。其次,梳理当下电影批评的种种问题与乱象。在对电影批评媒介语境和诸多要素的分析中剖析学术批评的“边缘化”、大众批评的喧嚣无序、职业批评的缺失主体性等问题,对网络水军现象、酷评骂评现象、批评泛化、价值迷失现象进行深入的理性审视,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批评的合理建构提出有益的见解。再次,对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建构进行合理设想,提倡建构多元发展的电影批评格局,从而指导电影批评实践,促成电影批评与电影创作的互为互动,推动电影批评生态的健康发展。

窦金启[7](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认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吉俊虎[8](2019)在《刘恒影视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余年来的电影史实说明,文学是“电影的素材基地”,中国电影一直与文学保持着亲密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前期,我国影坛出现一次艺术高峰,电影导演“第五代”崛起,确立了中国电影的世界形象,为电影史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这批作品中,在影视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刘恒的身影。之后,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迎来了新时期的第二个高峰,如在“新写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从现实真实状态中发掘人的生存状态,用更贴近生活的笔法呈现现实的作品,其中也有刘恒的身影。不论从投身影视创作的时长、创作作品的数量,还是从其艺术成就、商业口碑等角度看,刘恒都堪为一典型代表。他的创作实践及作品值得深入研究。文乃言之载体,言为心声,刘恒的内在品格和创作理念是支撑他影视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他性格谦和温厚,人生阅历丰富,文学修养厚重,又能坚守社会使命感进行创作,将文字融汇进生命,不断在剧本创作中表达深刻的思考。首先,他认为写小说和写剧本是一样的性质,只要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哪一种方式都是有意义的。其次,他能正确理解影视艺术创作的综合性,影视文学仅是要素之一,所以应在这一环节中追寻意义。第三,刘恒对投拍后适当改动剧本表示理解,但出于对作品的责任感,不会放任他人修改,而是在“妥协”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另外,他对改编、作品结构与人物形象塑造问题等问题都有自己明确的理念。刘恒是在内、外因合力作用下走上影视文学创作之路的,文革结束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思潮,给中国文学和电影创作带来了又一个“蜜月期”是外因;刘恒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他作为新写实小说创作主将,在故事的构思、主题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及语言的驾驭方面的优势是内因。刘恒影视实践早期,主要是对自创小说的改编,之后,他将改编的笔端转移到对他人小说的改编上,扩大了改编对象的选择范围,在影视文学质量与数量方面有了突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改编理念与创作原则,进而进入了直接创作影视文学阶段。角色意识确立,创作日趋成熟。刘恒影视文学的主题内涵丰富,主要有:直面“食”“色”本性;从人物的行为表现和命运结局等呈现的宿命观;将目光放在社会底层普通老百姓身上,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对战争与人性之间关系的阐释,战争是冷酷无情的暴力手段,而人性是柔软的温情寓所,战争最终以它的残酷打败温情、泯灭人性了吗?刘恒在作品中给出了他的思考;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云水谣》《集结号》等集中体现了新主旋律的特点。他的创作始终跟随时代,且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文学细腻地感受关照着人的改变,描述出在外在环境的冲击下,信仰、勇气、毅力、真诚、美好等珍贵品格的价值所在。刘恒把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放在首位。他的作品总的主旨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揭示生存的本相,以此探寻人生命的哲学意义,这一探讨自然离不开“人与生活”的纠葛故事。总体来看,刘恒用“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和挣扎在生活中的“小人物”、英雄主义男性、各色次要人物、及人物群像等一系列符合大众审美况味、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关于英雄人物的定位,刘恒向来坚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人物更接地气,能够真实地触动大众,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刘恒影视文学情节结构丰富多样,多见的是戏剧式情节,这是对我国叙事传统与民族性的坚持。此类情节采用渐入式的开端,在镜头缓缓的移动中,拉开故事的序幕,人物渐次登场,人物关系也不急于揭示,而是在对话中逐渐清晰起来,让观众随着眼前生活图卷的展开,渐渐走入剧中人物的情境中。矛盾冲突与结构方面,多样而复杂的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多重人物关系相互连结,使剧情朝着看似合理却又无可奈何的方向发展刘恒的影视文学“不甘平凡”,情节的安排在震慑人的情感传达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刘恒将自己的小说作品影视化,台词口语化与方言使用是最突出的变化,他刻意通过“蒙太奇思维”手法,将电影化的想象意识投射到文字中,特别是心理蒙太奇的运用,将主客观、幻觉与现实进行交叉表现,将人物的意识通过潜意识里思绪的无序切换,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转换成视觉呈现。刘恒常常通过人物的对话与心理描写控制节奏,在情感发展大趋势的牵引下使局势有张有弛,调控着剧情的节奏。在表达人物内心时,常以“通感”的艺术手段来使抽象的情感外化。刘恒试图借鉴“色彩视像化”手段,通过对色彩和声音的营造,选择合适的意象,调节自身的语言模式与表达方式,借象征内涵丰富情节意蕴。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着力最多的人物塑造方面,他的影视文学常常从平民视角展开叙事,关注小人物、“多余”人,对人物形象的多角度、多面向呈现,描述社会底层普通民众的生存现状,揭示精神方面的困境。使刘恒的影视作品具有更大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层次。其次,他的影视作品以零度视角审视故事情节,隐没宏大的时代背景等体现出新写实主义的风格,第三,为调适审美大众化需求,刘恒影视作品内容方面符合大众审美心理,乡音的使用、简单有力的对话个性化对白凸显人物,另外在戏剧性叙事、平民色彩方面都聚力于大众化传达。总之,刘恒对电影市场的认知与众不同,他从不把自己拘囿于作家“套子”,总是灵敏地审度时势,市场潮流的需要、大众审美的趋向,都在刘恒创作的考虑因素中。他像水一样自如地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照着社会的变化,用一如既往真挚的笔锋、变化多端的题材来反映时代和处于时代中的人群。刘恒的创作经历值得总结,他在文学性、故事戏、电影性、思想性方面的实践,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楚小庆[9](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郭涛[10](2018)在《前沿性、整体性、体系性:构筑艺术研究的新高地——论陈旭光近年来艺术研究的特色与维度》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代艺术学领域活跃的批评家和理论家,陈旭光一直置身中国艺术研究的前沿。他关注中国影视艺术生产和影视文化研究,为影视艺术生产、消费提供重要的批评方法和阐释理论,展现了批评家始终"在场"的敏锐和影视文化"了望者"的前沿性。他还把目光投向艺术批评史的研究与写作,展示了批评史论写作宽阔的历史视野、融通的历史意识和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整体观。他也积极参与艺术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把自己影视艺术批评的前沿成果,及时导入一般艺术学理论之中,深化着当代中国艺术理论基本范畴的内涵,重构着艺术批评方法的体系与标准。他在艺术(影视)批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三个方面的实践与理论建构,充分展现了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的理论自觉和使命担当。

二、影视艺术发展呼唤科学的影视艺术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视艺术发展呼唤科学的影视艺术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1)新文科视阈下影视育人的现实思辨与策略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当代认知
    (一)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现状
    (二)高等影视艺术教育的当代认知
二、影视艺术教育的德育强化与现实观照
    (一)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应强化美学、哲学、历史的深度建构
    (二)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应鼓励现实关注与道德底线的有效达成
    (三)高等影视艺术教育应高扬表达的艺术尺度与进步的审美情趣
三、影视艺术教育的创意思维与学科提升

(2)科学技术对影视艺术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影视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
        (2)关于电影的时空关系和影视艺术的剪辑问题
        (3)STS视角下的影视艺术
        2.国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影视艺术的概念界定
    (一)什么是影视艺术
        1.从艺术的分类把握影视艺术概念
        2.影视艺术的社会本质
        3.影视艺术的认识本质
        4.影视艺术的审美本质
    (二)影视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1.影视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
        2.影视艺术作品的形式
        3.影视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科学技术改变影视艺术的形式
    (一)科技发展下影视画面的改变
        1.活动影像技术的发展源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2.彩色电影的出现使影视艺术表达更加完整
        3.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
        4.活动影像产品对临场感的突破
        5.影视艺术作为视觉艺术
    (二)声音技术对影视艺术形式的促进
        1.声音技术的发展对有声电影的促进
        2.从纯粹的视觉艺术到综合的视听艺术的转变
        3.声画的结合
        4.STS中的声音研究转向
    (三)剪辑技术发展对影视艺术表达的影响
        1.剪辑技术形式的进步
        2.剪辑技术内容的发展
        3.剪辑技术对影视艺术时空的构建
        4.剪辑技术和“电影作者论”
三、科技丰富了影视艺术的内容
    (一)科技对影视题材发展的影响
        1.影视题材的发展
        2.科技如何促进影视艺术题材变化
    (二)科技对影视艺术作品主题的影响
        1.社会视阈下影视作品的主题
        2.科技的社会价值视阈下的影视作品主题
四、科技促进了影视艺术的传播渠道
    (一)从电影到电视
        1.电视的出现和发展
        2.电视艺术的种类
        3.电视艺术的特征
    (二)新媒体的出现
        1.新媒体信息技术催生了微电影和短视频
        2.分众时代影视艺术内容的个性化推荐
        3.碎片化的娱乐
    (三)影视技术下的影视文化
五、辩证地看待科技对影视艺术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科技为影视艺术创作提供世界观基础
        2.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影视艺术作品的形式
        3.科技的发展为影视艺术作品提供了新的内容
        4.科技的发展拓宽了影视艺术作品的传播渠道
    (二)消极影响及解决思路
        1.技术崇拜下影视作品内容的粗制滥造
        2.“娱乐至死”下的作品内容泛滥与良莠不齐
        3.“碎片化”下长篇影视作品走入困境
        4.解决思路:平衡影视艺术中的技术和艺术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论文人电影的民族风格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人电影与民族风格概述
    1.1 文人电影概念辨析
        1.1.1 文人与文人文化
        1.1.2 文人电影的概念界定
        1.1.3 文人电影的发展脉络
    1.2 民族风格概述
        1.2.1 民族、民族文化与民族风格
        1.2.2 民族电影与文人电影
    1.3 文人电影与民族风格的互文性
        1.3.1 文人电影的民族内蕴
        1.3.2 民族风格之于文人电影的典型价值
第二章 文人电影民族风格的内容选择
    2.1 文人电影民族意识的表达
        2.1.1 兼善天下——忧国济民的家国情怀
        2.1.2 仁义礼智——深刻凝重的道德坚守
        2.1.3 弱者悲歌——赋予哲思的人文关怀
    2.2 文人电影民族情感的呈现
        2.2.1 礼乐之兴——以道制欲的人物性格
        2.2.2 文质彬彬——引而不发的情绪结构
        2.2.3 不设不施——蕴藉内敛的情感体验
    2.3 文人电影民族韵味的形成
        2.3.1 润物无声——高雅淡泊的文化基调
        2.3.2 偃仰顾盼——散点透视的空间意识
        2.3.3 道法自然——气韵生动的意境营造
第三章 文人电影民族风格的形式布设
    3.1 诗情又画意的叙事策略
        3.1.1 诗中有画——文人电影的修辞之美
        3.1.2 画中有诗——张弛有度的电影节奏
        3.1.3 诗情画意——留白叙事的无穷境界
    3.2 立象以尽意的镜头技巧
        3.2.1 空纳万境——超以象外的空镜头
        3.2.2 脉脉温情——含蓄诗意的长镜头
        3.2.3 静穆观照——理性凝视的远景镜头
    3.3 空灵亦充实的影像风格
        3.3.1 柔和灵动——明暗交织的光影韵味
        3.3.2 墨色晕染——古朴玄雅的色彩运用
        3.3.3 笔简意功——简约凝练的台词设计
第四章 时代语境下文人电影的发展
    4.1 文人电影民族风格构建的壁垒与优势
    4.2 文人电影的突围与民族文化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再论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影视艺术批评场域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媒介的出现与进化
二、网络媒介赋能下的新媒介场域
三、互联网影视艺术批评场域的生成

(5)陌生化视域下影视作品中哪吒意象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陌生化视域下的意象阐释
    2.1 陌生化的涵义
    2.2 意象述要
        2.2.1 意象理论
        2.2.2 意象的美学特征
        2.2.3 意象的美学内涵
    2.3 影视作品中意象的具体表现
        2.3.1 影视意象的内涵与外延
        2.3.2 影视意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3 陌生化视域下哪吒影视人物的发展演变
    3.1 影视作品中哪吒角色的呈现
        3.1.1 哪吒影视作品的分类梳理
        3.1.2 哪吒影视作品的影像叙事
        3.1.3 哪吒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
    3.2 哪吒外在形象塑造的陌生化发展
        3.2.1 哪吒的神话原型形象
        3.2.2 “神化”向“英雄化”的造型转换
        3.2.3 “英雄化”到“人性化”的形象转变
    3.3 哪吒个性特征建构的陌生化转变
        3.3.1 初始自由反叛的个性呈现
        3.3.2 自由反叛到惩恶扬善的个性变换
        3.3.3 惩恶扬善到自我意识觉醒的个性转化
    3.4 哪吒行为事迹表现的陌生化演进
        3.4.1 初始暴虐叛逆的顽劣行径
        3.4.2 对原型反叛的消解向大义凛然的转变
        3.4.3 大义凛然的神圣化到对抗命运的世俗化
4 哪吒美学意象的陌生化演变
    4.1 哪吒意象初始创构的神话崇高美
        4.1.1 作为教化本质的“佛教护法神”
        4.1.2 通神会道
        4.1.3 反礼教的抗争精神
    4.2 哪吒意象承袭的英雄悲剧性
        4.2.1 反抗封建阶级暴政的“人民英雄”
        4.2.2 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4.2.3 反压迫的悲剧美学气质
    4.3 哪吒意象多元发展的人性美
        4.3.1 打破成见自我成长的“问题儿童”
        4.3.2 存在与虚无
        4.3.3 多元化的人性美的表达
    4.4 哪吒影视意象陌生化演变的艺术方法
        4.4.1 角色设计的个性化
        4.4.2 画面语言的奇观化
        4.4.3 创作模式的多样化
        4.4.4 叙事策略的多元融合
5 哪吒影视意象陌生化演变的动因和启示
    5.1 哪吒意象陌生化演变的内因
        5.1.1 哪吒意象作为社会变革的表征
        5.1.2 哪吒意象自身的世代累积性与复杂性
    5.2 哪吒意象陌生化演变的外因
        5.2.1 传统创新,常态文化语境的社会变迁
        5.2.2 技术渐进,经典符号创作的范式革新
        5.2.3 多元融合,哪吒意象美学的内涵延伸
        5.2.4 受众追求,审美期待视野的感知突破
    5.3 哪吒意象陌生化演变的启示
        5.3.1 重新定位受众群体,审美创作观念的改变
        5.3.2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持续性塑造哪吒意象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30部哪吒形象的电影作品列表(1927—2019年)
附录B: 36部哪吒形象的电视剧作品列表(1986—2020年)
附录C: 33部哪吒形象的动漫作品列表(1961—2021年)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发论文目录

(6)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2.1 关于电影批评理论和批评史的研究
        1.2.2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呈现的新问题研究
        1.2.3 关于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本身存在问题的反思
        1.2.4 本文对前期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1 本文研究目的
        1.3.2 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4.1 本文研究意义
        1.4.2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电影批评遭遇新媒体
    2.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2.1.1 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2.1.2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表征
    2.2 关于电影批评
        2.2.1 什么是电影批评
        2.2.2 传统电影批评的特点
        2.2.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新变
    2.3 强势发展的新媒体批评对电影批评的影响
        2.3.1 向多媒体化发展——对电影批评载体的影响
        2.3.2 向大众演化——对电影批评主体的影响
        2.3.3 向娱乐拓展——对电影批评功能的影响
第3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方式的演化
    3.1 电影批评传播的技术语境凸显
    3.2 新媒体引发的电影批评传达与接受形式的变革
        3.2.1 从点对面到互文本的传播形态
        3.2.2 从纸质传播到一键式发出的信息发布
        3.2.3 从整体接受到碎片化阅读的信息接受
    3.3 电影批评传播形式变革对影评的影响
第4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的变迁
    4.1 批评主体构成与批评新秩序
        4.1.1 大众的喧嚣
        4.1.2 知识分子的言说
        4.1.3 职业影评人的发声
    4.2 批评主体的群体特征
        4.2.1 个性化的批评主体
        4.2.2 隐藏的批评者与静默的批评者
        4.2.3 群体聚集的批评者
    4.3 批评主体身份和话语权的分析
        4.3.1 批评者、娱乐记者与网络推手
        4.3.2 话语权背后的权力与资本逻辑
    4.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主体变迁剖析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的流变
    5.1 批评话语的解构
        5.1.1 网络语言对传统批评话语的解构
        5.1.2 碎片化语言对整体性权威型话语的冲击
        5.1.3 话语的含混与意义的游移
    5.2 建构中的多元批评话语构成
        5.2.1 主流意识形态的官方话语
        5.2.2 理性深思的专业话语
        5.2.3 喧嚣的情绪化的大众话语
    5.3 多种批评话语的交织
        5.3.1 民间批评话语与专业批评话语的融汇
        5.3.2 西方话语的介入与民族性话语的建设
    5.4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话语流变相关问题思索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文本范式及样态转变
    6.1 电影批评范式及范式演化
        6.1.1 批评范式与电影批评范式
        6.1.2 传统批评范式的权威性消解
        6.1.3 多元批评范式的兴起
    6.2 电影批评样态的多元扩展
        6.2.1 从文字批评向视听批评的样态延申
        6.2.2 从总体性批评向微碎化批评的样态扩充
        6.2.3 从延时批评向即时批评的样态拓展
    6.3 对电影批评范式探索与样态扩展的审视
第7章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思考
    7.1 新媒体技术变革之于当下电影批评建设
        7.1.1 交互传播与主体泛化下的批评重构
        7.1.2 移动终端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批评重构
    7.2 当下电影批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于批评建设
        7.2.1 批评标准的多元混杂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7.2.2 批评理论的碎片化与批评理论的新建
        7.2.3 新媒体批评的道德失序与批评的道德再察
    7.3 新媒体时代电影批评建设的总体性构想
        7.3.1 确立主流批评的原则标准,扩大主流批评的影响力
        7.3.2 规范非专业批评的发展,强化专业与非专业批评的共生
        7.3.3 适时制定电影批评的法律法规,加强机制性建构
结语:媒体融合发展下电影批评的机遇与使命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刘恒影视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几点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刘恒人格理想与影视文学创作观念
    第一节 刘恒的人格理想
    第二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观念
第二章 刘恒影视文学创作实践
    第一节 刘恒从小说到影视创作转型的内、外因
    第二节 刘恒对自创小说的影视改编
    第三节 刘恒对他作的影视改编
    第四节 刘恒的影视文学创作
第三章 刘恒影视剧主题研究
    第一节 直面“食”“色”本性
    第二节 宿命主题
    第三节 对善良、豁达、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内蕴的挖掘
    第四节 对战争与人性的重新审视
    第五节 对时代主旋律精神内涵的丰富阐释
第四章 刘恒影视剧人物的独特书写
    第一节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小人物
    第三节 男性主人公英雄形象的重构
    第四节 次要人物
    第五节 人物群像
第五章 刘恒影视文学情节、冲突与结构
    第一节 戏剧式情节
    第二节 冲突与结构的个案分析:以《菊豆》为例
第六章 刘恒文学语言与影像语言的转译
    第一节 台词与人物行动语言
    第二节 编剧技巧:陌生化手法构建生活隐喻
    第三节 时空与节奏
    第四节 制造画面感
第七章 刘恒影视文学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对人物的冷峻描摹
    第二节 “新写实”创作风格
    第三节 大众化的审美追求
结语
附录一:刘恒作品年表
附录二:刘恒影视文学主要作品剧情梗概
附录三:刘恒受访统计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10)前沿性、整体性、体系性:构筑艺术研究的新高地——论陈旭光近年来艺术研究的特色与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场:影视批评家的前沿批评实践与方法论自觉
    1. 新时代的艺术新变与批评家使命
    2. 艺术批评实践的“在场”:从文化批评到创意批评
    3. 电影工业美学:影视批评方法论建构与美学凝结
二、“整体观”:艺术批评史家的融通与历史意识
三、“接着讲”:艺术理论家的理论自觉与当代中国艺术理论的拓展

四、影视艺术发展呼唤科学的影视艺术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文科视阈下影视育人的现实思辨与策略提升[J]. 李丹,峻冰. 电影评介, 2021(15)
  • [2]科学技术对影视艺术影响研究[D]. 王琨.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论文人电影的民族风格构建[D]. 马小改. 河北大学, 2021(02)
  • [4]再论网络媒介时代互联网影视艺术批评场域的生成[J]. 田承龙. 四川戏剧, 2021(04)
  • [5]陌生化视域下影视作品中哪吒意象的演变研究[D]. 原静文. 陕西科技大学, 2021(10)
  • [6]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流变研究[D]. 李溪慧. 辽宁大学, 2019(10)
  • [7]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刘恒影视文学研究[D]. 吉俊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前沿性、整体性、体系性:构筑艺术研究的新高地——论陈旭光近年来艺术研究的特色与维度[J]. 郭涛. 文艺论坛, 2018(03)

标签:;  ;  ;  ;  ;  

影视艺术的发展呼唤科学的影视艺术批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