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跟踪系统论文_张广申,毛征,曲劲松,张晨,王朋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视跟踪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视,步进,系统,卷积,经纬仪,说话,演播室。

电视跟踪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广申,毛征,曲劲松,张晨,王朋月[1](2018)在《基于MODTRAN的电视跟踪系统作用距离仿真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求取电视跟踪系统的作用距离,提出一种基于MODTRAN的电视跟踪系统作用距离仿真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对MODTRAN的参数文件Tape5直接改写来配置大气环境参数,调用MODTRAN计算指定条件下大气透过率,通过逐次逼近的方法计算出系统的作用距离,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出作用距离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系统方案论证、设计提供参考,使系统设计更加合理。(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8年10期)

胡大帅,梅卫,冯小雨[2](2018)在《卷积神经网络在电视跟踪系统中的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防空火力控制系统中,电视跟踪系统是对来袭目标实施探测和跟踪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然而,现代战争中战场环境复杂多变,传统基于人工设计特征的跟踪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战场跟踪需求。介绍了电视跟踪系统,叙述了传统电视跟踪系统中用来提取目标特征的常用方法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对该特征在火控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飞航导弹》期刊2018年06期)

黄晓刚,宋文,顾适夷,范少池[3](2017)在《新型船用电视跟踪仪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款新型船用电视跟踪仪系统。该系统的设计中,电视摄像机采用自主研制的宽动态透雾摄像机、宽动态图像传感器、模块化电视跟踪器,电视监视器为加固液晶屏。系统可以扩大探测距离、优化显示效果、简化操作流程和提高跟踪精度。在软件设计上本系统运用了自主研发的图像处理技术,使得电视跟踪仪系统具有更稳定、良好的图像采集、目标跟踪、综合显示、伺服控制等功能。此外,近红外/全光/可见光滤光镜组(工作波长0.4~1.1μm)能够获得光谱各个波段的信息,可降低云雨和薄雾干扰。因此,该系统对于图像的跟踪、显示效果有较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技术》期刊2017年04期)

苏世彬[4](2017)在《基于TMS320C80的某武器系统电视跟踪器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视跟踪的实用性很强,它的发展是和现在高速计算机的发展紧密相连的。由于电视图像信息量大,而且具有直观、实时、精度高、抗电子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且电视跟踪系统的实时性强,比雷达更直观,精度高,因此,在本文研究中,电视跟踪系统作为某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主通道搜索跟踪制导系统,雷达为辅助通道搜索跟踪制导系统。当电视跟踪系统不能自动跟踪目标时,雷达会自动跟踪目标;当两者都能跟踪目标时,优先采用电视跟踪系统来跟踪目标及打击目标。因为该弹炮结合武器系统,要求电视跟踪系统即能对目标进行自动跟踪、打击及效果评估,又能对导弹坐标位置进行读取及标定,能实时跟踪导弹坐标位置,对其导弹位置进行制导。因此,本文开始对满足海上作战环境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TMS320C80的电视跟踪器的应用研究,并满足该弹炮结合武器系统搜索踪踪制导系统要求,并能与雷达系统兼容、协调工作。本文根据武器系统的总体要求,对电视成像系统及取差器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系统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系统控制原理以及核心取差器的设计。硬件架构设计结束后,结合硬件系统的特点,对目标跟踪算法进行研究,重点对图像预处理、基于模型跟踪方法、基于区域跟踪方法、基于轮廓跟踪方法、基于特征跟踪方法以及光强自适应补偿的Camshift算法,还对对比度跟踪方法下的边缘跟踪、形心跟踪、矩形跟踪、峰值跟踪等四种跟踪方法进行了研究及介绍,最后选择了光强自适应补偿的Camshift算法,再配合对比度跟踪算法。硬件设计阶段,结合软件的特点设计硬件,电视跟踪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接口部件和取差器。取差器也叫目标电视自动跟踪仪,包括四个模块,分别为:处理器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模块1。本文对四个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介绍。结合系统特点,利用Cadence软件进行了印制板的设计工作。最后,把算法进行软件实现,利用CCS3.1编程软件进行算法实现研究。通过试验验证和实装试验,得到设计的电视跟踪系统满足武器系统的总体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12-01)

昌力[5](2017)在《电视虚拟系统中光学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跟踪技术根据光学感应和视差原理,为虚拟物体与现实画面的完美结合提供了新的方式。本文分析了电视虚拟系统中原有定位技术的优缺点,说明了光学跟踪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和使用方式,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光学跟踪设备进行了测试比较,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光学跟踪系统的应用案例。(本文来源于《现代电视技术》期刊2017年08期)

解林娜[6](2016)在《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天馈线及自动跟踪系统常见问题与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天馈线及自动跟踪系统是发射和接收卫星信号的重要环节,因长期露天运行,随使用时间增加各环节故障率均有提高,因此维护工作不可忽视。本文阐述了天馈线和自动跟踪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广播电视信息》期刊2016年09期)

李磊[7](2016)在《光电经纬仪电视跟踪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武器试验的快速发展,高新武器试验趋于常态化,对于参试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靶场武器试验中,光学设备在导弹外弹道测试和姿态测量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某武器试验靶场决定对红外经纬仪电视跟踪测量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有效提高试验效率。本文主要对经纬仪电视跟踪系统总体结构、伺服控制系统、数据通讯系统、电视跟踪图像记录和显示系统及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经纬仪电视跟踪系统的总体结构,并对光电经纬仪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详细分析光电跟踪伺服系统各模块的自动控制数学模型,明确伺服控制器设计的功能需求,开发基于DSP/FPGA的伺服控制器的硬件平台,包括DSP和FPGA电路、PWM功率放大驱动模块、光电编码器的接口电路、保护电路等。接着介绍了软件开发系统,包括软件设计工具和设计流程。其次设计了数据通讯系统的通讯主控板和对外接口板,达到接收主控计算机的控制命令和引导数据,并转发控制命令和引导数据的目的。同时完成采集各系统的测量数据和状态信息,并提供给主控计算机。运用光纤通讯技术提高了经纬仪各系统之间的传输效率。对图像显示和记录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异步串行通讯卡获取时间码和编码器的测量数据,通过图像采集卡实时获取相机图像,实时显示采集的图像和时间信息、编码器信息。使得图像编码器能够接收光纤通讯单元送来的红外相机的数字图像信息和监视电视的模拟图像信息,同时可根据控制命令选择图像拉伸、滤波、伪彩显示等功能。最后,针对靶场光测设备发展及其特点,运用图像锐化、伪彩色处理、线性增强和图像均衡化等技术,设计了一套电视跟踪图像数据处理软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康玉文[8](2016)在《一种改进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的频偏跟踪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DTMB中频偏跟踪算法抗多径和噪声干扰性能不足、无法完全消除频偏影响的问题,基于对相干AFC频偏细估计算法的分析,提出了改进算法。首先介绍DTMB系统帧结构以及跟踪环路结构,然后对频偏跟踪算法依次进行理论演绎和仿真验证。MATLAB仿真表明,改进算法在较强干扰下能够基本消除频偏影响。(本文来源于《合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高丽娟,王鸣,周鹏飞[9](2014)在《一种卫星电视快速自动定位和跟踪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对卫星信号的快速搜索和高精度指向,提出一种利用叁维电子罗盘对卫星实现自动定位的系统.通过对步进跟踪过程的分析,结合系统模块化设计思路,分析和设计了自动定位系统的硬件模块和软件中的控制算法.为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跟踪精度,采用空间坐标式跟踪来代替十字跟踪,从而快速准确地进行卫星定位.(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汪洋,甘涛,向军[10](2014)在《广播电视新闻中的主持人跟踪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主持人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说话人分割聚类和说话人确认有效结合的算法,并根据该算法设计了一套主持人跟踪系统.该系统首先利用音频活动检测算法去除新闻音频资料中的静音段,然后说话人分割聚类算法将多说话人语音段分成若干单一话者语段,最后通过基于GMM-UBM的说话人确认算法辨认每段单一话者语段的话者身份是否为目标主持人.此外,分析了T-Norm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评测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跟踪系统的查准率(Precision)和查全率(Recall)分别为93.03%和84.34%.(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4年10期)

电视跟踪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防空火力控制系统中,电视跟踪系统是对来袭目标实施探测和跟踪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然而,现代战争中战场环境复杂多变,传统基于人工设计特征的跟踪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战场跟踪需求。介绍了电视跟踪系统,叙述了传统电视跟踪系统中用来提取目标特征的常用方法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对该特征在火控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视跟踪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广申,毛征,曲劲松,张晨,王朋月.基于MODTRAN的电视跟踪系统作用距离仿真计算[J].兵工自动化.2018

[2].胡大帅,梅卫,冯小雨.卷积神经网络在电视跟踪系统中的应用展望[J].飞航导弹.2018

[3].黄晓刚,宋文,顾适夷,范少池.新型船用电视跟踪仪系统设计[J].光电子技术.2017

[4].苏世彬.基于TMS320C80的某武器系统电视跟踪器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

[5].昌力.电视虚拟系统中光学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7

[6].解林娜.广播电视卫星地球站天馈线及自动跟踪系统常见问题与维护[J].广播电视信息.2016

[7].李磊.光电经纬仪电视跟踪测量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8].康玉文.一种改进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的频偏跟踪方法[J].合肥学院学报.2016

[9].高丽娟,王鸣,周鹏飞.一种卫星电视快速自动定位和跟踪系统[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汪洋,甘涛,向军.广播电视新闻中的主持人跟踪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4

论文知识图

起降引导计算机结构电视跟踪系统硬件框图电视跟踪系统组成原理框图电视跟踪系统的组成一5电视跟踪系统结构图电视跟踪系统的激光软杀伤原理图

标签:;  ;  ;  ;  ;  ;  ;  

电视跟踪系统论文_张广申,毛征,曲劲松,张晨,王朋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