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研究

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要素市场扭曲,还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都成为了政府以及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我国一直存在居民消费不足现象,带来了许多社会经济问题,不利于我国内需的拉动。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一直存在着要素市场扭曲现象,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消费需求的提升。本文选取了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三种要素市场,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研究三种要素的市场扭曲分别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路径。不同于其他学者采用孤立样本进行研究,本文实证研究中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机制的空间关联性,为进一步研究市场要素扭曲和居民消费问题提供学术支撑。本文研究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如下:首先,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各类要素的市场扭曲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就劳动力市场扭曲而言,其主要通过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就业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就资本市场扭曲(包括资本-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扭曲)而言,其主要通过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就业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而对于土地市场扭曲而言,其主要通过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其次,本文采用超越对数函数就劳动力和资本的市场扭曲程度进行了测算。本文采用各地区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这一指标去衡量各地区的土地市场扭曲程度。在测算时本文采用的是2000-2016年的相关面板数据,测算结果发现就全国总体均值而言,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扭曲呈现出正向扭曲,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价格的正向扭曲程度不断减弱,劳动力市场扭曲现象也在不断改善。资本市场扭曲的测算结果表明就全国总体均值而言,资本市场的价格扭曲呈现出负向扭曲,资本价格被严重低估。从全国总体均值来看,资本市场的价格扭曲程度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08年和2010年达到最大值,随后减弱。在土地市场扭曲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市场扭曲程度较为严重。从全国总体均值来看,土地市场扭曲程度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00年的时候最低,到2010年达到最大值。我国土地扭曲程度仍然较为严重,但在2013年后呈减弱趋势。然后,本文利用空间计量、中介效应检验、系统GMM等实证方法检验了理论分析中要素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可以通过减少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抑制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同时可以抑制地理距离相近地区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劳动力市场扭曲可以通过减少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抑制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同时可以抑制地理距离相近地区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劳动力市场扭曲可以通过减少劳动收入份额以及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来抑制本地区居民总体消费需求的提升,同时可以抑制地理距离相近地区的居民总体消费需求。并且,这种机制同样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升。劳动力市场扭曲确实可以通过减少就业人数来抑制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提升,这种影响机制在溢出效应中同样存在。劳动力市场扭曲确实可以通过抑制就业来减弱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这种影响机制同样存在于溢出效应中。资本市场扭曲可以通过减少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抑制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同时可以抑制地理距离相近地区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资本市场扭曲可以通过减少农村居民纯收入来抑制本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时可以抑制地理距离相近地区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资本-劳动力相对价格扭曲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来促进本地区居民总体消费需求的提升,这种机制在溢出效应中也成立。并且,这一机制同样可以促进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资本-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扭曲确实可以通过抑制就业来减弱本地区的居民总体消费需求,这种影响机制在溢出效应仍然成立。对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而言,资本-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扭曲确实可以通过抑制就业来减弱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但该机制的溢出效应不成立。对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而言,资本-劳动力的相对价格扭曲确实可以通过抑制就业来减弱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同时,资本-劳动力相对价格扭曲可以通过抑制就业来抑制空间特征相近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就土地市场扭曲而言,其可以通过减少劳动收入份额以及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来抑制本地区居民总体消费需求的提升,同时会抑制地理距离相近地区的居民总体消费需求。土地市场扭曲可以通过减少劳动收入份额以及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来抑制本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升。土地市场扭曲可以通过减少劳动收入份额以及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来抑制本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升,并且会抑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升。最后,本文在理论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并且,阐述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结构安排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结构安排
  •   1.3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回顾
  •     2.1.1 相关概念的说明
  •     2.1.2 要素市场扭曲的成因及测算方法
  •     2.1.3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研究
  •     2.1.4 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消费理论
  •     2.2.2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4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     2.2.5 要素价格扭曲与要素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3.1 引言
  •   3.2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3.2.1 劳动力市场扭曲、收入水平与居民消费
  •     3.2.2 劳动力市场扭曲、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
  •     3.2.3 劳动力市场扭曲、就业与居民消费
  •   3.3 资本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3.3.1 资本市场扭曲、收入水平与居民消费
  •     3.3.2 资本-劳动力相对价格扭曲、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
  •     3.3.3 资本-劳动力相对价格扭曲、就业与居民消费
  •   3.4 土地市场扭曲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测算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扭曲程度的测算与分析
  •     4.2.1 理论模型的设定
  •     4.2.2 变量数据的说明
  •     4.2.3 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扭曲程度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   4.3 土地市场扭曲程度的测算与分析
  •     4.3.1 测算方法
  •     4.3.2 土地市场扭曲程度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劳动力市场扭曲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1 引言
  •   5.2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5.2.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5.2.2 计量模型设定
  •     5.2.3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5.2.4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5.3.1 劳动力市场扭曲、收入水平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检验
  •     5.3.2 劳动力市场扭曲、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检验
  •     5.3.3 劳动力市场扭曲、就业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本市场扭曲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6.1 引言
  •   6.2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6.2.3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6.3.1 资本市场扭曲、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检验
  •     6.3.2 K-L相对价格扭曲、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检验
  •     6.3.3 K-L相对价格扭曲、就业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土地市场扭曲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7.1 引言
  •   7.2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7.2.3 数据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韦朕韬

    导师: 赵仁康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居民消费需求,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差距,就业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数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

    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 F224;F124

    DOI: 10.27245/d.cnki.gnjsu.2019.000781

    总页数: 131

    文件大小: 9108K

    下载量: 214

    相关论文文献

    • [1].如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J]. 新长征(党建版) 2010(11)
    • [2].居民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述评[J]. 当代经济 2013(19)
    • [3].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09)
    • [4].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09(03)
    • [5].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潜力探讨[J]. 消费经济 2008(03)
    • [6].住房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J]. 榆林学院学报 2018(03)
    • [7].国内关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研究综述[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21)
    • [8].江西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特征分析[J]. 现代企业教育 2008(10)
    • [9].谈新时期如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1)
    • [10].关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21)
    • [11].促进吉林省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财税政策建议[J]. 商 2013(16)
    • [12].税收政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路径选择[J]. 财经问题研究 2012(02)
    • [13].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问题研究[J]. 消费经济 2010(01)
    • [14].财政部:今年要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突出位置[J]. 商业研究 2010(04)
    • [15].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生产力研究 2010(09)
    • [16].流通业与居民消费需求协同发展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09)
    • [17].我国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需求匹配度实证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6(12)
    • [18].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对策[J]. 企业导报 2014(17)
    • [19].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要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3(05)
    • [20].居民消费需求指数及实证研究[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2(10)
    • [21].启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11)
    • [22].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 读天下 2016(15)
    • [23].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助推廊坊经济持续发展[J]. 统计与管理 2013(04)
    • [24].湖南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16)
    • [25].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难点与对策分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01)
    • [26].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难点和对策[J]. 经济纵横 2009(03)
    • [27].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J]. 中国流通经济 2009(05)
    • [28].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思考[J]. 中国市场 2009(41)
    • [29].当前提高“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成效的几个问题[J]. 经济学动态 2009(01)
    • [30].新常态下扩大江苏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标签:;  ;  ;  ;  ;  

    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