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口面积论文_于喜红,杨瑞,刘继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瓣口面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声,狭窄,心动,主动脉,面积,瓣膜,多普勒。

瓣口面积论文文献综述

于喜红,杨瑞,刘继伟[1](2015)在《双源CT与超声对比测量二尖瓣瓣膜病瓣口面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双源CT(DSCT)显示二尖瓣瓣膜病患者的二尖瓣结构,进行双源CT观察及测量,并与超声结果对照。方法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临床确诊瓣膜病行双源冠状动脉CTA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72例。冠脉CTA扫描原始数据进行多时相重建并导入软件,观察二尖瓣瓣膜开合情况,选择瓣膜最大开放时相测量二尖瓣口面积,并与超声结果对比。结果双源CT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与超声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P>0.05)。结论 DSCT可准确评价二尖瓣病变瓣口面积。(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5年27期)

胡庆广[2](2012)在《BiPlane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临床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BiPlane负荷成像一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2D切面图像评价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74例,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平面法,BiPlane负荷成像一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2D切面检测37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组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并和37例正常人组对照结(本文来源于《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12-28)

陈莉,吴婷,李慎义[3](2012)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在定量评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在测量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择32例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前分别应用二维法(2D法),多普勒压力减半时间法(PHT法)及实时叁维容积法(RT-3DE法),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MVA),术后取二尖瓣标本测量其最大开放面积(MVAOP)。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叁种方法MVA测值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2例患者获得满意的二尖瓣狭窄瓣口叁维图像,RT-3DE法、2D法、PHT法测量所得面积分别为(1.04±0.35)cm~2、(1.15±0.48)cm~2、(1.03±0.26)cm~2。RT-3DE法与2D法间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相关性好(r=0.935);RT-3DE法与PHT法间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相关性好(r=0.798)。结论: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为定量评估二尖瓣狭窄病变程度提供一种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07-06)

蓝永荣[4](2012)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有效瓣口面积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有效瓣口面积的改变规律及其改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患有主动脉瓣病变的,且单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共85例(其中7例失访)。随访术后1周、6个月、1年、3年、5年,并复查心脏彩超等情况,分析其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改变的规律以及原因。结果:78例成功随访的患者,统计术后1周到5年超声心动图结果,主动脉换瓣术后有效瓣口面积(EOA)有逐渐减小趋势,并伴随着跨瓣压差逐渐增大。21mm瓣膜中GK瓣、Carbo瓣、St.Jude瓣、生物瓣术后1周和5年的EOA分别为:2.04±0.07cm~2和1.89±0.10cm(2P<0.001)、1.50±0.17cm~2和1.29±0.20cm~2(P<0.001)、1.29±0.27cm~2和1.15±0.29cm~2(P=0.03)、1.98±0.11cm~2和1.99±0.01cm(2P=0.83);23mm瓣膜中术后1周和5年的EOA分别为:2.36±0.15cm~2和2.17±0.18cm(2P<.001)、1.94±0.21cm~2和1.62±0.37cm(2P<.001)、1.93±0.24cm~2和1.65±0.25cm~2(P<.001)、2.32±0.15cm~2和2.17±0.06cm~2(P=0.16)。结论:主动脉置换术后有效瓣口面积(EOA)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改变程度与人造瓣膜类型有关,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抗凝强度等无明显相关。生物瓣几乎无明显改变,国产GK-2型机械瓣改变较小,标准Carbomedics和标准St.Jude机械瓣改变程度稍大;可能原因是各种人造瓣膜与人体组织间的生物相容性差异,导致瓣周组织增生程度不同。(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2-06-30)

朱亚彬,朱兵,杨岷,石维平,王宁夫[5](2012)在《动态有效瓣口面积指数对扩大瓣环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期临床效果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动态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ffective orifice area index,EOAI)的变化,评价两种扩大瓣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中期效果。方法总结30例扩大瓣环的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术后早期和中期动态EOAI变化及其他超声心动图指标,并和同期常规主动脉瓣置换患者29例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采用Konno法12例,Manougnian 18例,扩大瓣环组早期病死率3.33%,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76.3%,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率34.1%。随访21~109个月,随访率100%。Konno亚组和Manougnian亚组3年后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厚度、平均跨瓣压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瓣膜组与扩大瓣环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5%vs.96.5%,P=0.23;86.2%vs.89.65%,P=0.14)。Manouguian亚组与Konno亚组3年生存率比较,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vs.88.23%,P>0.05)。扩大瓣环组和普通瓣膜组相比,手术时间,传导束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时,Manougnian亚组和Konno亚组EOAI值高于普通换瓣组,其中Konno亚组高于Manougnian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中和Konno亚组Konno亚组和Manougnian亚组相比,延迟性瓣膜不匹配现象(dalated prosthesis-patient mismatch,DPPM)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vs.26.6%,P<0.05)。结论两种扩大瓣环方式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在青少年患者中均获得良好的中期效果。从动态EOAI指标观察,Konno法较改良Manougnian法更能达到扩大瓣环直径的效果,DPPM发生率明显降低。Konno法发生DPPM的比例明显低于Manougnian法,Konno法有较大优势,可以作为青少年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首选方法。(本文来源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2年02期)

陈莉,胡杨柳,吴婷,李慎义[6](2011)在《超声心动图对定量评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准确性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MVA)的准确性。方法 5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前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法(2DE法)、多普勒压力降半时间法(PHT法)及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法(RT3DE法)测量MVA(即MVA2DE、MVAPHT及MVART3DE),与术后描记法(OP法)测量的MVA(MVAO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MVAOP比较,MVART3DE、MVA2DE及MVAP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VAOP相比,MVART3DE(r=0.87),MVAPHT(r=0.76)及MVA2DE(r=0.75)的相关系数逐渐递减。结论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二尖瓣狭窄程度简便、准确、可行,但RT3DE更能准确反映二尖瓣膜狭窄的真实程度。(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9期)

陈昕,冯伟,杨军,唐力[7](2011)在《实时叁维xPlane成像对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叁维超声xPlane成像(RT 3DxPlane)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准确性。方法:36例拟行二尖瓣置换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前应用二维面积法和RT 3DxPlane法测量狭窄二尖瓣口面积(MVA),分别获得MVA2D和MVAxPlane。术后对二尖瓣标本采用照相法测量瓣口面积(MVAOP),与上述两种方法测值进行比较。结果:MVAOP与MVAxplan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MVA2D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A2D,MVAxPlane与MVAOP相关系数分别为0.95和0.97(P<0.05)。MVA2D,MVAxPlane与MVAOP间均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实时叁维xPlane成像法能够简便、快速、准确测量二尖瓣口狭窄面积。(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1年09期)

张少华[8](2011)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诊断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平面法、多普勒压差降半时间法和实时叁维容积法检测31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并和31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在二尖瓣狭窄组和对照组内,二维平面法、压差降半时间法与实时叁维容积法测量的二尖瓣口面积均呈高度相关;叁维容积法测得的瓣口面积在正常组与二尖瓣狭窄组之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经叁维容积法测得的瓣口面积略小于二维法。结论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能实时显示二尖瓣口的整体形态,同时更容易快速切取到瓣口最小面积平面,可准确反映瓣膜狭窄的真实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1年03期)

包洪靖,巩若箴,王锡明,巩舞闲,杨东[9](2010)在《双源CT观察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双源CT(DSCT)测量不同心率、不同时相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寻找测量二尖瓣口面积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选取91名DSCT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经临床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按心率分为2组(心率>75次/分组、心率≤75次/分组),每隔5%R-R间期分别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分析两组患者舒张期时相的差异及二尖瓣口面积与心率和重建时相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舒张期时相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舒张期重建时相个数呈明显负相关;两组于R-R间期60%测量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测量二尖瓣瓣口最大面积一般在R-R间期60%;心率与心动周期重建时相个数呈明显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10年12期)

安艳萍,张霞,张婧婧,李佩宏[10](2010)在《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超声定量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4种方法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MV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性。方法对20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均采用二维超声(2DE)法、二尖瓣血流连续性方程(MFCE)法、多普勒压差减半时间(PHT)法、主动脉血流连续性方程(AFCE)法等测量MVA值,并将其中180例手术患者的MVA值与手术中直接测量的MVA值进行对比。结果 2DE法、MFCE法、PHT法、AFCE法与手术实测的术中MVA值分别为(1.03±0.42)、(1.02±0.70)、(0.91±0.37)、(0.96±0.51)、(0.94±0.40)cm2,2DE法、PHT法、MFCE法与手术实测的术中MVA值相关度高,其中以2DE法相关性最佳(r=0.95),PHT法(r=0.86)与MFCE法(r=0.85)次之,AFCE法相关性处于末位(r=0.72),回归方程分别为y=0.95x-0.13、y=0.64x+0.25、y=1.32x-0.24和y=0.78x+0.21。结论 2DE法和PHT法操作简单、测量的准确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瓣口面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实时BiPlane负荷成像一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2D切面图像评价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74例,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平面法,BiPlane负荷成像一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2D切面检测37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组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并和37例正常人组对照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瓣口面积论文参考文献

[1].于喜红,杨瑞,刘继伟.双源CT与超声对比测量二尖瓣瓣膜病瓣口面积[J].中外医疗.2015

[2].胡庆广.BiPlane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临床应用探讨[C].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2012

[3].陈莉,吴婷,李慎义.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在定量评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中的临床应用[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2

[4].蓝永荣.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有效瓣口面积的临床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

[5].朱亚彬,朱兵,杨岷,石维平,王宁夫.动态有效瓣口面积指数对扩大瓣环主动脉瓣置换术中期临床效果的评价[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

[6].陈莉,胡杨柳,吴婷,李慎义.超声心动图对定量评估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准确性的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7].陈昕,冯伟,杨军,唐力.实时叁维xPlane成像对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定量评价[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

[8].张少华.实时叁维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

[9].包洪靖,巩若箴,王锡明,巩舞闲,杨东.双源CT观察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

[10].安艳萍,张霞,张婧婧,李佩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超声定量诊断[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

论文知识图

植入装置生物瓣膜和自身主动脉瓣环位置...5 - 8 :二尖瓣瓣口面积测量。图...超声检测兔主动脉瓣口面积家系I成员II-8心脏超声示二尖瓣狭窄,...有效反流瓣口面积与反流严重程...名患者PBMV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二...

标签:;  ;  ;  ;  ;  ;  ;  

瓣口面积论文_于喜红,杨瑞,刘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