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社会关系论文_韦克难,陈晶环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家一社会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社会关系,国家,社会,乡村,制度,汝城,理论。

国家一社会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韦克难,陈晶环[1](2019)在《新中国70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社会组织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萎缩发展阶段(1949—1977)、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7)、探索发展阶段(1998—2011)、全面发展阶段(2012—今日),对应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演化是社会国家化、社会依附国家、党政引导社会、国家—社会共治,形成了四个概念:管理组织、中介组织、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回顾了70年社会组织的发展,其成就是显着的:社会组织已成为参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多元主体,正在构建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共治的架构和机制,形成了强国家与强社会并存的新形态。而70年发展的经验是:依靠由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依靠对社会"放""管"结合的弹性机制,依靠政社协同互构共变的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孟天广,王翔[2](2019)在《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基于司法大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以裁判文书网公开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大数据方法对全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全景式分析,考察了非诉行政执行制度设计及实施的制度逻辑。透过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本文探讨了司法渠道在调节国家社会关系时的重要价值。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粘合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非诉行政执行制度为政府与公民的冲突解决设置了"防火墙",由于司法权的介入,使得国家社会互动中的二元结构转置为以法院为节点的叁元结构,法院介入实则是行政执行权力的一次再分配,既监督了行政权力又保障了公民权利,由此防止政民利益冲突泛政治化。借助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司法渠道成为了调节国家与社会冲突的关键机制,有助于法治政府建设。(本文来源于《治理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杨平,铁镠[3](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国家-社会关系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与社会关系始终是政治哲学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亦是理解不同国家选择不同体制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着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国家与社会关系依次经历了"统合"——"分梳"——"整合"的历史变迁,对国家的政治权力结构运行、经济与文化体制变革均产生深刻的影响。分析和阐述国家与社会关系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实践经验,对于业已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未来发展趋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本位"立场,继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将是全面深化改革中需要不断推进和落实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安彤[4](2019)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第叁域”:医疗改革政策下的县级医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社会"理论被引入中国后,许多学者针对原理论的缺陷进行了理论的补充与本土化的处理,"第叁域"理论就是其中翘楚。在2009年新医改的序幕拉开之后,一系列公共政策的出台与落实,对中国的医疗机构体系各层级的职能划分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县级医院在体系中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以对X县人民医院的调研为材料,分析县级医院在国家与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认为其具有一定意义上"第叁域"的特征,继而针对其受到的分别来自国家、社会的影响,在一定层面上分析目前县级医院所遇到的困境,尝试为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现状理清思路。(本文来源于《南方治理评论》期刊2019年00期)

任勇[5](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拓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已经成为政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可以从内涵外延拓展、双方互动策略以及分析范式应用叁个层面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进行总体归纳。其中,不断变化的非制度化实体以及市民社会理论构成了国家和社会内涵外延拓展的向度,中国本土化研究中越来越重视对原有理论框架进行反思,并结合实际将中国共产党作为重要变量。改革开放的实践丰富了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策略研究,更加重视保持两者的有机平衡。由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契合性,国家与社会范式在基层治理、政党政治、地方治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期刊2019年05期)

徐鑫[6](2019)在《关于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宁曾言:"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若要研究目前我国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需要重新回到历史中,去追根溯源,去观察它的整个变迁过程。在本文中,笔者从制度建构和关系形态两个方面对传统时期、近代化时期、人民公社化时期及"乡政村治"时期的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变迁过程进行了梳理,以期对今后学者的相关研究有所贡献。(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9年19期)

李学舒[7](2019)在《我国乡村治理的模式变迁与演化逻辑——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乡村秩序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经历了国家权力全能治理、村民自治的初步探索、资源提取与资源输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四个阶段的变迁模式,其演化的逻辑轨迹为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全能与主导的角色变化,国家与社会分权促成乡政与村治的分工协作,国家对乡村资源发生提取与输入的根本逆转,国家对乡村的管控呈现乡村管控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质转变。结合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利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机遇环境,融合城乡土地发展,明晰治理主体间的权力边界,发挥好自上而下组织制度的动员优势和自下而上社会基础的建设作用,实现乡村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邱海洪,胡建忠[8](2019)在《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角分析乡村仪式性体育的变迁:湖南郴州“汝城香火龙”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视角,以湖南郴州的"汝城香火龙"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梳理乡村仪式性体育活动的产生与延续、断裂与沉寂、恢复与重构。探讨"国家—社会"关系演进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仪式性体育的变化。分析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前,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国家源于社会"角度来看,乡村仪式性体育虽能产生与延续,但缺乏动力;在新中国成立后,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国家脱离、驾驭社会"角度来看,乡村仪式性体育在国家控制下被动中断和沉寂;改革开放后,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国家与社会融合角度来看,乡村仪式性体育在得到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得以恢复与重构。(本文来源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江亚洲,施从美[9](2019)在《从行政吸纳到双向嵌入:国家—社会关系视域下的网格化治理——基于苏州渭塘的经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盛行的网格化治理主要是通过再造基层管理组织和整合基层服务功能,在社会治理秩序层面带来一定的成效,但它背后是一种行政吸纳社会的逻辑。就社会治理层面国家—社会关系良性发展的方向来看,网格化治理的逻辑应从行政吸纳社会向国家—社会的双向嵌入演进,即在网格化治理建设过程中,要同时兼顾国家将自身的目的和意志借助网格化治理嵌入基层社会和社会主体依托网格化治理嵌入国家两个维度。(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景跃进[10](2019)在《将政党带进来——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反思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与社会关系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其在中国场景下的具体运用始终伴随着不同维度的反思,其中政党进路构成了一个颇具学术潜力的视角。就政治功能而言,中西政党都发挥了相似的中介功能——连接(市民)社会与国家。然而,相似的功能无法消弭两者之间的结构性差异。西方政党是市民社会的组成部分,而中共的位置在国家中构成了公权力的组成部分。政党的位置差异深刻影响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性质。根据中国国情,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分析范畴进行必要的调适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探索与争鸣》期刊2019年08期)

国家一社会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以裁判文书网公开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为研究对象,运用大数据方法对全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实施状况进行了全景式分析,考察了非诉行政执行制度设计及实施的制度逻辑。透过非诉行政执行制度,本文探讨了司法渠道在调节国家社会关系时的重要价值。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粘合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非诉行政执行制度为政府与公民的冲突解决设置了"防火墙",由于司法权的介入,使得国家社会互动中的二元结构转置为以法院为节点的叁元结构,法院介入实则是行政执行权力的一次再分配,既监督了行政权力又保障了公民权利,由此防止政民利益冲突泛政治化。借助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司法渠道成为了调节国家与社会冲突的关键机制,有助于法治政府建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家一社会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韦克难,陈晶环.新中国70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社会学分析[J].学术研究.2019

[2].孟天广,王翔.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基于司法大数据的分析[J].治理研究.2019

[3].杨平,铁镠.新中国成立70年国家-社会关系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启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9

[4].张安彤.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第叁域”:医疗改革政策下的县级医院[J].南方治理评论.2019

[5].任勇.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拓展及应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

[6].徐鑫.关于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过程研究[J].祖国.2019

[7].李学舒.我国乡村治理的模式变迁与演化逻辑——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邱海洪,胡建忠.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视角分析乡村仪式性体育的变迁:湖南郴州“汝城香火龙”活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

[9].江亚洲,施从美.从行政吸纳到双向嵌入:国家—社会关系视域下的网格化治理——基于苏州渭塘的经验探讨[J].领导科学.2019

[10].景跃进.将政党带进来——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反思与重构[J].探索与争鸣.2019

论文知识图

一2:单位行为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附录2006年北京地区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目...

标签:;  ;  ;  ;  ;  ;  ;  

国家一社会关系论文_韦克难,陈晶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