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58中学830001

摘要: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广大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具体实践,把知识教学和核心素养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有立场、有理想、有思想、有理智、守规则、有担当、有情怀的公民。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可概括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广大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具体实践,把知识教学和核心素养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有立场、有理想、有思想、有理智、守规则、有担当、有情怀的公民。

核心素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我认为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启迪教育是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力求每节课至少在某一环节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下面介绍一下我平时是怎么做的:

一、教学引领,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1.情境创设引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世界是通过形象与直观进入个体意识的,有意识地优化情境探究活动,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以形象感知带动理性思考,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研究指出,素养是个体与情境在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教育一旦与生活、经验渐行渐远,只在理论与概念的层面徘徊、缠绕,生命个体必将陷入空泛、孤立与机械,难以从知识的学习走向智慧的生成。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最终教育教学效果不是简单地通过笔试来评价,而更主要的是通过学生在真实生活实践中的表现来评价。教师要创设灵活多样的情境让学生或辩论,或角色模拟或情境体验或参加社会实践,在体验中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统一,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涌动与价值的升华。

这要求教师在选择背景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考究,既能满足相关知识点的落实,又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并在看似不经意的情境中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真谛,引发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爱在家人间》时,我播放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全场同学都特有感触,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一下子涌现出来了,有很多同学都哭了。这时过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家长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对家长该怎么做,都无需老师过多的语言,那感人至深的一幕幕都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生成知识并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不断内化成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应时刻保持对政治的高度敏感和时代前瞻性,为学生呈现“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政治课堂。例如在讲到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时,我为同学们播放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教师无需多言,同学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力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再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时,我播放了尼克的视频,当学生们看到坚强、勇敢、乐观,虽然没有四肢,但有梦想,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尼克时,信心大增,比老师一大堆的说教有用多了。

2.问题对话引领。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开放式的、发展型的讨论,使学生在你来我往的课堂答辩中弄清问题、明辨是非。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享受学习时,我采用了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辩一辩学习是苦大乐还是乐大于苦,课堂气氛很活跃,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老师不用多说,理越辩越明,学生的理性精神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生活化的亲切对话,能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不是光讲大道理,而是真实的。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时,我就采取聊天的形式,和学生聊了聊印象深刻的老师和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聊了聊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一位女生说老师冤枉她了,批评她了,她很讨厌这位老师。这时我如果直接说“老师是对你好”、“你要理解老师”这样的话语,她肯定心里不服气,这个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当时我就让她回忆下这位老师平时怎么样,也请其他同学一起来帮助她,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过程中,化解了她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也很好地告诉了同学们该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师生互动激情迸发。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充分激发学生思维,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师更像是“大姐姐”或好朋友,师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启发,无论是在思维上还是在情感上,本节课最令人称道的其实是整节课就是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一个过程。

3.练习实践引领。要以提高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满足不同需求为导向,以生活为主题,以实践探索活动为主线,设置课内和课外两种不同类型的探索性作业,引导学生学思研行相结合,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研究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练习,把思想道德素养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和生活领域中。这样,既能提高解题能力,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提高了道德素养。例如在讲到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运用本堂课所学到的内容制定一个计划,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压岁钱。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可以发现学生都涉及到了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精神消费、适度消费,还有一些同学进行了简单的理财,想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二、时政播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生命和灵魂,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学习掌握知识都要遵循的原则,也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特定要求和重要特点。教学中所讲的所有的知识都要解决或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在我的课堂上,每节课都有“课前5分钟播报时政新闻”活动,让学生就最近发生的大事进行播报,主要讲清楚“时间、地点、事件”,然后再对这件事进行分析,主要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在“课前5分钟播报时政新闻”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理性分析的良好习惯以及积极参与、勇于担当的政治素养,也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学生在对社会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从天下事引出理论,寓理论于天下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启迪和教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获得了普遍的政治认同。

三、学科整合,升华学生核心素养

初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学科整合不是各要素的叠加,而是注入“主体精神”的合金,应该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例如,在讲九年级《拥抱美好未来》时,我加入了思考题:怎样提升一个杯子的价值?怎样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如何向和尚推销梳子?同时还设计了故事续写和诗朗诵环节。最后以一首歌曲《终身学习》来结束本课。整节课充满了人文与科学气息,音乐的味道也异常浓厚。这是一个美好且快乐的课堂,学生愿意在这样的课堂中去品尝人文、科学、音乐、人生的味道。魅力无限的课堂,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初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的课才能真正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是学生课后或者走入生活依旧可以带得走的东西。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贯穿于基础教育整个过程和所有学科。我们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殊属性,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让我们扬帆起航,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始终用“情”点亮课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方培君让学生终身受益——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6)。

[2]方培君让学生终身受益: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6):57-59。

[3]纪立建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

标签:;  ;  ;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