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打洛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滇西南打洛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滇西南打洛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其新活动特征记录了青藏高原侧向挤出的最新构造活动信息。本研究通过卫星影像分析、现场追踪调查、探槽开挖、年代样品采集和测试以及断错微地貌大比例尺测绘等工作,对打洛断裂的几何细结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打洛断裂与龙陵-澜沧新生断裂带的构造转换关系进行了探讨。得到以下结论:(1)打洛断裂是一条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走向N70°E,倾向SE,局部倾向NW,倾角较陡。该断裂西南起自缅甸景栋盆地北缘,北东向经勐拉进入我国云南境内,再经打洛、勐板、勐混、格朗和,一直延伸到景洪盆地,全长150余公里,由多条分支断裂斜列或丛集展布。(2)打洛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构造地貌。主要表现形式有:断层沟槽、断层垭口、断错山脊、基岩陡崖、断层陡坎、断陷凹坑、线性山脊(沿断裂走向线性延伸的单薄山脊)以及冲沟左旋等。山脊、水系和台地的断错距离从几米至十余公里不等。根据1:20万区域地质图,断裂左旋错断了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及巨型石英岩脉,水平错距分别为(11.9±0.3)及(10.6±0.8)km;断裂同时还断错了湄公河上游二级支流南垒河与南览河,水平错距分别为(11.3±0.3)km及(10.8±0.6)km。代表断裂发生左旋走滑以来的最大累积位错。断裂东西两端分别为景洪和景栋两个拉分盆地,断裂控制了打洛、勐板、勐混、格朗和等多个第四纪盆地的发育。(3)打洛断裂全新世以来一直有活动,通过对多个断层剖面的研究,结果显示:打洛断裂最近一次活动时间为(482—850)a B.P。同时,本文对打洛断裂的滑动速率进行了厘定。在帕盆村北,冲洪积阶地有明显左旋位错,通过位错测量和年代样品测试,断裂水平滑动速率上限为(2.5±0.1)mm/a,在曼麻榜,台地被断层错断,根据位错值测量和年代样品测试,得到滑动速率下限为(0.8±0.1)mm/a。假定断裂滑动速率保持恒定,根据沿断裂地质体最大位错平均约(11.2±0.5)km,估算其走滑活动构造转换时代应为(6.6±0.3)Ma B.P,即新近纪。(4)本文揭露出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是(482—850)a B.P、(3640—3680±30)a B.P和(7250—7025)a B.P,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地震复发周期为约3000a。(5)晚白垩纪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发生大规模顺时针旋转,约16 Ma以来,随着印度板块和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持续向北推进,越过红河断裂,川滇地块往南东逃逸最快,红河断裂开始右旋走滑,导致滇西南断裂体系整体发生构造转换,北东向断裂开始左旋走滑,次级块体发生书斜式顺时针旋转,并积累应变能,早更新世晚期龙陵—澜沧断裂开始形成。打洛断裂的左旋走滑是红河断裂右旋走滑作用的结果。青藏高原侧向挤出的南边界应在黑河断裂和红河断裂所夹持的右旋走滑体系,而不是传统认为的红河断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断裂几何图像与构造样式研究
  •     1.3.2 断裂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研究
  •     1.3.3 断裂滑动速率的厘定与走滑起始时间探讨
  •     1.3.4 断裂古地震特征
  •     1.3.5 构造转换关系及龙陵-澜沧新生断裂带的新生性和继承性探讨
  •   1.4 工作方法
  •   1.5 论文总体框架和相应工作量
  • 第二章 活动构造研究方法简介
  •   2.1 活动构造的地貌表现
  •     2.1.1 断裂垂直错动地貌:断层陡坎和断层崖
  •     2.1.2 断裂水平错动地貌
  •     2.1.3 断陷地貌
  •   2.2 古地震研究及探槽技术
  •   2.3 样品采集原则及测年方法
  •   2.4 无人机摄影测量
  • 第三章 区域构造特征
  •   3.1 活动构造背景
  •   3.2 地层概况
  •     3.2.1 前第四系
  •     3.2.2 第四系
  • 第四章 打洛断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1.1 打洛断裂的几何展布
  •     4.1.2 典型断裂几何图像分析
  •   4.2 地貌特征
  •   4.3 累计位错
  •   4.4 最新活动时间
  •     4.4.1 曼纳西断层剖面
  •     4.4.2 格朗和断层剖面
  •     4.4.3 丫口新寨断层剖面
  •   4.5 滑动速率
  •     4.5.1 曼麻榜测点
  •     4.5.2 帕沙北测点
  •     4.5.3 曼迈二组测点
  • 第五章 打洛断裂古地震事件
  • 第六章 构造转换关系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7.2 论文研究特色和创新
  •   7.3 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高效东

    导师: 谢虹,王爱国

    关键词: 滇西南,青藏高原东南缘,活动构造,打洛断裂,左旋走滑,滑动速率,龙陵澜沧断裂带,构造转换关系

    来源: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分类号: P534.63;P548

    总页数: 93

    文件大小: 14762K

    下载量: 86

    相关论文文献

    • [1].归期远(组诗)[J]. 朔方 2017(06)
    • [2].这个秋天,我离开打洛[J]. 中国边防警察 2013(12)
    • [3].打洛口岸 中国通往东南亚的便捷通道[J]. 云岭先锋 2018(07)
    • [4].打洛村建起党群互助班[J]. 致富天地 2010(07)
    • [5].打洛 警企村联建党支部[J]. 云岭先锋 2018(02)
    • [6].印尼哥伦打洛燃煤电站工程开工[J]. 云南水力发电 2018(06)
    • [7].中缅边境畹町、打洛口岸的兴衰[J]. 世界知识 2014(19)
    • [8].武警打洛边防检查站执勤业务二科党支部——创新党日活动形式 提高党日活动质量[J]. 军队党的生活 2012(03)
    • [9].打洛河畔的黄昏(外七章)[J]. 泉州文学 2009(07)
    • [10].小小定位器牵出大秘密[J]. 中国边防警察 2012(10)
    • [11].英雄印象[J]. 中国边防警察 2014(01)
    • [12].打洛:亚热带雨林掩映下的中缅边境[J]. 中国测绘 2011(02)
    • [13].云南 绘制边疆党建新画卷[J]. 云岭先锋 2019(09)
    • [14].出逃14天,美梦被击碎[J]. 中国纪检监察 2017(09)
    • [15].天南海北总是诗(十一章)[J]. 散文诗世界 2008(08)
    • [16].印尼一省府规定:新人结婚前须先植树[J]. 环境与生活 2008(07)
    • [17].感谢你们给了我父亲新生[J]. 中国边防警察 2015(06)
    • [18].我要永远和你们在一起[J]. 中国边防警察 2015(10)
    • [19].爱是最美丽的语言[J]. 人民公安 2009(20)
    • [20].边境旅游地乡村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云南打洛口岸地区的民族志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10)
    • [21].16小时的暗战[J]. 人民公安 2011(15)
    • [22].大道兴边——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公司参与“兴边富民”工程纪实[J]. 中国公路 2012(06)
    • [23].云南打响跨境“反假”攻坚战[J]. 时代金融 2015(25)
    • [24].隋嘎:“解放军是我的再生父母”[J]. 今日民族 2019(Z1)
    • [25].班长,我相信你的灵感[J]. 中国边防警察 2012(11)
    • [26].真情流淌打洛江[J]. 中国边防警察 2014(11)
    • [27].猴子把我搔得死去活来[J]. 作文世界 2016(09)
    • [28].生死排毒十四天[J]. 中国边防警察 2015(02)
    • [29].从紧货币政策对西双版纳中老、中缅边境金融运行的三个影响[J]. 时代金融 2008(08)
    • [30].边境上的景来寨[J]. 地图 2012(04)

    标签:;  ;  ;  ;  ;  ;  ;  ;  

    滇西南打洛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