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攻丝夹具,包括底座、四根支柱、承载机构和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通过所述四根支柱与所述底座连接,承载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并可滑入或滑出所述底座顶端面所在的空间;悬挂机构包括压板、两个伸缩动力缸、两根伸缩梁和两根插销,插销孔的中心线与伸缩梁的中心线垂直,支柱与压板垂直连接;压板上设有若干钻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攻丝夹具通过设置具有伸缩动力缸的悬挂机构,以及能够在底座上滑入和滑出的承载机构,实现将变速箱外壳滑入到工作位置并通过悬挂机构悬挂抵接在压板上,抵接压力可调整,确保变速箱外壳在牢固定位的前提下不易变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也能提高生产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变速箱攻丝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四根支柱、承载机构和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通过所述四根支柱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可滑入或滑出所述底座顶端面所在的空间;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压板、两个伸缩动力缸、两根伸缩梁和两根插销,两个所述伸缩动力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所述伸缩梁与所述伸缩动力缸连接并垂直贯穿所述压板延伸到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底座的端面外,所述伸缩梁上设有与所述插销匹配的插销孔,所述插销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伸缩梁的中心线垂直,所述支柱与压板垂直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若干钻套。
设计方案
1.一种变速箱攻丝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四根支柱、承载机构和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通过所述四根支柱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可滑入或滑出所述底座顶端面所在的空间;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压板、两个伸缩动力缸、两根伸缩梁和两根插销,两个所述伸缩动力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所述伸缩梁与所述伸缩动力缸连接并垂直贯穿所述压板延伸到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底座的端面外,所述伸缩梁上设有与所述插销匹配的插销孔,所述插销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伸缩梁的中心线垂直,所述支柱与压板垂直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若干钻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攻丝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和变速箱支架,所述承载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上并可滑入或滑出所述底座顶端面所在的空间;所述变速箱支架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顶端面上,用于定位变速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箱攻丝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的底端面上设有两根平行的限位滑条,所述承载板可在所述限位滑条所在的直线轨迹上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攻丝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连接台和两个滑轨,所述连接台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柱通过所述连接台垂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上;所述滑轨连接在两个连接台上并延伸到所述底座之外,所述承载机构可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装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攻丝夹具。
背景技术
变速箱外壳上为与上盖装配结合,通常有大量的螺纹孔需要设置,例如在某一与上盖的结合面上有16个M10的螺纹孔要攻丝,以前操作人员要将变速箱外壳吊到摇臂钻的定位底座上,再用螺杆压板固定压紧,压紧力太大容易使变速箱的箱体变形,压紧力太小又不能很好固定产品,容易造成加工时因为产品移动而造成攻丝偏移,导致产品报废。因此必须提供一种易于搬运变速箱外壳,又能使变速箱外壳恰当且稳固定位的夹具。
工作原理该定位夹具采用滑动底板把变速箱送入攻丝支架内开动气动开关,气缸杆带动压板把箱体向上拉动变速箱,上盖接合面被紧紧固定在攻丝支架面板下面,压紧力大小可以通过调节气缸控制气体压力调整,开动摇臂钻就可以分别对16个M10孔攻丝关闭气动开关箱体箱体落下拉出底板就可以吊走箱体技术要点采用气缸压紧压紧力可调每一件做用力稳定箱体不易变形不用板手旋紧螺母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底板用轴承滚道,推入拉出产品省力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变速箱攻丝夹具。
一种变速箱攻丝夹具,包括底座、四根支柱、承载机构和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通过所述四根支柱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承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可滑入或滑出所述底座顶端面所在的空间;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压板、两个伸缩动力缸、两根伸缩梁和两根插销,两个所述伸缩动力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压板上,所述伸缩梁与所述伸缩动力缸连接并垂直贯穿所述压板延伸到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底座的端面外,所述伸缩梁上设有与所述插销匹配的插销孔,所述插销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伸缩梁的中心线垂直,所述支柱与压板垂直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若干钻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和变速箱支架,所述承载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上并可滑入或滑出所述底座顶端面所在的空间;所述变速箱支架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顶端面上,用于定位变速箱。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的底端面上设有两根平行的限位滑条,所述承载板可在所述限位滑条所在的直线轨迹上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连接台和两个滑轨,所述连接台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柱通过所述连接台垂直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端面上;所述滑轨连接在两个连接台上并延伸到所述底座之外,所述承载机构可在所述滑轨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攻丝夹具通过设置具有伸缩动力缸的悬挂机构,以及能够在底座上滑入和滑出的承载机构,实现将变速箱外壳滑入到工作位置并通过悬挂机构悬挂抵接在压板上,抵接压力可调整,确保变速箱外壳在牢固定位的前提下不易变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也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速箱攻丝夹具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变速箱攻丝夹具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攻丝夹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00、四根支柱200、承载机构300和悬挂机构400,悬挂机构400通过四根支柱200与底座100连接,四根支柱200支撑在底座100上,悬挂机构400则安装在支柱200另一端上,悬挂机构400、支柱200以及底座100形成一框架结构空间,该空间中可容纳变速箱外壳。承载机构300设置在底座100上并可滑入或滑出底座100顶端面所在的空间,承载机构300用于装载和定位变速箱外壳,方便将变速箱外壳定位好之后整体推入到上述结构空间当中。悬挂机构400包括压板410、两个伸缩动力缸420、两根伸缩梁430和两根插销431,两个伸缩动力缸420分别设置在压板410上,伸缩动力缸420可采用伸缩气缸或者伸缩液压缸,优选采用伸缩气缸,伸缩梁430与伸缩动力缸420连接并垂直贯穿压板410延伸到压板410朝向底座100的端面外,也即伸缩梁430伸入到上述结构空间当中,以便于连接到变速箱外壳上,伸缩梁430上设有与插销431匹配的插销431孔,插销431孔的中心线与伸缩梁430的中心线垂直,支柱200与压板410垂直连接,变速箱外壳上通常在两侧端面上设置有孔槽结构,通过将插销431插入到这些孔槽结构内,即可将伸缩梁430与变速箱外壳连接。压板410上设有若干钻套,伸缩动力缸420带动伸缩梁430将变速箱外壳的箱体向上拉动,变速箱外壳的上盖接合面被紧紧固定在压板410底端面上,压紧力大小可以通过调节伸缩动力缸420的输出力大小调整,启动钻孔设备即可对变速箱外壳的上盖接合面进行钻孔作业和攻丝作业,调节伸缩动力缸420,将变速箱外壳的箱体释放,直到再次回到承载机构300上,从底座100上拉出,即可吊走变速箱外壳。
具体而言,承载机构300包括承载板310和变速箱支架320,其中承载板310设置在底座100的顶端面上并可滑入或滑出底座100顶端面所在的空间,变速箱支架320设置在承载板310的顶端面上,用于定位变速箱,变速箱支架320的具体形状根据变速箱外壳的形状具体设置,以准确定位变速箱外壳为准。进一步优选的,承载板310的底端面上设有两根平行的限位滑条330,承载板310可在限位滑条330所在的直线轨迹上滑动。在承载板310底端面上设限位滑条330能够将承载板310的移动轨迹限定在直线上,使其准确移动和定位。
对于底座100而言,为实现承载机构300的滑入滑出,需要在底座100上设置与承载机构300相匹配的滑动机构,实现方式有多种,一种采用在底座100上设置滑槽,而将承载机构300放入到底座100包括连接台110和两个滑轨120,连接台110与底座100可拆卸连接,支柱200通过连接台110垂直连接在底座100的顶端面上。滑轨120连接在两个连接台110上并延伸到底座100之外,承载机构300可在滑轨120上滑动。滑轨120可采用轴承组制成,而且可将上文提到的限位滑条330也采用轴承组制造,并且两组轴承的滑动面垂直,既保证滑动顺畅,又能保证移动准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797.0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793201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B23Q3/08
专利分类号:B23Q3/08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随州市随通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随州市随通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41300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新型工业基地
发明人:杜春林;吴恩林
第一发明人:杜春林
当前权利人:随州市随通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君军
代理机构:42231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变速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