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乳液聚合论文_郑林禄,林丝婷,陈万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子乳液聚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乳液,种子,粒子,相容性,聚丙烯,纳米,形态。

种子乳液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郑林禄,林丝婷,陈万春[1](2019)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合物中空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除氧条件下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合物中空微球。探究了单体的滴加速率、搅拌强度以及碱处理初始pH值对单体转化率、中空微球粒径及其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单体滴加速率为0.1 g/min、搅拌强度为120 r/min、碱处理的初始pH=9,制得的聚合物中空微球粒径均匀、体系稳定,产生的凝胶最少。(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宋少丰,王璐,袁金凤,潘明旺[2](2017)在《基于聚丙烯酸叔丁酯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草莓形粒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简便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SSEP)制备表面凸起大小可控的草莓形粒子。首先通过丙烯酸叔丁酯的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非交联的亚微米级或纳米级Pt BA种子,然后通过与苯乙烯(St)或对叔丁基苯乙烯(t BS)的SSEP便可制得草莓形粒子。研究结果表明:St/Pt BA投料比为5.0 g/1.0 g时,St的聚合时间是调控草莓形粒子粗糙度的关键。随着St聚合时间的延长,草莓形粒子表面的PS/St凸起尺寸逐渐增大,相继形成了一系列草莓形Pt BA/PS粒子。此外,t BS的聚合时间为7 h时,通过改变t BS/Pt BA投料比制备了一系列草莓形Pt BA/Pt BS粒子。其中,PS或Pt BS相与种子之间的相分离源于两相之间的热力学不相容。这里所述制备草莓形粒子的方法易于实现批量生产,所合成的草莓形粒子可用作增容剂来增容不相容的Pt BA与PS或Pt BS的共混物,也有望用于制备超疏水性涂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期刊2017-10-10)

彭乔虹,吴越,袁华,杨瑞霞[3](2017)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离子液体多孔微球(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Porous polymer microparticle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separation,analysis,catalysis and biomedical field due to its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Porous poly(ionic liquid)(PIL)particles with unique ionic structures have various properties due to its tunable ionic structures.Ionic structures of porous PIL particles can interact with other substances in manners of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hydrogen bonding,Van der Waals'force,etc.,which would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porous polymer materials.Here,we synthesized porous PIL particles through a seeded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using linear polystyrene particles as seeds,inert organic solvents as porogen,hydrophobic ionic liquids as monomers and a cross-linker with divinyl groups.After polymerization,the linear PS and porogen can be removed to form the porous structures.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s of size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seed particles,type and ratio of porogen,monomer and crosslinker on the porous structure and porous property.(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期刊2017-10-10)

章昌华,李磊,吴英,陈升,鲁礼权[4](2016)在《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作为种子的乳液聚合动力学及乳胶粒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作为种子,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乳化剂,进行了苯丙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考察了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研究了PAMAM树状大分子代数对乳胶粒子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随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随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乳化剂浓度升高而加快;在3.0GPAMAM树状大分子浓度小于2.392×10~(-4)mol/L时,聚合反应动力学关系式为Rp∝[3.0GPAMAM]~(0.87)[DBS]~(0.507)[APS]~(0.256),表观活化能为66.91k J/mol;随着PAMAM树状大分子代数的增加,乳胶粒子的粒径逐渐减小,并呈现单分散性。(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11期)

王璐[5](2016)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各种不对称乳胶粒及其形态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无皂种子乳液聚合(SSEP)制备形态可控的各向异性聚丙烯酸叔丁酯/聚苯乙烯(PtBA/PS)纳米粒子简便通用的方法。首先,通过乳液聚合合成非交联的带有酯基和羰基极性官能团的PtBA种子,然后,以苯乙烯(St)为单体,通过SSEP法制备PtBA/PS复合粒子。系统地研究了单体/种子配比、聚合时间、聚合温度等因素对PtBA/PS复合粒子形态演变的影响。在St的聚合过程中,由于PS与PtBA之间的热力学不相容而发生了相分离,从而形成了许多有趣形态的PtBA/PS复合粒子,有汉堡形、荔枝形、半蘑菇形、开口的半蘑菇形、草莓形、满碗形和雪人形等。最后,基于以上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形成机理。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径仪表征了种子以及复合粒子的平均粒径及其分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种子以及复合粒子的化学组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粒子表面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超薄切片表征种子和复合粒子的表观和内部微观形貌;通过热失重(TGA)对复合粒子的核/壳比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与表征;并通过接触角测试仪对复合粒子的亲水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tBA种子粒子呈均匀的球形,且种子表面的极性基团是均匀分布的。它们在乳液中向水相伸展,降低与水的界面张力来稳定乳胶体系。St单体溶胀到种子内部,聚合之后,部分PS从种子中挤出,与种子发生了相分离,在PS凸起的融合的过程中种子表面的极性基团起到了阻碍作用。实验中聚合时间、单体/种子投料比和聚合温度对复合粒子的形态影响很大。当单体/种子投料比为3.0 g/1.0 g时,复合粒子呈现出汉堡形结构;当单体/种子投料比为4.0 g/1.0 g时,复合粒子呈现出草莓形结构;在较高单体/种子投料比(5.0 g/1.0 g)时,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复合粒子依次呈现出半蘑菇形、开口的半蘑菇形、满碗形和雪人形结构。在室温和低配比(2.0 g/1.0 g)下,可以很容易得到荔枝形的超疏水复合粒子。此外,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复合粒子的核/壳比逐渐减小,而热稳定性越好。(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05-01)

王璐,牛群,袁金凤,潘明旺[6](2015)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水母形“软-硬”非球形粒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简便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SEP)制备形态可控的水母形"软-硬"非球形P(BA-co-AAEM)/PS粒子。首先通过丙烯酸正丁酯(BA)与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共聚制备非交联的P(BA-co-AAEM)种子,然后通过SEP法与苯乙烯(St)单体聚合成非球形P(BA-co-AAEM)/PS粒子。研究结果表明:调节种子中亲水性单体AAEM的量能够改变种子表面的亲水性,这对形态可控的非球形复合粒子的合成起着关键作用。当种子中AAEM的含量为5%,聚合时间为5h时,获得了均一的水母形P(BA-co-AAEM)/PS复合粒子。对于雪人形的P(BA-co-AMA-co-AAEM)/PS软-硬复合粒子能够以交联的P(BA-co-AMA-co-AAEM)为种子,St为单体,通过SEP法聚合制得。其中PBA与PS之间的热力学不相容性导致了种子上PS相的形成。这种纳米/亚微米级的各向异性非球形复合粒子中既含有PS相,又含有PBA橡胶相,可用作增容剂来增容不相容的PBA与PS的共混物,也有望作为脆性树脂的增韧改性剂或用于制备膜材料或涂料。这种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易于实现批量生产。(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L 高分子复合体系》期刊2015-10-17)

冯晓婷,陈强[7](2014)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镭射膜复膜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苯乙烯(St)为硬单体、双官能团单体(LA)为功能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阴离子型乳化剂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非离子型乳化剂,在复合乳化剂OP-10/SDS作用下,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苯丙镭射膜复膜胶。研究结果表明:当w(St)=10%~15%、w(复合乳化剂)=3.0%和w(LA)=0.6%(均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时,相应的苯丙镭射膜复膜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其剥离强度为4.5~4.9 N/25 mm;自制苯丙镭射膜复膜胶与进口同类产品相比,两者的性能基本相近。(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4年11期)

李道玉[8](2014)在《纳米TiO_2种子乳液聚合包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普通搅拌分散乳液聚合方法及原位聚合方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包覆纳米TiO2。对二者在收率、接枝率及分散程度上进行了比较。发现将乳化剂、纳米材料及单体在一定的配比下,经普通搅拌并进行乳液聚合反应,在不添加偶联剂的情况下可将纳米TiO2粉体材料以纳米数量级分散在乳液聚合产物中。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可进行大规模连续化工业生产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四川化工》期刊2014年02期)

吴世清[9](2014)在《以含氟共聚物为助乳化剂的种子乳液聚合及其制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含氟共聚物为助乳化剂的种子乳液聚合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高分子材料领域。利用含氟共聚物为助稳定剂的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含氟丙烯酸乳液减少了含氟单体的消耗。先将含氟单体和乙烯基类单体或丙烯酸类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共聚物;以含氟共聚物作为助稳定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出含氟丙烯酸乳液。该发明获得的含氟乳液不仅保留了聚丙烯酸乳液良好的成膜性、附着力、保光保(本文来源于《化工生产与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闫凯,朱海娥,周英杰,丁敬德,汪鑫[10](2013)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含稀土磁性荧光微球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FeCl3·6H2O和FeCl2·4H2O为原料,通过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用油酸和十一烯酸钠对纳米粒子进行双重改性,得到固含量为4%的稳定水基磁流体.在该磁流体存在下,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出磁性种子微球;在种子磁性微球存在下,以对苯乙烯磺酸钠,稀土配合物等为功能单体,通过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磁性荧光微球,该微球表现出优异的磁学性能以及荧光性能.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磁性荧光微球结构形貌以及磁性荧光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种子微球以及磁性荧光微球呈良好的单分散性,Z均粒径分别为147 nm和228 nm,热重分析表明磁性荧光微球中Fe3O4的含量为4.7%,与之对应的饱和磁化强度为0.396 emu/g,在595 nm和619 nm处观测到Eu3+的特征发射光谱.(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种子乳液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简便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法(SSEP)制备表面凸起大小可控的草莓形粒子。首先通过丙烯酸叔丁酯的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非交联的亚微米级或纳米级Pt BA种子,然后通过与苯乙烯(St)或对叔丁基苯乙烯(t BS)的SSEP便可制得草莓形粒子。研究结果表明:St/Pt BA投料比为5.0 g/1.0 g时,St的聚合时间是调控草莓形粒子粗糙度的关键。随着St聚合时间的延长,草莓形粒子表面的PS/St凸起尺寸逐渐增大,相继形成了一系列草莓形Pt BA/PS粒子。此外,t BS的聚合时间为7 h时,通过改变t BS/Pt BA投料比制备了一系列草莓形Pt BA/Pt BS粒子。其中,PS或Pt BS相与种子之间的相分离源于两相之间的热力学不相容。这里所述制备草莓形粒子的方法易于实现批量生产,所合成的草莓形粒子可用作增容剂来增容不相容的Pt BA与PS或Pt BS的共混物,也有望用于制备超疏水性涂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子乳液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1].郑林禄,林丝婷,陈万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聚合物中空微球[J].化工科技.2019

[2].宋少丰,王璐,袁金凤,潘明旺.基于聚丙烯酸叔丁酯的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草莓形粒子[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2017

[3].彭乔虹,吴越,袁华,杨瑞霞.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离子液体多孔微球(英文)[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2017

[4].章昌华,李磊,吴英,陈升,鲁礼权.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作为种子的乳液聚合动力学及乳胶粒径[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

[5].王璐.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各种不对称乳胶粒及其形态演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6

[6].王璐,牛群,袁金凤,潘明旺.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水母形“软-硬”非球形粒子[C].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复合体系.2015

[7].冯晓婷,陈强.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镭射膜复膜胶[J].中国胶粘剂.2014

[8].李道玉.纳米TiO_2种子乳液聚合包覆的研究[J].四川化工.2014

[9].吴世清.以含氟共聚物为助乳化剂的种子乳液聚合及其制备方法[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4

[10].闫凯,朱海娥,周英杰,丁敬德,汪鑫.无皂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含稀土磁性荧光微球及其表征[J].高分子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丙烯酸酯共混体系的分散示意图4-17 复合乳胶膜 F1s 信号的高分辨 XPS...一核壳型乳胶粒子的制备不同MMA/BA质量比乳胶膜表面含氟基团...一24种子乳液聚合后所得乳胶粒的...不同核壳比下,种子乳液聚合产物...

标签:;  ;  ;  ;  ;  ;  ;  

种子乳液聚合论文_郑林禄,林丝婷,陈万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