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溢出、资本投入对省际间相互溢出效应的影响

制度溢出、资本投入对省际间相互溢出效应的影响

论文摘要

全球经济新常态,中国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不同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行业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要求区域与产业联动,制度与功能互济,利用省际间相互溢出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文章通过构建全局向量自回归(GVAR)双变量模型,利用全国29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各地区相互影响的异质性基础上,实证了上海、武汉和重庆各区域的制度溢出,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表明,制度溢出水平与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是正相关的,其中,武汉区域制度溢出显著,制度的适应效率较高,上海和安徽的对接发展政策取得成效;而相互溢出效应表现为东部省际间经济增长的联动性较强,中部次之,西部较弱,尤其上海、武汉和重庆之间的经济关联性是很弱的。模型在环渤海地区的研究再次表明中心区域的溢出效应减弱,周边地区的要素配置效率有待提高。进一步基于双向流动要素的溢出效应回归分析,发现本地区的资本(固定资产)投入与溢出效应呈正相关,而本地区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溢出效应的影响不显著;实证结果有助于规划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正确认识相互间的发展关系,在制度变迁和市场经济的框架下有序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     1.1.2 GVAR模型应用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   2.2 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   2.3 制度溢出
  •   2.4 GVAR模型变量与溢出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3.1 GVAR模型介绍
  •     3.1.1 GVAR模型起源
  •     3.1.2 GVAR模型构建
  •   3.2 数据处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4.1 模型检验
  •     4.1.1 单位根检验
  •     4.1.2 滞后期选取与协整关系的估计
  •     4.1.3 弱外生检验
  •   4.2 长江经济带实证分析
  •     4.2.1 相互溢出效应
  •     4.2.2 制度溢出
  •   4.3 环渤海地区实证分析
  •     4.3.1 发展现状
  •     4.3.2 研究回顾
  •     4.3.3 实证分析
  •     4.3.4 结果分析
  •     4.3.5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探究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   5.1 引力模型介绍
  •   5.2 模型建立
  •   5.3 数据整理
  •   5.4 回归检验
  •     5.4.1 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2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溢出效应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孙昊

    导师: 胥莉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创新发展,制度溢出,相互溢出效应,经济关联性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数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分类号: F127;F224

    DOI: 10.27307/d.cnki.gsjtu.2019.003016

    总页数: 65

    文件大小: 1770K

    下载量: 1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制度溢出、资本投入对省际间相互溢出效应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