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加热器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合金加热器,包括内层、中间发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由铝合金条构成,且铝合金条包括左端条、中间条、风槽和右端条,所述中间发热层由发热管构成,所述外层包括外壳、端头盖板和固定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层、中间发热层和外层,达到构成加热器的效果,通过发热管,达到熔铝的效果,通过铝合金条,达到浇铸成型的效果,通过支架,达到对发热管固定的效果,通过外壳、端头盖板和固定座,达到连接加热器的效果,方便人们进行使用,该合金加热器解决了铸铝、铸铜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升温速度慢,耗电量多,保温效果差,耐温低、成本高、加热器一旦损坏,无法维修的问题,从而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主设计要求

1.合金加热器,包括内层(1)、中间发热层(2)和外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由铝合金条(101)构成,且铝合金条(101)包括左端条(1011)、中间条(1012)、风槽(1013)和右端条(1014),所述中间发热层(2)由发热管(201)构成,所述外层(3)包括外壳(301)、端头盖板(302)和固定座(303),且固定座(303)与铝合金条(10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301)设置与发热管(201)的一侧。

设计方案

1.合金加热器,包括内层(1)、中间发热层(2)和外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由铝合金条(101)构成,且铝合金条(101)包括左端条(1011)、中间条(1012)、风槽(1013)和右端条(1014),所述中间发热层(2)由发热管(201)构成,所述外层(3)包括外壳(301)、端头盖板(302)和固定座(303),且固定座(303)与铝合金条(101)固定连接,所述外壳(301)设置与发热管(20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4),且支架(4)远离发热管(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隔热层(5),所述绝缘隔热层(5)的顶部与端头盖板(302)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管(201)的一端套设有绝缘管(6),且绝缘管(6)的内部设置有接线柱(7),所述接线柱(7)与发热管(2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01)靠近发热管(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8),所述外壳(301)的表面开设有与接线柱(7)配合使用的通孔,且接线柱(7)位于通孔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槽(1013)可设置为纵向或横向,且平板的为无风槽(101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合金加热器。

背景技术

介于市场现有的铸铝、铸铜加热器,其制作繁琐,生产周期长要制作加热管,熔铝,浇铸,不但浪费能源,还浪费人力、物力,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铸铝、铸铜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升温速度慢,耗电量多,保温效果差,耐温低、成本高、加热器一旦损坏,无法维修,介于以上铸铝、铸铜加热器的缺陷和不足,为此我们提出合金加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合金加热器,具备方便熔铝,浇铸,而且方便进行维修的优点,解决了铸铝、铸铜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升温速度慢,耗电量多,保温效果差,耐温低、成本高、加热器一旦损坏,无法维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合金加热器,包括内层、中间发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由铝合金条构成,且铝合金条包括左端条、中间条、风槽和右端条,所述中间发热层由发热管构成,所述外层包括外壳、端头盖板和固定座,且固定座与铝合金条固定连接,所述外壳设置与发热管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发热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远离发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隔热层,所述绝缘隔热层的顶部与端头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发热管的一端套设有绝缘管,且绝缘管的内部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与发热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靠近发热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所述外壳的表面开设有与接线柱配合使用的通孔,且接线柱位于通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风槽可设置为纵向或横向,且平板的为无风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层、中间发热层和外层,达到构成加热器的效果,通过发热管,达到熔铝的效果,通过铝合金条,达到浇铸成型的效果,通过支架,达到对发热管固定的效果,通过外壳、端头盖板和固定座,达到连接加热器的效果,方便人们进行使用,该合金加热器解决了铸铝、铸铜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升温速度慢,耗电量多,保温效果差,耐温低、成本高、加热器一旦损坏,无法维修的问题,从而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发热管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铝合金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内层、101铝合金条、1011左端条、1012中间条、1013风槽、1014右端条、2中间发热层、201发热管、3外层、301外壳、302端头盖板、303固定座、4支架、5绝缘隔热层、6绝缘管、7接线柱、8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合金加热器,包括内层1、中间发热层2和外层3,内层1由铝合金条101构成,内层1可由两块可以相互咬合的铝合金条101组成,且可根据加热物体外形进行设置,且铝合金条101包括左端条1011、中间条1012、风槽1013和右端条1014,风槽1013可设置为纵向或横向,且平板的为无风槽1013,中间发热层2由发热管201构成,发热管201的内部设置有发热丝,发热管2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架4,且支架4远离发热管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隔热层5,绝缘隔热层5的顶部与端头盖板302固定连接,发热管201的一端套设有绝缘管6,且绝缘管6的内部设置有接线柱7,接线柱7与发热管201固定连接,外层3包括外壳301、端头盖板302和固定座303,固定座303与内层1之间可形成密闭的结构,将中间发热层2固定在内部,且通过隔热层8对热量进行阻隔,避免热量出现流失的状况,外壳301靠近发热管2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层8,外壳301的表面开设有与接线柱7配合使用的通孔,且接线柱7位于通孔的内部,且固定座303与铝合金条101固定连接,外壳301设置与发热管201的一侧,通过设置内层1、中间发热层2和外层3,达到构成加热器的效果,通过发热管201,达到熔铝的效果,通过铝合金条101,达到浇铸成型的效果,通过支架4,达到对发热管201固定的效果,通过外壳301、端头盖板302和固定座303,达到连接加热器的效果,方便人们进行使用,该合金加热器解决了铸铝、铸铜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升温速度慢,耗电量多,保温效果差,耐温低、成本高、加热器一旦损坏,无法维修的问题,从而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使用时,通过设置内层1、中间发热层2和外层3,达到构成加热器的效果,通过发热管201,达到熔铝的效果,通过铝合金条101,达到浇铸成型的效果,通过支架4,达到对发热管201固定的效果,通过外壳301、端头盖板302和固定座303,达到连接加热器的效果,方便人们进行使用,该合金加热器解决了铸铝、铸铜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升温速度慢,耗电量多,保温效果差,耐温低、成本高、加热器一旦损坏,无法维修的问题,从而方便人们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该合金加热器,通过内层1、中间发热层2、外层3、支架4、绝缘隔热层5、绝缘管6、接线柱7和隔热层8的配合,解决了铸铝、铸铜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升温速度慢,耗电量多,保温效果差,耐温低、成本高、加热器一旦损坏,无法维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合金加热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2174.X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710342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H05B3/02

专利分类号:H05B3/02;H05B3/06;H05B3/42

范畴分类:39D;

申请人:青岛中邦凌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中邦凌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兰州西路1188号(金胶州钢材市场)E9西-013东

发明人:刘征飞;董开霞

第一发明人:刘征飞

当前权利人:青岛中邦凌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夏燕

代理机构:1142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合金加热器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