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包括灯体和设于灯体上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包括感应器盒体、固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盖体、固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二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感应器盒体盖合形成的腔体中的控制模块,所述灯体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能够与所述第一盖体插拔安装以导通或断开所述控制模块;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插拔安装即能够实现感应开关的快速安装,便于检修维护,避免了现有的智能模块不易拆卸且接线繁琐的问题,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和设于灯体上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包括感应器盒体、固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盖体、固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二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感应器盒体盖合形成的腔体中的控制模块,所述灯体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能够与所述第一盖体插拔安装以导通或断开所述控制模块。

设计方案

1.一种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和设于灯体上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包括感应器盒体、固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盖体、固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二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感应器盒体盖合形成的腔体中的控制模块,所述灯体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能够与所述第一盖体插拔安装以导通或断开所述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中心处朝向所述灯体延伸有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端通过注塑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通过注塑设于第二盖体的中心处,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外露出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能够插入所述插接槽中以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还套设有第一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通过侧向受力压缩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感应器盒体盖合的一侧还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设有第二防水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包括散热器和灯板,所述散热器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感应开关的安装座;所述散热器包括供安装所述灯板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处开有通孔,所述安装板的背面垂直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安装座的开口,所述散热器的外周上还设有固定板,且所述安装板的外缘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外散热通道,所述安装板的内缘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内散热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灯板上的透镜,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透镜卡合固定,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透镜之间还设有第三防水圈和第四防水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从所述安装座的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上的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开关为微波感应开关或红外线感应开关。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功率智能控制的LED灯如工矿灯也逐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现有市场大功率LED智能工矿灯中,智能控制模块与灯具一般为一体设置,因此智能控制模块不易从灯具上拆卸、更换,而且接线繁琐,维护灯具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控制模块与灯具安装便捷的LED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解决了感应开关与灯体安装时接线繁琐、灯具维护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包括灯体和设于灯体上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包括感应器盒体、固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盖体、固设有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二盖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盖体和所述感应器盒体盖合形成的腔体中的控制模块,所述灯体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能够与所述第一盖体插拔安装以导通或断开所述控制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盖体的中心处朝向所述灯体延伸有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一端通过注塑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线端子通过注塑设于第二盖体的中心处,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外露出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能够插入所述插接槽中以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连接导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还套设有第一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通过侧向受力压缩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感应器盒体盖合的一侧还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中设有第二防水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灯体包括散热器和灯板,所述散热器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感应开关的安装座;所述散热器包括供安装所述灯板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处开有通孔,所述安装板的背面垂直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散热器固定连接并覆盖所述安装座的开口,所述散热器的外周上还设有固定板,且所述安装板的外缘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外散热通道,所述安装板的内缘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有内散热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灯板上的透镜,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透镜卡合固定,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透镜之间还设有第三防水圈和第四防水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从所述安装座的中心向外呈辐射状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散热片上的电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感应开关为微波感应开关或红外线感应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一盖体固定、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二盖体固定,且第一盖体与灯体固定连接,控制模块设于第二盖体与感应器盒体盖合形成的腔体中,通过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的插拔能够将感应开关与灯体快速安装,避免了现有的智能模块不易拆卸且接线繁琐的问题,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的实施例包括吊环10、电源20、灯体和感应开关。灯体包括散热器30和灯板40。

如图2和图3所示,感应开关包括感应器盒体510、第一接线端子520、第二接线端子530和第二盖体540,以及与灯体固定连接的第一盖体550,第二盖体540与感应器盒体510盖合形成的腔体容置有控制模块560,第一接线端子520与第一盖体550固定,第二接线端子530与第二盖体540固定,将第一盖体550与第二盖体540贴合固定能够导通第一接线端子520和第二接线端子530,以使感应开关保持工作状态。

本实施中,第一接线端子520通过注塑的方式与第一盖体550固定,第二接线端子530也通过注塑与第二盖体540固定,可实现感应开关的快速插拔安装,更加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

具体地,第一盖体550的中心处朝向灯体的方向延伸有一插接槽551,且插接槽551的直径逐渐变小,第一接线端子520的一端通过注塑固定在插接槽551的顶部;第二接线端子530穿过第二盖体540,并通过注塑固定在第二盖体540上,第二接线端子530置于感应器盒体510内的一端与控制模块560连接,另一端外露出第二盖体540,且外露出第二盖体540的部分能够插入插接槽551以与第一接线端子520连接导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接线端子540上还套设有第一防水圈570,第一防水圈570设于第一盖体550与第二盖体540之间,第一盖体550与第二盖体540卡合或扣合后,第一防水圈570侧向受力压缩能够防止水分进入插接槽551内而造成短路,提高了LED灯的使用安全性能。具体地,插接槽551的出口处设有一与第一防水圈570的接触平面,优选地,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压紧后,该接触平面挤压第一防水圈的侧面以实现防水。

为了增强感应开关的防水性能,第二盖体540与感应器盒体510盖合的一侧还开有卡槽,卡槽内设有第二防水圈580,第二盖体540与感应器盒体510通过螺丝锁紧时第二防水圈580受力压缩,进一步加强感应开关的防水性能。

感应开关具体可以为红外线感应开关或微波感应开关,且本实施例中的感应开关便于拆装,安装LED灯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而安装感应开关。

如图2和图3所示,图3清晰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内部各零件之间的结构关系,散热器为本实施例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的主体结构。散热器30连接有用于安装上述感应开关的安装座60;散热器30包括供安装灯板40的安装板310,安装板310的中心处开有通孔,安装板310的背面垂直设有散热片,散热片与安装座60连接,第一盖体550与散热器固定连接,且第一盖体550覆盖安装座60的开口。散热器30的外周上设有固定板330,安装板310的外缘与固定板330之间设有外散热通道,安装板310的内缘与安装座60之间设有内散热通道。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散热片320包括第一散热片321和第二散热片322,第一散热片321和第二散热片322均垂直于安装板间隔均匀设置,且以安装座60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第一散热片321与第二散热片3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散热片321与安装座60的外壁连接,而第二散热片322的内侧与安装板310的内缘平齐。

本实施例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还包括透镜70,透镜70罩设在灯板40上,且透镜70与灯板40上的LED灯珠一一对应,安装板310与透镜70卡合固定。具体地,安装板310的外沿延伸有多个卡钩,透镜70的外沿垂直于透镜设有供卡钩卡入的开孔710。为了防止水分从透镜70与安装板310之间渗入该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内影响其内部器件的正常使用,安装板310与透镜70之间还设有第三防水圈311和第四防水圈312,具体地,第三防水圈311设置在灯板40的内侧,第四防水圈312设置在灯板40的外侧。

为了进一步增强该LED灯的防水性能,安装座60与第一盖体550之前还设有防水圈590,安装座60与第一盖体550的接触端面上开有用于安装防水圈590的凹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的电源20与散热片320固定连接,电源20的顶端设有电源连接座21,电源连接座21的顶端与吊环10固定,吊环10与电源连接座21螺纹连接固定。可以理解的是,电源连接座还可以通过安装吊装支架的方式来安装本实施例的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以满足不同场所的安装需求,且单人即可进行维护操作。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8445.0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587678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F21K 9/20

专利分类号:F21K9/20;F21V23/04;F21V23/06;F21Y115/1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深圳市艾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艾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塘尾社区建安路3号厂房A栋

发明人:苏涛;廖红飞;胡琼平;杨池;钟小东

第一发明人:苏涛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艾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唐致明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快速拔插实现智能控制的LED灯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