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家庭袁走近心灵让生命幸福成长

走进家庭袁走近心灵让生命幸福成长

寒假的首日,早春的雾霭早已弥散了,这是一个好日子,我们青岛33中的全体教师拉开了“百名教师家访活动”的序幕。这次家访还搭乘了“夏友会”爱心接力的班车,20辆夏利车承载者500余位“夏友会”车友的嘱托,把他们的爱心和教师的职责送到学生家庭。

伴随着车流,我们踏上家访的历程,心情颇不平静。家访不仅沟通了一个家庭,更贴近了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最美的发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当我们望着孩子们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找到了清澈如泉的真、善、美,所以我觉得家访是沟通教师、学生和家长心灵最直接的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过程中要充满爱和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心灵距离。

第一站是李东旭的家,他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生:学习成绩虽然总是垫底,但在班级工作中却比较能干,特别是对值日、拖地、修理等工作,总是在默默奉献,获得了同学们的好评。再深入观察,发现他只是在课堂上不会听课,更不会主动学习。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李东旭就打扰其他同学。若找李东旭谈话,他则非常地真诚和坦率,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一定好好地投身到学习中。可是过不了多久,李东旭就全部忘记了自己的承诺。对此,我没少想过办法,但至今也不见他好转。到了李东旭家的时候,发现他家里根本就没有人。我们又来到了他妈妈开的小店里,发现他们全家的生活就维系在这样一个没有多少收入的店铺上,平时的经营占用了家长几乎所有的时间,家长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辅导孩子更没有可能了。我们没有与家长过多地交谈,只是嘱咐李东旭在家里一定要多多温习功课。

一家一家访问完毕后,已接近下午一点了。我们饥肠辘辘,但内心却是充实的。教师的生命,因耕耘而芬芳,因开拓而闪烁,因奉献而充实。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应当经常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信任,让孩子们看到你期待的眼神,听到你激励的话语。这种信任、期待和激励像一盏航灯,为孩子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只要我们以诚相待,以爱相拥,就会在我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与心相通的桥梁,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通过这次家访,我感受到孩子们内心的需要。作为教师,对学生不仅要献出爱心,而且要爱的细致、爱的真诚、爱的宽容、爱的博大。家访是一种个性化的备课方式。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适应,而是为了适应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成了对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种考验。家访,这种走进家庭,贴近家长与孩子的有针对性且温馨的备课,才是真正的为学生,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之所求,满足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美味!

让我们在家访的道路上继续探索,用真诚、汗水、执著、信念,去谱写家校合作崭新的教育华章,让家校和谐共建的情谊沐浴在新课程改革的光辉里,化腐朽为神奇,引领生命健康幸福地成长。

标签:;  ;  ;  

走进家庭袁走近心灵让生命幸福成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