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飞行乘骑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包括:安装部件;座舱(5),座舱(5)中设有用于检测座舱(5)当前姿态的姿态检测部件(8);至少两条悬索(4),被配置为将座舱(5)悬挂在安装部件下方,并通过各条悬索(4)的独立收放改变座舱(5)位置和姿态中的至少一种;和收放调节部件(7),被配置为在姿态检测部件(8)反馈的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可选择地减小悬索(4)的收放速度和收放加速度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预设安全值小于座舱(5)姿态的极限安全值。该实施例可提高动感飞行乘坐装置的安全性,以保障乘客安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件;座舱(5),所述座舱(5)中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座舱(5)当前姿态的姿态检测部件(8);至少两条悬索(4),被配置为将所述座舱(5)悬挂在所述安装部件下方,并通过各条悬索(4)的独立收放改变所述座舱(5)位置和姿态中的至少一种;和收放调节部件(7),被配置为在所述姿态检测部件(8)反馈的所述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减小所述悬索(4)的收放速度和收放加速度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安全保护,所述第一预设安全值小于所述座舱(5)姿态的极限安全值。

设计方案

1.一种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件;

座舱(5),所述座舱(5)中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座舱(5)当前姿态的姿态检测部件(8);

至少两条悬索(4),被配置为将所述座舱(5)悬挂在所述安装部件下方,并通过各条悬索(4)的独立收放改变所述座舱(5)位置和姿态中的至少一种;和

收放调节部件(7),被配置为在所述姿态检测部件(8)反馈的所述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减小所述悬索(4)的收放速度和收放加速度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安全保护,所述第一预设安全值小于所述座舱(5)姿态的极限安全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驱动部件(3),设在所述安装部件上,且与所述各条悬索(4)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被配置为驱动所连接的悬索(4)独立收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调节部件(7)包括电子驱动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连接,被配置为通过调节输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的电信号调节所述悬索(4)收放。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调节部件(7)包括制动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姿态检测部件(8)反馈的所述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二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进行制动;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安全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安全值,且小于所述极限安全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调节部件(7)包括:

电子驱动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通过调节输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的电信号调节所述悬索(4)收放;

制动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二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进行制动,所述第二预设安全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安全值,且小于所述极限安全值;和

比较选择器,其输出端与所述电子驱动器和制动部件连接,被配置为将所述座舱(5)的当前姿态信息与所述第一预设安全值、第二预设安全值和极限安全值进行比较,以选择电子驱动器单独保护、制动部件单独保护或电子驱动器与制动部件共同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舱(5)的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子驱动器单独保护;

在所述座舱(5)的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二预设安全值且小于极限安全值的情况下,所述制动部件单独保护,或者所述电子驱动器与制动部件共同保护;和

在所述座舱(5)的当前姿态信息超出所述极限安全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子驱动器与制动部件共同保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4)设有三条,三条悬索(4)各自的下端与所述座舱(5)的连接点不共线,所述座舱(5)位置和姿态包括:上升、下降、倾斜和侧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悬索(4)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外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与各条悬索(4)对应设置的第一驱动部件(3),被配置为驱动所连接的悬索(4)独立收放,所述安装部件包括:

导轨(1);

行走部件(2),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导轨(1)上;和

第二驱动部件(6),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行走部件(2)沿所述导轨(1)的长度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设在所述行走部件(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行走部件(2)和第二驱动部件(6)的数量均与所述悬索(4)数量对应,各条所述导轨(1)沿宽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各个所述行走部件(2)与各个所述导轨(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6)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行走部件(2)沿所在导轨(1)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5)包括:

第一基座;

第一舱体,沿竖直轴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基座下方;和

第三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舱体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舱(5)包括:

第二舱体;

第二基座,沿竖直轴线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第二舱体内,且所述第二基座上设有座椅(51);和

第三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基座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调节部件(7)与所述姿态检测部件(8)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姿态检测部件(8)反馈的当前姿态信息,调节所述悬索(4)的收放速度和\/或所述悬索(4)的收放加速度,使所述悬索(4)调整至所需长度,以将所述座舱(5)调整至目标姿态。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行走部件(2)运动速度的速度检测部件(9)和移动调节部件(10),所述移动调节部件(1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速度检测部件(9)反馈的当前运动速度,调节所述行走部件(2)的移动速度和\/或所述行走部件(2)的移动加速度,以使所述行走部件(2)按目标速度运行。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乐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感飞行乘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主题公园中通过会设置飞行乘骑装置,发明人所知晓的飞行乘骑装置通常安装在固定位置或搭载轨道车,通过液压缸、气动缸或电动缸等部件驱动座舱运动,同时结合视频或特效等做多自由度姿态运行。但是,由于这类驱动装置均受限于缸体的物理长度限制,导致座舱的空间动作幅度不大,从而使乘坐体验受到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感飞行乘骑装置,能够增加座舱的运动幅度,从而提高乘客在乘坐时的体验,同时增加乘坐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包括:

安装部件;

座舱,座舱中设有用于检测座舱当前姿态的姿态检测部件;

至少两条悬索,被配置为将座舱悬挂在安装部件下方,并通过各条悬索的独立收放改变座舱位置和姿态中的至少一种;和

收放调节部件,被配置为在姿态检测部件反馈的座舱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减小悬索的收放速度和收放加速度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安全保护,第一预设安全值小于座舱姿态的极限安全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驱动部件,设在安装部件上,且与各条悬索对应设置,第一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连接的悬索独立收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放调节部件包括电子驱动器,与第一驱动部件连接,被配置为通过调节输入第一驱动部件的电信号调节悬索收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放调节部件包括制动部件,被配置为在姿态检测部件反馈的座舱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二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对第一驱动部件进行制动;其中,第二预设安全值大于第一预设安全值,且小于极限安全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放调节部件包括:

电子驱动器,被配置为在座舱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通过调节输入第一驱动部件的电信号调节悬索收放;

制动部件,被配置为在座舱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二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对第一驱动部件进行制动,第二预设安全值大于第一预设安全值,且小于极限安全值;和

比较选择器,其输出端与电子驱动器和制动部件连接,被配置为将座舱的当前姿态信息与第一预设安全值、第二预设安全值和极限安全值进行比较,以选择电子驱动器单独保护、制动部件单独保护或电子驱动器与制动部件共同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座舱的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电子驱动器单独保护;

在座舱的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二预设安全值且小于极限安全值的情况下,制动部件单独保护,或者电子驱动器与制动部件共同保护;和

在座舱的当前姿态信息超出极限安全值的情况下,电子驱动器与制动部件共同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索设有三条,三条悬索各自的下端与座舱的连接点不共线,座舱位置和姿态包括:上升、下降、倾斜和侧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悬索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外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两个与各条悬索对应设置的第一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连接的悬索独立收放,安装部件包括:

导轨;

行走部件,可移动地设在导轨上;和

第二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行走部件沿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其中,第一驱动部件设在行走部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行走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的数量均与悬索数量对应,各条导轨沿宽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各个行走部件与各个导轨对应设置,第二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行走部件沿所在导轨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舱包括:

第一基座;

第一舱体,沿竖直轴线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基座下方;和

第三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第一舱体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舱包括:

第二舱体;

第二基座,沿竖直轴线可转动地设在第二舱体内,且第二基座上设有座椅;和

第三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第二基座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放调节部件与姿态检测部件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姿态检测部件反馈的当前姿态信息,调节悬索的收放速度和\/或悬索的收放加速度,使悬索调整至所需长度,以将座舱调整至目标姿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行走部件运动速度的速度检测部件和移动调节部件,移动调节部件被配置为根据速度检测部件反馈的当前运动速度,调节行走部件的移动速度和\/或行走部件的移动加速度,以使行走部件按目标速度运行。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可通过各条悬索的独立收放改变座舱位置和姿态中的至少一种,悬索可实现的收放行程远大于其它各类缸体的运动行程,从而大幅增加了座舱的运动幅度,给乘客带来全新的飞行乘坐体验;而且能通过各条悬索收放长度的配合控制,易于使座舱灵活地实现多种动作,在实现动作切换时给乘客带来更加刺激的感受;另外,通过设置收放调节部件,可在座舱姿态接近极限安全值时及时调整悬索的收放速度和\/或收放加速度,以提高工作安全性,保障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被配置为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感飞行乘骑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感飞行乘骑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感飞行乘骑装置中座舱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轨;2、行走部件;3、第一驱动部件;4、悬索;5、座舱;51、座椅;52、束缚部件;6、第二驱动部件;7、收放调节部件;8、姿态检测部件;9、速度检测部件;10、移动调节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此外,当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可以间接地在所述另一元件上并且在它们之间插入有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另外,当元件被称作“连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间接地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并且在它们之间插入有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在下文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为了在以下实施例中清楚地描述各个方位,采用了“上”、“下”、“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后续的各实施例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均以乘客乘坐在座舱中的方位为基准定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安装部件、座舱5、至少两条悬索4和收放调节部件7。其中,座舱5中设有用于检测座舱5当前姿态的姿态检测部件8,例如倾角传感器;至少两条悬索4用于将座舱5悬挂在安装部件下方,各条悬索4的下端连接在座舱5的至少两个位置,并通过各条悬索4的独立收放使其与座舱5的连接点上下运动,以改变座舱5位置和姿态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悬索4可以是钢绳、链条或其它软质材料。

收放调节部件7被配置为在姿态检测部件8反馈的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减小悬索4的收放速度和收放加速度中的至少一种进行安全保护,第一预设安全值小于座舱5姿态的极限安全值。其中,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包括座舱5当前姿态对应的倾角。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至少具备如下优点之一:

1、悬索可实现的收放行程远大于其它各类缸体的运动行程,从而大幅增加了座舱的运动幅度,给乘客带来全新的飞行乘坐体验。

2、能通过各条悬索收放长度的配合控制,易于使座舱灵活地实现多种动作,在实现动作切换时给乘客带来更加刺激的感受。

3、通过悬索悬挂座舱的方式,易于通过设置悬索的长度使座舱处于不同的高度区域,以适应成人高空飞行乘骑、成人低空飞行乘骑或儿童飞行乘骑的需求,通用性较强,且无需在地面上设置安装部件。

4、此种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5、由于此种装置动作幅度较大,通过设置收放调节部件7,在座舱姿态接近极限安全值的情况下,可及时调整悬索收放参数,以免座舱以较快的速度到达极限安全值,使座舱姿态保持在极限安全值之内,从而提高装置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防止给乘客带来惊吓和身体不适,提高乘客安全性,对于空中游乐设施有重要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驱动部件3,设在安装部件上,且与各条悬索4对应设置,第一驱动部件3用于驱动所连接的悬索4独立收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3包括动力部件和绕线部件,绕线部件与动力部件对应设置,被配置为在动力部件的带动下转动以实现悬索4的收放。例如,根据所需驱动力的大小,第一驱动部件3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动力部件,动力部件可以是电机、涡轮或发动机等,绕线部件可以是卷筒、绞盘或者滑轮等。

在动感飞行装置工作的过程中,收放调节部件7被配置为根据姿态检测部件8反馈的当前姿态信息,控制悬索4的收放速度和\/或悬索4的收放加速度,使悬索4调整至所需长度,以将座舱5调整至目标姿态。该实施例可通过姿态检测部件8的反馈实时准确地获知座舱的当前姿态,并对座舱5的姿态进行运算,以便对座舱5的目标姿态进行定量调节,提高乘坐的安全性。

下面给出收放驱动部件7的实现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放调节部件7包括电子驱动器,与第一驱动部件3连接,被配置为通过调节输入第一驱动部件3的电信号调节悬索4收放。电子驱动器被配置为在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调节输入第一驱动部件3中动力部件的电信号,以减小悬索4的收放速度和收放加速度中的至少一种。

此种安全保护方式简单易行,可定量减小悬索的收放速度和\/或收放加速度,安全保护过程容易控制,也不容易对第一驱动部件3造成损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收放调节部件7还可包括制动部件,被配置为在姿态检测部件8反馈的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二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对第一驱动部件3进行制动,例如可对动力部件或者绕线部件进行制动。其中,第二预设安全值大于第一预设安全值,且小于极限安全值。例如,制动部件可以采用摩擦制动或者反向电磁制动等。与动力部件的输出轴相比,绕线部件直径较大易于施加较大的制动力,例如,可对绞盘或卷筒的端部或者内孔壁提供制动力。

在座舱5的当前姿态超过第一预设安全值且未到达极限安全值时,单独依靠减小悬索4的收放速度和\/或收放加速度已经难以调整至安全姿态之内,此时可通过机械制动的方式减小悬索4的收放速度和\/或收放加速度,缩短安全保护所需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乘坐安全性。

在该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一预设安全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采用电子驱动器单独保护;在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第二预设安全值且小于极限安全值的情况下,采用制动部件单独保护,或者采用电子驱动器与制动部件共同保护;在座舱5当前姿态信息超出极限安全值的情况下,采用电子驱动器与制动部件共同保护。

此种安全保护方式能够根据座舱5当前姿态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护方式,既能保证乘坐安全,又能减小对第一驱动部件的损伤,提高动感飞行乘骑装置的寿命。

进一步地,收放调节部件7还包括比较选择器,其输出端与电子驱动器和制动部件连接,被配置为将座舱5的当前姿态信息与第一预设安全值、第二预设安全值和极限安全值进行比较,以选择电子驱动器单独保护、制动部件单独保护或电子驱动器与制动部件共同保护。此结构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座舱5当前所处的状态,并给出可采用的安全保护措施。

进一步地,收放调节部件7还可包括信号采集器,信号采集器的输入端与姿态检测部件8信号连接,输出端与比较选择器的输入端连接,被配置为采集姿态检测部件8检测的信息。上面提到的电子驱动器、信号采集器和比较选择器都可通过硬件电路实现。

下面给出动感飞行乘骑装置的具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索4设有两条,两条悬索4各自的下端与座舱5的连接,第一驱动部件3设有两个,分别与两条悬索4对应设置。在两条悬索4同步收回时,可使座舱5整体上升;在两条悬索4同步放开时,可使座舱5整体下降;在两条悬索4收放量不同时,可使座舱5在与悬索4的两个连接点所在平面内倾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悬索4设有三条,三条悬索4各自的下端与座舱5的连接点不共线,且各个连接点可位于不同的高度,各个连接点的连线形成空间三角形。第一驱动部件3设有三个,分别与三条悬索4对应设置。

该实施例中座舱5位置和姿态包括:上升、下降、倾斜和侧移。在三条悬索4同步收回时,可使座舱5整体上升;在三条悬索4同步放开时,可使座舱5整体下降;在三条悬索4收放量不同时,可使座舱5朝多个方向倾斜,倾斜是指座舱5的上边沿相对于水平面存在角度,朝多个方向倾斜均涉及两个倾斜分量,包括相对于座舱5的前后俯仰和左右侧倾;在三条悬索4收放量不同使座舱5在水平面内沿左右两侧移动时,座舱5可发生侧移。由此,座舱5可实现更多的运动自由度,具有更多种类的动作,给乘客带来全新的飞行乘坐体验。而且,三条悬索4还能提高座舱5吊挂的稳定性。

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悬索4设有四条或更多条,例如,可间隔设置两条导轨,将各条悬索4分别连接在两条导轨上。

如图1所示,各条悬索4的下端均连接在座舱5顶部。将悬索4连接于座舱5顶部易于设置安装接口,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而且不容易被乘客接触到,可保证游乐安全;另外,在悬索4的控制出现异常时,不易导致座舱5倾斜角度过大,可提高乘客的安全性。可替代地,悬索4的下端还可连接在座舱5侧部四周的各个位置或者从顶部穿过连接在内部底板上。

如图1所示,至少部分悬索4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外倾斜。此种设置方式通过控制悬索4的收放量,可实现座舱5的侧移,而且侧移量与悬索4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成正比,可提高乘客的飞行乘坐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件包括:导轨1、行走部件2和第二驱动部件6,行走部件可移动地设在导轨1上,第一驱动部件3设在行走部件2上;第二驱动部件6被配置为驱动行走部件2沿导轨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通过各条悬索4带动座舱5运动。在座舱5以一定速度运动的同时,可实现自身位置和\/或姿态的改变。进一步地,可沿导轨1敷设供电系统,以为第二驱动部件6持续供电。

例如,第二驱动部件6可以是电机、涡轮或发动机等。导轨1可采用单轨或双轨等结构,导轨1可采用直线导轨、弧形导轨和首尾相连的封闭型导轨中的一种或结合,例如,导轨1采用圆弧形或圆环形导轨。在采用首尾相连的封闭型导轨时,可增加舱体5的运动区域范围,还利于将乘坐起点和终点设置为同一位置。

如图1所示,导轨1、行走部件2和第二驱动部件6的数量均与悬索4数量对应,各条导轨1沿宽度方向间隔并排设置,各个行走部件2与各个导轨1对应设置,第二驱动部件6被配置为驱动行走部件2沿所在导轨1移动。此种结构中的各个行走部件2相互独立,结构可靠,利于增加各条悬索4顶端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控制座舱5的姿态。在场地开阔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相邻导轨1之间的间距,增加舱体5在水平面内沿左右方向的平移范围,增加乘坐飞行过程中的侧移幅度,从而给乘客带来全新的飞行乘坐体验。例如,相邻导轨1的间距可设计到100m。

可选地,导轨1设有一条,一条导轨1可以是单轨或双轨等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行走部件2和第二驱动部件6也相应地设置一个,各个悬索4顶端连接在行走部件2上不同的位置,例如,若设置三条悬索4,三条悬索4与行走部件2的三个连接点形成三角形。此种结构通过单个第二驱动部件6带动单个行走部件2运动就能实现座舱5沿导轨1移动,可提高运动同步性,降低控制难度,在座舱5沿导轨1移动无需改变姿态时,可使座舱5的移动更加稳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行走部件2和第二驱动部件6与悬索4对应设置,各个行走部件2设在导轨1上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地,座舱5具有沿竖直轴线转动的自由度,可进一步增加乘坐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舱5包括第一基座、第一舱体和第三驱动部件,第一舱体沿竖直轴线可转动地设在第一基座下方,第三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第一舱体转动。该实施例无需改变座舱5内部结构就能增加座舱5的运动自由度,进一步增加乘坐体验。例如,第三驱动部件可以是电机、涡轮或发动机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座舱5包括第二舱体、第二基座和第三驱动部件,第二基座沿竖直轴线可转动地设在第二舱体内,且第二基座上设有座椅51;第三驱动部件被配置为驱动第二基座转动。该实施例无需改变座舱5的外壳结构就能增加座舱5的运动自由度,进一步增加乘坐体验;而且可转动位置设在座舱5内部,第二基座支撑于可转动连接部位上,可提高转动可靠性,不易发生损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还可还包括:速度检测部件9,被配置为检测行走部件2的运动速度;和移动调节部件10,与速度检测部件9电连接,被配置为根据速度检测部件9反馈的当前运动速度,调节行走部件2的移动速度和\/或行走部件2的移动加速度,以使行走部件2按目标速度沿导轨1前后运行。

该实施例可通过速度检测部件9的反馈实时准确地获知行走部件2的运动速度,以便对行走部件2的运动速度进行定量调节,提高乘骑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移动调节部件10还被配置为在判断出行走部件2当前运动速度超出第三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减小行走部件2的运动速度和\/或运动加速度,第三预设安全值小于行走部件2运动的极限安全值。该实施例能够在行走部件2的运动速度接近极限安全值时,及时调整行走部件2的运动速度和\/或运动加速度,以免行走部件2以较快的速度到达极限安全值,提高动感飞行乘骑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部件6包括动力部件和减速器,减速器与动力部件对应设置,被配置为在动力部件的带动下转动以实现行走部件2的运动。移动调节部件10还被配置为在速度检测部件9反馈的行走部件的当前运动速度超出第四预设安全值的情况下,使制动部件对第二驱动部件6的动力部件或减速器进行制动;其中,第四预设安全值大于第三预设安全值,且小于极限安全值。制动部件可以采用摩擦制动或者反向电磁制动等。

如图3所示,座舱5中包括:座椅51,可设置多个;和束缚部件52,与各个座椅51对应设置,被配置为将乘客约束于座椅51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可实现较大的动作幅度,因此通过束缚部件52可提高乘坐安全性。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动感飞行乘骑装置包括三条设在空中的导轨1,三个行走部件2分别安装在三条导轨1上,每个行走部件2上均设有第一驱动部件3和第二驱动部件6,座舱5通过三条悬索4吊挂在导轨1下方,三条悬索4各自的上端分别与一个行走部件2连接,各自的下端连接在座舱5顶部不同的位置。收放调节部件7接收姿态检测部件8的反馈,控制三个第一驱动部件3收放悬索4的速度和加速度;移动调节部件10接收速度检测部件9的反馈,控制三个行走部件2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从而驱动座舱5做前进、后退、上升、下降、绕竖直轴线旋转、俯仰、倾斜和侧移中的一种或组合动作,从而使座舱5做多姿态空间运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动感飞行乘骑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被配置为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动感飞行乘骑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5362.X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734954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63G31/02

专利分类号:A63G31/02

范畴分类:15J;

申请人: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143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礼村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办公楼

发明人:苏志刚

第一发明人:苏志刚

当前权利人: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文超;颜镝

代理机构:11038

代理机构编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动感飞行乘骑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