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唐江兰(四川省会东县姜州镇中心校四川会东615200)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才思敏捷的社会有用的人才,应当充分运用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首先我们应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其次要运用多种方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现笔者就此展开以下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030-01

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的生命力和发展源泉。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促进数学的应用和实践。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环节,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更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中的明确规定。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些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兴趣点燃逻辑思维能力的大门

小学数学教学一直主张兴趣教学方式,将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兴趣作为最好的教师,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学习的持久性,还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强化理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首要步骤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以及爱好等。将学生喜爱的事物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培养逻辑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解“乘法运用”一章时,笔者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有一天,森林里要开动物表彰大会,奖励这一年工作努力的动物,奖品是每人一双鞋。但是狮子国王为准备多少双鞋的事情十分忧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获得奖励的动物有兔子、青蛙、斑马、袋鼠、骆驼。狮子国王怎么也算不出应该为他们准备多少双鞋。同学们,你们说应该怎么替狮子国王计算出准备多少双鞋呢?”利用这样讲故事的方式,学生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同时,对其中的数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开始自己探索着计算数学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由听故事到思考问题再到听教师讲解再到思考研究,每一步骤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心境。

二、直观形象推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据有关数据调查,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习惯将知识转化为具象的形象,从具象的形象入手,经过不断的思考和记忆,进入抽象思维阶段,从而达到抽象思维能力的转化和学习。而小学数学学科完全区别于语文教学方式的具象思维,完全建立在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这样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应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缺陷,尽量降低入学的门槛,用直观具象来推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减法应用”教学时,教师尽可能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和教学形象,将抽象的思维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表现,拉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一般常用的为彩色皮球教学法。将彩色皮球装在一个箱子内,统计好具体的数目。当小学生要玩皮球时,箱子里的皮球会相应较少。根据拿出的皮球数目,推算出箱子内剩余的皮球。这样一边讲解,一边为小学生进行演示,强化“减法”的形象。再将拿出去的皮球放入箱子内,统计箱子中共有多少皮球。再一次复习“加法”的运算。这样反复演示,反复计算,加深了学生对“加法和减法之间”的理解,从而达到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转化,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三、多种逻辑思维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转化

逻辑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直观有效,还具有相应的提升效果。普遍应用的方法有:分析和综合法、抽象和概括法、归纳和演绎法、比较和分类法四种。

分析和综合法:分析和综合法是一种“主→分”或“分→总”的思维方式。注重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剖,得出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主观印象。综合是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每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研究每一分支组合后所产生的功能或作用。运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可采取举例或演示的方法。其中在“乘法的应用”教学中最为适合。例如:在讲解1×2时,教师先将研究对象分为单一的数字,提问学生:“1”在生活中可代表什么事物?再利用综合的方法讲解1×2的原理,提问学生:“2”在生活中可代表什么事物?比较“1”和“2”之间的区别和作用,使学生发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抽象和概括法:抽象和概括法是培养学生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最佳方式。抽象是将具象的客观实体舍弃其中的非本质、非主要的属性,归纳和总结客观实体所呈现的本质属性以及共同特征。概括法就是将同类事物的所有特征归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其进行描述和总结。抽象和概括法可应用在数学定义的讲解中。数学定义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应用抽象和概括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对定义理解难的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意义。

归纳和演绎法:归纳和演绎法是数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用法,主要应用在小学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以及数学性质上。强调的是将事物从特殊推导为一般规律,根据具体的表象进行演示,从而达到演绎的作用。

比较和分类法:比较和分类法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比较,区分其中每种事物的性质、特征以及属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同一事物属性的归类。比较和分类法是培养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最基础的方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乘法的应用”一章。学生如何判断乘法的应用,首先应将事物的属性进行归类。同一事物才可以应用乘法,反之,不同事物是不能进行乘法运算的。有些学生在学习初期,经常将不同属性的事物运用乘法计算,导致逻辑思维混乱,不利于数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基础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对基础思维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基本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在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真正将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作为最终目标,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宋彩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11).

[2]陈明亮.刍议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标签:;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