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企业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251100

摘要: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变配电智能装置相关制造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供配电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促进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发展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本文对企业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论述。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建筑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很多具有多功能以及多元化的智能现代建筑都涌现出来,其建设过程中,对电力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供配电系统,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综合自动化供配电系统就应运而生。

1、企业供电配电综合处理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现代企业的配电系统主要针对电力系统的运输产业。负荷的使用需求满足基本电路配电需求控制,其特点如下。

(1)用电负荷高度集中我国现代企业的用电成本出现了巨大的提升,其成本已经占到了生产总值的10%左右。从钢铁企业长期在电负荷的使用情况来看,其主要集中在变压环境与负载率环境的增长上,这对于整体的运行极限状态和负荷情况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用电负荷大面积集中问题。

(2)高压电与高功率设备的不断增多现代电器使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大功率用电设备,如普通的照明环境及空调的建设。电压使用主要集中在6kV、10kV、35kV、110kV和220kV五个阶段上,而这些电压应用都需要强大的变压设备来进行调控管理。用电功率的使用效果应结合实际的复杂性进行合理控制,不然就可能产生诸多用电功率问题。根据实际使用供电设备的要求进行综合性的控制调控,基本的保护装置、保护整体计算方法、使用的规格,以及采取的专用保护设备情况等,都需要注意有功功率的使用规格,通过合理的供电设施建设,实现在自动化系统的有效控制,并以此来改善对基本设施的合理优化。

(3)安全要求较高通过供电设备的高精度要求分析,结合实际的连续性负荷生产,综合考虑现代设施用电需求问题,并完善在轧机以及高炉等高用电设备的安全使用规格,促进各处理措施的有效控制,减少个体电压使用规格的不合格,避免因电压问题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对于生产的安全性问题,应在满足基础需求的同时,完成系统的自行关闭作用。对于敏感性操作,应满足基本的闭合操作,在基本的生产需求上其作用应在断开的操作应用上,其断电形式应满足设备使用规律的综合调整。

(4)供电质量与电磁兼容问题大型用电企业的日常生产需要结合实际,规避生产危害,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电磁兼容问题。a.在电压的偏差问题上,应用标准的电容电压调整分析,以此改善操作的合理化。b.电压的波动调整主要集中在照明闪烁与电机的高速运转等方面,其不均匀的计算系统、设备的工作规律等,都会严重影响到基本设施的正常运行。c.谐波源的功率损耗问题则可以结合测量仪表的使用来控制通信电路的干扰,保证对电能的全面掌握控制。d.在电力系统运行稳定以后,确保其安全性以及频变系统在频率的偏差范围内,满足基本用电范围内的设施安全性控制,完成对系统崩溃的有效控制。

2、企业供电综合自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对某企业的电力供应控制系统进行简要的分析,其设备以35kV与35/6kV的变电所作为主要的电气监控中心,而其中的电气监视室内环境,在满足设施安全性基础上,促进对整体变电所在回路控制结构上的有效创建,控制对不同电路环境下的安全使用规范,并通过有效的监控管理体系,实现对电源供应电路形式上的综合控制,保证配电装置的四段接线方式,以及正常使用方式上的合理控制。根据实际的传动功率使用情况和基本性质的划分关系,应从加热炉区、粗轧区、精轧区、水处理区和卷取区五个部分进行控制,并通过负荷区域内的变电所进行总体变电所的合理排布控制,实现对变压组单元接线形式上的综合控制调制。在系统的控制上,结合两部分对分布形式的控制问题和实际的分层分布结构进行系统的综合控制,改善对系统层次结构的有效改革控制,实现对测量以及控制体系内部的合理化监制控制,并改良对双网环境下的配置备用管理,促进间隔级别保护作用的相互独立结构操作,改善功能依赖体系故障的防护管理。网络结构的设计应满足OSI的标准模型,通过网络安全评定后,方能够进行可靠、运输传输形式上的自动化系统需求应用。监控系统网络管理软件要完成网络拓扑体系分析功能,在自动监控网络以及自身对网络各环节的工作状态应用问题上,满足自动选择的删减调控,推进基本网络节点工作的优化设计。其结构建设优化特征如下。

(1)站控层主要针对基本设备的监视问题,完成对测量与控制体系的有效监管控制,通过合理的信息采集完成对开关量以及模型量的有效电量信息控制,并以此改善对特殊设备通讯信息数据的有效性控制,这对于现场设备的分布控制命令问题,会形成较为合理的结构特点。

(2)间隔层主要管理通讯信息,完成对通讯设施在通讯装置的安装以及处理形式上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在站控层面与装置隔板环境下的优质独立控制,保证对热插拔信息的配置监控。在使用通讯装置过程中,应用以太网进行站控层面的结构控制,并改装对基本插板的独立CPU控制,以此保证对工程实际装置结构的配置控制。

(3)为保证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满足设计功能需求,其包括了对继电保护功能的保护、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数据库建立维护等多方面的工作控制。为了实现信息的紧急处理,还应对系统报警系统进行合理编辑处理,处理好基本顺序记录信息的事故追忆策略,并以此改善对故障信息的合理监控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为保证继电系统的保护操作应用,通过对用电系统的实际使用功率效应确定最终的电流保护流量,从最根本的操作上,完成对信号信息的有效操控,满足对用电需求变电功率上的全面监管。

3、企业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展望

根据现代系统的发展,综合考虑配电的供应体系,在满足基本续期的同时,对网络通讯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性改造,通过发展改编,实现对企业结构自动化处理系统和各阶段初级理论的有效创建。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实现对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并促进其智能化的合理建设,促进电光形式的电流感应装置的合理控制,实现全数字化的变电站优化。这种二次回路的使用操作,要结合网络进行数据共享信息的有效结构创建,改善资源共享效果,促进其在网络系统数字体系的电站自动化处理,完成自动化系统的合理建设,促进不同样本环境下的保护算法应用,实现企业生产链接系统的有效控制。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供配电站中的自动化系统具体结构也会随着发生改变,不断提升其性能以及可靠性,可是在建设配电网的时候,依然存在有电送不上的状况以及配网结构薄弱相应的问题,而完善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状况以及问题,同时结合实际的应用,能够有效升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燕.浅析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15-16.

[2]殷国友,王海波,吕旭君,等.NSC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焦家金矿变电站的应用[J].黄金,2010,31(1):33-36.

[3]钱锐.基于PLC的供配电继电保护优化及监控系统实现[D].上海:东华大学,2014.

标签:;  ;  ;  

企业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