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组件及臭氧脱硝系统论文和设计-李常青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射组件及臭氧脱硝系统,涉及烟气净化的技术领域,该喷射组件包括安装管和喷射管,喷射管插设于安装管的内部并与安装管密封且固定连接,喷射管穿过安装管伸入烟气管道的内腔中;喷射管包括喷射段,喷射段上设置有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第一喷嘴组包括沿喷射段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组包括沿喷射段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喷嘴;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沿喷射段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在喷射段的轴线方向上错位分布,第一喷嘴的轴线和第二喷嘴的轴线均与喷射段的轴线相交。该喷射组件及臭氧脱硝系统改善了现有的喷射组件结构设计过于简单,使得臭氧与烟气的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烟气管道(100)连通的安装管(1)和用于与臭氧供给管道连通的喷射管(2),所述喷射管(2)插设于所述安装管(1)的内部并与所述安装管(1)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喷射管(2)能够穿过所述安装管(1)伸入所述烟气管道(100)的内腔中;所述喷射管(2)用于伸入所述烟气管道(100)中的部分包括喷射段(21),所述喷射段(21)上设置有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所述第一喷嘴组包括沿所述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喷嘴(22),所述第二喷嘴组包括沿所述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喷嘴(23);所述第一喷嘴组和所述第二喷嘴组沿所述喷射段(2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喷嘴(22)和所述第二喷嘴(23)在所述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第一喷嘴(22)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喷嘴(23)的轴线均与所述喷射段(21)的轴线相交。

设计方案

1.一种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烟气管道(100)连通的安装管(1)和用于与 臭氧供给管道连通的喷射管(2),所述喷射管(2)插设于所述安装管(1)的内部并与所述安 装管(1)密封且固定连接,所述喷射管(2)能够穿过所述安装管(1)伸入所述烟气管道(100) 的内腔中;

所述喷射管(2)用于伸入所述烟气管道(100)中的部分包括喷射段(21),所述喷射段 (21)上设置有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所述第一喷嘴组包括沿所述喷射段(21)的轴线方 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喷嘴(22),所述第二喷嘴组包括沿所述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间隔 设置的多个第二喷嘴(23);

所述第一喷嘴组和所述第二喷嘴组沿所述喷射段(21)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喷 嘴(22)和所述第二喷嘴(23)在所述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第一喷嘴(22) 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喷嘴(23)的轴线均与所述喷射段(21)的轴线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喷嘴(22)和各所述第二喷 嘴(23)均沿所述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等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喷嘴(22)之间 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喷嘴(23)之间的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喷嘴(22)之间的 连线的中部正对一个所述第二喷嘴(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22)的轴线和所述第二 喷嘴(2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22)的内部 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中间连接部(221)、锥形的第一引导部(222)以及 锥形的第一发散部(223),所述第一引导部(222)和所述第一发散部(223)各与所述第一中 间连接部(221)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引导部(222)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一发散部(223),所 述第一发散部(223)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一引导部(222);所述第一引导部(222)的大端与所 述喷射段(21)的内腔连通;

和\/或,所述第二喷嘴(2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二中间连接部 (231)、锥形的第二引导部(232)以及锥形的第二发散部(233),所述第二引导部(232)和所 述第二发散部(233)各与所述第二中间连接部(231)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二引导部(232) 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二发散部(233),所述第二发散部(233)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二引导部 (232);所述第二引导部(232)的大端与所述喷射段(21)的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部(222)的大端直径为 12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一发散部(223)的大端直径为8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 所述第一中间连接部(221)的直径为6毫米;

所述第二引导部(232)的大端直径为12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二发散部(233) 的大端直径为8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二中间连接部(231)的直径为6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喷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2)的第一端固 设有用于与所述臭氧供给管道连接的第一法兰(3),所述喷射管(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设置有第二法兰(4);所述安装管(1)的一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二法兰(4)对应的第三法兰 (5),所述第二法兰(4)与所述第三法兰(5)密封且固定连接。

8.一种臭氧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管道(100)、臭氧供给管道以及权利要求 1-7任一项所述的喷射组件,其中,所述喷射组件的轴线与所述烟气管道(100)的轴线垂 直;

所述安装管(1)的一端与所述烟气管道(100)连通并固接,所述喷射管(2)的一端与所 述臭氧供给管道连通并固接,所述喷射管(2)穿过所述安装管(1)伸入所述烟气管道(100) 的内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臭氧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22)的流体喷出方 向与所述烟气管道(100)中烟气流向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第二喷嘴(23)的流体喷出方向与 所述烟气管道(100)中烟气流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臭氧脱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喷射组件,两个所 述喷射组件关于所述烟气管道(100)的轴线对称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射组件及臭氧脱硝系统。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能够形成酸雨,引起光化学烟雾,破坏大气臭 氧层。目前治理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技术有选择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选择性催化还原 技术SCR和低温臭氧脱硝技术等。其中,SNCR技术在900℃~1150℃温度范围内进行,不但反 应温度高,而且脱硝效率仅为30%~70%,脱硝效率低,单独使用该技术脱硝难以满足环保 要求;中温SCR脱硝技术反应温度在300℃~420℃,脱硝效率可达到80%~90%,但要求的 反应温度仍较高,投资大,适合于处理氮氧化物量大的工程;而臭氧脱硝不但反应温度(90 ℃-250℃)较低、工艺简单,而且脱硝效率可达80%~95%。综上,由于臭氧脱硝技术的种 种优势,使得臭氧脱氧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臭氧脱硝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短,所以,为了保证脱硝效率,必须保证臭氧与烟 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混合均匀。但是,现有技术中,臭氧脱销装置的喷射组件结构设计过于 简单,只是单纯的实现臭氧喷出的作用,使得臭氧与烟气的混合效果不佳,不能达到预定的 脱销效率。

鉴于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喷射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射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臭氧脱 销装置的喷射组件结构设计过于简单,只是单纯的实现臭氧喷出的作用,使得臭氧与烟气 的混合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射组件包括用于与烟气管道连通的安装管和用于与臭氧供 给管道连通的喷射管,所述喷射管插设于所述安装管的内部并与所述安装管密封且固定连 接,所述喷射管能够穿过所述安装管伸入所述烟气管道的内腔中;

所述喷射管用于伸入所述烟气管道中的部分包括喷射段,所述喷射段上设置有第 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所述第一喷嘴组包括沿所述喷射段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 一喷嘴,所述第二喷嘴组包括沿所述喷射段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喷嘴;

所述第一喷嘴组和所述第二喷嘴组沿所述喷射段的周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喷 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在所述喷射段的轴线方向上错位分布,所述第一喷嘴的轴线和所述第二 喷嘴的轴线均与所述喷射段的轴线相交。

进一步的,各所述第一喷嘴和各所述第二喷嘴均沿所述喷射段的轴线方向等间隔 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喷嘴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喷嘴之间的间距相 等。

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喷嘴之间的连线的中部正对一个所述第二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嘴的轴线和所述第二喷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嘴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中间连 接部、锥形的第一引导部以及锥形的第一发散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一发散部各与 所述第一中间连接部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一发散部,所述第 一发散部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大端与所述喷射段的内腔连通;

和\/或,所述第二喷嘴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二中间连接 部、锥形的第二引导部以及锥形的第二发散部,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发散部各与所 述第二中间连接部的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二发散部,所述第二 发散部的大端远离所述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大端与所述喷射段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大端直径为12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一发 散部的大端直径为8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一中间连接部的直径为6毫米;

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大端直径为12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二发散部的大端 直径为8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所述第二中间连接部的直径为6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管的第一端固设有用于与所述臭氧供给管道连接的第一法 兰,所述喷射管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安装管的一端固设有与所述 第二法兰对应的第三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第三法兰密封且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射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射组件包括用于与烟气管道连通的安装管和用于与臭氧供 给管道连通的喷射管,喷射管插设于安装管的内部并与安装管密封且固定连接,喷射管能 够穿过安装管伸入烟气管道的内腔中。喷射管用于伸入烟气管道中的部分包括喷射段,喷 射段上设置有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第一喷嘴组包括沿喷射段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 多个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组包括沿喷射段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喷嘴。第一喷嘴 组和第二喷嘴组沿喷射段的周向间隔设置,且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在喷射段的轴线方向上 错位分布,第一喷嘴的轴线和第二喷嘴的轴线均与喷射段的轴线相交。

臭氧脱硝系统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射组件向烟气管道中喷射臭氧时,臭氧进 入喷射管,并经喷射管上的喷嘴喷入烟气管道中,而喷射管伸入烟气管道中的喷射段上设 置有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一方面,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沿喷射段的周向间隔设 置,第一喷嘴组包括沿喷射段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组包括沿喷 射段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喷嘴,有利于增大臭氧与烟气的接触范围;另一方面, 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在喷射段的轴线方向上错位分布,有利于增大臭氧与烟气的接触范 围,第一喷嘴的轴线和第二喷嘴的轴线均与喷射段的轴线相交,使得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 中均能够喷出大量的臭氧。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射组件结构更为优化,其用于臭氧脱硝系统时,不 仅能够实现臭氧的喷出,还有利于增大臭氧与烟气的接触范围,而臭氧与烟气的接触范围 增大有利于烟气与臭氧的快速、充分混合,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射组件能够改善 臭氧与烟气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脱硝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臭 氧脱销装置的喷射组件结构设计过于简单,只是单纯的实现臭氧喷出的作用,使得臭氧与 烟气的混合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脱硝系统包括烟气管道、臭氧供给管道以及上述内容所述 的喷射组件,其中,所述喷射组件的轴线与所述烟气管道的轴线垂直;

所述安装管的一端与所述烟气管道连通并固接,所述喷射管的一端与所述臭氧供 给管道连通并固接,所述喷射管穿过所述安装管伸入所述烟气管道的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嘴的流体喷出方向与所述烟气管道中烟气流向之间的夹角 以及所述第二喷嘴的流体喷出方向与所述烟气管道中烟气流向之间的夹角均为45°。

进一步的,包括两个所述喷射组件,两个所述喷射组件关于所述烟气管道的轴线 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脱硝系统包括上述喷射组件,能够达到上述喷射组件所能 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 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射组件安装于烟气管道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射组件安装于烟气管道上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 意图(部分结构已剖开,图上水平的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烟气管道中烟气的流动方向);

图3为图1所示的喷射组件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射组件中的安装管安装于烟气管道上时的结构 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射组件中喷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安装管;2-喷射管;21-喷射段;22-第一喷嘴;221-第一中间连接部; 222-第一引导部;223-第一发散部;23-第二喷嘴;231-第二中间连接部;232-第二引 导部;233-第二发散部;3-第一法兰;4-第二法兰;5-第三法兰;100-烟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喷射组件包括用于与烟气管道100连通的 安装管1和用于与臭氧供给管道连通的喷射管2,喷射管2插设于安装管1的内部并与安装管 1密封且固定连接,喷射管2能够穿过安装管1伸入烟气管道100的内腔中。喷射管2用于伸入 烟气管道100中的部分包括喷射段21,喷射段21上设置有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第一喷 嘴组包括沿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喷嘴22,第二喷嘴组包括沿喷射段21 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喷嘴23。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沿喷射段21的周向间隔 设置,且第一喷嘴22和第二喷嘴23在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上错位分布,第一喷嘴22的轴线 和第二喷嘴23的轴线均与喷射段21的轴线相交。

臭氧脱硝系统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喷射组件向烟气管道100中喷射臭氧时,臭氧 进入喷射管2,并经喷射管2上的喷嘴喷入烟气管道100中,而喷射管2伸入烟气管道100中的 喷射段21上设置有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一方面,第一喷嘴组和第二喷嘴组沿喷射段 2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喷嘴组包括沿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喷嘴22, 第二喷嘴组包括沿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喷嘴23,有利于增大臭氧与烟 气的接触范围;另一方面,第一喷嘴22和第二喷嘴23在喷射段21的轴线方向上错位分布,有 利于增大臭氧与烟气的接触范围,第一喷嘴22的轴线和第二喷嘴23的轴线均与喷射段21的 轴线相交,使得第一喷嘴22和第二喷嘴23中均能够喷出大量的臭氧。

综上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喷射组件结构更为优化,其用于臭氧脱硝系统时,不仅 能够实现臭氧的喷出,还有利于增大臭氧与烟气的接触范围,而臭氧与烟气的接触范围增 大有利于烟气与臭氧的快速、充分混合,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喷射组件能够改善臭氧 与烟气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

安装管1能够与烟气管道100连通,喷射管2能够与臭氧供给管道连通,喷射管2插 设于安装管1的内部并与安装管1密封且固定连接,可选的,如图4所示,安装管1焊接于烟气 管道100上并与烟气管道100的内腔连通;如图1和图5所示,喷射管2的第一端固设(例如:焊 接)有用于与臭氧供给管道连接的第一法兰3,喷射管2通过

第一法兰3与臭氧供给管道固定连接并连通;喷射管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设置 (例如:焊接)有第二法兰4,安装管1的一端固设(例如:焊接)有与第二法兰4对应的第三法 兰5,第二法兰4与第三法兰5密封且固定连接,起到防止烟气泄漏的作用。

第二法兰4与第三法兰5密封且固定连接,可以是第二法兰4与第三法兰5通过螺栓 连接,且二者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安装管1的内径大于且尽可能接近于喷射管2的外径,安装管 1的长度能够实现法兰螺栓的拆装即可。

喷嘴设置在喷射段21上,可选的,喷嘴与喷射段21可以为螺纹连接或者焊接。

喷射管2和安装管1均可以为直的圆管,但不限于为直的圆管,还可以为横截面为 其他形状的直管或者弯管,本实施例中以喷射管2和安装管1均为直的圆管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各第一喷嘴22和各第二喷嘴23均沿喷射段21的轴线 方向等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喷嘴22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第二喷嘴23之间的间 距相等,以使喷嘴喷射出的臭氧能够覆盖更大的空间,使得烟气与臭氧能够更充分混合。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喷嘴22之间的连线的中部正对一个 第二喷嘴23。

相邻的两个第一喷嘴22之间的连线的中部正对一个第二喷嘴23,有利于进一步增 大喷嘴喷射出的臭氧的覆盖范围,使得烟气与臭氧能够更充分的混合。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喷嘴22的轴线和第二喷嘴23 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

第一喷嘴22的轴线和第二喷嘴2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将喷射组件沿烟气管 道100的径向插入烟气管道100中时,喷嘴喷射出的臭氧能够覆盖更大的空间,使得烟气与 臭氧能够更快速、充分的混合。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喷嘴2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包括 第一中间连接部221、锥形的第一引导部222以及锥形的第一发散部223,第一引导部222和 第一发散部223各与第一中间连接部221的一端连通,且第一引导部222的大端远离第一发 散部223,第一发散部223的大端远离第一引导部222。第一引导部222的大端与喷射段21的 内腔连通。和\/或,第二喷嘴2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包括第二中间连接部231、 锥形的第二引导部232以及锥形的第二发散部233,第二引导部232和第二发散部233各与第 二中间连接部231的一端连通,且第二引导部232的大端远离第二发散部233,第二发散部 233的大端远离第二引导部232。第二引导部232的大端与喷射段21的内腔连通。

经过计算模拟,喷嘴采用上述结构,在预定的流速下,可使喷出的臭氧成“伞云 状”,有利于烟气与臭氧的快速、充分混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引导部222的大端即第一引导部222直径较大的一端,第一引 导部222的小端即第一引导部222直径较小的一端,第一发散部223的大端即第一发散部223 直径较大的一端,第一发散部223的小端即第一发散部223直径较小的一端;同理,第二引导 部232的大端即第二引导部232直径较大的一端,第二引导部232的小端即第二引导部232直 径较小的一端,第二发散部233的大端即第二发散部233直径较大的一端,第二发散部233的 小端即第二发散部233直径较小的一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引导部222的大端直径为12毫米,小端直径为6 毫米。第一发散部223的大端直径为8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第一中间连接部221的直径为 6毫米。第二引导部232的大端直径为12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第二发散部233的大端直径 为8毫米,小端直径为6毫米。第二中间连接部231的直径为6毫米。

本实施例提供的臭氧脱硝系统包括烟气管道100、臭氧供给管道以及前述喷射组 件,其中,喷射组件的轴线与烟气管道100的轴线垂直。安装管1的一端与烟气管道100连通 并固接,喷射管2的一端与臭氧供给管道连通并固接,喷射管2穿过安装管1伸入烟气管道 100的内腔中。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喷嘴22的流体喷出方向与烟气管道 100中烟气流向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喷嘴23的流体喷出方向与烟气管道100中烟气流向之 间的夹角均为45°,以使喷嘴喷射出的臭氧能够覆盖更大的空间,使得烟气与臭氧能够更充 分混合,同时保证较低的烟气压力降。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喷嘴22的流体喷出方向是指第一喷嘴22的出口处流体的喷出 方向,第二喷嘴23的流体喷出方向是指第二喷嘴23的出口处流体的喷出方向。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臭氧脱硝系统包括两个喷射组件,两个喷射组件关 于烟气管道100的轴线对称设置。

臭氧脱硝系统包括两个关于烟气管道100的轴线对称设置的喷射组件,使得喷嘴 喷射出的臭氧能够覆盖更大的空间,使得烟气与臭氧能够更加快速、充分的混合。

当用于饱和湿烟气环境时,喷射组件的整体材质选用耐高温腐蚀的C276(哈氏合 金);当用于非饱和烟气环境时,喷射组件的整体材质选用不锈钢304、304L、316或316L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 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 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喷射组件及臭氧脱硝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5985.5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8786152U

授权时间:20190426

主分类号:B01D53/79

专利分类号:B01D53/79;B01D53/56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北京美斯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美斯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关东店北街核桃园30号4幢308房间

发明人:李常青;张良平;王研;田凯;刘涛;董世飞

第一发明人:李常青

当前权利人:北京美斯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志远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喷射组件及臭氧脱硝系统论文和设计-李常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