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丽:城市化背景下传统人际交往的嬗变与和谐建构论文

雷丽:城市化背景下传统人际交往的嬗变与和谐建构论文

摘要:通过分析传统人际交往模式,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人际交往的嬗变的表现,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人际交往的嬗变的社会学原因,并提出了建构和谐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人际交往的路径。

关键词:城市化;人际交往;和谐建构

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现代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学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因此,城市化在推动城乡交流、带动农村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在推动产业结构改善、区域发展水平等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城市繁荣。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人际交往模式的变化给人带来的疏离感。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的相对低下、交通不便,绝大多数人一生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社区之内,人们往往是与熟人交往,从而全社会形成了一个“熟人交往”的模式,所谓“低头不见抬头见”。随着社会的逐渐转型,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受到很大程度的挑战,现代社会交换也面目一新。

1.22实验组 采用微信平台学习,每周周一晚9时整组织所有护理人员(值班人员除外)学习,值班人员值班结束后通过回顾记录来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新技术新项目、护理相关制度,三基知识、专科知识等,通过图片、文字或视频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并采取头脑风暴法对问题进行实质性的讨论。同样记录次日提问知晓率、每季度理论考试及医院组织的三基考试成绩。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际交往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有时候甚至是“一锤子的买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利益为先”、“利字当头”。城市生活中“疏离感”越来越强。沃斯在论文中也阐述道:城市生活破坏了亲属和邻里的关系,而这两者正是社会控制和社会团结的传统基础。城市居民具有匿名性,人们相互之间联系不再紧密,甚至伴随而来的还有城市冷漠症。齐美尔也试图通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人们感情冷漠、城市生活怨恨等的原因。这也就引起了我们对城市化过程中人际交往的深刻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城市社区邻里之间很少交往,即使是对门来往也很少。这样也就导致了邻里关系的疏离、冷漠,对邻居家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也就出现了小偷偷东西,邻居以为是搬家的类似事件。而小孩也成为城市化的“牺牲品”,他们失去了小孩本有的天真,失去了童年该有的玩伴,即使是一个社区里的小孩也可能并不熟悉,产生了疏离感。“疏离感”是一种没有归属的感觉,人际信任较差。城市也就变成了一个冷酷、孤独的地方,城市生活以冷漠的基调比比皆是。

在当今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国内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对此,美国学者毫不客气地指出:“当国家变化发生时,不可能保持传统的乡村特色。毫无疑问,在很多方面也是不值得遗憾的,这是大多数人要有更好的物质生活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任何形势的增长都意味着,要求变化、断裂、腐蚀传统文化,以及至少是短期内……早期发展阶段包含着许多令人不快的现象。”这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令人实感无奈的现实,也是美国与中国学界在未来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1]

因此,如何推进当前社会人际交往的和谐构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传统人际交往模式的嬗变

德国人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群,那就是全职妈妈。这些妈妈经过一定的培训,就成为了身兼母亲和护理员两职的可用人才。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德国1.1万多家养老机构的62万从业人员中,超过60%都是非全职的。在1.2万居家护理企业的27万从业人员中,非全职的比例甚至超过了70%,绝大部分都是全职妈妈。

1.新差序格局

社会分工的细化,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人们职业相对稳定状态的打破,这时人际交往的不确定性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铁饭碗”的打破、城市范围的扩大、原本束缚于单位、职业、土地、地域的限制被打破,从而形成一种反亲情化倾向的人际交往模式。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生活观念也不同于传统社会,崇尚独立、重视个人的隐私,使得现代人的交往也变得更为不容易。因此,无论是从生产、消费、居住、观念等多方面来看,现代社会的多重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急剧地“陌生化”了。然而,由于现代人的生产、消费、居住方式的与传统社会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又迫使现代人处于不间断地与陌生人进行交往。人们之间的异质性增强,相互的隔膜也日渐拉大,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亲密与疏淡也因人而异,并不单纯集中于亲友、邻里之间,功利的需要呈现出凌驾于感情、心理需要的态势。

在传统乡土社会的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为社会结构组织方式组合在一起,由家而国,亲疏远近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结构态势。人们凭借血缘及业缘、血缘等类血缘关系纽带形成非制度化的人际交往准则,规范着整个乡土社会,发挥着制度化的社会功能。对内实现了对家族、家庭内部个人的社会支持,对外无论是乡间还是社会精英阶层则形成了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社会管理组织模式,共同建构和存续了乡土社会背景下的差序格局的人际交往模式。“人之生不能无群”[3]。人首先必须依附于家庭,中国人的“自我”就是“家我”[3];其次,人要属于家族、国家和社会,“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3]。

(4)生活节奏加快,情感稳定性弱化

2.实用理性

值得指出的是:在以人情为主要中心内容的传统的社会交换行为中, “人”首当其冲居于比 “物”更重要、更核心的位置;而且,这种关系讲究互惠而不是市场交易中讲求的“等价交换”,而是“来来往往,永不清帐”,通过互欠对方人情帐,来促进了亲友间的亲密关系,不同于“经济人”之间诸如“你卖给我使用价值,而使我获得效用和满足;你贷款给我使我得以正常经营和求得发展,而我将因此向你支付利息;你提供了劳动满足了我的需要,而我则向你支付工资以满足你的生活需求”的交换。不是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交换,而是“我给你好处,你也会给我好处”一类的社会交换的互惠。

3.人情消费

如果说人性中的无可厚非的利己倾向是人们交换行为的内核的话,那么,中国传统价值系统中的“群体取向”“他人取向”或“社会取向”织就了交换行为温情脉脉的面纱。传统中国信息闭塞,人际交往半径小,主要靠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主要纽带来凝结个人和社会组织,人们扮演的社会角色相对单一,人际交往比较单一、直接、模式化,注重人情的往来,异质性较差,追求“睦邻友好”的人际交往的价值认同与群体和谐的交往理念和价值倾向。正如梁漱溟先生指出,儒家的社会礼治特色是:它不注重人际交往中的某个人,而看重的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即在交往中得以确认的自我的角色认同和价值认同,他说:“中国之伦理只看见此一人与彼一人之相互关系——不把重点固定放在任何一方,而在乎其关系彼此交换,其重点放在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6]在这种社会交换氛围中,以长辈和权威为尊,而自我的价值和尊严被漠视和淡化,在较突出的“他人取向”其价值取向中追求人情交往的稳定。同时,建立在定居农业生活基础之上的聚族而居的传统中国人的社会交往空间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交往对象的长期性和熟悉性,聚族而居的血缘亲情,以及在落后生产条件下对互助协作的要求,决定了交换者对四周环境的依赖与妥协,他们不可能独立特行于“重人情”的社会氛围和基本要求,否则就会受到世人的指责,被人瞧不起,是一种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同时还可能失去原有的社会资源及蕴涵在其中的实际利益。人情如“自来水管里的水”,不能用来奢侈浪费,“用一次少一次”。通过保持和建立某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关系而形成的“消费内容”,旨在人们得以保持亲属关系和建立拟亲属关系,人们从这个拥有共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圈子里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得到相应的情谊回馈及社会支持。在物质相对匮乏的传统社会,人情消费也许就是一只鸡、半条鱼,甚至就是地里的2 斤小米,其用来社会交换的物质本身就是一种互惠互利和资源配置方式,人们通过这种互通有无的资源配置,加强了网络联系,也有机会通过他人的网络获得特殊资源。值得指出的是,这种“人情消费”过程意味着彼此价值观念的认同。处在社会交换链条中的双方都有相同的意愿、希冀和原则。惟其如此,“人情消费”才在社会心理的意义上具有如下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支持、减少焦虑和压力的心理治疗调适的、由“社会比较”而获得的“自尊”功能。传统社会的亲密关系就是靠相互之间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来维系,正所谓“吃亏就是占便宜”,让对方欠自己一个人情,倒像是为自己的“人情账户”增加了一次储蓄,“人情加油站”里加了一次油一样,而欠别人一次人情,就像是欠债一样,“人情大似债”,就这样,来来回回似乎永远也算不清的账,维持着传统中国人际交往中的“投桃报李”、互帮互助,从而达成“永以为好也”的人情交往氛围。

传统中国人身上浸润的是李泽厚先生所说的“实用理性”的光辉,人们的往来之中在很多情况之下,给别人以好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投资,以期将来有所还报,而且是一种长效投资,跟西方均等的交换原则不一样,西方的人际交往交换以均等为原则,随时会中断。而中国的人际往来更在于“细水长流”,很多交情是要讲求“一辈子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中国农业宗法社会中的精打细算的交互报偿的现象有十分精到的论述:“亲密的共同生活中个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接受之间无法一笔笔的清算往回。[5](P27)“就像一枚石头扔进宁静的池塘,泛起一圈圈波纹,波纹外形酷似一圈圈同心圆,以自己为中心,一层层向外推,向外扩散。”[5](P45)这种人际交往的小圈子以家族、宗族血缘为纽带,构成了关系网有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因而有排它性,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是自己人”等等人际交往的惯性使然,为实用理性的人际交往原则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它代表了中国社会的等级伦理,是古代社会等级意识形态的遗迹。等级制是抽象制度,需要演化成具体的尺度来执行。进入等级的语境,就必须遵守一系列模糊的规矩。而现代城市经济使得人们的人际交往模式更加的倾向于工具性,原有的血缘性依归和地缘性依归被打破。城市人际交往的公关性质增加,而情感交际性质正在逐渐减弱。城市人际的交际大多受业缘限制,人们所交往的人群大多为职业相关的人际关系,其功利性目的相对明显。

通过手标本观察及岩石薄片鉴定表明,本研究区硅质岩致密坚硬,具贝壳状断口(图2b),镜下观察发现,硅质岩主要矿物是隐晶-微晶质石英颗粒(含量为70%~80%)(图2c、2e),部分含结晶质球状、纤维状玉髓(图2c、2e)、蛋白石,混入少量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内部有破碎裂隙,部分样品局部可见大量放射虫(图2d)及氧化铁染(图2f)。1~6硅质岩与10~12泥质硅质岩中均含放射虫化石较多,而7~9、13~15硅质泥岩玉髓含量较少,部分样品中显示微晶石英颗粒与泥质矿物互层(图2e)。

而今,在人际交往中,市场经济内在的等价交换的原则无孔不入,曾经互惠互利、互通有无的亲友之间往来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甚至出现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的严重错位。在一般“场合”中送礼的金额越来越大,有时把用钱财来衡量感情的天平。甚至除了这种“初级化”人际往来之外,在次级组织中,认为不通人情者更容易“吃亏”,“很少有好事想着你,你也就错过了被提拔任用的机会”,公家的事更是不能少了“财礼”,用公款送礼既照顾了个体彼此的面子,又使许多公事顺顺当当办成。“送多少钱就办多大的事”大行其道,带着浓厚的契约色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友谊都“湮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7]甚至有的人不惜自己的尊严、名誉、地位也成为进行交换的商品,从而把简化、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感。

意象美术作品则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真实再现,美术家的主观认识和情感渗透所占的比重要多一些。中国画里的写意画以简练概括的笔墨表现物象的意态神韵与画家的个性情感,是典型的意象美术。

二、传统人际交往嬗变的原因

1.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内涵,双方一“投”一“报”实质上是一种涉及到投资与回报的社会交换行为。由于个人的需求和所占有资源短缺性和不均等性,有求于人在所难免,人们在权衡付出与收获的过程中,遵循“支付——回报——再支付——再回报”的连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基础,社会交换理论正是以这种观点为核心形成的。它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个人的、心理的取向,把社会交换归之于个人的功利算计,其主要理论根源是心理学的行为主义、经济学的功利主义。二是结构的、集体的倾向,把社会交换归之于社会结构制约和社会规范的影响。简要说来,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社会交换行为涉及到交换者的价值取向、人格特征、人际互动模式和社会制度、规范、文化背景以及习俗等诸多因素,从而能通过双方的互惠能加强彼此的感情联系。就交换者的心理取向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言,传统中国人“重人情”的伦理取向、关系取向,伦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他律取向对交换行为的特色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随着社会的逐步转型,社会交换的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历史性的嬗变,集中表现为以互利互惠为交换原则的交往理念。作为交换资源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 交换资源的价值要求接受者按照互惠原则和公正原则汇报那种价值最高的报酬——对某人要求的依从,也即对资源的依赖。比如金钱是不适宜的报酬,其中价值最小。社会赞同是一种适宜的报酬,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并非具有很高的价值,相比较而言尊重或尊敬报酬则具有更高的价值。包含着与此类似的心理假设和社会期望:“在这种似乎是无私的面纱下。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潜在的利己主义。”“这样做会带来社会报酬,这实际上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考虑,即想从社会交往中得到好处。”“人们不会处于利他主义动机参加交往,利己主义最终将演化成自我主义,人们参加社会互动也可能是为了建立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但最终还是为了个体的自我利益。”“当然,也有一些人无私地为别人工作,丝毫没有想到报酬,甚至也不期待感激,不过,这些人实际上是圣人,而圣人是极其少见的。”

2.城市化对城市人际交往模式的冲击

“所谓城市化,就是传统的农村社会逐步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和过渡的历史过程。城市化包括很多方面的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乡村社会逐步转变为城市社会。在这一进程中,农业人口大量进入城市,转变为城市市民,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价值观念逐步城市化,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也逐渐形成。”[8]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现代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密度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学角度讲,城市化过程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因此,城市化在推动城乡交流、带动农村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在推动产业结构改善、区域发展水平等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大推动了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住地毗连的人们认同特定的角色,据此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 ( 邻里关系) ,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 , 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 [9]由传统的“四世同堂”到五湖四海迁居而来的人口居住模式,社会群体的异质化程度较高,由此给传统人际交往模式带来了嬗变。传统的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的“场域”,在这个陌生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空间里,城市丧失了“乡土社会”的礼治社会秩序,取而代之的,人们无畏礼治化时代的“社会舆论压力”,为人处世的自由化程度更高,也丧失了依附的空间。

(1)信任危机

现代社会的交通与通讯的发达,整个社会的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人口流动的速度也大大加快,甚至是小单位里同一专业的同事也不断地更换新面孔,从而使现代人的交往在本质上是匆忙的。人与人之间很难建立起传统社会里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显示:以60 分作为信任底线,2011 年对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重庆和西安等7 个城市居民的调查中,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得分平均为59.7 分,已经进入了“不信任”水平,可以说到了社会信任的警戒线。[10]

(2)社会结构分化加速,浅层社交成为常态

现代城市经济使得人们的人际交往模式更加的倾向于工具性,原有的血源性依归和地缘性依归被打破。城市人际交往的公关性质增加,而情感交际性质正在逐渐减弱。城市人际的交际大多受业缘限制,人们所交往的人群大多为职业相关的人际关系,其功利性目的相对明显。现代城市经济的相对不稳定性也促发了人员流动量的增大。分工的细化、企事业单位的更替频繁,促使人们的工作很难一直处于安定状态。伴随着这一境况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很容易发生改变。人们需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的人群、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社会,行业的差距甚至在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里也十分鲜明的凸显出来,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产生了知识上的障碍。这与传统社会里同一社区人们大致从事相同的工作的现象十分的不同。

由于生产力的相对发达,大多数的产品生产不再是简单地满足生存的需求,而更多的是为了利润而生产。就整个社会而言,甚至是每个偏僻的乡村也在消费来自远方的产品。这样,以商品为中介的现代人际交往就使此地人与彼地人的交往成为一种间接的交往,传统社会的“熟人交往”模式就在日常的消费生活中被无形地打破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被剥夺者和陷入困境者两个群体,联系中国现代社会实际,诸如“蜗居”现象、“蚁族”现象等的产生。在居住的方式上,现代人是陌生人杂居在高层的、相对独立的单元套间房内,大多数人甚至是门对门,楼上楼下的“邻居”也互不相识,很少往来。这与传统社会熟人的村落群体,相对敞开的庭院式的邻里、街坊的居住方式十分不同。

1.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量、适宜的育秧期和移栽期,做到壮苗适时移栽黑龙江垦区水稻品种一般是早熟寒地水稻品种,对温度较敏感,垦区前期升温慢,中期高温时间短,后期降温快,气温是本地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了保证水稻安全齐穗,必须确定合理的育秧期和移栽期做到壮苗适时移栽,同时在秧苗期必须加强水温肥的管理,如当2.5叶龄期温度超过25℃时,通风降温,避免和减少管理不当造成早穗的发生使水稻获得高产和稳产。

(3) 城市居民居住模式的变迁

而当前中国,人们普遍认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样一种人际交往心态,能为自己能在社会畅通无阻的一种资本再生产方式的方式,成为满足个人利益的最为便捷有效的方式。随着传统家族制度的解体,乡土社会关联联结的缺失,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保障缺失的社会环境下,无论是购房、就业、上学、还是就医等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似乎都需要中国式关系的运作。且不说“权贵资本主义”和“权贵社会主义”垄断着优势的社会资源与社会权利[4],普通的中下层社会群体则毫无社会话语权,形成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两级分化的畸形的社会结构,前者通过裙带、朋党和唯亲的本质,通过权力和利益的交换,形成了新形势的“差序格局”。换言之,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社会资本和资源,因一己之私,通过对个体或者群体建立起各种血缘的和准血缘的私人关系大行方便之门,从而实现利己的社会交换,其最终目的在于方便自己攫取公共资源。变相导致了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影响全社会的安全、秩序、自由、平等、效率等价值目标的实现,从而弱势群体在社会交换中的弱势地位形成了和谐社会创建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人际交往是人要面对的共同的问题,包括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个体之间的关系、性别之间、代际之间等各方面的内容,涉及到秩序、组织和权威,甚至表现为符号、公共权力、人对于物的支配、阶层之间、城乡关系之间等等社会内容。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包括民族、阶层、性别等文化模式的熏染和影响,呈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和原则。如传统中国社会浸淫下的中国人在处理人际交往中呈现出讲情面、好面子、重和谐和整体主义观念等特点。[2]大体看来,传统人际交往模式的嬗变的具体表现如下。

“差序格局”的概念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概念。这一概念和“礼治秩序”“长老统治”等概念十分符合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差序格局构成了人们在处理人际交往过程中亲疏远近的关系时的规范,也构成了乡土社会 “礼治”的社会格局。

人们交往的深度趋于浅显,大大不如以前那么亲密和牢固,这种表面化的交往让人感到人与人交往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导致失落感、迷茫感、焦虑感、浮躁感。源自于内心的利己倾向抬头,而传统社会规范的声息渐弱;经济的和心理因素的力量和规范、价值观念的调节作用相互逐渐发生让人“一声叹息”的易位。不介入规范和责任分散现象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城市居民尽力避免陌生人的骚扰。在日常生活中,他们遵循不介入规范,表现为情感稳定性的弱化,并非人与人之间没有情感需求。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谐构建路径

1.弘扬传统文化,应对西方文化冲击

正如帕森斯所指出的:“文化不仅指导、控制人们的心理、情绪,而且为人们提供价值观念、思想方式和行为规范,[11]根据哪一种动机和价值取向的模式占上风,行动者就会采取这些基本方式中的一种方式来行动。当各种不同取向的行动者在相互交往时,就会形成同意和忍受某种互动的模式。”俗语中“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得人一牛,还人一马”“一盒子来,一盒子去”“礼无不答”等就是社会交换中真实的写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有德于人,不必望感”“施恩慎勿色”“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则是对社会交换理想境界的向往;而“宁人负我,无我负人”“宁受人毁不毁人,宁受人欺而不欺人”“人之辱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等则是自虐式获取社会交换中的社会关系资源。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自我的外在显露”的西方文化模式在传统文化模式下的冲突与不适,从而研究中国情境下的人际交互规律显得尤为重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心理的塑造作为分析的基点,提出了以“含而不露”为自我表现的基本要求,并就其与他人认可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而分析了传统文化背景下人际互动的循环往复感应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了以“不报而报”“居上先施”“强恕而行”为特征的互动感应原则,并从“因果互存”“感应同质”“应感放大”“感应时效”四个维度总结了互动感应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从传统文化背景下研究人际交互规律开辟了新的视野。

2.促进现代人际关系信任,降低疏离感

彼得·什托姆普卡列举了造成不信任产生的社会环境的五种特点:社会失范导致社会规则破坏,进而导致个人中心主义;社会秩序激烈的变化打破原有社会网络的稳定性;社会组织不公开透明的运作;陌生环境增加了社会中个人的防备心理;以及其他人或机构任意与不负责任造成社会中个体的无助感增强[12]。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这样一种状况: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不完善市场经济规则导致见利忘义、不择手段等恶性竞争;原有的社会网络被打破,“一锤子的买卖”取代了原有的“熟人社会”的礼治秩序;政府及社会组织的运作公信力的缺失,引起人们对社会运行规则的质疑;社会流动带来大规模社会变迁,传统封闭的、较为稳定的社群居住模式被打破,传统乡村“自治”的传统在城市荡然无存,法治观念也难以为人们提供有力的权利保障等等,这些都一一印证了彼得·什托姆普卡所捕述的不信任产生的社会环境。

城市人际交往中,感情随着高楼和人与人之间的“墙”所隔离而导致人与人的关系隔膜,强调人际沟通的今天,人们可能在网络空间或虚拟社区的交往如鱼得水,而在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却踽踽而行。花园式住宅与防盗门、防盗窗的华丽并存,给人们带来了“这么近又那么远”的心理喟叹。这正是反映了一种社会交换和经济交换错位的现象,主要源自于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关联方式的转化的断裂以及由此引发的功能失调。传统社会“敬鬼神而远之”的传统心理导致中国人大多缺乏宗教信仰,从而缺失类似于西方人际交往中的“神性关联”,而传统宗法农业社会以“伦理关联”为主要关联模式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土壤,传统伦理关联的维系力量被打破,代之以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联”,这种关联有赖于一种明文规定的、具有法律效应的规则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契约。难以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建立起某种共同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念。而当前,真正意义上的契约关联尚未完全确立,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在社会交换中, “灾难线”的高低与具体人所拥有的资源多寡有关。一般而言,一个人掌握的资源越少,其“灾难线”越低,相对易损性越高,他越不愿意信任别人。反之,他愿意冒险信任别人。因此,要推进契约关联形式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同时,也不能忽视伦理关联的积极作用,让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既能得到社会规范的保障,又能感受到心灵上、情感上的慰藉。

[6]Laufer,B.(1998).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Same or Different,Applied Linguistics,19(2).255-271.

3.营造人际互动趋向非功利化的社会归属氛围

生存压力大无暇维系邻里,“平时我工作很忙,在家时就想上上网,好好休息一下,真没有精力去和邻居交流。”北漂姑娘江莹(化名)在北礼士路购买了一套小户型,每天她都起早贪黑地忙碌,时不时地还得加班。每月60%的工资都得用来还房贷,更让江莹觉得自身生存压力很大,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维系邻里关系:“再说现在应付办公室的人际关系就够累的了,回家哪儿还有心思和邻居相处呢?”伴随着社会分层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较为单一且利益冲突不甚明显的关系被打破。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交换网络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社会单一的血缘宗法人情关系,契约观念冲击人伦为本的社会氛围、潜在的个人主义因子膨胀、对功利的追求逐渐淡化“人情”关系。因为人情是难以进行客观衡计和评判的,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

鼓山下院广场项目地块总面积为37 711.3 m2(合56.56亩),作业过程严格按照《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和福州市勘测院《土方测量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坐标系为福州城市地方平面直角坐标系,高程为罗零高程系。经检验,测量成果精度准确、可靠。

管理会计是指对企业当前以及未来的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能力为目的,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供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管理会计是在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其目的就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畅通良性社区互动渠道

社会学家布劳看出了制度变迁与社会交换之间的关联,他认为:价值观促进各社会单位中的间接交换,制度化则调节和稳定复杂交换过程。复杂交换系统的形式和规则起作用,至少需要三种条件:(1)已形成的交换网络必须给大多数交换者带来利益。(2)组织中的大多数个人必须通过社会化来内化用于建立交换网络中的价值观。(3)交换系统中全是单位必须获得某一程度的报酬,从而促使它们积极去建立管理交换关系的规则。[13](P332)制度化的交换系统揭示了基本价值观和理想中的反制度成分,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和理想一直没有被实现,而且没有以明确的制度形式来表达,这些价值观和理想正是社会变迁的最终根源。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价值观在制度化的交换关系中,依然未被实现,已经内化了这些价值观的个人从现存制度中得不到什么报酬,因而产生剥夺感,寻找新的制度以代替现存制度。这些违背现实的价值观,甚至当他们被孤立公开革命的对立意识形态所采用时,也常常残存某些现存文化所认可的理想和终极目标,这说明制度安排由于它没能满足由制度化价值观所提出的报酬期望,因而“包含着可能毁灭的种子”。在制度化的交换网络中,平衡某些交换关系势必造成另一些交换关系的不平衡,从而背离互惠和公平规范,并引入对立的动力。[13](P334)

人都是情感动物,无论是贵为王子还是平凡的芸芸众生,由于命运总会带来不可把握的因素,因此构建彼此信任的途径虽难,但生活在相互信任、被无条件接纳的环境里面的人至少能够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完成人格价值,实现社会生活中的正义,也能唤起人们对传统宗法农业社会人情往来中的人情味,而这正是传统农业社会像现代化、城市化转变过程中最缺失的生活的真味,也是未来城市社会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也意味着实现社会交换关系中的利益最大化,让更多的人减少剥夺感,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其根本途径源自于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良好的明确的制度形式表达。

参考文献:

[1] 涂文学,罗翠芳.美国学界的二十世纪中国城市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6):11.

[2] 王晓霞.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J].南开大学学报,2000,(3).

[3] 荀子.富国篇第十[A].诸子集成(2)[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116.

[4] 叶传星.当代中国的法理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的考察[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253.

[5] 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6]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91.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53.

[8] 涂文学,李卫东.二十世纪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论略[J] .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8(5):86.

[9] 秦均平.用理性和感性构建和谐社区邻里生活[J].杭州(党政刊) ,2013.

[10] 周勇. 影像背后网络语境下的视觉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49.

[11] 乐国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 .163.

[12] 周勇. 影像背后 网络语境下的视觉传播[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50.

[13] (美)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 版)(社会学理论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2095-4654(2019)01-0123-07

* 收稿日期:2018-10-09

基金项目:武汉城市研究中心开放性课题“武汉城市基层组织建构与社会控制的传统回归”(CSZX20172007) 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王淑华

标签:;  ;  ;  ;  ;  ;  ;  ;  ;  ;  ;  

雷丽:城市化背景下传统人际交往的嬗变与和谐建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