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初探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初探

(四川省南部中学南部637300)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习近平同志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因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所有学科及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而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呢?

一、深入挖掘教材爱国主义因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都含有爱国主义内容。如体现热爱祖国家园的课文《土地》、《枣核》、《故乡的榕树》等;反应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课文有《长江三日》、《熊关赋》、《登泰山记》等;表达名族自豪感的课文有《活板》、《核舟记》、《中国石拱桥》等;表达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课文有《夜走灵官峡》、《崇高的理想》、《事业篇》、《松树的风格》等。在教读这些文章时,我们教师要深入挖掘其中爱国主义因素,带着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引导学生领会、理解、体味其中的爱国主义内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借山川风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教学中,可以借用描绘祖国山川风物美景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绘祖国如画风景的文章。有描绘山水美的,如《桂林山水歌》;有描绘生态美的,如《春》等;有再现园林美的,如《苏州园林》、《晋祠》等,有表现天象美的,如《看云识天气》、《济南的冬天》、《大自然的语言》等。这些作品的描写,或是人化了自然,或是移化作用,或是注入社会美的内容,都是客观的自然美同主观的情感的有机的统一,因而能产生诱人的美感。在教学时,我力求象有经验的导游人一样,带领学生,借助教材,饱览名胜,探幽寻美,以打开学生心灵的橱窗,启发学生采撷智慧的花朵,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热爱祖国的富饶土地,优美的山川,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例如,在教学毛泽东《沁园春·雪》一文时,我抓住作者对“长城”、“大河”、“群山”、“高原”、“千里”等崇高、伟大形象的描写,借助于“舞”、“驰”等动词的传神描绘,以及修辞格的巧妙运用,把一幅气势恢宏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河山图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壮、磅礴、美丽如画,明白该课文的意境是情(爱国情)与景的融合境界。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欣赏该意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欣赏之时,学生自然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之情,并由此激发出热爱祖国的情怀。

三、借助课文杰出人物教学,鼓励学生立志报国

初中语文中,写了一大批民族英雄、革命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爱国志士的事情。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他们的光辉业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我们后代景仰的楷模,学习的典范。

比如,《木兰诗》、《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歌颂了为保卫祖国而战斗的英雄人物;《谈骨气》、《梅岭之章》等,歌颂了为维护国家尊严,不计个人安危,表现了坚贞不屈的节操的民族精英;《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科学探险的壮举》等,歌颂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在科学技术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谱、爱国篇、正气歌。正是由于英雄人物活跃在开阔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从各个不同侧面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伟大的精神气质,从而汇成了我们整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教学这类篇目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置身于课文之中,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领略到报效祖国的那种震撼山岳,翻江倒海的气势,在钦佩和可歌可泣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创伟业的凌云壮志。

四、通过写作训练,树立为国奋斗理想

在写作课程的训练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走进新时代”、“我看城乡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调查,让学生分小组畅所欲言自己的所见所闻,之后教师再请小组代表发言,并对此做出总结。通过对学生的进一步指导,使学生们认识到党的政策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感受到社会的巨大变化离不开祖国这个坚强的后盾。再趁热打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喷涌出对祖国的感谢和崇敬之情,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树立为国奋斗的理想。

五、组织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校园活动、社区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来见证学生的爱国主义行为,最终达到让学生既懂得为什么爱,又懂得怎么去爱。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包括《黄河颂》、《艰难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最后的一课》、《木兰诗》五篇课文,在教完课文后,我进行了《我爱母亲——黄河》的综合性学习设计,活动分为黄河知多少知识竞赛、黄河生态环境图片展(由学生收集)、黄河诗文欣赏、我爱黄河作文比赛以及保护母亲河在行动,等五个方面。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陶冶、升华了学生热爱黄河文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更为难得的是,学生们还倡导开展了保护母亲河的签名活动,在学校张贴了保护环境、爱我嘉陵江的标语,不少学生还自主参加了一些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中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

总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传统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成为我们的精神血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利用尽可能多的渠道,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

标签:;  ;  ;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