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

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运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产生不良反应的病患,共有51例,对这些病患不良反应所产生的具体原因展开分析,同时观察病患联合使用其他药物前后产生不良反应的基本情况。结果:对比病患多种西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前后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与用药前相比,病患联合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产生率有所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病患通过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之前需要重视不良反应产生的情况,将基本的预防工作做到位,使得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以及有效率提升上来。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多种西药;不良反应

本文主要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它药物联用情况下产生的不良反应展开研究分析,以期防止不良反应情况的产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运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产生不良反应的51例病患,其中男病患29人,女病患22人,他们的具体年龄在20-67岁之间,平均(42.47±3.05)岁,住院科病患有25例、普外科病患有11例、门诊病患有13例、其它科室有2例。对比所有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结果差别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病患给予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统计,登记病患在运用头孢菌素类与其它西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种类、剂量以及具体产生的原因,据临床用药经验来看,在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三类不良反应,首先,抗酸剂,抗酸剂在与头孢克洛、头孢他尼以及头孢泊肟等药物联用时易对头孢菌素抗生素造成一定的影响[1],使得它们无法正常吸收,降低血药浓度,消炎以及抗菌的效果也将不能发挥出来;其次,利尿类药物,利尿药在与头孢替安、头孢唑林钠等药物联用时会使病患的肾脏负担加重,使得病患的肾毒作用有所提升,从而出现不良反应[2]。其三,乙醇类药物,当病患在运用头孢曲松钠以及头孢甲肟等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联用乙醇类药物或大量饮酒极易产生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双硫伦样作用。

1.3观察指标

以病患药物联合用药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具体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此统计主要以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具体数据加以处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距可以用X2加以检验,当显示P>0.05时,表明对比结果无较大差别,统计学也无对比意义,当显示为P<0.05时,表明对比结果有明显差别,为此,统计学有一定的对比意义。

2.结果

对比病患多种西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前后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与用药前相比,病患联合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产生率有所增加,其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产生率最高,用药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产生率为11.86%,用药后为23.7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头孢菌素是一类抗菌药物,其各类分为有三十多种,在临床中运用得较为广泛。近些年来,药物的联合使用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手段被广大医生所推崇,为此,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致使不良反应率的提升也获得了各医院医务工作者与病患的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来看,如今临床上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死亡病例不是疾病本身所致使的[3],而是由于不合理科学的用药方案致使,使用运用药物与治疗的安全性具有直接关系,不合理的用药将会使得病患出现与之对应的不良反应。对比本研究中病患多种西药与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前后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与用药前相比,病患联合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产生率有所增加,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

总而言之,多种西药的联合使用有利也有弊,基于此,在用药的过程中必须对药物进行分析,以此来控制不良反应产生率[4],提升整体的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计文芳.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8:155-156.

[2]张楠.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9:130-131.

[3]吴再起.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02:108-109.

[4]纪云方.头孢菌素类和多种西药联用所致不良反应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122-123.

标签:;  ;  ;  

多种西药联合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