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包括热嘴本体和料嘴,所述热嘴本体呈柱体状且垂直于热流道模具的型腔板设置,热嘴本体的尾端设有一个以上的料嘴,所述料嘴固定于型腔板中,料嘴沿热嘴本体的径向设置,所述热嘴本体的尾端和料嘴的侧面的衔接处设有轴向间隙。本实用新型将料嘴固定于型腔板中,使其不能产生位移,通过在热嘴本体的尾端和料嘴的侧面的衔接处设置轴向间隙,当热嘴本体热变形膨胀时,热嘴本体可通过该处轴向间隙轴向滑动、弥补位移,防止造成料嘴移位,进而影响模具及注塑产品。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包括热嘴本体和料嘴,所述热嘴本体呈柱体状且垂直于热流道模具的型腔板设置,热嘴本体的尾端设有一个以上的料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嘴固定于型腔板中,料嘴沿热嘴本体的径向设置,所述热嘴本体的尾端和料嘴的侧面的衔接处设有轴向间隙。
设计方案
1.一种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包括热嘴本体和料嘴,所述热嘴本体呈柱体状且垂直于热流道模具的型腔板设置,热嘴本体的尾端设有一个以上的料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嘴固定于型腔板中,料嘴沿热嘴本体的径向设置,所述热嘴本体的尾端和料嘴的侧面的衔接处设有轴向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嘴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料嘴沿周向均布地设置于热嘴本体的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嘴的侧面和热嘴本体的尾端分别设有对应衔接处的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二阶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嘴本体的尾端中心固定有料过渡套,料过渡套内设有连通热嘴本体内主流道和料嘴内分流道的过渡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嘴的尾部侧面设置于一连接固定块的头端面上,所述连接固定块的位置与热嘴本体的尾端相对应,连接固定块固定于型腔板所在的模板中;所述连接固定块的头端面和料过渡套的尾端面的衔接处设有轴向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块的头端面和料过渡套的尾端面均为阶梯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热流道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会因模温产生热膨胀,特别是热嘴本体由于长度很长,会沿着图1中的热变形方向A进行热变形,对料嘴产生剪切力,导致料嘴折断及进料口偏移,造成模具损坏及注塑产品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包括热嘴本体和料嘴,所述热嘴本体呈柱体状且垂直于热流道模具的型腔板设置,热嘴本体的尾端设有一个以上的料嘴,所述料嘴固定于型腔板中,料嘴沿热嘴本体的径向设置,所述热嘴本体的尾端和料嘴的侧面的衔接处设有轴向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料嘴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料嘴沿周向均布地设置于热嘴本体的尾端。
进一步地,所述料嘴的侧面和热嘴本体的尾端分别设有对应衔接处的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二阶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热嘴本体的尾端中心固定有料过渡套,料过渡套内设有连通热嘴本体内主流道和料嘴内分流道的过渡流道。
更进一步地,所述料嘴的尾部侧面设置于一连接固定块的头端面上,所述连接固定块的位置与热嘴本体的尾端相对应,连接固定块固定于型腔板所在的模板中;所述连接固定块的头端面和料过渡套的尾端面的衔接处设有轴向间隙。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固定块的头端面和料过渡套的尾端面均为阶梯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料嘴固定于型腔板中,使其不能产生位移,通过在热嘴本体的尾端和料嘴的侧面的衔接处设置轴向间隙,当热嘴本体热变形膨胀时,热嘴本体可通过该处轴向间隙轴向滑动、弥补位移,防止造成料嘴移位,进而影响模具及注塑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画圈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热嘴本体
2料嘴
3型腔板
4加热器
5料过渡套
6隔热套
7连接固定块
8模具固定板
a轴向间隙
b轴向间隙
c轴向间隙
d轴向间隙
e轴向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热流道模具的热嘴结构,包括热嘴本体1和料嘴2。
所述热嘴本体1呈柱体状,热嘴本体1垂直于热流道模具的型腔板3设置,热嘴本体1的头端设有加热器4,热嘴本体1内设有沿轴向贯通两端的主流道,热嘴本体1的尾端设有一个料过渡套5和四个料嘴2。
所述料过渡套5通过其头部嵌入热嘴本体1的尾端中心的凹槽内与热嘴本体1固定,料过渡套5内设有一个主过渡流道和四个分过渡流道,所述主过渡流道与热嘴本体1内的主流道同轴且主过渡流道的头端与主流道相连通,四个所述分过渡流道沿周向均布地设置于主过渡流道的尾端周侧,每个分过渡流道沿径向设置,分过渡流道的一端与主过渡流道连通,分过渡流道的另一端通至料过渡套5的尾部侧面。
四个所述料嘴2沿周向均布地设置于料过渡套5的周侧,每个料嘴2沿热嘴本体1的径向设置,料嘴2内开设有分流道,四个料嘴2内的分流道分别与料过渡套5内的四个分过渡流道相对应且相连通。四个料嘴2均固定于热流道模具的型腔板3中,所述型腔板3固定于模板中,具体地,所述料嘴2的头部固定于型腔板3中且头部套有隔热套6,四个料嘴2的尾部侧面设置于一连接固定块7的头端面上,所述连接固定块7的位置与热嘴本体1的尾端相对应,连接固定块7与模具固定板8固定连接且固定于型腔板3所在的模板中。
其中,所述热嘴本体1的尾端和料嘴2的侧面的衔接处设有轴向间隙,当热嘴本体1沿热变形方向A热变形膨胀时,热嘴本体1可通过该处轴向间隙轴向滑动、弥补位移,防止因热嘴本体1热变形膨胀造成料嘴2移位,进而损坏模具及影响注塑产品。具体地,所述料嘴2的侧面和热嘴本体1的尾端分别设有对应衔接处的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二阶梯结构,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二阶梯结构的级数可以不等,参见图3,所述第一阶梯结构为三级阶梯结构,所述第二阶梯结构为二级阶梯结构,第一阶梯结构和第二阶梯结构之间设有轴向间隙a、b、c,并且轴向间隙a等于轴向间隙c且小于轴向间隙b。
另外,所述料过渡套5的尾端面和连接固定块7的头端面的衔接处也设有轴向间隙,供固定于热嘴本体1上的料过渡套5在热嘴本体1热变形膨胀时轴向滑动、弥补位移。具体地,料过渡套5的尾端面和连接固定块7的头端面也均为阶梯结构,料过渡套5的尾端面与连接固定块7的头端面之间设有轴向间隙d、e,并且轴向间隙d等于轴向间隙a且小于轴向间隙e。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0094.3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33662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B29C 45/27
专利分类号:B29C45/27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024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兴吉路14号
发明人:张洪杰;王兴国
第一发明人:张洪杰
当前权利人:贝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颖洁;王佳妮
代理机构:31320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