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迪: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人学彻底性研究论文

高迪: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人学彻底性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马克思人学理论方法论中的现实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以及主体性原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濡化意义重大。眼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抽象的人本主义原则方法论等弊端,迫切需要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方法论指导,从“现实的人”拓展现实性原则,“改变世界”蕴含丰富的实践性原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马克思 人学理论 方法论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就成为该学科的主概念。学界从社会哲学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些界定对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现实的人”出发拓展现实性原则

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时,阐发了关于人学的基本概念。“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应该“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坚持“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绝对精神”里“现实的人”被黑格尔泛化为人类个体,而这里“现实的人”是在时空里真实生活着,那里“现实的人”陷入在费尔巴哈的“类”的抽象,而这里“现实的人”却在社会中实际活动着。故而,人的存在直接融于自然与社会之中。马克思分别从对应关系的基本矛盾出发,论证三位一体之人的存在,描绘其基本特征,继而确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逻辑前提,也为人学其他方面作了铺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可人又极其复杂和奥秘。《家书》中,翻译家傅雷就曾这样感叹:“了解人是一种最高深的艺术,即便是最伟大的哲人、诗人、宗教家、小说家、政治家、医生、律师,都只能掌握一些原则,不能说对某些具体的实例一个人一有彻底的了解。人真是矛盾百出、复杂万分、神秘到极点的动物。”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事件正是收集和分析人的信息,它确保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唯物前提,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面对一个复杂的人的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运用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论和方法,倾心关注、阐释和评估人的思想与行为,以求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历史现象的范畴。作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与前提,“现实的人”理论是观察社会历史现象的重要观点和方法,它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有力的奠基。人们只有坚持从现实的个人及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才可获取客体的信息,分析客体思想行为的一般规律。亦只有如此,才会对思政实践保持清醒的认知。

二.“改变世界”蕴含丰富的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不满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方面——改造世界。“实践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基本原理来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来源于“改造世界”的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实践变化了,理论研究也应随之发生变化。

明确监督主体职责,对监督明确定位,提高监督管理成效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在实践中,应加强分析各监督网络活动,确保各职责得以管理,为税收、监督等制度完善夯实基础。加强各主体责任分析,实现税收有效控制,以提高税收监督成效。除此之外,还需加强税收内外监督,以规范工作人员行为。通过规章制度,以管理内部工作,促使监督机制有效落实。首先明确主体责任,基于税收监督体系角度分析,应明确各主体的义务、责任,提高岗位工作效率。其次认知政府责任,加强各种预算模式规划,以有效履行政府职责。

通过“改造世界”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乃是人“本原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作为人生存发展一种重要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本原目的是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人作为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蕴含着可塑性和创造性,从事这样一种活动,旨在更好地生存,满足“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需要。人的实践性和生成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契机,由此奠定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基础,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实现人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在不断地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之中,获得新的本质和存在。

女工店吃过晚饭,金枝好像踏着泪痕行走,她的头过分的迷昏,心脏落进污水沟中似的,她的腿骨软了,松懈了,爬上炕取她的旧鞋,和一条手巾,她要回乡,马上躺到娘身上去哭。

并且,“改造世界”的理论教育是实践。思想的人与实践的人,相辅相成。理论教育实践不仅体现活生生的感性实践,也要体现理论性特征。通过在实际领域的运用,不断改革教育内容、方法,改善教育手段。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引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以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导向,以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为辅助,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现代科技教育等,形成系统的思想理论观点的方法。具体形式有理论报告、专题讲座、网络论坛、互动研讨等,不断丰富理论教育的实践成效。

参考文献

[1]傅雷:傅雷家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9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作者介绍:高迪,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标签:;  ;  ;  ;  ;  ;  ;  ;  ;  ;  ;  ;  

高迪: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人学彻底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