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多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安全多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安全多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密钥,噪声,物理层,速率,服务质量,正定,波束。

安全多播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邓萍[1](2019)在《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多播单播混合传输中的安全波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multiple access, NOMA)的多播单播混合传输中如何实现单播信息的安全速率最大。结合各个用户之间的公平性和稳定性,在给定的译码顺序下,各用户均可以采用连续干扰消除进行译码。通过半正定松弛和对偶问题的方法,在满足多播信息服务质量和基站发送功率约束条件下,实现单播信息安全速率的最大。同时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的次优算法。实验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传输方案单播安全速率优于传统正交多址接入方案,并且次优方案的性能接近最优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8期)

赵瑞敏[2](2018)在《面向整数速率多播的弱安全网络编码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下一代网络、多媒体应用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播传输由于带宽、延迟等限制已经不适合大数据、高速率的传输。多播通信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如何在多播中安全、高效地传输数据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利用线性网络编码可以达到多播传输速率理论上限。此外,由于网络编码自身的特性,易于实现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因此,可将网络编码和多播传输进行联合研究以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安全传输。已有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播传输方案,绝大多数考虑的是实数传输速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传输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数据分组的整数倍。本文研究了,面向整数速率多播,满足弱安全需求条件下,基于线性网络编码的安全、高效数据传输策略,以最小化通信及计算资源消耗。具体如下:1、在多播通信模式下,研究了内容分发网络中,传输拓扑构建以及网络编码设计方案。其设计目标为:(1)满足弱安全需求;(2)最大化整数传输速率;(3)最小化传输代价。首先,建立了多播的网络模型,定义了弱安全需求。其次,给出了弱安全线性网络编码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进行了相关证明。然后,将该问题转化为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设计了一个可在多项式时间求解的传输拓扑构建近似算法。此外,还研究了使用确定型线性网络编码以及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策略,满足问题需求时,对有限域大小的要求。2、在多播通信模式下,研究了基于Map Reduce的分布式边缘计算环境中,整数速率的条件下,数据迁移过程中的弱安全编码方案以及计算任务分配方案的设计,以减少计算冗余,节约网络资源。首先,建立了基于Map Reduce的分布式边缘计算的网络模型,介绍了整数速率数据迁移过程的编码方案(Coded Distributed Computing,CDC),并给出了弱安全需求和问题定义。其次,证明了CDC编码方案在给定的条件下可满足弱安全需求。然后,进一步给出了满足弱安全条件下减少计算冗余的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策略在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传输/计算效率,节约了网络资源。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多播通信以及下一代网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5-01)

陈雷[3](2017)在《基于用户分簇的物理层增强安全多播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层安全技术是无线网络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在大量多播用户和窃听用户共存的场景中,针对传统物理层安全技术中在波束赋形下增加人工噪声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多播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播用户分簇策略下的物理层增强安全多播算法。首先,具有相近信道矢量的多播用户被分为同一个多播簇,不同的多播簇分配不同的子载波传输多播数据;其次,基于多播用户分簇策略的结果,提出了通过采用联合功率分配和波束赋形设计算法,最大化整个多播系统的安全多播速率;最后,为了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提出了新的搜索算法处理联合功率分配和波束赋形设计算法。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安全多播算法相比,基于多播用户分簇策略的物理层增强安全多播算法不但能够获得更高的多播安全传输速率,而且其计算复杂度也大大低于采用遍历搜索的传统安全多播算法。(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梅渭东[4](2017)在《融合多播服务的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物理层服务融合(PHY-SI)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已经受到了很高关注。这项技术在物理层上将多播服务与保密服务合并成为一种集成的服务,以实现单次的通信传输。与传统的基于上层协议的服务融合方法相比,物理层服务融合通过合理地利用无线信道的物理特性,使得多种服务可以共享相同的频谱资源,因而极大地提升了频谱效率。然而,由于融合的服务相互耦合,不同服务的传输数据之间会造成相互干扰。因此,物理层服务融合技术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建立保密服务安全性的同时,保证不损失多播服务的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安全容量域最大化”(SRRM)这一概念,即建立双目标最大化问题,寻找同时最大化多播速率与安全速率的传输方法。依据这一主线,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1)首先,本文考虑了人工噪声(AN)协助式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下的服务融合传输优化问题。人工噪声的加入一方面可以提升安全性能,却可能会影响多播服务质量。本文的目标在于联合设计多播信息、保密信息与人工噪声的输入协方差矩阵,使可达安全速率域最大化并满足发送功率约束。这一SRRM问题是一个非凸的双目标最大化问题。为求解该问题,本文将该问题重构为了一个等效的标量最优化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种搜索算法寻觅原双目标最大化问题的Pareto最优点。等效的标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多播服务质量(QoMS)约束下的安全速率最大化(SRM)问题。进一步,本文指出该SRM问题虽然是非凸的,但可通过一种双层最优化方法解决,该方法包含了求解一系列的半正定规划(SDP)问题。接下来,本文讨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下的SRRM问题。本文证明了之前使用的标量化方法依然适用于MIMO场景。对于生成的SRM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次优的difference-of-concave(DC)最优化算法,寻找到了该问题的一个驻点解。2)考虑到实际信道估计器的非完美特性,本文进一步考虑了非完美CSI下的发送优化问题。本文考虑了两种具有鲁棒性的SRRM模型,即最坏情况SRRM与中断受限SRRM。对于最坏情况SRRM问题,本文说明了该问题可以通过与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情形类似的标量化方法进行处理。对于生成的标量化问题,该问题是一个半无限的最坏情况SRM问题。本文给出了采用双层最优化思想与S-Procedure定理处理该问题的具体步骤,使原始的半无限问题转化为一个有限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涉及到中断概率约束,中断受限SRRM问题更加难以处理。该问题中的概率型约束无法转化为解析的形式,本文进而选择调用Bernstein不等式,试图寻找原SRRM问题的一个近似解。该近似解可以保证一定满足原始中断概率约束,因此是安全(或保守)的。此外,为了确保方案实现的高效性,本文还对两种模型下所得解的秩特性与算法的复杂度等进行了评估。3)最后,为了减轻无线通信对能量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还研究了物理层服务融合中的高能效传输设计问题。具体地,本文讨论了两种不同的能效折中问题,首先是安全能量效率与频谱效率的折中,即在保证两种服务的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寻找最大化安全能量效率的传输方案。由于问题的非凸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规划与DC规划的等效参数化重构,将原问题改变为了一系列凸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最大的安全能量效率可通过一种根搜索方法得到。另一类折中是安全能量效率与多播能量效率之间的折中,即寻找最大化能量效率域的传输方案。该问题是一个非凸的双目标最大化问题,同时是对SRRM在能量效率上的扩展。本文采用了一种标量化方法将其转化为一个单目标问题。尽管该问题仍然是非凸的,本文指出了该问题可再次结合分数规划与DC规划进行迭代求解。(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杨帆[5](2016)在《分布式安全多播密钥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多播是一种分布式环境下的一对多或多对多的通信技术。由于缺乏安全机制限制了分布式多播的应用。密钥管理是解决分布式多播安全通信的重要研究方法,它通过为组成员生成、分发和更新组密钥来满足加密认证等安全需求。本文从分布式多播的安全需求切入,首先分析了分布式多播密钥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概述,然后对已有的几种密钥管理方案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最后总结出了分布式多播密钥管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攀枝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鲁慕瑶[6](2015)在《Ad Hoc中基于编码的多约束多播路由安全高效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Ad Hoc应用中,在保证多种网络服务质量(Qo S)的情况下,确保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移动自组网应用的一般特点,提出了网络模型和编码方法,制订了安全规则,给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编码技术的多约束安全多播路由算法(BFSMA),该算法能够提高数据发送可靠性,减少丢包率,降低平均延迟。仿真结果对本文提出的算法给予了支持,可提高移动自组网的通信质量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5年02期)

赵欢欢,赵国柱[7](2014)在《基于模糊数学的安全多播批量密钥更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批量密钥更新方法,当时钟间隔到来时,综合考虑成员变动数量、成员变动率及时间间隔等各种因素以确定是否更新。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固定间隔密钥更新方法在密钥更新性能上有所提高,而且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能适应各种多播应用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张文,黄继海,吉江[8](2014)在《防内外部窃听的多播物理层安全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多播系统同时存在内、外部窃听者的复杂情况,提出随机化干扰的物理层多播安全传输算法。该算法基于收发天线构成信道的代数空间进行设计:一方面在内部窃听者的信道代数空间方向上不发送信息,另一方面在合法用户信道的正交方向上引入随机干扰信号。这样直接使得内部窃听者接收的信号受到能量削减的同时,非合法用户受到随机化干扰,最终实现了物理层多播信息的安全传输。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可同时保证系统内、外部窃听者极高的误码率,从而无法获取信息。(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4年07期)

林通,黄开枝,罗文宇[9](2013)在《一种基于多载波的多播系统物理层安全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限于发送方天线数目,无线多播系统整体信道通常不存在零空间,无法利用传统的物理层安全技术保证其安全传输。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载波的多播系统物理层安全方案。首先,建立了多载波多播系统物理层安全通信模型;之后,通过分配载波产生合法用户的信道零空间,在零空间内引入人工噪声保证系统的安全传输;最后,以最大化保密传输速率为目标,在系统总功率受限情况下,利用Kuhn-Tucher条件对各子载波功率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不受限于发送方天线数目,并且所提功率分配方法的系统保密传输速率比等功率分配方法提升约2 bit/(s Hz)。(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刘世俊,曹珍富[10](2013)在《容迟网络中发布/订阅多播协议的安全激励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容迟网络是一类由移动设备组成的新型网络体系,近年来的研究对其提出了许多路由方案。但是现有的路由方案大都缺乏有效的安全方案和激励机制。本文结合Spray&Wait路由算法,提出适用于容迟网络发布/订阅多播协议高效安全方案和激励机制。通过分析和仿真实验,本文证实该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网络中的节点遵照Spray&Wait路由算法为他人提供转发服务,同时可以有效地阻击泛洪攻击等多种网络中的恶意行为。(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3年05期)

安全多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下一代网络、多媒体应用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播传输由于带宽、延迟等限制已经不适合大数据、高速率的传输。多播通信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如何在多播中安全、高效地传输数据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利用线性网络编码可以达到多播传输速率理论上限。此外,由于网络编码自身的特性,易于实现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因此,可将网络编码和多播传输进行联合研究以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安全传输。已有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播传输方案,绝大多数考虑的是实数传输速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传输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传输速率是数据分组的整数倍。本文研究了,面向整数速率多播,满足弱安全需求条件下,基于线性网络编码的安全、高效数据传输策略,以最小化通信及计算资源消耗。具体如下:1、在多播通信模式下,研究了内容分发网络中,传输拓扑构建以及网络编码设计方案。其设计目标为:(1)满足弱安全需求;(2)最大化整数传输速率;(3)最小化传输代价。首先,建立了多播的网络模型,定义了弱安全需求。其次,给出了弱安全线性网络编码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进行了相关证明。然后,将该问题转化为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设计了一个可在多项式时间求解的传输拓扑构建近似算法。此外,还研究了使用确定型线性网络编码以及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策略,满足问题需求时,对有限域大小的要求。2、在多播通信模式下,研究了基于Map Reduce的分布式边缘计算环境中,整数速率的条件下,数据迁移过程中的弱安全编码方案以及计算任务分配方案的设计,以减少计算冗余,节约网络资源。首先,建立了基于Map Reduce的分布式边缘计算的网络模型,介绍了整数速率数据迁移过程的编码方案(Coded Distributed Computing,CDC),并给出了弱安全需求和问题定义。其次,证明了CDC编码方案在给定的条件下可满足弱安全需求。然后,进一步给出了满足弱安全条件下减少计算冗余的算法,并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策略在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传输/计算效率,节约了网络资源。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多播通信以及下一代网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全多播论文参考文献

[1].邓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多播单播混合传输中的安全波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赵瑞敏.面向整数速率多播的弱安全网络编码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8

[3].陈雷.基于用户分簇的物理层增强安全多播算法[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

[4].梅渭东.融合多播服务的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5].杨帆.分布式安全多播密钥管理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

[6].鲁慕瑶.AdHoc中基于编码的多约束多播路由安全高效算法[J].信息通信.2015

[7].赵欢欢,赵国柱.基于模糊数学的安全多播批量密钥更新方法[J].新乡学院学报.2014

[8].张文,黄继海,吉江.防内外部窃听的多播物理层安全算法[J].电讯技术.2014

[9].林通,黄开枝,罗文宇.一种基于多载波的多播系统物理层安全方案[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

[10].刘世俊,曹珍富.容迟网络中发布/订阅多播协议的安全激励机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

标签:;  ;  ;  ;  ;  ;  ;  

安全多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