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2001年吉林市孕产妇死亡率动态分析及干预措施

1985-2001年吉林市孕产妇死亡率动态分析及干预措施

一、1985~2001年吉林市孕产妇死亡动态分析及干预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1](2020)在《20142018年吉林市永吉县户籍人口死因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永吉县20142018年死亡报告的监测情况,通过对其死亡特征的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讨论,得出永吉县死亡谱,继而得出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了解人群死亡水平和模式,最终为寻找制定疾病防控方案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应用统计的系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信息系统。系统登记信息记录选取的时间范围是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永吉县人口死亡数据。死亡报告由14家乡镇卫生院和6家民营医院进行网络上报,按照WHO《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疾病分类,采用ICD-10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人口统计数据的来源是统计年鉴,标化死亡率的计算数据来源是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记录。相关统计内容的统计方式是根据《医学统计学》来计算。死因监测数据用Excel整理、汇总,用IBM 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α=0.05。结果:1.20142018年永吉县户籍人口总量逐年递减,经分析可见018岁组、1834岁组、3564岁组三组年龄段人口基数在近几年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65岁以上年龄组人口基数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少年人口负担系数为12.15%,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10.49%。经比较可知,少年负担系数处于稳定状态,而老年负担系数处于下降状态。2.20142018年永吉县居民上报死亡人口为12309人,粗死亡率是620.40/10万人。男性死亡人口为7384人,粗死亡率是729.99/10万。女性死亡人口为4925人,粗死亡率是506.41/10万。合计标化死亡率、男性和女性的标化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20142018年永吉县居民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J”字形,6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占75.13%;65岁以上死亡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3.20142018年永吉县居民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死亡诊断证明报告占总报告的比重是75%;最高诊断依据临床和临床+理化占总报告的比重是77.83%;死亡地点在家中所占比重是60.77%,医疗机构所占比重是32.20%,二者占总报告的92.97%;死因诊断不明比例0.06%。4.20142018年永吉县居民第一大类疾病如营养缺乏性疾病、母婴系统类疾病、传染病302人,占总报告人口数2.45%;第二大类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1621人,占总报告人口数94.41%;第三大类疾病损伤和中毒386人,占总报告人口数3.14%。5.根据20142018年数据整理,影响居民健康的前五位死亡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类疾病,占总报告的比为64.55%,粗死亡率400.49/10万;肿瘤类疾病,占总报告的比为21.37%,粗死亡率132.56/10万;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报告的比为3.57%,粗死亡率22.18/10万;损失和中毒类疾病,占总报告的比为2.73%,粗死亡率16.94/10万;消化系统疾病,占总报告的比为2.37%,粗死亡率14.72/10万。6.20142018年永吉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0.01岁,女性为82.90岁,男性为77.57岁,男性比女性年龄低5.33岁。7.20142018年去除影响死亡因素前五位疾病后期望寿命第一位为83.37岁,寿命增加值为3.36岁,寿命增长率为4.20%;期望寿命第二位为82.79岁,寿命增加值为2.78岁,寿命增长率为2.78%;期望寿命第三位为80.62岁,寿命增加值为0.61岁,寿命增长率为0.61%;期望寿命第四位为80.45岁,寿命增加值为0.44岁,寿命增长率为0.44%;期望寿命第五位为80.36岁,寿命增加值是0.35岁,寿命增长率为0.35%。8.20142018年在潜在减寿年数相关数据统计上,全死因、女性、男性平均减寿年数分别是22.33年、24.4年、20.35年。全死因、女性、男性减寿率分别为37.05%、30.55%、41.76%。全死因、女性、男性减寿年数分别为137145.42人年、55407.2人年、78840.18人年。平均减寿年数受疾病影响最大的疾病因素是损伤和中毒,人口为32.54年,其中女性为34.44年,男性为30.57年。9.20142018年永吉县造成居民早死的三种主要疾病,第一位是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居民早死概率为51.04%;第二位是恶性肿瘤,导致居民早死概率为28.29%;第三位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居民早死概率为3.51%。其中男性早死概率分别是33.29%,59.22%,4.28%,女性早死概率分别是23.07%,41.33%,2.75%。结论:1.20142018年永吉县居民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据统计可知,6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最高。2.20142018年永吉县居民由于慢性疾病的死亡率要高于其他两类疾病。3.20142018年据统计,影响死亡因素前五位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4.20142018年永吉县居民每年期望寿命均女性高于男性。5.20142018年五年内损伤和中毒造成的寿命损失最高。6.20142018年永吉县居民每年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早死概率均最高,且男性高于女性。

徐乐飞[2](2020)在《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根据政府提出的“健康江苏2030”规划纲要指标,对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全民死亡信息进行描述和探索分析,了解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情况、死亡原因及死因变化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主要致死疾病死因,分析居民期望寿命及重大疾病去死因期望寿命。该研究一方面了解人群主要死因及死因谱变化,另一方面发现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健康状况同规划纲要提出的具体要求之间的差距,为政府实现“健康江苏”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促进居民健康提出科学建议。[研究方法]从南京市鼓楼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收集2014-2018年该地区居民死亡报表信息,从南京市公安局获取南京市鼓楼区2014-2018年常驻人口数据,结合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对死亡数据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死因进行归类。该研究使用EXCEL 2019、SPSS 22.0、SAS9.4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研究指标有:(1)人口学特征指标:人口数、人口负担系数。(2)死亡水平指标:粗死亡率、不同性别与年龄段死亡率及死因别死亡率。(3)死因顺位指标:不同性别及年龄段居民的死因构成及顺位。(4)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应用趋势卡方检验进行分析。(5)期望寿命和减寿指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及减寿率。[研究结果]1.居民人口学特征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共监测4,639,386.5人,其中男性2,315,420人,女性2,323,966.5人,男女性别比为1:1。监测中15岁以下儿童为543,207.5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1.71%,15~64岁劳动人口3,376,075人,占总人口72.77%,65岁以上老年人口720,104人,占总人口15.52%。0~14岁及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增长,总负担系数、负担儿童系数和负担老年系数由2014年的33.30%、14.38%和18.92%上升至2018年的42.14%、18.18%和23.96%。2.居民死亡情况(1)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全死因死亡人数28,044人,男性15,789人,女性12,255人,平均粗死亡率为604.48/10万。总体粗死亡率、不同性别粗死亡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总体标化死亡率、不同性别标化死亡率均表现为缓慢降低趋势(x2趋势检验P<0.05)。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具体按年龄分层,5年中在40~80岁年龄段,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2)2014-2018年里每年1岁以下死亡占比都是最低,在1%以下,1岁到44岁虽然年龄跨度大,但总体死亡占比很低,男女分别低于2%,45岁至64岁男女死亡占比较高,65岁以上年龄组死亡占比最高,男女合计占比达总死亡的80%左右。(3)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婴儿死亡率最低2.67‰,最高5.5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低3.31‰,最高6.74‰。参照健康江苏规划目标,除了2015年超出规划指标外,其它四年均达标。(4)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孕产妇死亡数都为0,无孕产妇死亡情况发生。(5)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保持在9%~9.5%,相对稳定,且已经低于纲要目标提出的2030年低于10%的指标。3.人口死因谱变化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因顺位排前列的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外因,其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占45.19%,肿瘤死亡占31.10%,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占8.97%,外因占3.16%,这四种死因合占88.42%,呈现了高度集中状态。研究的五年里,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外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等种类疾病死亡率有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检验P<0.05)。五年死因顺位变化不大。不同年龄段主要死因顺位差别体现在婴儿组,婴儿组前5位死因分别为围生期疾病、先天性疾病、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外因,1岁后围生期疾病便不再出现在死因顺位前5位中,1岁后的年龄组中,至65岁进入老年之前,主要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外因、呼吸系统疾病等,65岁老年后循环系统疾病上升至顺位第一位,且占据约50%的死亡数,而外因则退出顺位前5。4.主要致死疾病死因分析(1)5年中,共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有12,673人,其中男性6,666人,女性6,007人,五年来性别粗死亡率均为男性略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11:1。循环系统疾病死因中,死亡率最高的是脑血管疾病,男性死亡率达77.53/10万,女性达73.48/10万,第二位为缺血性心脏病,男、女死亡率分别为47.31/10万、40.22/10万,男女死亡率差异不明显。45岁前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较低,不超过3/10万,45岁后死亡率开始升高,65岁以后死亡率显着升高,且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2)肿瘤居于死因顺位第二位,5年里肿瘤死亡人数共8,721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1.10%,5年总粗死亡率为187.98/10万,其中男性为231.92/10万,女性为144.19/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61倍,且5年里男女肿瘤死亡率都出现上升趋势。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气管、支气管、肺癌,其次是胃癌、结直肠癌、其它肿瘤、肝癌、胰腺癌,其中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15岁以下肿瘤死因主要为白血病、脑部肿瘤等,15~45岁青壮年肿瘤死因最高的为其它肿瘤,死亡率1.53/10万,45岁以后肿瘤死亡率开始升高,最高的仍然为气管、支气管、肺癌,其次为肝癌,65岁后年龄组肿瘤死亡率最高,顺位第一的仍为气管、支气管、肺癌,死亡率高达229.69/10万,其次为胃癌,死亡率为105.54/10万,再次为结直肠癌,死亡率为106.37/10万。(3)呼吸系统疾病死因在死亡率上排位第三,5年来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总2,515人,其中男性为1,552人,女性为963人,男性是女性的1.61倍,占总死亡人口数的8.97%,其中男性占5.53%,女性占3.4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出现在整个年龄段中,高发在70岁以后,且全程中男性显着多于女性。死亡率最高的死因类型为感染和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两大疾病。(4)外因死亡最多的是意外跌落,其次为交通事故,这两类死因占伤害死亡数的52.71%,60岁以后人群意外跌落数量明显较高,交通事故男性死亡率较女性高,25岁以后自杀者明显增多。5.期望寿命及减寿情况分析南京市鼓楼区居民2014-2018年5年男性平均期望寿命为82.33岁,女性86.42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两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年中男性期望寿命基本保持平稳,女性有所增高。去死因增寿年数最多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两大疾病,分别增寿10.69±2.23岁和4.02±0.28岁。同时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外因位于减寿顺位的前3位。[研究结论]1.2014-2018年5年里鼓楼区总体人口保持平稳,但总负担系数、负担儿童系数和负担老年系数逐年上升。2.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标化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全省趋势一致,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除2015年外均达健康江苏规划目标,而孕产妇死亡率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均以达标。3.南京市鼓楼区居民主要四大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外因,占全人群的88.42%。循环系统疾病占比最多的为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且这两类疾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循环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肺癌是肿瘤死因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其次是胃癌和结直肠癌;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人群中,因感染死亡占50.14%,其次是肺气肿、阻塞性肺病,占31.30%;外因死亡率逐年增加,其中意外跌落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伤害,其次为交通事故。4.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男性期望寿命基本保持平稳,女性有所增高。去死因增寿年数最多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两大疾病,且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外因是减寿顺位的前3位。

张华[3](2018)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的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重要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经历了大规模、快速度的发展,但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缩小的速度并不明显,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距较远。目前,中国城镇化进入到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新机遇。在此背景下,研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测度、城镇化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国外的研究大多建立在西方政治制度与行政制度基础上,带有典型的西方国家色彩;国内学者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测度、非均等化原因的研究尚缺少系统性。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学者的论述之后,本文运用逻辑推演法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态模型。从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入手,阐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条件,提出本文的核心逻辑: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目标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其中应有之义。在“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以工促农,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文化传承,绿色低碳”为基本原则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确立“政府-社会-市场-个人”多元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是必要的选择。在树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治理理念、完善均衡城乡资源配置的机制、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制度安排的驱动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呈现动态演进趋势。本文通过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城镇化演进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行了联合测度和综合计量检验,采纳区间数拓展DEMATEL法、基于实数编码的投影寻踪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实证验证,以29个省级行政区域样本和33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样本实证测度了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程度;其次,剖析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并采纳区间数拓展DEMATEL模型——差分演化算法——结构方程模型中混合模型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识别。在探寻推进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之前,本文比较了英国、美国、北欧国家、日本与韩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的实践情况,总结归纳了这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并提出经验借鉴。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要遵循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深化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绩考核机制,建立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财税机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模式等对策。

张艳梅[4](2018)在《吉林省居民2016年慢性病死因监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2016年吉林省15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吉林省15个监测地区居民的慢性病死亡情况,了解监测地区的居民慢性病死亡谱、死因构成、死亡率水平。明确影响吉林省15个监测点居民健康的重点慢性疾病,为明确重点防治疾病、制定疾病防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人口学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系统中各县区上报的常住人口资料,死亡资料来源于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期望寿命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通过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出的期望寿命。应用EXCEL软件创立数据库,利用IBM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死亡率、构成比等予以描述性分析。死亡构成比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比较,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病早死所致寿命损失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结果:1.2016年吉林省居民慢性病的死亡率为603.08/10万(标化死亡率为510.63/10万),占全部死亡的91.80%,其中女性居民为448.00/10万,男性居民为571.79/10万,男性高于女性(χ2=737.680,P<0.001);死亡率在25岁以上逐年上升,到7080岁达到高峰,且死亡主要发生在60以上人群,25岁以前在05岁年龄段死亡人数相对较高。高城镇化地区为626.26/10万,低城镇化地区为587.92/10万,城镇高于农村(χ2=23.506,P<0.001)。2.慢性病的主要死因排序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其它肿瘤、精神疾病、先天异常。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呼吸疾病排名前3,占全部慢性病死亡的91.88%。不同性别慢性病的死因顺位前8位与总体情况一致。15岁以下死亡顺位前3位分别为先天异常、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1560岁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60岁及以上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高城镇化地区的死亡顺位前3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低城镇化地区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3.2016年慢性病的PYLL为379292.4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15.57人年。循环系统位列第1,恶性肿瘤排在第2位,消化系统疾病在男性中位列第3位,女性位列第5,第4位都是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位于第5和第3。4.2016年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率为19.67%,其中男性为25.09%,女性为14.03%。结论:1.吉林省2016年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重高于国家,但标化死亡率略低于2012年的全国水平。2.男性的慢性病死亡率高于女性;25岁以上慢性病死亡率逐年递增,60岁以后迅速上升;15岁以下儿童的慢性病死因以恶性肿瘤和先天异常为主,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则主要死于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15个监测点中延吉市、吉林市丰满区、敦化市慢性病的死亡率排名在前3位;高城镇化地区的慢性病死亡率高于低城镇化率地区。3.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吉林省监测点慢性病的两大主要死亡原因。4.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造成的寿命损失最多。5.吉林省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率较高。

张敏[5](2014)在《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随着世界各国对孕产妇生存状况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发展经济和加大卫生保健投入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孕产妇死亡率的相关研究,如变化趋势、死亡原因、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等的研究,由于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合理预测和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正确的公共干预措施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着重探讨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孕产妇的死亡状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有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远低于西部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农村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是城市的数倍,同时孕产妇的死因,包括直接死因和间接死因也发生了变化。然而对于这些的探讨,或者局限在某一个省份,或者是前几年的研究,没有追踪到最新的数据研究,因此,本文选择1991-2012年的全国孕产妇死亡数据和2012年的31个省市的数据为研究数据,对孕产妇死亡率的长期趋势和地区差异进行描述,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同时探讨一种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孕产妇死亡率的未来发展,为孕产妇死亡率的控制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研究目的1.根据1991-2012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数据,探讨孕产妇死亡情况的长期变化趋势。2.根据2012年中国31个省市孕产妇死亡率的数据,绘制空间分布地图,并且找出31个省市孕产妇死亡率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3.采用合理的预测模型,对孕产妇死亡率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测,为进一步分配卫生资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提供合理建议。研究方法1.研究数据:包括孕产妇死亡率数据和31个省市的经济、人口等指标,分别来源于2013年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1)孕产妇死亡率数据:本研究的孕产妇死亡率数据分为两部分:1991-2012年的全国孕产妇死亡率、死因数据和2012年31个省市孕产妇的死亡率数据,均来源于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该数据是通过卫生部在31(香港、澳门和台湾除外)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建立的孕产妇死亡监测网的监测点所获得的。由于在中国大陆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设置监测点。(2)31个省市的卫生、人口和经济等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该数据来源于31(香港、澳门和台湾除外)个省市,由中国统计局进行编辑。2.分析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对孕产妇死亡的时间、空间变化和死亡原因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农村和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的未来情况。研究结果1.孕产妇死亡率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在城市中,从1991年的46.3/10万降到了2012年的22.2/10万,以每年3.4%的平均速度下降。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则比城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趋势更明显,从1991年的100/10万,降到2012年的25.6/10万,年平均下降速度为6.3%。在沿海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天津等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均在10/10万以下;而西部落后地区,如西藏,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76.1/10万;中部地区,如新疆、青海、云南和甘肃均在30-40/10万之间波动,其他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在10-30/10万浮动。2.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变化情况:在农村中,产科出血的死亡率由2000年的31.4/10万下降到2012年的7.0/10万,妊高症、心脏病和羊水栓塞造成的死亡率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分别从2000年的10.9/10万、5.3/10万和6.2/10万,降到2012年的2.1/10万、3.1/10万和2.9/10万。而这四类疾病占死亡总数的构成比也在发生变化。产科出血和妊高症所占的构成比由2000年的46.7%和16.2%下降为2012年的27.5%和8.4%,而心脏病和羊水栓塞所造成的死亡率却有所上升,分别由2000年的7.9%、9.2%升到2012年的12.2%和11.5%。在城市中,除了产科出血的死亡率略有上升,其他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均有降低,但是降低幅度不大。产科出血和羊水栓塞所占的构成比略有上升,其他主要疾病所占的构成比均有所下降。3.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标准化的主成分回归方程y=-0.31x1-0.49x2-0.40x3-0.80x4-0.79x5-0.87x6-0.39x7-0.62x8-0.66x9-0.40x10-0.33x11-0.15x12+0.87x13。对孕产妇死亡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文盲人口所占的比重、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4.孕产妇死亡率的预测:通过预测,得到2014年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的预测值是23.9/10万。2014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预测值是25.6/10万。结论1.本文章证实,孕产妇死亡率有了很大的降低。总体来说,农村、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的差距在变小。2.在城市和农村中,孕产妇的主要死因的死亡率和构成比发生了微弱的变化。但在预防控制孕产妇死因方面,城市和农村的重点相同。3.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对孕产妇死亡率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是文盲人口所占的比重、住院分娩率、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因此,要提高一个地区孕产妇的健康状况,应着重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加大对他们的保健服务。4.模型预测的结果是城市出现轻微的反弹,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保持平稳状态,因此在致力于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同时,也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城市的孕产妇死亡率。

刘新荣[6](2011)在《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加速经济发展,重点进行工业建设。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存在优良的工业基础设施和人才,所以率先得到国家政策支持,成为曾经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业基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东北地区被沿海地区轰轰烈烈的高速发展的经济遮住了往日的光彩,使东北地区经济与沿海地区差距越来越大,昔日“共和国的长子”逐步退步为“老工业基地”。为此,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就振兴东北地区作出了系统而全面的部署,并为振兴东北制定了一系列专项政策。2007年8月,正式发布《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规划下,一系列地区规划逐步出台,如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哈大齐工业走廊、延龙图一体化等。在上述背景下,东北地区再次获得高速发展的良机。本文结合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从多个角度对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探讨了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及变动趋势、东北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东北地区人口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的发展过程,以及这种变动的城乡差别;深入分析了“五普”期间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发展历程、变动的特征等。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对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董高霞[7](2010)在《216例围生儿死亡临床资料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临清市及周边县市近5年来围生儿死亡率、死亡构成及死因顺位的动态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围生儿死亡的各种生物学和社会学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该地区围产保健水平,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孕产妇信息质量报表,围生儿死亡调查表和围生儿死亡登记本。按照围产期1的定义,收集凡在该院上述期间分娩的所有围生儿及其母亲为对象,其中对216例围生儿死亡的死胎、死产数、早产新生儿死亡数、围生儿死亡总数及围生儿死亡孕产妇的年龄、职业、分娩方式、孕周、围生儿性别、死亡原因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围生儿死亡的影响因素。统计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X2检验。结果①近5年来临清市及周边县市在该院出生的围生儿共有15618例,其中死胎死产13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79例,围生儿死亡共216例。5年的围生儿死亡率平均为13.83%o。近5年来的围生儿死亡率程下降趋势。且2007.1-2009.1年度的围生儿死亡率较2004.1-2007.1年度的低,2004年的围生儿死亡率最高。②临清市及周边县市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顺位分别是:出生缺陷(46.29%)、早产及低体重(33.79%)、胎盘因素(4.63%)、生育计划引产(4.17%)、脐带因素(3.70%)、母亲因素(2.78%)、难产窒息(1.85%)、新生儿疾病(1.39%)、不明原因(1.39%)。临清市及周边县市死胎死产的原因顺位分别是出生缺陷(72.2%)、生育计划引产(6.5%)、胎盘因素(5.7%)、脐带因素(4.4%)、早产及低体重(4.4%)、母亲因素(3.6%)、其他及不明原因(2.2%)。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顺位分别是:早产及低体重(84.8%)、难产窒息(5%)、胎盘因素(2.5%)、母亲因素(2.5%)、脐带因素(2.5%)、新生儿疾病(1.3%)、不明原因(1.3%)。③围生儿死亡与孕周有密切关系;孕周越小围生儿死亡率越高。围生儿死亡与产检次数有密切关系,产检次数>5次的孕妇围生儿死亡率低。母亲为农民者其围生儿死亡中占64.85%。高危因素的孕妇剖宫产是保护因素。死亡围生儿中男胎(50.5%)略多于女胎(49.5%)。结论该区围生儿死亡率处于WHO规定的围生儿死亡率的三级水平(即PMR为12.0-14.9%o。),达到了卫生部规定的城市甲类地区标准。随着产科质量的提高及新生儿抢救技术的提高,围生儿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市的围产保健工作逐步完善,但还有必要进-步改进围产保健工作,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出生缺陷仍是死胎死产的重要原因,出生缺陷及早产低体重为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提示妇产科医生应充分重视遗传咨询、产前遗传学筛查及产前诊断,同时加强孕期引发早产疾病的治疗及新生儿科质量的改善。职业为农民的产妇其围生儿死亡占有绝对的比例,说明农村的围产保健工作做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要加强农村的围产保健工作,应加大农村地区医疗技术设备的投入,切实改善农民的医疗水平。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①要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②减少出生缺陷;③加强健康教育,大力宣传《母婴保健法》和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④要加强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儿科,提高助产技术和新生儿复苏技术。⑤提高产前诊断率。对于有高危妊娠的孕妇,应建议到上一级医院进行遗传咨询、唐氏筛查、染色体检测等产前诊断性筛查及检查;⑥改进和控制社会因素对围生儿死亡的影响。

梁琼[8](2010)在《思茅区21例孕产妇死亡调查及死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探索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思茅区11年间21例孕产妇死亡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例死亡孕产妇平均年龄29.14岁,死亡率108.78/10万。以直接产科原因死亡占71.43%为主,其中产科出血占47.62%,居我区孕产妇死亡之首。结论加强三级保健人员技术培训和产科质量建设,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是贫困边远山区孕晚期的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

陈卫[9](2009)在《河南农村艾滋病防治模式与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调查河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地区乡村两级卫生资源状况,评估卫生机构艾滋病防治服务能力;了解HIV感染人群的健康状况、卫生需求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评价农村卫生机构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调查艾滋病防治活动开展情况和HIV感染、发病、死亡情况,评估艾滋病防治效果;调查HIV感染人群对卫生机构的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价,评估卫生机构服务效果;探讨河南省农村艾滋病医疗救治模式,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下阶段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政策性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检索法、现场调查法、描述性分析法对农村卫生机构和艾滋病医疗救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场调查选取上蔡县和睢县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艾滋病高流行地区,分别采取整群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等方法,调查乡卫生院47所,村卫生室84所,乡、村两级医务人员131人、HIV感染人群720人、一般对照人群726人。资料分析和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x2检验、非参数假设检验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农村艾滋病防治模式:农村艾滋病防治“三级网”模式已经形成,艾滋病定点卫生机构已覆盖全省疫情较严重的13个省辖市,目前全省共有乡级定点机构577家,村级定点机构253家。本次调查地区定点乡卫生院23家,村卫生室51家。2、HIV感染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HIV感染者绝大多数处于艾滋病发病期,有症状的占88.2.%,机会性感染发生率为57.1%,影响HW感染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3、HW感染人群对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远远高于一般居民:HIV感染人群两周患病率为45.2%,一般人群13.5%;HIV感染人群两周就诊率和两周患病平均就诊次数分别为46.7%和5.0±3.9次,一般人群分别为12.1%和3.2±2.9。在就医地点选择上,HIV感染人群较一般居民更倾向于基层卫生机构,91.3%的HIV感染者门诊就医地点选择在乡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两县HIV感染人群就诊流向有所不同,上蔡县选择在村卫生室就诊的占91.7%,睢县约2/3选择在乡卫生院,1/3在村卫生室。4、具备艾滋病服务能力的卫生机构分布:两县9所县级医疗机构全部具备开展HIV咨询检测和HIV初筛工作能力;每县都有一家具备开展CD4细胞检测能力的卫生机构。艾滋病定点乡卫生院占乡卫生院总数的48.9%,分布在两县23个乡卫生院;定点村卫生室51所,占村卫生室总数的4.5%,分布在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集中的10个乡镇。5、卫生资源配置:①床位设备:每千农业人口卫生院床位数上蔡县为0.4张,睢县0.8张。定点机构平均床位数(张)、设备金额(万元)和千元以上设备数(件)分别为25、21.4和13;非定点机构分别为28.5、30.2和11.4。②人员数:定点机构卫生人员数占乡卫生院人员总数的54.4%,卫技人员占卫生人员的54.2%;非定点机构卫生人员占45.6%,卫技人员占45.8%。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卫生院人员数和卫技人员数上蔡县分别为1.1人和0.7人;睢县为1.0人和0.7人。③学历和资质:乡级卫生人员大专以上的仅占12.5%,有30.7%人员学历在中专以下。定点乡卫生院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占人员总数的67.4%;非定点机构占71.6%。抽样村卫生室人员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者占91.3%。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和乡村医师资格的分别占41.8%;54.5%。④艾滋病防治经费:上蔡艾滋病经费总额高于睢县10倍,资金流向也有所不同。上蔡县经费分配最高的是村卫生室(60.6%),睢县为乡卫生院(30.2%)。6、知识技能: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80.3%,平均得分85.55分,(85.55±8.31)。知晓率最高的主要为艾滋病传播和预防方面知识,晓率最低的是有关艾滋病诊断治疗及职业防护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不同机构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存在差异:乡卫生院高于村卫生室;定点医疗机构高于非定点医疗机构的:上蔡县高于睢县。7、防治活动评价: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人数占调查HIV感染总数的82.3%,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率为100%。对HIV阳性孕产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覆盖率97.2%。在分娩的HIV阳性孕产妇中,100%实施了抗病毒药物阻断。接受抗病毒治疗随访服务的比例81.9%。HIV感染人群能及时获得安全套的比例为63.8%。HIV阳性孕产妇所分娩的婴儿接受随访比例为99.3%,婴儿人工喂养率94.4%。8、艾滋病防治效果评价:两县当年报告HIV感染人数和AIDS病人数由2004年的162人和3569人下降到2007年的102人和210人;2003、2004和2007年两县总的全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0.13%、0.31%和0.37%:截止2007年,两县累计HIV阳性孕产妇352例,分娩婴儿283名,满18月婴儿HIV阳性3例,母婴传播比例为0.85%;艾滋病病死率由2004年的5.2%,下降到2007年的3.0%。9、卫生机构反应性和满意度评价:HIV感染人群对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评分为62.96分和64.6分,都介于“很好”与“好”之间;一般人群对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系统反应性评分为53.54分和56.28分,都介于“好”与“一般”之间。HIV感染人群对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0.1%和70.2%,一般人群为52.8%和83.0%。研究结论以县级艾滋病定点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地区艾滋病医疗救治模式已经形成: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成为农村艾滋病医疗救治的主体,农村医务人员承担了医疗救治的主要任务;HIV感染人群对卫生需求远远高于一般人群,不同流行地区对卫生服务利用不同;艾滋病定点卫生机构分布合理,具备了基本服务能力;农村艾滋病防治工作成效显着;HIV感染人群对卫生反应性和满意度好于一般人群,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通过农村艾滋病定点机构建设、提高救治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分级分类培训,对从事艾滋病医疗服务的一线医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救治水平;通过对加强HIV感染人群及其性伴健康宣传和行为干预,提高安全套使用率,降低艾滋病经性传播的危险;通过建立科学有效地艾滋病防治效果评价体系,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执行能力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艾滋病资源利用效率和艾滋病防治效果。

周守钰[10](2008)在《吉林省孕产妇死亡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孕产妇死亡率不仅是衡量母婴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是反映妇女健康水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以及整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虽然国际社会对孕产妇健康状况高度关注,通过采取多种手段对孕产妇死亡进行监测和控制,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妇女因为各种原因在分娩过程中死亡或致残。因此,重视孕产妇死亡,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仍然是改善妇女健康状况,提高妇女生存质量,维护妇女权益工作中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妇幼卫生信息工作是整个妇幼卫生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数据可为政府决策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解吉林省妇女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妇幼卫生工作规划的决策,使妇幼卫生管理工作更科学,决策更有效,我们对20022007年全省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研究主要利用吉林省孕产妇死亡报告及评审系统,收集20022007年间吉林省死亡孕产妇信息,旨在了解吉林省2002~2007年度孕产妇死亡的特征,孕产妇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孕产妇卫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根据吉林省2002~2007年度死亡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对降低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率提出可行性干预措施。

二、1985~2001年吉林市孕产妇死亡动态分析及干预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5~2001年吉林市孕产妇死亡动态分析及干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20142018年吉林市永吉县户籍人口死因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死因监测概述
        1.1.1 死因内涵
        1.1.2 死因监测内涵
        1.1.3 死因监测发展历程
        1.1.4 死因监测的意义
    1.2 死因监测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省内研究现状
        1.2.3 永吉县基本情况
        1.2.4 永吉县研究现状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人口资料
        2.1.2 死亡资料
    2.2 研究内容
    2.3 资料处理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2.5.1 死亡信息的上报与审核
        2.5.2 死亡信息的查重与订正
        2.5.3 死亡信息的可靠性
        2.5.4 死亡信息的准确性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人口学特征分析
        3.1.1 2014 ~2018 年各年度户籍人口情况
        3.1.2 2014 ~2018 年各年度户籍人口年龄构成情况
        3.1.3 2014 ~2018 年各年度户籍人口性别构成情况
        3.1.4 2014 ~2018 年各年度人口负担系数情况
    3.2 死亡概况分析
        3.2.1 总体死亡率
        3.2.2 死亡地点分布情况
        3.2.3 死亡病例人口学特征
    3.3 居民三大类疾病死亡情况
        3.3.1 居民三大类疾病各年度死亡情况
        3.3.2 居民三大类疾病分性别死亡情况
        3.3.3 居民三大类疾病分年龄死亡情况
    3.4 死因构成和顺位分析
    3.5 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3.5.1 期望寿命
        3.5.2 去死因期望寿命
    3.6 疾病负担指标分析
    3.7 早死概率
    3.8 主要死因分析
        3.8.1 恶性肿瘤
        3.8.2 心脏疾病
        3.8.3 脑血管疾病
        3.8.4 呼吸系统
        3.8.5 损伤和中毒
第4章 讨论
    4.1 永吉县居民人口概况
    4.2 永吉县居民死亡概况
    4.3 居民死因构成及顺位
    4.4 主要死因死亡状况
    4.5 三大类疾病死亡状况
    4.6 疾病负担相关指标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一、前言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
    1.资料来源
        1.1 人口资料
        1.2 死亡资料
        1.3 江苏省全省人口及死亡数据
        1.4 质量控制
    2.统计软件与方法
        2.1 死因分类
        2.2 统计软件与方法
        2.3 研究指标
三、结果
    1.南京市鼓楼区人口基本特征
        1.1 性别构成情况
        1.2 年龄构成情况
    2.人口死亡情况
        2.1 居民死亡情况
        2.2 年龄别、性别死亡率和构成情况
        2.3 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年龄别、性别死亡率与全省、全国比较
        2.4 婴儿死亡率
        2.5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6 孕产妇死亡率
        2.7 传染病死亡率
        2.8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3.人口死因谱变化
        3.1 全人群死因顺位及其变化
        3.2 分性别死因顺位及变化
        3.3 分年龄段死因顺位及变化
    4.主要致死疾病死因分析
        4.1 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分析
        4.2 肿瘤死亡分析
        4.3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情况
        4.4 外因死亡情况分析
    5 期望寿命与减寿情况
        5.1 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整体期望寿命
        5.2 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5.3 不同肿瘤对去死因期望寿命的影响
        5.4 寿命损失分析
四、讨论
    1.南京市鼓楼区人口学特征
    2.居民死亡情况
    3.人口死因谱变化
    4.主要致死疾病死因分析
    5.期望寿命与减寿情况
    6.对照健康江苏2030 规划纲要,南京市鼓楼区实现目标情况
    7.本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
五、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京市各区人口和经济情况
附录2 南京市鼓楼区居民死亡数据
附录3 各类疾病 ICD-10 分类
综述 我国居民死因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1.2.1 技术路线
        1.2.2 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1.3 主要研究方法
        1.3.1 逻辑推演法
        1.3.2 统计与计量分析法
        1.3.3 制度分析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基础研究
        2.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2.1.2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问题
    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测度的研究
        2.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
        2.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测度
    2.3 关于城镇化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系的研究
        2.3.1 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3.2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提出
        2.3.3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成因研究
        2.4.1 新型城镇化之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
        2.4.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
    2.5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
        2.5.1 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
        2.5.2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2.6 简要述评
第3章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概念界定
        3.1.1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的界定
        3.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释义
    3.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3.2.1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3.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3.3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条件
        3.3.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治理理念
        3.3.2 均衡城乡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
        3.3.3 健全的公共财政制度
        3.3.4 完善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动态模型
第4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测度评价
    4.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标准
        4.1.2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标体系
        4.1.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
    4.2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测度评价
        4.2.1 29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评价
        4.2.2 33个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测度
    4.3 测度结果分析
第5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因分析
    5.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的理论分析
        5.1.1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滞后
        5.1.2 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好
        5.1.3 财权与事权脱离的财政体制
        5.1.4 失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5.2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因的实证分析
        5.2.1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5.2.2 原因的测量
        5.2.3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5.3 计量结果分析
第6章 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借鉴
    6.1 英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6.1.1 英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
        6.1.2 政府干预为主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6.2 美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6.2.1 美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
        6.2.2 政府主导下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6.3 北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6.3.1 北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
        6.3.2 政府主导监督代理机构执行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6.4 日本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6.4.1 日本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
        6.4.2 政府主导与法律监管相结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6.5 韩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与实践经验
        6.5.1 韩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
        6.5.2 中央政府主导合作组织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6.6 典型国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经验借鉴
        6.6.1 相关制度安排必须因客观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
        6.6.2 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
        6.6.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6.6.4 政府主导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
第7章 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7.1 深化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改革
        7.1.1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7.1.2 改革财政与金融制度
        7.1.3 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7.2 转变政绩考核机制,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监管
        7.2.1 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政绩考核机制
        7.2.2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监管的民主化、科学化
    7.3 建立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的财税机制
        7.3.1 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系
        7.3.2 规范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7.4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模式
        7.4.1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精准化建设
        7.4.2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7.4.3 创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PPP供给模式
        7.4.4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吉林省居民2016年慢性病死因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概述
    1.2 慢性病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慢性病的概念
        1.2.2 全球慢性病研究现状
        1.2.3 我国慢性病研究现状
    1.3 死因统计及死因监测
        1.3.1 死因统计
        1.3.2 死因监测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及收集内容
        2.1.1 人口学资料来源及内容
        2.1.2 死亡资料来源及内容
    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
        2.3.1 死因构成
        2.3.2 顺位
        2.3.3 死亡率及性别、年龄别、死因别死亡率
        2.3.4 标化死亡率(SMR)
        2.3.5 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
        2.3.6 4种主要慢性病早死率
        2.3.7 城镇化率
        2.3.8 示范区
    2.4 质量控制方法
    2.5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慢性病死亡情况
        3.1.1 慢性病死亡的性别、年龄分布
        3.1.2 慢性病死亡的地区分布
    3.2 慢性病死亡率及死因顺位
        3.2.1 不同性别慢性病死亡率及死因顺位
        3.2.2 不同年龄段慢性病死亡率及死因顺位
        3.2.3 不同城镇化率地区慢性病死亡率及死因顺位
    3.3 慢性病的潜在减寿年数和平均减寿年数
        3.3.1 不同性别慢性病的潜在减寿年数和平均减寿年数
        3.3.2 不同城镇化率地区慢性病的潜在减寿年数和平均减寿年数
    3.4 4种主要慢性病的过早死亡率
        3.4.1 示范区与非示范区4种主要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第4章 讨论
    4.1 吉林省慢性病死亡率分析
        4.1.1 性别分布分析
        4.1.2 年龄分布分析
        4.1.3 地区分布分析
    4.2 吉林省慢性病死因顺位分析
        4.2.1 吉林省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分析
        4.2.2 吉林省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4.3 吉林省慢性病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4.4 吉林省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率分析
    4.5 建议
        4.5.1 普及慢性病健康管理知识,倡导开展健康生活
        4.5.2 加强防治慢性病的人员队伍建设
        4.5.3 做好死因监测工作,为我省健康指标提供技术支持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5)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理论
    四、方法及创新
第二章 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分析
    第一节 东北地区人口总量的变动
        一、人口总量的变动
        二、人口总量变动的特点
        三、人口总量的变动阶段
        四、东北地区人口总量变动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东北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动
        一、人口年龄结构
        二、人口的性别结构
        三、东北地区人口的空间结构
第三章 东北地区生育水平变动分析
    第一节 生育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一、生育的基本概念
        二、影响生育水平的因素
    第二节 我国人口生育水平发展历程
        一、人口出生高峰阶段(1949-1957 年)
        二、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阶段(1958-1961 年)
        三、第二次出生高峰阶段(1962-1973 年)
        四、严格控制生育阶段(1974-1980 年)
        五、第三次出生高峰阶段(1981-1990 年)
        六、出生率平稳下降(1991 年至今)
    第三节 东北地区人口生育水平发展历程
        一、辽宁省的生育水平状况
        二、吉林省分阶段不同时期生育水平状况
        三、黑龙江省分阶段不同时期生育水平状况
        四、东北三省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的比较
第四章 东北地区死亡水平变动分析
    第一节 死亡的统计指标及原因
        一、死亡的界定
        二、死亡的统计指标
        三、影响死亡的因素
    第二节 东北地区人口的死亡变动历程
        一、中国死亡水平的变动
        二、辽宁省死亡人数与死亡率变动
        三、吉林省死亡人数与死亡率变动
        四、黑龙江省死亡人数与死亡率变动
        五、与全国相比东北地区人口的死亡率差异
    第三节 东北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一、平均预期寿命的概念
        二、东北地区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第五章 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一、人口迁移的定义
        二、我国人口迁移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辽宁省人口迁移
        二、吉林省人口迁移
        三、黑龙江人口迁移
        四、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五普”以来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特征分析
        一、人口迁移的地区分布特征
        二、按性别分迁移人口的职业构成
        三、迁移人口的文化素质构成
        四、东北地区迁移人口的来源地
第六章 东北地区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经济地位
        一、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
        二、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禀赋特征
        三、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
        四、东北地区的经济地位
    第二节 东北地区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年龄结构
        二、人口城乡结构
        三、人口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三节 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第七章 对策建议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7)216例围生儿死亡临床资料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思茅区21例孕产妇死亡调查及死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年龄与孕产次:
    2.2 文化与经济:
    2.3 产前保健情况:
    2.5
    2.6
    2.7 孕产妇死亡率:
    2.8 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
3 讨论

(9)河南农村艾滋病防治模式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框架与研究内容
    一、理论框架
    二、资料来源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四、研究指标
    五、分析软件
第二部分 农村艾滋病防治模式
    一、背景
    二、农村艾滋病防治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部分 HIV感染人群卫生需求与利用
    一、HIV感染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
    二、HIV感染人群健康状况
    三、卫生服务需求
    四、卫生服务利用
    五、择医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四部分 艾滋病防治能力
    一、卫生资源配置
    二、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技能
第五部分 艾滋病防治效果评价
    一、艾滋病防治活动评价
    二、艾滋病防治效果评价
    三、卫生机构服务效果评价
第六部分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调查表
致谢

(10)吉林省孕产妇死亡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主要英文与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1.1 国内外孕产妇死亡概况
    1.2 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变迁
    1.3 世界各国针对减少孕产妇死亡采取的措施
        1.3.1 实施孕产妇死亡监测
        1.3.2 加强围生期医疗保健
        1.3.3 注重先进技术手段开发应用
        1.3.4 政府的重视与多方面协同干预
        1.3.5 相关定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3.1 资料收集
        2.3.2 资料分析
    2.4 质量控制
        2.4.1 数据收集中的质量控制
        2.4.2 漏报校正
        2.4.3 数据录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5 数据管理及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吉林省2002~2007 年孕产妇死亡率
    3.2 死亡孕产妇社会人口学特征
    3.3 孕产妇死因构成
        3.3.1 吉林省2002~2007 年间孕产妇死因构成
        3.3.2 产科出血导致孕产妇死亡原因
    3.4 孕产妇死亡有关影响因素
        3.4.1 地区差别
        3.4.2 孕期保健情况
        3.4.3 分娩相关因素
    3.5 孕产妇死亡省级评审结果分析
        3.5.1 孕产妇死亡可避免情况
        3.5.2 孕产妇死亡延误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吉林省孕产妇死亡现况
    4.2 城乡孕产妇死亡现况
    4.3 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4.3.1 个体特征与孕产妇死亡
        4.3.2 分娩方式与孕产妇死亡
        4.3.3 孕前保健与孕产妇死亡
        4.3.4 分娩地点与孕产妇死亡
    4.4 孕产妇死因构成变迁
        4.4.1 产科出血
        4.4.2 间接产科原因
    4.5 死亡评审结果分析
    4.6 降低孕产妇死亡对策分析
        4.6.1 加强对助产机构的管理
        4.6.2 加强基层人员专业培训
        4.6.3 注重高危孕妇筛查
        4.6.4 加强对孕产妇及其家属开展宣传教育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四、1985~2001年吉林市孕产妇死亡动态分析及干预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20142018年吉林市永吉县户籍人口死因监测分析[D]. 孙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2]2014-2018年南京市鼓楼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期望寿命分析[D]. 徐乐飞. 东南大学, 2020(01)
  • [3]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 张华. 辽宁大学, 2018(02)
  • [4]吉林省居民2016年慢性病死因监测分析[D]. 张艳梅. 吉林大学, 2018(01)
  • [5]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D]. 张敏. 山东大学, 2014(11)
  • [6]东北地区人口变动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 刘新荣. 吉林大学, 2011(05)
  • [7]216例围生儿死亡临床资料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D]. 董高霞. 泰山医学院, 2010(05)
  • [8]思茅区21例孕产妇死亡调查及死因分析[J]. 梁琼. 哈尔滨医药, 2010(01)
  • [9]河南农村艾滋病防治模式与效果评价[D]. 陈卫.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9)
  • [10]吉林省孕产妇死亡因素的分析[D]. 周守钰. 吉林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1985-2001年吉林市孕产妇死亡率动态分析及干预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