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有机物论文-朱坤

陆源有机物论文-朱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陆源有机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带河流,沉积物,陆源有机物,木质素

陆源有机物论文文献综述

朱坤[1](2019)在《热带不同气候类型的河流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的分布和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是连接两大碳库—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纽带,陆源有机物在河流沉积物中的埋藏过程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来源和转化过程是河流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研究的关键环节。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频率增加,而降雨模式和强度的改变导致极端洪水/干旱等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增大,森林砍伐、人工筑坝以及农业用地扩大等人文活动的加剧也引起了自然条件的变化,这些因素对陆源有机物在河流向海输送过程中的来源、降解和埋藏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热带河流具有比温带、寒带河流更加快速的碳循环,陆源有机物在热带河流中的输送过程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重点关注了亚马逊河、刚果河等热带大河流域,而对其他中小型热带河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热带河流对全球陆源有机物输送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热带地区经历了比温带、寒带地区更为剧烈的土地利用改变过程,而气候变化导致季风环流的改变,也极大地影响了热带地区的降雨模式和强度。与热带大河相比,体量更小的热带中小型河流对于这些环境条件的改变会产生更为敏感的响应。本文选择不同气候类型的热带中小型河流—马来西亚泥炭地河流(Rajang河、Maludam河、Sebuyau河和Simunjan河,热带雨林气候)、印度河叁角洲(亚热带干旱气候,紧邻热带地区)以及潘加尼河流域(热带草原气候)为研究对象,以木质素为生物标志物,利用有机物的整体参数(有机碳(OC%)、总氮(TN%)、总有机碳与总氮摩尔比(C/N)、稳定碳同位素(δ~(13)C)和粒度),结合植物、土壤样品,对以上河流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的来源、降解和埋藏过程进行示踪,并初步探讨了人文活动与自然条件的改变对热带中小型河流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的影响。马来西亚泥炭地河流沉积物中,C3植物对有机物的贡献占主导地位。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Rajang河沉积物中的有机物与其他叁条小河流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在Rajang河沉积物中,粒度对OC%和木质素含量的控制效应较强,而叁条小河流中粒度控制效应较弱。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导致采样期间出现“洪季不洪、枯季不枯”的现象,这可能是马来西亚泥炭地河流沉积物中的有机物特征没有明显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Rajang河下游和叁条小河流沉积物中,木质素的(Ad/Al)v值在0.4~0.6之间,降解程度中等,而Rajang河上游的木质素(Ad/Al)v大于0.8,降解程度较高。低pH和高氮含量可能是叁条小河流中木质素降解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印度河叁角洲沉积物中,木质素的来源受到不同区域内植被覆盖的影响较大,Λ8和δ~(13)C指示干流沉积物中C4植物草本组织的来源贡献比较明显,可能与该区域密集的C4农作物(甘蔗和向日葵)种植有关。而Σ8与平均粒径的正拟合关系(R~2=0.87,p<0.05)表明,在红树林覆盖的潮汐汊道—Waddi Khuddi Creek(W汊道)中,植物碎屑输入的贡献不容忽视。印度河叁角洲沉积物整体上呈现低碳低氮的特征,潮汐汊道沉积物的整体参数(OC%、TN%、C/N和δ~(13)C)在雨季和旱季之间相似,而木质素含量Σ8和Λ8以及降解参数(Ad/Al)v和P/(S+V)在不同的季节之间差异较大。木质素比整体参数更为明显的季节差异表明在对物源变化的响应上,木质素比整体参数更加敏感,可以直观地示踪陆源改造过程。印度河叁角洲受Kotri大坝的截流作用以及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全年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干涸状态,在当地高温干旱气候的作用下,大部分叁角洲沉积物中木质素的降解程度较高((Ad/Al)v>0.6和P/(S+V)>0.4)。而雨季时W汊道的沉积物中木质素更加“新鲜”((Ad/Al)v≈0.4),可能是新鲜植物碎屑输入的结果,这和Σ8与平均粒径的指示结果一致。在潘加尼河不同的海拔区域内,植被覆盖和土壤特征的不同导致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存在差异。山区支流(海拔>1100 m)植被主要为C3高等植物,而森林砍伐和陡峭的地形导致土壤侵蚀比较明显,Λ8和δ~(13)C的结果显示沉积物中有机物主要以C3植物和土壤的来源为主。而干流(海拔<700 m)存在大面积C4农作物(甘蔗、玉米)的种植,因此除了C3植物和土壤来源以外,个别站点的有机物存在明显的C4植物来源。与印度河叁角洲相同的是,潘加尼河沉积物中木质素特征参数的季节差异比整体参数更加明显,而沉积物的粒径对OC%及木质素含量具有一定的控制效应。旱季的山区支流沉积物中,木质素的(Ad/Al)v<0.5,而雨季和雨季后的(Ad/Al)v>0.6,降解程度更高。结合有机物来源以及土壤的DHBA/V和(Ad/Al)v的高值可知,雨季和雨季后的降雨、地表径流有所增加,引起土壤来源有机物的输入增强,导致沉积物中木质素的降解程度较高。综上所述,自然条件和人文活动的不同导致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热带中小型河流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的分布、来源和降解存在差异。热带雨林气候的马来西亚泥炭地河流中,新鲜C3植物碎屑的高强度输入以及低pH、高含量氮元素对降解过程的抑制作用导致陆源有机物比较“新鲜”,高温干旱气候和大坝截流的耦合作用引起印度河下游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的高度降解,而在热带草原气候的潘加尼河流域,土壤是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除C3植物以外的重要来源,大规模种植的C4农作物对印度河下游和潘加尼河下游沉积物中有机物的贡献不容忽视。随着气候变化和人文活动的加剧,热带中小型河流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的埋藏改造可能会继续发生变化,而这一过程对区域性及全球碳循环过程产生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3)

祁黎明,张婷,兰海青,石小梅,范萍萍[2](2015)在《木质素降解及其对木质素作为陆源有机物指示计应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源有机物的归宿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木质素作为陆源有机物的重要指示计,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降解(光降解和生物降解),对其指示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木质素作为指示计的应用概况,重点综述了木质素降解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降解对木质素指示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修正降解影响的方法,指出多重示踪方法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同时,对木质素降解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规范木质素作为指示计的使用并提高其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邵锡斌[3](2014)在《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分布和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颗粒态木质素作为生物标志物,结合粒度、叶绿素a(Chl-a)、颗粒态有机碳(OC%)、碳稳定同位素(δ13C)等参数对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2012年长江大洪水、长江口和东海陆架区水体中的分布规律和迁移特征进行示踪研究。所测样品为:2012年7月长江大洪水时期表-底层悬浮颗粒物样品;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徐六泾每月定点观测所采集的表层悬浮颗粒物样品;2011年5月、7月和8月叁个不同航次的长江口及东海陆架区悬浮颗粒物样品;2012年7月长江口航次表层悬浮颗粒物样品:2013年8月长江口及东海陆架区悬浮颗粒物样品。所有样品都进行了有机碳(OC%)、碳稳定同位素(δ13C)分析,以及颗粒态木质素的测定,部分航次样品进行了粒度以及叶绿素a(Chl-a)的测定。结果表明:2012年7月长江大洪水期颗粒态有机物的来源和组成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来源上,干流上游颗粒物中的OC%含量较低,A8(颗粒态木质素中香草基酚类、紫丁香基酚类和肉桂基酚类相对于总有机碳的含量)值较高,颗粒态有机物主要来自于上游土壤和C3植物碎屑;中下游的颗粒态有机物主要来自于中下游土壤和浮游植物的现场生产;支流两湖一江地区,较高的OC%值和较低的A8值表明,浮游植物的现场生产是颗粒态有机物的主要来源。在组成上,大洪水期的颗粒态有机物样品相比较于正常年份和特枯年份,其(Ad/Al)v(木质素香草基酚类中的酸单体与醛单体含量的比值)值较高,表明经历了高度的降解过程。而在表-底层之间,由于长江洪水期特大的径流作用,使得表-底层之间被充分混合,在来源、组成和含量上没有明显差异。夏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颗粒态有机物的分布受到盐度、总悬浮颗粒物(TSM)浓度以及最大浑浊带的影响。随着盐度增大,颗粒态陆源有机物相对于海源颗粒态有机物的贡献量逐渐下降。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下降,降低了水体的浊度,提高了浮游生物的现场生产,海源颗粒态有机物的相对贡献量增加。颗粒态木质素在向海输送过程中会受到矿物组分、生物降解、浮游生物现场生产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其组成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最大浑浊带的底部再悬浮,局部改变了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向海输送过程中的信号。东海陆架区水体中颗粒态木质素的含量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分布特征。夏季长江径流量大,颗粒态木质素含量高,维管束植物来源中有来自于被子植物的木本部分;春季长江径流量小,颗粒态木质素含量低,维管束植物来源主要来自于被子植物的草本部分,表明长江径流量大小是控制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东海陆架区水体中分布的主控因素。河口区作为陆海相互作用的交界地带,也是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向海输送过程中的必经地区。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经过该区域后,木质素含量迅速下降,组成特征(P/(V+S)、DHBA、S/V、(Ad/Al)v, Pn/P)也都发生了改变,表明河口区对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向海输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改造作用。利用Lig6示踪颗粒态陆源有机物沿着长江冲淡水方向的迁移结果表明,长江冲淡水对颗粒态陆源有机物的最远输送距离可以达到距长江口约300km处。(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5-27)

李先国,王敏,孙书文,张婷,杜培瑞[4](2013)在《渤海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对陆源有机物来源的示踪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渤海表层沉积物的木质素含量(Σ8和Λ8)及其特征参数为主要指征,结合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有机质的稳定碳同位素(δ13C)讨论了其中陆源有机物的来源和分布。结果表明,海源有机物是研究海域有机物的主要来源(相对于陆源有机物而言);入海河流和海洋动力过程是影响研究海域陆源有机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该海域的木质素源有机物主要来自黄河流域和渤海叁湾湿地被子植物的输入;酸醛比(Ad/Al)V则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的陆源有机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王敏[5](2013)在《东海泥质区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对陆源有机物的指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源有机物不仅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碳库,而且是海洋碳库的一个巨大的“源”。陆架区是陆地向海洋的过渡区,陆海交互作用强烈,同时又是陆源物质的重要迁移和埋藏区,是参与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区域。东海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之一,拥有宽阔的陆架区,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导致了独特的生态环境特点,已成为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和海洋物质通量研究的关键海域。本文以木质素含量及其相关参数为主要指征,结合元素分析探讨了东海两大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迁移和降解,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近岸内陆架泥质区沉积有机质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及其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论文对东海泥质区沉积物的总有机碳(TOC)、C/N和木质素含量及其相关参数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近岸内陆架泥质区和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介于0.41%~0.99%,平均值为0.76%,C/N值在5.00~7.50之间,表明海源有机物在表层沉积物中占主导地位;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总有机碳含量比近岸内陆架泥质区高,而对比木质素的含量发现在近岸内陆架泥质区(Σ8均值为0.35mg/10gdw)的陆源有机物则比济州岛西南泥质区高(Σ8均值为0.12mg/10gdw)。Σ8、Λ8和TOC的空间变化趋势相近,这表明木质素含量分布特征与总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相似,都是由北向南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主要受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控制以及沿岸淡水添加作用的影响。而RA7、ZA6、ZB7叁个柱状样品中总有机碳和木质素含量的垂直分布表明,输入东海的陆源有机物正在逐渐减少,尤其是来自高等植物的有机物。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河流径流量变小。木质素的植被参数S/V-C/V和LPVI显示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木质素母源植被类型多样,混合有被子植物组织和裸子植物组织,但以被子植物为主。从表层沉积物的木质素降解参数的整体情况分析,东海泥质区的陆源有机物发生了较高程度的降解,以去甲基-去甲氧基降解为主(P/(V+S)的平均值为0.85)。降解程度的时空变化显示木质素的降解程度随时间(深度)没有明显变化,即木质素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土壤和水环境中,沉积后能够较长时间稳定存在。另外,因为沉积环境的个别差异,不同地点其降解情况也略有不同,有些沉积环境中木质素氧化降解和去甲基-去甲氧基降解同时进行(如RA7站位),有些环境下氧化降解和去甲基-去甲氧基降解交替占据主导地位(如ZA6站位),还有些情况下以去甲基-去甲氧基降解或者氧化降解为主(如ZB7站位氧化降解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5)

张婷[6](2012)在《黄、东海木质素沉积记录及其在陆源有机物示踪和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碳循环从上个世纪起就已成为世界研究热点。陆源有机物在海洋中的归宿是理解全球碳循环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其中的难题就是如何定量分析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物的陆源和海源组成。木质素是维管植物的特有组分,以自然丰度高,来源和输送途径单一,存在广泛,化学稳定性和抗降解能力强,参数信息丰富等特点,成为分子化石中示踪陆源有机物的最重要的一类。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木质素就作为示踪剂被用于重建不同时期陆源有机物向海洋的输入、迁移和埋藏,反演古环境变迁、古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本文建立和优化了海洋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和计算)黄、东海沉积物样品中的木质素参数,获取了植被参数、降解参数等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其他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包括总有机质C/N、总有机质δ~(13)C、粒径等),探讨了有机物的来源、降解程度以及陆源有机碳(TOC)对埋藏在黄、东海陆架区总有机碳的贡献。借助柱状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垂直分布特征,重建了TOC的沉积记录,探讨了影响陆源有机物来源、迁移和埋藏的因素。并比较了不同海域各柱状样的不同,研究了不同流域陆源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用碱性氧化铜氧化-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用于海洋沉积物中木质素的测定,其中将PEP-SPE运用于海洋沉积物中木质素氧化产物(LOPs)的萃取,并建立了“柱上衍生”的新方法用于LOPs的衍生化。研究结果表明:空白加标样品用Cleanert PEP固相萃取法回收率为77.84~99.57%,相对标准偏差为0.57~8.04%(n=3),回收率高、重现性好、溶剂用量少,还节省时间,对于LOPs的提取具有极大的优势。柱上衍生法节省衍生化试剂,效率高,操作简便, LOPs的衍生化效率平均为100.8%±0.68%。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测定了长江口以南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木质素,回收率为72.66~85.99%,除对羟基苯甲醛外标准偏差均小于0.01mg/10gdw。(2)黄海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木质素含量比长江口以南海域略高,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显着降低。黄海海域沉积物中陆源维管植物来源的有机物在总有机物中所占比重较大。研究区域沉积物中的陆源有机物均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草本组织,而长江口以南海域沉积物中木质素参数均与长江中下游悬浮颗粒物一致,表明陆源有机物主要来自长江的输送。LPVI更细致地分析出不同区域来源植被的差异:35°N以北陆源有机物主要来自被子植物;35°N以南区域,123°E以东主要来自被子植物,而123°E以西大部分来自裸子植物草本组织。此外,该研究区域木质素的降解以去甲基/去甲氧基降解为主,氧化降解程度偏低。(3)对南黄海中部的ZY2柱状沉积物的分析表明,被子植物草本组织是陆源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仅在其中较短时期有裸子植物的添加,有机物的降解程度变化不大。首次将木质素分子化石参数与AMS14C测年相结合建立了近6000a东亚冬季风的时间变化序列如下:6000~4200a B.P.,剧烈波动期;4200~3500a B.P.,季风减弱,但在4084a B.P.略有增强;3500~1800a B.P.,稳定期;1800~100a B.P.,减弱-增强-减弱。整体而言,木质素作为环境演变的良好指示计,较好地反映出气候的变化。(4)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F10柱样,80cm以浅,木质素含量和特征参数均趋于稳定,该时期正好对应于东亚冬季风的稳定期,陆源有机物的来源和贡献趋于稳定,均为被子植物草本组织,有机物的降解程度较高;80cm以深,对应于东亚冬季风的剧烈波动期,无论沉积物来源还是陆源有机物的贡献大小和来源植被类型都有较大变化,而且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降解程度反而有所减弱。(5)长江口和闽浙沿岸泥质区的柱状沉积物中木质素含量差别不大,陆源有机物大部分来源于被子植物的草本组织,但在个别层次可能有少量木本组织的混合,几乎没有裸子植物来源。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降解程度较弱,以氧化降解为主;而且降解程度随着埋藏时间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5-24)

于灏[7](2007)在《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长江和东海陆架区的迁移和埋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木质素作为主要手段,研究了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长江、长江口和东海陆架区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和迁移变化的时空特征。样品主要包括:2003年和2006年长江流域考察所采集的植物、土壤、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样品,2003年6月到2006年10月徐六泾每月定点观测所采集的悬浮颗粒物样品,2002年9月东海陆架区调查所采集的长江口柱状沉积物样品,2003年9月东海陆架区调查所采集的悬浮颗粒物样品以及2005年8月、2006年6月和10月叁个航次在长江口采集的悬浮颗粒物样品。所有样品主要进行了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分析,以及木质素参数测定;少量长江流域样品进行了木质素单体碳稳定同位素的测定。长江流域的植物和土壤具有较强的流域特征。植物具有较宽的C/V(木质素单体中肉桂基酚类与香草基酚类的比值)vs.S/V(木质素单体中紫丁香基酚类与香草基酚类的比值)范围,不仅可以区分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还可进一步分辨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以及湿生植物和非湿生植物。随着与河口距离的增加,土壤中木质素含量降低且降解程度增大;与北支河流的土壤相比,南支的土壤OC%较高,δ~(13)C值较正且木质素含量较高。长江流域植物和土壤的木质素单体碳稳定同位素值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两者可被作为流域和海洋环境中木质素来源的两个端元。2003年长江干流悬浮颗粒物中木质素较为新鲜,而沉积物中木质素降解程度较高;从上游到下游悬浮颗粒物中木质素含量不断降低,而沉积物中木质素含量呈上升趋势。2006年长江干流中下游地区除个别站位(汉江口和鄂州)外,悬浮颗粒物中木质素降解程度增大,有机碳中木质素含量有所降低。徐六泾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木质素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Lig8(水体中颗粒态木质素含量)与长江径流量变化同向,而A8(有机碳中木质素含量)和∑8(颗粒物干重中木质素含量)变化与长江径流变化呈相反趋势。端元计算的结果显示,沉积物有机碳以土壤的贡献为主(40~90%),植物的贡献从上游的接近零增加到下游的30%~60%,浮游植物的贡献很小。2003年长江干流悬浮颗粒物有机碳中土壤组分大约占一半,从上游到下游植物碎屑的贡献减少。2006年长江中下游干流悬浮颗粒物有机碳中土壤的贡献大约增加10%,并且浮游植物的贡献明显增加,而植物碎屑的贡献明显减少。徐六泾悬浮颗粒物中各端元的贡献呈季节变化,洪季土壤的贡献增多,可达50~60%,植物碎屑的贡献很小或者没有;枯季时植物碎屑的贡献增加,最大可达60%;浮游植物的贡献平均为30~40%,在2004年9月到2005年5月期间猛增。其年际变化显示悬浮颗粒物中土壤贡献减少而植物碎屑贡献增加。粒度是影响颗粒物上陆源有机物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水库建设、季节改变和气候变化通过改变长江径流量,重新分配悬浮颗粒物上不同粒径颗粒的组成来调节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长江中的输送和埋藏。对2003年到2006年长江输送的颗粒态木质素入海通量的估算显示颗粒态木质素入海年通量大约在300×10~2吨到160×10~2吨,与长江径流量和输沙量有一定相关性。长江口区域悬浮颗粒物中木质素含量在口门内外最高,沿向海方向递减。2005年8月和2006年6月在长江北部区域颗粒态木质素含量也较高,而2006年10月长江北部颗粒态木质素含量降低,这与不同季节长江输送的径流量变化有关。木质素含量Lig6在表层水体中要高于底层水体,而A6和∑6却是底层水高于表层水,表明海水中木质素具有较强的抗降解能力。悬浮颗粒物浓度TSM是影响木质素含量Lig6的重要因素。盐度与Lig6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利用木质素示踪陆源有机物的迁移。计算可知,长江口口门区域陆源贡献最大,口门外陆源贡献迅速减少。2006年6月陆源有机物扩散与2005年8月相似,从口门向北以及东南方向都有分布,从口门的30%至124°E减少为8%。2006年10月陆源有机物影响区域明显缩小至长江口以南近岸区域,在123.5°E即降低至8%。长江径流量的大小和最大浑浊带是影响陆源有机物向海迁移的主要因素。对长江口柱状沉积物中木质素特征的研究发现,该沉积物可以较好的反映长江流域近五十年的径流输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信号。长江径流量是控制颗粒态陆源有机碳向海输送和埋藏的主要因素,上世纪80年代起长江输沙量由于人类活动干扰而改变,也使得沉积物中的信号无法继续反映其真实变化。东海陆架区水体中颗粒态木质素含量Lig6的变化不仅与长江冲淡水有关,近岸区域还受到潮周期的影响,远岸区域则受台湾暖流、黑潮等的影响,北部则会受到黄海冷水团和对马暖流的干扰。一般来讲,随离岸距离增大,水体中木质素含量Lig6减少。2003年9月航次中在离岸220km处,Lig6值即减少为当月徐六泾值的15%以下,差不多接近长江冲淡水对陆源有机物输送的最远距离。总体来讲,东海区域主要受长江冲淡水、黑潮和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这些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木质素特征各不相同。(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6-01)

陆源有机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陆源有机物的归宿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木质素作为陆源有机物的重要指示计,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降解(光降解和生物降解),对其指示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木质素作为指示计的应用概况,重点综述了木质素降解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降解对木质素指示参数的影响,提出了修正降解影响的方法,指出多重示踪方法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同时,对木质素降解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规范木质素作为指示计的使用并提高其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陆源有机物论文参考文献

[1].朱坤.热带不同气候类型的河流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物的分布和降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祁黎明,张婷,兰海青,石小梅,范萍萍.木质素降解及其对木质素作为陆源有机物指示计应用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15

[3].邵锡斌.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分布和迁移[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李先国,王敏,孙书文,张婷,杜培瑞.渤海表层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对陆源有机物来源的示踪意义[J].海洋环境科学.2013

[5].王敏.东海泥质区沉积物中木质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对陆源有机物的指示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

[6].张婷.黄、东海木质素沉积记录及其在陆源有机物示踪和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2

[7].于灏.颗粒态陆源有机物在长江和东海陆架区的迁移和埋藏[D].华东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陆源有机物论文-朱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