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应用游离皮瓣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患者80例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方法修复,观察修复效果。结果:治疗成功患者有77例,成功率为96.25%,其中前臂皮瓣成活率为95.45%,股前外皮瓣成活率为94.74%,腓骨皮瓣成活率为100%,背阔肌皮瓣存活率为100%,另外3例失败;6例患者出现局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5%。结论: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效果显著,成活率高,患者对外形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游离皮瓣移植;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

【中图分类号】R78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90-01

口腔颌面部缺损会造成患者面部发生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外形美观,甚至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1]。有研究进行过报道,随着医疗显微技术的发展,游离皮瓣移植逐渐开始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治疗中,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保证患者安全缘阴性,提高切除肿瘤的安全性,减少复发[2]。本研究主要分析口腔颌面部缺损利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的患者80例参与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平均为(46.9±6.3)岁,44例患者选择前臂游离皮瓣修复,14例选择腓骨肌皮瓣修复,19例选择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3例选择背阔肌皮瓣修复。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择双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一组切除病灶或者肿瘤,另外对显露受区的血管进行解剖,另一组进行吻合血管,制备组织瓣以及离瓣,另外对创口进行最后的关闭。游离瓣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缺损类型,根据缺损部位本研究的80例患者具体可以分为口腔及口咽部缺损34例,口外皮肤及软组织缺损20例,下颌骨缺损14例,组织填充1例,上颌骨及面中部缺损11例。游离组织瓣类型的选择需要考虑患者的缺损具体情况以及其他全身情况,缺损情况具体有缺损的范围及类型,在选择组织游离瓣类型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缺损部位为口腔及口咽者首选前臂皮瓣修复,如果缺损范围较大,选择股前外侧皮瓣或者背阔肌皮瓣进行修复;如果缺损部位在下颌骨,选择腓骨瓣进行修复;如果上颌骨以及面中部缺损较大范围,修复尽可能选择股前外侧皮瓣或者赝附体,如果缺损没有较大范围,修复选择前臂皮瓣;如果缺损部位为口外组织,根据缺损具体范围选择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皮瓣以及前臂皮瓣;如果为组织填充,就需要选择去表皮的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3]。

1.3统计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选择%表示,计量资料选择(±s)表示。

2.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结果成功治疗的患者有77例,另外3例失败。一年内出现局部并发症的患者有5例,1例为创口积液,1例为感染,1例为口腔瘘,1例为血肿,1例为前臂供区植皮坏死。所有患者供皮区以及受皮区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也没有出现远期并发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切除后,口腔颌面部会发生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由于外形的变化,患者的精神压力加大,心理负担也相应增加,容易使患者失去对治疗的信心,对术后修复重建影响很大[4]。有研究结果显示,切口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后,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不会超过70%[5]。当前由于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用于临床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有多种方法,游离皮瓣以及带蒂是比较常用的。随着显微技术的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能够实现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即可修复。

本研究所有患者选择了不同部位的皮瓣修复,结果有77例成活,成活率为96.25%,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没有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者远期并发症。可以得出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采用游离皮瓣移植的效果显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皮瓣成活率高,治疗安全性有保障。本研究使用前臂皮瓣的概率为95.45%,主要对舌部及口咽部缺损范围较小的患者比较适用,另外对腭部缺损以及上颌骨缺损肺内较小的患者比较适用。前臂皮瓣柔软度较高,并且很薄,能够防止出现术区臃肿,使患者舌体的灵活度得到保障。本研究中口腔瘘患者有1例,主要是因为皮瓣偏薄,在缝合口腔黏膜组织后容易造成颌下死腔及口底存在相关性。股前外侧皮瓣主要对于舌体及口咽缺损范围偏大的患者修复效果较好,因为股前外侧皮瓣有较大的组织量,能够保证填充的效果,还能够使伤口瘘的发生率下降[6]。但是该处皮瓣会由于供区切口基底没有良好的制动能力而降低了成活率,这就需要手术者进行谨慎的操作,保证供皮区良好的制动以及加压。腓骨游离瓣能够进行折叠使用,也可以直接单层使用,对于下颌骨切除术后较长阶段缺损的患者比较适用,但是缺乏较高的灵活度,可能会因为腓骨游离瓣切取时影响患者小腿活动功能,表明如果患者缺损比较短或者患者年龄偏大的话,应该尽可能选择非血管化的骨移植完成修复。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采用游离皮瓣移植能够提高皮瓣成活率,但是需要根据患者具体身体情况进行游离皮瓣的选择,保证选择合理,提高移植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黄圣运,李文刚,张世周等.微血管吻合器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初步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5,38(4):389-391.

[2]翟沁凯,王绪凯,卢利等.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J].口腔医学,2011,31(3):162-165.

[3]马丹.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5):58-58.

[4]邱华刚.分析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5):48-49.

[5]BalasundaramI,Al-HadadI,ParmarS,etal.Recentadvancesinreconstructive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J].BritishJOralMaxillofacSurg,2012,50(8):695-705.

[6]郝建清.游离皮瓣移植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6):93-94.

标签:;  ;  ;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