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PU手套论文和设计-王志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手套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抗静电PU手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位于手腕处固定连接有护腕,所述手套本体包括内胆层、设置在内胆层外侧的PU内层和PU外层,所述PU内层和PU外层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防护层。所述导电防护层包括涂敷在PU内层和PU外层之间的导电胶层、设置在导电胶层之间的导电线,所述护腕处的PU内层靠近PU外层的一侧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固设有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的正极端与负极端均设置有导电连接线,所述导电连接线远离纽扣电池的端部与导电线固定连接并形成导电回路。本实用新型具有抗静电并防止静电麻痹伤害人手部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抗静电PU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位于手腕处固定连接有护腕(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内胆层(101)、设置在内胆层(101)外侧的PU内层(103)和PU外层(102),所述PU内层(103)和PU外层(10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防护层(6)。

设计方案

1.一种抗静电PU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所述手套本体(1)位于手腕处固定连接有护腕(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包括内胆层(101)、设置在内胆层(101)外侧的PU内层(103)和PU外层(102),所述PU内层(103)和PU外层(102)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防护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U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防护层(6)包括涂敷在PU内层(103)和PU外层(102)之间的导电胶层(61)、设置在导电胶层(61)内的导电线(62),所述护腕(2)位于手掌一侧开设有嵌槽(7),所述嵌槽(7)开设有槽口(8),所述嵌槽(7)内固设有纽扣电池(9),所述纽扣电池(9)的正极端与负极端均与导电线(62)电性连接并形成导电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U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7)的槽口(8)上设置有密封盖(10)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U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层(101)与PU内层(103)之间还设置有抗静电层(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U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PU外层(102)位于手掌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U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12)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凹槽(13),所述防滑凹槽(13)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防滑浮点(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U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腕(2)一侧固定连接有尼龙绒带(3),所述护腕(2)另一侧设置有尼龙钩带(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静电PU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绒带(3)的端部设置有挂扣(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手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静电PU手套。

背景技术

PU树脂是一种聚氨酯树脂,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其具有低粘度、气味弱、柔软透明等特点,其更重要的特点是耐磨损、耐黄变、耐紫外线老化。在针织尼龙手套或者其他织物手套手掌或手指外部涂覆PU树脂,可以增加手套的防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可以作为精密电子生产线上很好的劳护手套。

公告号为CN20437945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乳胶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在手套本体手掌面的手套指头端部均匀分布有若干突起的浮点,浮点为半球状的凸起结构,浮点高度为1mm,直径为1mm,浮点间的间距为2mm,该浮点距离手套指头最前端为3mm的距离。

以上现有技术方案虽然提高了手套的防滑性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专门合计防静电结构,操作人员佩戴该手套在干燥环境中作业时,手套易产生静电,对人手部麻痹伤害,从而影响作业,故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PU手套,具有抗静电,防止静电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静电PU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位于手腕处固定连接有护腕,所述手套本体包括内胆层、设置在内胆层外侧的PU内层和PU外层,所述PU内层和PU外层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防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防护层可以将物体传导至手套上的静电荷进行传导消除,从而使手套具备抗静电性能,达到防止静电对人手部产生麻痹伤害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防护层包括涂敷在PU内层和PU外层之间的导电胶层、设置在导电胶层之间的导电线,所述护腕处的PU内层靠近PU外层的一侧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固设有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的正极端与负极端均与导电线电性连接并形成导电回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体将静电荷传导至手套本体手掌处的PU外层时,通过设置在PU外层与PU内层之间的导电胶层将电荷通过导电线传导至纽扣电池,并形成回路,从而起到传导并消除手套本体上的静电荷的作用,进而可以防止静电对人手部造成麻痹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嵌槽的槽口设置有密封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板可以将嵌槽内的纽扣电池进行密封防护,放置纽扣电池受潮和受损,从而使手套本体的抗静电性能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层与PU内层之间还设置有抗静电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静电层可以将一部分静电荷进行隔离,起到增加手套本体抗静电性能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PU外层位于手掌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起增加了手套本体手掌表面与物体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静摩擦力,从而达到增加手套本体防滑性能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凸起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凹槽,所述防滑凹槽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防滑浮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凹槽和防滑浮点可以进一步增加手套本体与物体的接触面积和静摩擦力,达到进一步增加手套本体防滑性能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护腕一侧固定连接有尼龙绒带,所述护腕另一侧设置有尼龙钩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尼龙绒带与尼龙钩带粘贴固定,从而将手套护腕收紧贴合在手腕处,达到防止手套滑脱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绒带的端部设置有挂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手套时可以通过挂扣将手套悬挂放置,方便了手套的收存,也可以起到减少因随意摆放手套而造成手套丢失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手套本体内胆层外侧设置PU内层和PU外层,在PU内层和PU外层之间设置导电防护层,达到增加手套本体抗静电性能的效果;

2.通过在内胆层与PU内层之间设置抗静电层,可以进一步增加手套本体得抗静电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抗静电PU手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导电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内胆层、抗静电层、PU内层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手套本体;101、内胆层;102、PU外层;103、PU内层;2、护腕;3、尼龙绒带;4、尼龙钩带;5、挂扣;6、导电防护层;61、导电胶层;62、导电线;7、嵌槽;8、槽口;9、纽扣电池;10、密封盖;11、抗静电层;12、防滑凸起;13、防滑凹槽;14、防滑浮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抗静电PU手套,如图1所示,包括手套本体1,在手套本体1位于手腕处固定连接有护腕2,在护腕2一侧固定连接有尼龙绒带3,在护腕2另一侧设置有与尼龙绒带3相互粘黏固定的尼龙钩带4,将尼龙绒带3与尼龙绒带3粘黏固定,从而可以将护腕2收紧与手腕处,防止手套本体1滑脱。

如图1所示,在尼龙绒带3的端部缝合固定有铝制金属挂扣5,当不需要使用手套时可以通过挂扣5将手套悬挂放置,方便了手套的收存,也可以起到减少因随意摆放手套而造成手套丢失的现象。

如图2和图3所示,手套本体1包括内胆层101,在内胆层101的外侧面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连接有PU内层103,在PU内层103的外侧一面均匀涂敷有导电胶层61,在导电胶层61内胶粘固定有导电线62,导电线62与导电胶层61组成导电防护层6,导电线62沿手套本体1的边缘排布且导电线62两端排布至护腕2处的PU内层103外表面。

如图2所示,在导电胶层61的外侧面还胶粘固定有PU外层102,在护腕2处的PU内层103靠近PU外层102的一侧开设有嵌槽7,嵌槽7顶部开设有槽口8,嵌槽7内固设有纽扣电池9,纽扣电池9的正极端与导电线62排布在护腕2处的一端电性连接,纽扣电池9的负极端与导电线62排布在护腕2处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导电回路。

如图2所示,在嵌槽7的槽口8处固定连接有有密封盖10,密封盖10对嵌槽7内的纽扣电池9进行密封保护,从而使导电防护层6的导电性能更加稳定。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内胆层101的外侧面与PU内层103的内侧面之间还喷涂包覆有抗静电层11,抗静电层11为具有良好抗静电性的月桂酰二乙醇胺喷涂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PU外层102位于手掌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半球形的防滑凸起12,防滑凸起12的顶部设置有弧面的防滑凹槽13,在防滑凹槽13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防滑浮点14,由于手套本体1的PU外层102比较光滑,与物体接触容易打滑,设置防滑凸起12和防滑浮点14可以起到增加PU手套防滑性能的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

当操作人员佩戴PU手套进行作业,手套在使用过程中手掌部位容易接触到带静电的物体,当物体将静电传导至手套本体1的手掌处PU外层102时,通过设置在PU外层102与PU内层103之间的导电胶层61将电荷传导至导电线62,导电线62再将电荷传导至纽扣电池9,从而形成电流回路,进而达到消除手套本体1上的静电荷并达到抗静电的效果。

通过在内胆层101的外侧面与PU内层103的内侧面之间喷涂月桂酰二乙醇胺涂层,可以形成抗静电层11,起到进一步增加手套本体1抗静电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一种抗静电PU手套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0625.X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09933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A41D 19/015

专利分类号:A41D19/015

范畴分类:15B;

申请人:南通倍成劳护用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南通倍成劳护用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34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骑岸镇工业集中区

发明人:王志华;施泉;毛文杰

第一发明人:王志华

当前权利人:南通倍成劳护用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一种抗静电PU手套论文和设计-王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