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8.1级地震相关地壳变形特征

昆仑山8.1级地震相关地壳变形特征

一、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RELATED TO Ms8.1 KUNLUNSHAN EARTHQUAKE(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亚[1](2021)在《联合InSAR和GPS观测数据研究东昆仑断裂带中西段形变特征》文中指出东昆仑断裂带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过程中,在青藏高原内部沿东昆仑古构造缝合线形成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岩石圈断裂带,是巴颜喀拉块体与柴达木块体的分界活动断裂,全长约2000km。沿东昆仑断裂发生了很多7级以上强震,包括1937年托索湖7.5级,1963年阿拉克湖7级,2001年昆仑山口8.1级地震等。本文的研究区为此次大地震以东库赛湖-阿拉克湖段区域,东经93°到97.5°之间。这一地区走滑速率大,也是滑动速率自西向东减小较为明显的地区,因此,研究此地区东昆仑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5至2020年共5年的Sentinel-1A/B降轨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获得大范围的地表LOS向形变结果,并对InSAR形变场进行降采样。然后基于负位错模型,利用InSAR形变场和1991-2015年GPS速度场,分别采用TDEFNODE软件计算东昆仑断裂带中西段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并结合地震的时空分布,进而分析研究区内东昆仑断裂带的运动状态,为认识和了解东昆仑断裂带地区的形变机制,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现今地壳运动形变特征提供支撑。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InSAR LOS向形变场与GPS速度场均表明研究区内库赛湖-阿拉克湖段东昆仑断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断层走滑速率约为10-13mm/a。通过GPS速度场剖线进行分析,表明断层两侧块体运动速率差主要表现在平行东昆仑断裂方向,即东西向,南北向的速度差较小。2.基于负位错模型,利用InSAR数据和GPS数据反演东昆仑断裂带断层闭锁程度、滑动亏损速率分布表明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西大滩段的完全闭锁深度在10km左右,阿拉克湖段的完全闭锁深度在25km处;滑动亏损速率与地震矩积累率也表现出相同的分布特征,滑动亏损速率约为12-16mm/a;2015-2020年的InSAR数据计算的闭锁程度相比较1991-2015年GPS数据计算的闭锁程度有所增强,闭锁范围呈现自东向西延伸的趋势。从不同时间段计算的断层闭锁程度、滑动亏损速率分布情况来看,库赛湖-东西大滩的闭锁程度较低,未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小。在阿拉克湖段闭锁程度较高,滑动亏损速率,地震矩积累率的分布情况也表明阿拉克湖段相比库赛湖-西大滩段的地震危险性较高。另外,2021年玛多Ms7.3级地震离东昆仑断裂带阿拉克湖段较近,可能会受到此次地震的影响,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3.通过地震时空分布图,发现研究区域内的地震沿东昆仑断裂和江错断裂随时间自西向东分布,西部区域的地震主要为2001年昆仑山口地震及其余震,在2021年玛多Ms7.3级地震之前,地震自西向东沿东昆仑断裂和江错断裂分布直至东经96°,东部区域基本没有地震发生。对比断层闭锁程度,地震主要分布在非完全闭锁区域,可以推测库赛湖-西大滩段发生的地震释放了断层闭锁积累的应变能,导致断层闭锁程度较小。未来阿拉克湖西部的东昆仑断裂的闭锁深度可能会继续向西延伸,同时也存在发生地震,释放应变能,地震时空分布继续向东扩展的可能。

李海兵,潘家伟,孙知明,司家亮,裴军令,刘栋梁,Marie-Luce CHEVALIER,王焕,卢海建,郑勇,李春锐[2](2021)在《大陆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以青藏高原为例》文中认为大陆内部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往往突显出复杂的、区域性的特征,很难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青藏高原是大陆构造变形的典型实例,具有不同构造变形的分区特征,不仅表现在物质组成、地形地貌和断裂组合等方面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出不同的地震活动特征。东昆仑断裂带以北的青藏高原北部地块,主要发育一系列挤压环境下的盆岭构造,表现为以连续变形为特征的上地壳挤压缩短变形;高原中北部巴颜喀拉地块,具有整体向东运动的特点,变形主要集中在其边缘,表现为刚性块体运动特征。在东部,由于稳定的四川盆地(扬子地块)的阻挡,位于龙日坝和龙门山断裂带之间相对坚硬的龙门山地区受到东西向强烈挤压,西部边界为伸展变形;在高原中央腹地羌塘地块西部,由于上地壳物质在向东挤出的驱动下不断变形,沿一系列小型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以伸展变形为主,表现为弥散型变形特征。相比之下,羌塘地块的东部向东-南东方向挤出,在大型走滑断层之间形成一个刚性块体;高原南部地块以东西向伸展的南北向裂谷系为主要变形特征,高原南缘以南北向挤压的大型逆冲断裂系为特征。历史地震和仪器记录的大地震(M≥8)只发生在高原东北和东南部的大型走滑带,以及东部和南部边缘的大型逆冲断裂上,沿后者更为频发。到目前为止,高原其他地区只发生了8级以下地震。青藏高原这种分区域的地壳变形形式和地震活动分布是大陆构造变形的重要特征。

武艳强,江在森,朱爽,赵静旸[3](2020)在《中国大陆西部GNSS变形特征及其与M≥7.0强震孕育的关系》文中提出基于中国大陆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NSS速度场结果,通过最小二乘配置建模、速度残差检验、应变率场分析等,研究了西部地区地壳变形特征及其与M≥7.0强震孕育的关系。主要认识包括:①GNSS应变率场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西部地区(92.5°E以西)呈现明显的EW向拉张变形特征,青藏高原东部(92.5°E~100°E)则表现为显着的EW向挤压应变积累。②GNSS旋转率场显示中国大陆西部呈现由南向北逐渐衰减的交替旋转变形现象,藏南地区为大范围顺时针旋转变形特征,旋转率极值达4.5×10-8rad/a;柴达木地块表现为逆时针旋转变形特征,极值达-1.0×10-8rad/a;塔里木地块表现为顺时针旋转变形特征,极值达1.0×10-8rad/a。③2001~2018年中国大陆西部的7次M≥7.0强震均发生在与其构造背景一致的应变积累高值区边缘,呈现一定的孕震晚期特征。因此,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和大型走滑断裂交界部位、张应变率高值区边缘与大型正断层的交界部位、压应变率高值区边缘与大型逆断层交界部位是未来强震需要关注的地点。④200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导致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较大尺度EW向挤压应变增强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巴颜喀拉地块东向运动增强引起的变形调整过程,有利于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的孕育发生。

江在森,武艳强,邹镇宇,方颖,魏文薪,刘晓霞,赵静[4](2020)在《GNSS在中国大陆的地震预测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尺度、高精度的观测结果,为强震变形模型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观测约束。本文针对GNSS技术在中国大陆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断裂带滑动特征描述、变形场动态演化解析、应变集中过程识别、潜在震源危险程度判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典型震例总结了GNSS资料在长、中、短临不同的地震预测阶段的应用。针对地震中长期预测,基于构造动力过程给出了强震危险性时空逼近的科学思路,即"板块边界动力作用—大-中尺度动态形变场—应力应变增强/集中区—孕震危险段中短期危险性的时空逼近"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GNSS监测能力提升、地震孕育过程相关的多尺度地壳形变动态信息获取、GNSS多参量动力学模型构建及产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发展展望。总体而言,GNSS技术的应用显着增强了我国地震预测的地壳形变观测基础支撑,丰富了对大陆地震孕育发生物理过程的科学认识,推动了大陆地震预测科学思路和预测方法的发展,并促进了地震预测由经验预测向物理预测的拓展。

闫全超[5](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缘位于青藏高原块体、川滇块体和四川盆地的交汇处,具有明显的构造活动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形变特征可为理解该区域的构造演化运动、隆升及扩张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对于进一步解释地壳运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运动为研究对象,以大地测量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构造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最小二乘预估、阻尼应力张量反演和块体形变分区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性、地壳水平形变、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各子块体的效能率等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2000年-2015年间2260个地震(≥ML3.0),对地震事件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进行活动性分析。结果发现集中在2008年-2013年的地震占总数目的91%,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的地震占总数目的84.2%。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块体内地震事件的平均震源深度分别为9.5±3.5km、9.9±5.5km,主要滑动性质分别为走滑、走滑兼具逆冲,两块体内震源的平均深度基本相同且滑动性质相近。而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6.2±2.1km,远远大于前两者,以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为界,北段为逆冲兼具走滑,南段则以纯逆冲为主导。(2)利用GPS数据计算青藏高原地区速度场剖面、面膨胀、剪应变、区域平均应变分布等。速度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壳近南北向缩短,近东西向拉张,且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的运动趋势;面膨胀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周边以挤压缩短为主,内部以拉张为主,青藏高原南缘和龙门山地区是挤压应变最强烈的区域;剪应变结果表明整个青藏高原的剪应变明显大于周边地区,且高剪应变主要沿大型活动断裂展布;区域平均应变结果中,羌塘地块、川滇块体、滇东地块的平均主应变方向分别为SWW-NEE、NW-SE、NNW-SSE,整体呈现自西向东的顺时针旋转趋势。而在龙门山断裂NWW-SEE向的压缩应变远远大于NNE-SSW向的拉张应变。(3)阻尼应力反演方法和迭代联合应力反演的结果显示,最大主压应力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除龙门山断裂北段西侧区域外,各子区域内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最大压应力的方向由玉树NW-SE转向为鲜水河中部的NWW-SEE,再转向为安宁河的NNW-SSE,整体显示出顺时针旋转特征。龙门山断裂带的最大压应力,在中部和南部则呈现出近东西向,而北部则存在局部差异性。(4)青藏内部各地块和部分主要断裂的效能率分配值分布表明以玉树-鲜水河断裂为界其南侧和北侧区域差异显着,在东北缘区域内各子块体边界断裂运动远大于块体内部对地壳形变的贡献,而东南缘的结果则正好相反。由效能率分配值分布特征推断出青藏高原顺时针旋转的上边界是在玉树-鲜水河断裂带附近,这一结果与根据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推断的顺时针旋转上边界轮廓基本一致,而与GPS数据推断的上边界轮廓位于昆仑断裂-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且方向垂直龙门山断裂有所差异,体现了边界线位置在不同深度上的结果。

杨海波[6](2020)在《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文中认为活动块体理论将中国大陆构造划分为一系列一级或二级活动块体单元。活动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大陆晚新生代以来构造变形的基本特征,对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孕育和发生以及地震类型起着直接控制作用。对于不同块体之间构造边界以及块体相互作用的认识,是理解青藏高原扩展与周缘地块响应过程、以及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关键所在。随着青藏高原不断向北扩展,现今祁连山—河西走廊以及阿尔金断裂系共同代表了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最北缘。河西走廊—敦煌地区位于祁连山地块、塔里木地块、北山和阿拉善地块三者之间,是研究三个地块相互作用的关键构造位置。本论文主要针对该地区以及北山南部断裂系开展研究,厘定其构造几何学、运动学、断层活动时间等,进而探讨不同块体相互作用的构造位置、变形方式、断层活动性和构造响应过程等。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三危山断裂为左旋走滑断裂,伴随逆冲分量。断裂更新世以来的左旋走滑速率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0.06~1.25mm/a和0.05~0.08mm/a。南截山断裂系主要表征为向南和向北的逆冲、以及公里级尺度的褶皱变形。南截山断裂系的南北向地壳缩短速率为~0.3mm/a。低变形速率的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吸收了阿尔金断裂东段衰减的应变约10%。另外,1000多公里长的阿尔金断裂系主要表现为连续向北东方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双重构造在深部汇聚到阿尔金主断裂上。(2)北山东南部的北河湾断裂是全新世左旋走滑断裂,局部有逆冲或正断分量。断裂的平均左旋走滑和垂直逆冲速率分别为~2.69mm/a和~0.35mm/a。遥感影像分析显示,北河湾断裂东西两侧发育许多第四纪断层陡坎、挤压脊、位错水系和基岩构造带,揭示存在一个150km长的左旋走滑压扭带。跨断裂的密集点距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揭示出断裂深部为近垂直的低阻带,且向下延伸到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北河湾断裂系与南部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体系在构造上不相连,属于北山南部独立构造体系。(3)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左旋走滑正断层。跨断层开挖的探槽揭示最新一次地震事件可能发生在~14ka。几何结构上,旧井断裂位于东西向第四纪活动的金庙沟与红旗山断裂系之间的构造阶区,总体构造样式属于转换挤压构造体系下的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旧井盆地最深沉积物的26Al/10Be埋藏测年结果表明,盆地开始接受沉积的最老年龄为距今~5.5Ma。结合更大区域晚中新世构造变形事件,显示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变形重新激活了北山南部及其以北地区,影响了整个中亚地区的地壳稳定性。(4)遥感影像解译揭示北山地块西南部北北东走向的柳园断裂系是一个左旋斜滑断裂系。山前堆积的第四纪冲洪积物被断裂垂直位错,指示柳园断裂系在第四纪发生过构造活动。柳园断裂系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与南北两侧边界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关系表明,柳园断裂系可能属于转换挤压双重构造,这与现今GPS速度场方向一致。通过对祁连山—塔里木—北山三个块体之间或块体内部断裂系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对比和分析,显示出祁连山前陆冲断系统和阿尔金断裂系仍是青藏高原北缘主要变形的构造,强烈的构造活动使得这些位置仍是现今强震孕育和发生的主要场所。青藏高原块体内部及边界的地壳变形通过断裂的走滑运动、挤压逆冲、转换挤压等被共同调节和吸收。而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更是激活了以北稳定的北山地块内部部分先存的构造带,同时可能新生了一些年轻的断裂系(如北河湾、旧井、柳园断裂系)。地块内部的地壳变形主要通过左旋走滑转换挤压和左旋走滑转换拉张而被吸收。青藏高原外围(以北)稳定地块正在遭受块体活化,但活化的幅度和分布范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王少凯[7](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郑玉龙[8](2020)在《日本地震前后GPS监测网几何网形变化与区域地壳形变特征分析》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GPS技术为代表的空间测量技术已经成为监测地质构造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现象的主要技术手段。GPS技术以其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全天候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在地震监测领域取得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国内外不少研究人员利用GPS观测结果对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为地震预报预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各观测站GPS连续观测资料的高精度处理大大提高了监测板块运动和地壳运动的能力。在GPS的监测网中,相邻基准站之间相隔的距离比较远,而且观测站的数量比较少,因此利用监测网中各观测站记录的GPS观测数据很难研究地壳细部的变化运动,但是利用监测网的观测资料分析空间大尺度的变化是可以的。本文使用的是2009年到2012年日本地震前后各两年时间里日本境内和周边的部分IGS基准站记录GPS的观测数据,GPS观测数据的基线解算和平差过程都是采用GAMIT/GLOBK软件来完成的。借助GPS三维无约束自由网平差后高精度的GPS基线向量,以GPS监测网内所有的基线长度的变化时间序列和基线间夹角的变化时间序列两个指标来全面衡量该GPS监测网几何网形结构的变化。利用解算得到的高精度的GPS基线向量可以计算出局部区域应变场相关的各参数变化的时间序列,包括基线线应变、各单元区域最大面膨胀、最大剪应变、第一剪应变和第二剪应变等5个物理量的变化趋势。根据整个GPS监测网几何网形的变化和各单元区域应变场的变化趋势来研究和分析此次日本9.0级地震前后区域地壳形变动态变化过程。

李水平[9](2019)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地壳变形:GPS观测与模拟解释》文中认为喜马拉雅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整个造山带东西长约2500 km,南北向宽度达到400 km。沿着造山带走向分布有一系列海拔超过8000 m的山峰,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因此,喜马拉雅造山带毫无疑问是当今大陆岩石圈板块边界最壮观的俯冲构造带之一。喜马拉雅造山带整体规模宏大,区域内断层分布多样,活动变形强烈,驱动机制复杂,是研究陆-陆碰撞和造山运动的理想试验场,在与造山过程有关的构造变形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构造模型试图解释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现今汇聚变形和构造隆升,如典型的“径向扩展”和“斜向汇聚”模型,不同的构造模型支持不同的驱动机制。而地表形变资料可以为检验不同的构造模型提供定量数值边界条件,有助于深入对大陆板块边界带俯冲汇聚变形模式的理解。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现今汇聚变形主要被主逆冲断裂(MHT)上的滑动所吸收,并且MHT浅部基本处于闭锁状态。长期的断层闭锁使得断层表面积累大量应变,最终通过地震获得释放。喜马拉雅造山带在过去的500年发生过超过8次Mw 7.5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对于发震断层,其能触发的最大震级和重复周期受断层表面的力学性质控制,其中断层耦合系数是衡量断层表面应力积累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活动断层的地震危险性。在海洋俯冲带,如智利、苏门答腊和日本等地区,利用GPS等大地测量资料对俯冲边界带的耦合模式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已经证实通过丰富观测资料可以不断优化断层耦合模型的分辨率。而在喜马拉雅地区,精细的断层耦合模型研究工作最近几年才逐渐开展,并揭示了MHT耦合分布的大致特征,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所使用的GPS观测资料大部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前地区,在高喜马拉雅和藏南地区的站点数量十分有限,因此高喜马拉雅下的断层耦合状态无法获得可靠约束。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事件,是指示喜马拉雅边界带断层活动和造山演化的“明灯”,对于确定喜马拉雅地震带的地震周期、能量释放和评估未来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喜马拉雅大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变形对边界带的现今汇聚变形是否存在影响?震后变形是否是影响MHT耦合状态的主要控制因素?喜马拉雅的现今耦合状态是静态还是动态的?上述科学问题所围绕的一个核心科学问题是:地震周期变形对喜马拉雅边界带现今汇聚变形和应变分配存在怎样的控制作用?板缘特大地震作为板块间挤压变形的弹性回跳过程,为研究地震周期变形对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应变积累的控制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以往研究喜马拉雅地区的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主要采用地质测量手段,以GPS为代表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为深入认识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变形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遵循上述研究思路,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喜马拉雅地区GPS加密观测与多源GPS速度场融合喜马拉雅边界带的GPS观测从地理位置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喜马拉雅山前地区和藏南地区。在藏南地区,“陆态网络”Ⅰ期和Ⅱ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建设了近90个GPS连续站和区域站,这些站点至今已经历了多期观测。此外,课题组联合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藏南地区进行GPS加密观测工作,加密了约120个GPS站点,每个站点至少观测3期。采用国际流行的GAMIT/GLOBK软件对“陆态网络”和加密的GPS资料联合处理,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策略,获得了藏南地区GPS站点在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下的时间序列和运动速度。在喜马拉雅山前地区,陆续已有大量GPS资料,由于无法获取原始数据,只能得到速度场结果,通过公共点的欧拉旋转将多源GPS速度场转换到统一的欧亚参考框架下,获取了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最为丰富完整的GPS速度场资料,为后续建模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2.喜马拉雅俯冲带汇聚变形定量分析和MHT耦合模式(1)采用二维弹性位错模型逐段计算了喜马拉雅边界带的现今汇聚速率,结果表明自西向东,汇聚速率从西段的17 mm/yr增加到东段的23 mm/yr,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与地质学结果基本一致。(2)首次定量评估了过去一世纪喜马拉雅三次特大地震(1934年M8.4比哈尔地震、1950年M8.6察隅地震和2005年Mw7.6克什米尔地震)的震后粘弹性变形效应,在模拟中考虑了印度板块和藏南地区岩石圈流变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2005年克什米尔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效应很微弱,1934年比哈尔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呈现挤压变形的特征,这种挤压会使得东尼泊尔地区的长期汇聚速率偏大,根据本文的模拟结果,长期汇聚速率会偏大23 mm/yr。1950年察隅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较明显,藏南地区的震后粘弹性变形速率达到67 mm/yr,方向与板块汇聚的方向相同,并且不同的震源模型基本获得相同的结果。(3)在扣除了三次特大地震的震后粘弹性松弛影响之后,利用弹性负位错模型反演了MHT上的震间耦合分布,1950年察隅地震的震后变形对断层耦合模型影响较大,扣除其震后变形速率后,闭锁区的宽度从100 km增加到140-180 km。最优耦合模型表明MHT浅部处于完全闭锁状态,整体呈现较均匀的闭锁分布,但在不丹段,MHT的闭锁深度比喜马拉雅其他地区要深,表明该地区具有更多的应力积累,相较于较低的历史地震水平,该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4)构建了喜马拉雅-藏南地区的活动块体模型,以GPS资料约束活动块体运动和块体内部均匀应变。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地区的活动块体内部存在明显的均匀应变,并且藏南地区的拉张变形并非均匀变化,亚东-谷露断裂的拉张速率最大,约为6 mm/yr。3.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性分析-以2015年尼泊尔地震为例(1)融合同震GPS水平位移和InSAR视线向位移建立三维同震垂直位移场,结果显示此次地震造成加德满都地区抬升约0.95 m,珠穆朗玛峰受地震的影响有所下降,其主峰的沉降量为23 cm,中国境内的希夏邦马主峰沉降约20 cm。总体上,尼泊尔地震对喜马拉雅山的长期隆升变形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2)采用三角形位错元构建主喜马拉雅断裂“双断坡”几何模型,联合GPS和InSAR资料反演2015年尼泊尔地震同震滑移及震后余滑。结果表明,尼泊尔地震最大同震滑移达到7.8 m,深度为15 km,位于中地壳断坡和浅层断坪的接触部位。不考虑中地壳断坡结构会使反演的最大滑移量偏低。震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破裂区北侧,释放的地震矩为1.02×1020 N·m,相当于一次Mw 7.3级地震,约占主震释放地震矩的12%。同震库伦应力变化和震间断层闭锁分布均表明,尼泊尔地震破裂区南部宽约60 km的区域仍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3)尼泊尔地震的主震破裂发生在震间断层闭锁区的下边界,主要能量释放位于由震间完全闭锁到自由蠕滑的转换区,并且转换区与背景地震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反映了该地区在震间期具有较强的应力积累速率(10kPa/yr)。震后余滑主要发生在同震破裂区下部,该区域在震间期存在明显蠕滑,断层面显示出速度增强的特性。(4)尼泊尔地震作为喜马拉雅边界带挤压变形的弹性回跳过程,其破裂特征和能量释放对研究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首先,尼泊尔地震破裂没有出露地表,其破裂范围可能受到MHT几何结构和断层面摩擦属性的制约;其次通过能量释放的统计发现,尼泊尔地震释放的能量明显大于该地区自1833年地震以来积累的能量,表明1833年地震只释放了部分该地区积累的应变能。上述特征表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地震破裂尺度和重复周期难以进行准确估计,仅从MHT的耦合分布来看,大地震随时都可能在喜马拉雅边界带任何地方发生。

姜中山[10](2018)在《GNSS地壳形变与断层活动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地震大地测量学开启了精确测量和研究现今大陆变形动力系统演化及其地震行为的新篇章,在厘清地壳变形模式、板块运动特征、断层耦合规律、应力传输机制、地震孕育行为和地震破裂模式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如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和卫星重力观测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时空分辨率和精度对地壳运动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对断层活动行为进行科学评定和对地球物理现象进行最优诠释。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普及为我们洞悉地壳变形特征、板块运动模式和断层活动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评估地震风险、实现地震预报和进行地震预警提供科学指导。本论文以GNSS技术为观测手段,以地震大地测量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提取地震周期内震间、同震和震后地壳变形;基于震间速度数据研究地壳应变、块体运动和断层闭锁程度;基于同震位移数据调查断层滑动分布并分析库仑应力变化;基于震后变形数据定量震后变形机制和约束岩石圈介质参数。本论文提取并建模汶川地震、尼泊尔地震和新西兰地震的震间、同震和震后变形,分析地震周期内不同阶段的地壳变形特征和断层运动状态。主要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本论文设计一套通用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分析方案,包括粗差剔除、参数估计、空间滤波和速率内插四个方面,该方案能够提取地震周期内震间、同震和震后地表变形。汶川地震的震间水平速度场(IGS08)指向东南偏东方向,水平速度场大致在[29.9,57.3]mm/yr范围内,垂直速度的范围为[-7.1,8.4]mm/yr;四川盆地测站同震变形在龙门山中段以逆冲为主,水平变形指向西北,垂直变形表现下沉;震后变形维持着同震运动趋势,其在川西高原较为活跃,而在四川盆地十分微小(<5 mm)。尼泊尔地震的震间水平速度场(IGS08)指向东北方向,水平速度范围为[39.4,54.7]mm/yr,垂向速度范围为[-113.5,7.0]mm/yr;同震变形主要位于中心尼泊尔地区,以逆冲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特征;震后变形保持着同震变形模式,但呈现更大的空间波长,水平变形最大测站为CHLM(33.4 mm),垂向抬升明显测站为MKLU(30.0 mm)。新西兰地震的震间水平速度场(IGS08)指向西北方向,其量级大约为[28.2,47.2]mm/yr,垂直震间速率为[-8.8,2.7]mm/yr。同震变形在Canterbury北部区域以右旋倾滑为主,在Marlborough断层区域以右旋走滑为主。震后变形持续向东北方向运动,在空间上衰减相对缓慢,水平变形最大测站为LOK1(42.4 mm),抬升最大测站为CMBL(42.3 mm)。2)介绍地震大地测量研究领域的震间变形建模问题,归纳总结了利用GNSS震间速度场数据研究地壳应力应变、块体运动参数和断层活动特征的理论、内容、方法和意义。本论文调查了喜马拉雅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主压形变相当活跃,最大主应变率的平均值为10.0 nanostrain/yr,最大值为35.5nanostrain/yr,最小主应变率的平均值为-25.1 nanostrain/yr,最小值为-85.6 nanostrain/yr;该地区的最大剪应变率的平均值为35.1 nanostrain/yr,最大值为87.8 nanostrain/yr,表明整个喜马拉雅构造带积累了大量的弹性能量;面膨胀率的变化范围为[-88.8,16.9]nanostrain/yr,平均值为-15.1 nanostrain/yr,说明了该区域的压缩变形尤为突出。震间断层耦合调查结果显示整个主喜马拉雅推挤断层的强闭锁状态沿断层倾向超过100 km,震间矩张量亏损速率为1.51×10200 Nm/yr;在尼泊尔境内,断层闭锁深度由西向东快速增加,在中部地区强闭锁深度超过30 km,而2015年Mw 7.8 Gorkaha主震和Mw 7.3强余震正好位于孕震断层的强闭锁区域。3)介绍地震大地测量研究领域的同震变形建模问题,归纳总结了同震变形建模的相关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重点介绍了同震滑动反演和库仑破裂准则的建模思路和研究方法。本论文通过构建两种不同的断层模型(FM1、FM2)研究汶川地震的同震变形,发现两种建模结果在滑动集中区域、峰值运动、运动方向和数据模型相关性等方面高度一致。因此,本论文断定汶川地震的同震模型不甚敏感于深部断层几何,需要依靠空间波长更大的震后变形进行约束。本论文收集目前最全面的GNSS数据进行尼泊尔地震的同震建模,结果表明同震滑动以逆冲运动为主,兼有少量右旋走滑运动;同震滑动分布于主震和最大余震震中之间,介于11-20 km深度,滑动最大值为6.26 m;此次地震释放的地震矩为7.13×1020 Nm(Mw7.8)。本论文利用丰富的同震数据和简化的断层模型调查新西兰地震的一阶破裂特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地表变形,同震滑动主要位于浅层的地壳断层,最大可达25 m;此次地震累积释放地震矩可达8.28×1020 Nm(Mw7.9);主震区域的库仑应力增加达到MPa级,且在不同的深度上呈现多样性,毫无疑问地揭示了此次多断层破裂的复杂性。4)介绍地震大地测量研究领域的震后变形建模问题,概述了震后变形的相关概念、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并重点介绍了孔隙回弹、耐震余滑和粘弹性松弛的相关物理含义、模型本构关系、时空变形特征、震后变形解释等。本论文发现基于FM1和FM2两种模型得到的汶川地震震后反演结果差异很大,且FM1模型能很好地解释该地震的震后变形,因此推测北川断层(Beichuan fault,BCF)的最优断层模型是深部为滑脱层的铲状结构;震后反向变形是由BCF浅层的反向余滑引起,其可能是由于同震阶段浅层滑动的动力学过冲导致。本论文建模分析了尼泊尔地震的震后余滑和粘弹性松弛两种变形机制,结果表明余滑主要分布在同震破裂带的北部区域,并控制着绝大部分的震后变形;粘弹性变形相对较小,保守估计青藏高原南边缘中-下地壳粘滞系数为1.6×1019Pas;研究还发现主震破裂面的浅部和西部地区在同震和震后阶段都未破裂,综合分析得出尼泊尔地区的地震风险进一步加强。本论文分析了新西兰地震触发的余滑和慢滑移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震后余滑不仅分布于浅层地壳断层,而且明显出现在深部的俯冲板块界面;该地震还触发Kapiti深部和东海岸浅部的慢滑移事件,东海岸的慢滑移运动的量级相对较小(15 cm),且活跃时间相对较短(2-3周),极有可能是同震动态应力触发所致,深部的慢滑移运动量级较大(>30 cm),且持续时间较长(>1年),极有可能是同震静态应力触发所致。

二、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RELATED TO Ms8.1 KUNLUNSHAN EARTHQUAK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RELATED TO Ms8.1 KUNLUNSHAN EARTHQUAKE(论文提纲范文)

(1)联合InSAR和GPS观测数据研究东昆仑断裂带中西段形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技术路线图
第2章 InSAR测量技术
    2.1 InSAR技术概况
    2.2 D-InSAR测量技术
    2.3 时序InSAR技术
第3章 基于PS-InSAR技术提取东昆仑断裂带形变特征
    3.1 InSAR数据与研究区概况
    3.2 PS-InSAR技术数据处理流程
    3.3 东昆仑断裂带中西段形变场提取与分析
第4章 TDEFNODE负位错反演理论与模型基础
    4.1 块体负位错模型原理
    4.2 TDEFNODE负位错反演方法
    4.3 TDEFNODE负位错反演原理
    4.4 TDEFNODE负位错反演结果评价
第5章 东昆仑断裂带中西段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
    5.1 利用InSAR数据反演东昆仑断裂带
    5.2 利用GPS数据反演东昆仑断裂带
    5.3 地震矩积累与地震分布
    5.4 综合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2)大陆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以青藏高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分区与地震活动
    1.1 青藏高原北部:盆岭构造挤压区块
    1.2 青藏高原中北部:巴颜喀拉地块向东运移挤压构造区块
    1.3 青藏高原腹地:羌塘地块向东挤出构造区块
    1.4 青藏高原南部:藏南EW向伸展区块
2 现今地表形变与运动特征
3 深部控制作用
4 结论

(3)中国大陆西部GNSS变形特征及其与M≥7.0强震孕育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GNSS速度场结果
2 GNSS应变率计算方法与残差分析
3 GNSS应变率场结果与M≥7.0强震孕育关系分析
    3.1 1999~2001期结果分析
    3.2 1999~2007期结果分析
    3.3 GNSS旋转率场的动态特征
4 讨论与结论

(4)GNSS在中国大陆的地震预测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技术思路与方法
    1.1 地震中长期危险区预测应用研究
        1.1.1 针对活动断裂帯潜在强震源断层分段分析
        1.1.1. 1 活动断裂带断层变形分段解析分析
        1.1.1. 2 多块体-边界断层非震位错模型反演分析
        1.1.2 区域地壳形变场动态变化分析
        1.1.2. 1 多期地壳运动速度场变化分析
        1.1.2. 2 多期应变率场变化分析
    1.2 地震大形势及年度趋势预测应用探索
    1.3 短期地震预测应用探索
2 实际应用情况和相关认识
    2.1 孕震过程相关的地壳运动与变形研究进展和认识
        2.1.1 地壳相对运动与变形时空分布的相对稳定性与动态性
        2.1.2 从活动断裂带地壳变形分布估计孕震断层段长期应变积累程度
        2.1.3 从地壳运动动态变化中识别、提取孕震危险性逼近的信息
        2.1.4 从应变率场的动态变化中判识存在潜在强震源的发震危险性
        2.1.5 大地震危险性相关的活动断裂带高应力状态危险段的可能判据
        2.1.6 大地震引起构造应力场调整变化对断裂带应变积累的影响
        2.1.7 GNSS时序动态变形特征与强震孕育过程的关联性
    2.2 GNSS在地震预测应用中的初步成效
3 问题讨论与未来展望
    3.1 相关问题讨论
        3.1.1 GNSS观测能否满足地震预测业务需求
        3.1.2 多尺度的地壳运动变形动态信息与孕震过程关联性的认识
    3.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2.1 GNSS地壳运动监测能力的提升
        3.2.2 获取与地震孕震过程关联的多尺度地壳运动变形动态场能力的提升
        3.2.3 发展基于GNSS观测的大陆地震物理预测的多参量动态图像
4 主要结论

(5)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构造分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2.1 引言
    2.2 区域构造分布
        2.2.1 川滇菱形块体
        2.2.2 巴颜喀拉地块
        2.2.3 龙门山断裂带
    2.3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2.3.1 震源机制解
        2.3.2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场及应变场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模型
        3.2.1 插值模型与方法
        3.2.2 最小二乘预估法
    3.3 青藏高原地区现今地壳水平形变分析
        3.3.1 数据
        3.3.2 GPS速度场特征分析
        3.3.3 青藏高原内部形变特征
        3.3.4 区域应变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反演计算
    4.1 引言
    4.2 基于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主应力模型
        4.2.1 基本原理
        4.2.2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4.3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空间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青藏地区块体形变特征分析
    5.1 区域块体形变分区原理
    5.2 青藏高原内主要断层滑动速率
        5.2.1 断裂位错模型
        5.2.2 反演方法
        5.2.3 断层滑动速率
    5.3 青藏高原内各子块体的效能率分配值
    5.4 顺时针旋转特征的上边界位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和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拟解决科学问题
    1.3 论文研究思路
    1.4 论文各章节概况
第2章 区域构造背景
    2.1 祁连山—河西走廊构造带
    2.2 阿尔金断裂系
    2.3 北山地块和阿拉善地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第四纪地貌面和沉积地层的年代学测试
    3.1 光释光测年
    3.2 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
    3.3 宇宙成因核素~(26)Al/~(10)Be简单埋藏测年
第4章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1 前人工作
        4.1.1 三危山断裂
        4.1.2 南截山断裂系
    4.2 三危山—南截山断裂系构造变形
        4.2.1 三危山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4.2.2 南截山断裂系活动逆断层和褶皱
    4.3 讨论
        4.3.1 断层运动学速率和区域构造应变吸收
        4.3.2 阿尔金断裂系NE向生长的转换挤压双重构造模型
        4.3.3 地震危险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山地块东南部北河湾断裂带晚第四纪构造变形
    5.1 北河湾断裂活动构造变形
        5.1.1 F1段
        5.1.2 F2段
        5.1.3 F3和F4段
    5.2 大地电磁探测
        5.2.1 大地电磁探测原理
        5.2.2 2D反演
        5.2.3 2D电阻率模型及构造解释
    5.3 讨论
        5.3.1 古地震震级评估
        5.3.2 先存构造活化
        5.3.3 对阿尔金断裂带向东延伸的意义
        5.3.4 识别北山东南部走滑压扭构造带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山地块南部旧井断裂系晚中新世以来构造变形
    6.1 北山南部构造研究现状
    6.2 旧井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古地震事件
        6.2.1 断层几何展布和位错地貌特征
        6.2.2 钻孔调查
        6.2.3 钻孔沉积物埋藏年龄
    6.3 讨论
        6.3.1 旧井盆地形成机制:区域转换挤压体系下转换拉张双重构造模型
        6.3.2 北山东南部发育第四纪转换拉张盆地
        6.3.3 青藏高原北部晚新生代地壳活化的时间和构造意义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山地块西南部柳园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和第四纪活动
    7.1 遥感影像分析
    7.2 断裂系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第四纪活动证据
    7.3 断裂系变形机制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青藏高原北缘块体相互作用及构造响应过程
    8.1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西昆仑山前)
    8.2 青藏高原地块与塔里木地块(阿尔金山山前)
    8.3 青藏高原地块与敦煌地块(塔里木地块东北部)
    8.4 青藏高原地块与北山地块
    8.5 青藏高原地块与阿拉善地块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9.3 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计划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现状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2.3.1 宏观界面成因
        2.3.2 宏观界面类型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2.6 黄土构造节理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3.1.1 时间分布状态
        3.1.2 空间分布状态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3.2.1 地质构造分区
        3.2.2 地震分区
        3.2.3 粒度分区
        3.2.4 降雨分区
        3.2.5 地貌分区
        3.2.6 人类活动分区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3.3.5 陇东群发区
        3.3.6 陕北群发区
        3.3.7 吕梁群发区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3.4.5 实例分析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3.6.1 城镇建设
        3.6.2 交通建设
        3.6.3 能源开发
        3.6.4 水利建设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4.2.1 边界条件
        4.2.2 建立模型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4.3.3 地应力场分析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5.4.1 典型滑坡群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日本地震前后GPS监测网几何网形变化与区域地壳形变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GPS数据处理与解算结果分析方法
    2.1 GPS数据处理软件
        2.1.1 GAMIT软件概述
        2.1.2 GAMIT软件的主要模块
        2.1.3 GAMIT/GLOBK软件的安装
        2.1.4 GAMIT/GLOBK软件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2 时间序列分析
        2.2.1 时间序列基本概念
        2.2.2 时间序列组成成分
        2.2.3 时间序列的性质和主要特征
        2.2.4 时间序列建模
        2.2.5 具体方法
        2.2.6 时间序列的主要用途
第三章 地震概述和地震前后GPS基线处理
    3.1 引言
    3.2 地震概述及其成因
    3.3 GPS在监测地震方面的应用
    3.4 地震前后GPS数据处理
        3.4.1 选择区域GPS监测网
        3.4.2 GPS数据下载
        3.4.3 GPS基线解算
        3.4.4 GPS监测网网平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地壳形变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
    4.1 引言
    4.2 基线长度时间序列分析
    4.3 基线夹角时间序列分析
    4.4 GPS网形变化分析
    4.5 GPS基线应变特征分析
        4.5.1 基线线应变特征分析
        4.5.2 基线面应变特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地壳变形:GPS观测与模拟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科学问题
        1.2.1 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汇聚变形
        1.2.2 俯冲带现今应变状态
        1.2.3 板块边界带活动块体变形
        1.2.4 喜马拉雅地震周期变形
        1.2.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性
    2.1 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2.1.1 特提斯喜马拉雅(THM)
        2.1.2 高喜马拉雅(GHM)
        2.1.3 低喜马拉雅(LHM)
        2.1.4 次喜马拉雅(SHM)
    2.2 区域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
        2.2.1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TSZ)
        2.2.2 藏南拆离系(STDS)
        2.2.3 主中央断裂带(MCT)
        2.2.4 主边界断裂带(MBT)
        2.2.5 主前缘断裂带(MFT)
        2.2.6 喜马拉雅主逆冲断裂(MHT)
        2.2.7 藏南地区主要活动断层
    2.3 喜马拉雅地震活动性
        2.3.1 历史大地震
        2.3.2 微震活动性
    2.4 小结
第三章 喜马拉雅造山带GPS观测与数据处理
    3.1 喜马拉雅地区的GPS观测
        3.1.1 境外喜马拉雅地区的GPS观测
        3.1.2 藏南地区“陆态网络”观测
        3.1.3 藏南地区GPS加密观测
    3.2 GPS观测数据的高精度处理
        3.2.1 GPS高精度观测模型
        3.2.2 GPS高精度观测误差来源
        3.2.3 基于GAMIT的高精度基线解算
        3.2.4 基于GLOBK的基线网平差
    3.3 喜马拉雅地区多源GPS速度场融合
        3.3.1 多源GPS速度场融合方法
        3.3.2 喜马拉雅地区GPS速度场融合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顾及震后变形的喜马拉雅三维震间耦合模型
    4.1 弹性/粘弹性震间形变模型
    4.2 利用GPS数据反演喜马拉雅现今汇聚速率
        4.2.1 模型设置与反演方法
        4.2.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 喜马拉雅特大地震震后粘弹性松弛
        4.3.1 震后粘弹性松弛模型
        4.3.2 破裂模型和流变参数
        4.3.3 模拟算法
        4.3.4 粘弹性松弛模拟结果
    4.4 MHT三维震间耦合模型反演
        4.4.1 数据源
        4.4.2 反演算法
        4.4.3 断层几何模型
        4.4.4 模拟结果
        4.4.5 分辨率测试
    4.5 耦合模型对比分析
        4.5.1 与以往模型对比
        4.5.2 与俯冲带耦合模式的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GPS约束下的喜马拉雅-藏南活动地块运动学模型
    5.1 活动地块划分
    5.2 反演算法
        5.2.1 块体负位错模型原理
        5.2.2 Defnode程序简介
        5.2.3 模型参数设置
    5.3 模型反演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拟合结果
        5.3.2 块体运动与旋转变形
        5.3.3 断层滑动速率
        5.3.4 块体内部均匀应变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藏南非均匀拉张
        5.4.2 喜马拉雅俯冲与藏南拉张的驱动关系
        5.4.3 对青藏高原变形机制的启示
第六章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性分析-以尼泊尔地震为例
    6.1 尼泊尔地震研究概况
    6.2 三维同震变形特征
        6.2.1 同震形变场资料
        6.2.2 同震水平位移特征
        6.2.3 同震垂直位移特征
    6.3 尼泊尔地震同震滑动与震后余滑
        6.3.1 断层几何模型
        6.3.2 滑动反演方法
        6.3.3 反演结果
    6.4 震间耦合、同震破裂和震后余滑的空间相关性
    6.5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特征
        6.5.1 地震破裂特征
        6.5.2 地震震级与重复周期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7.2 存在的问题与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10)GNSS地壳形变与断层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震间变形
        1.2.2 同震变形
        1.2.3 震后变形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地震大地测量反演理论基础
    2.1 数学物理基础
        2.1.1 应力应变基础
        2.1.2 弹性力学基础
        2.1.3 流变力学基础
    2.2 地质构造基础
        2.2.1 地球结构特征
        2.2.2 板块运动模型
        2.2.3 断层活动模式
    2.3 地震位错理论
        2.3.1 位错理论的发展
        2.3.2 点源位错模型
        2.3.3 矩形位错模型
    2.4 地震大地测量反演方法概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GNSS构造变形信号提取方法
    3.1 坐标时间序列分析
        3.1.1 坐标时间序列特征
        3.1.2 坐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2 构造变形信号的提取
        3.2.1 粗差剔除
        3.2.2 参数估计
        3.2.3 空间滤波
        3.2.4 速率内插
    3.3 坐标时间序列分析案例
        3.3.1 汶川地震变形信号提取
        3.3.2 尼泊尔地震变形信号提取
        3.3.3 新西兰地震变形信号提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震间地壳形变和断层耦合特征
    4.1 震间变形研究内容及意义
    4.2 震间变形研究基本理论
        4.2.1 应力应变模型
        4.2.2 板块运动模型
        4.2.3 弹性负位错模型
    4.3 MHT断裂震间活动性分析
        4.3.1 喜马拉雅地震带
        4.3.2 震间地壳变形特征分析
        4.3.3 MHT断裂活动速率及闭锁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同震断层滑动分布与库仑应力变化
    5.1 同震变形研究内容及意义
    5.2 同震变形研究基本理论
        5.2.1 同震滑动反演理论
        5.2.2 静态库仑破裂准则
    5.3 汶川地震同震滑动分布
        5.3.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5.3.2 同震变形模型构建
        5.3.3 同震模型反演结果
    5.4 尼泊尔地震同震变形特征
        5.4.1 构造背景与发震特征
        5.4.2 同震滑动分布特征
    5.5 新西兰地震同震应力变化
        5.5.1 多断层破裂事件
        5.5.2 同震滑动反演模型
        5.5.3 同震库仑应力变化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震后变形机制和岩石圈流变属性
    6.1 震后变形研究内容及意义
    6.2 震后变形研究基本理论
        6.2.1 孔隙回弹理论
        6.2.2 余滑变形理论
        6.2.3 粘弹性变形理论
    6.3 汶川地震震后反向变形研究
        6.3.1 震后余滑空间分布模式
        6.3.2 汶川地震断层几何结构特征
        6.3.3 震后反向变形机制分析
    6.4 尼泊尔地震震后变形机制研究
        6.4.1 震后变形模型构建
        6.4.2 余滑空间分布和区域地震风险
        6.4.3 高原粘滞参数和流变属性分析
    6.5 新西兰地震震后慢滑移变形研究
        6.5.1 新西兰地震震后变形特征
        6.5.2 震后余滑空间分布特征
        6.5.3 震后慢滑移时空特征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成果
    7.2 后续工作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学术报告

四、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EFORMATION RELATED TO Ms8.1 KUNLUNSHAN EARTHQUAKE(论文参考文献)

  • [1]联合InSAR和GPS观测数据研究东昆仑断裂带中西段形变特征[D]. 刘超亚.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大陆构造变形与地震活动——以青藏高原为例[J]. 李海兵,潘家伟,孙知明,司家亮,裴军令,刘栋梁,Marie-Luce CHEVALIER,王焕,卢海建,郑勇,李春锐. 地质学报, 2021(01)
  • [3]中国大陆西部GNSS变形特征及其与M≥7.0强震孕育的关系[J]. 武艳强,江在森,朱爽,赵静旸. 中国地震, 2020(04)
  • [4]GNSS在中国大陆的地震预测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 江在森,武艳强,邹镇宇,方颖,魏文薪,刘晓霞,赵静. 中国地震, 2020(04)
  • [5]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D]. 闫全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青藏高原北缘及北山南部活动断层运动学及块体相互作用[D]. 杨海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7]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8]日本地震前后GPS监测网几何网形变化与区域地壳形变特征分析[D]. 郑玉龙.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喜马拉雅造山带现今地壳变形:GPS观测与模拟解释[D]. 李水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10]GNSS地壳形变与断层活动特征研究[D]. 姜中山.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昆仑山8.1级地震相关地壳变形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