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语式论文_王玉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叙述语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叙事文,语体,结构主义,焦点人物,开场白,私语,斯基。

叙述语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娇[1](2019)在《从结构主义叙事学角度探析《叁里湾》中的叙述语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主义叙事学将研究重点放在小说"怎么写"上,注重小说中的叙述,叙述与语言和话语的关系密切,通过对小说中的语言研究,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文本作品。每个作家的叙述方式有不同的特点,正是通过对文本叙事的探究,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赵树理的《叁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是作者根据他在建社工作中的生活经验创作的。在叙事上,《叁里湾》主要采用第叁人称叙事,叙述者置身在外。因此,可以通过语式距离与叙述焦点两方面探讨《叁里湾》叙述语式的特点。(本文来源于《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戴发云[2](2017)在《叙述语式下小说人物心理描写微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物描写有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侧面、映衬等常见的技巧或手段,它们在同一作品的不同语境中服从于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其中,心理描写历来是一切优秀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笔触,它是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运用心理描写能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它的语体层面设置往往指向人物丰富而多样的心理内涵。从文学作品的整体性上讲,心理描写表现为(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Z2期)

林广泽[3](2009)在《“反讽”与“调侃”——对海明威小说的叙述语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明威被认为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大师之一。在小说的创作中,海明威运用平易简单的英语词汇、短词和短句巧妙的处理叙述语言,完美地组合起了具有很强张力的"反讽"叙述语式。如果将它其与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曾在我国文学界非常流行的"新写实小说"的"调侃"语式比较,更能彰显出海明威在叙述语言使用上的特征,深刻领悟作家独具一格的"反讽"语式的美学特色。(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09年04期)

曹文秀[4](2007)在《论叙述语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作为一门叙述的艺术,讲究的是叙述的技巧与方式,这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审美意蕴与价值体现。同样的素材、同样的主题,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从叙述学角度来看,叙述距离的远近和叙述视角(或称聚焦模式)的转换起着调节叙述信息的作用。距离和视角被热奈特(G. Genette)比喻性地借用“语式”这一语言学术语加以定名,成为叙述话语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以“叙述语式”为研究对象,围绕距离和视角,以热奈特的叙述话语理论为基础,结合不同时期各国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话语分析,力求更加深入地理解叙事作品的叙述方式。全文共分叁部分:第一章概述,分析了“故事”与“话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语式”作了理论上的界定。“语式”指的是对叙述信息的调节和把握,分为距离和视角两种形态,表示的是故事与话语之间的多种关系。第二章叙述距离,指叙述信息数量的控制和模仿程度,分为事件叙事和话语叙事。讲述与展示作为两种修辞技巧在事件叙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上的诸多学者对此都有过阐释。高度的展示与纯粹的讲述往往难分难解,二者可以熔于一炉。话语叙事具体分为叁种类型:“叙述化”话语或讲述话语、转换话语和“模仿”话语。第叁章叙述视角,指作品中叙述者与被叙述的事件之间的关系。明确“感知者”与“叙述者”的界限是分析视角问题的前提;在对视角的诸多分类中存在许多混乱,本文引用并分析了学者申丹对这一问题的澄清与解释,力图对其有所推进;在叙述实践中,不同聚焦方式的同时运用能使作品产生不同的叙述效果。叙述距离的远近为小说营构了一个真幻迥异的艺术空间,而叙述视角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对文本的多种阐释。只有对这一问题先行了解,才有可能实现对可能的有效写作技巧的实验与尝试,并深化对小说表达方式与审美特征的认识,提高欣赏和评论小说艺术的水平。(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刘勇强,杨庆茹[5](2006)在《“叁言”与《十日谈》叙述语式与语体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语式为文本由叙述方式的运用而构成的形态模式,“叁言”的叙事法基本上是以一事为枢,串联多事,记人一生的“纪传体”,故事多曲折而且完整,体现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叙述传统;《十日谈》却没有承接西方叙事文学在史诗、戏剧、长篇小说形成的塑造性格的语式传统,大部分文本是只叙一事,不注重写人物的一生,叙述时间和故事发生时间都比较集中,篇幅不长。语言形式与语体变化的意义并不是只局限于语言学、文体学本身。它实际上更多地含带着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观念方面的色彩。(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06年04期)

王钦峰[6](1999)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叙述语式的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述语式 ,正如它的叙述时间一样 ,对传统文学的叙述法则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革新。本文集中揭示了他的叙述语式方面的特点 ,同时否定性地评析了法国叙述学派对于福楼拜的盲目推崇 ,以及他们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贡献的盲视。(本文来源于《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4期)

马云[7](1999)在《欲将沉醉换悲凉——张爱玲故事的叙述语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的小说有独特的叙述语式 ,她通过开场白、装饰语、私语、警语和结束语 ,寄寓了这位贵族出身的女作家的情与智 ,爱与恨 ,希望与梦想。张爱玲讲述的是她自己的身世 ,一个繁华落尽梦繁华的凄凉故事(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1999年03期)

王钦峰[8](1994)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述语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述语式正如它的叙述时间一样,对传统文学的叙述法则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革新。本文集中揭示了他的叙述语式方面的特点,同时否定性地评析了叙述学派对于福楼拜的盲目推崇,以及他们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贡献的盲视。(本文来源于《宜昌师专学报》期刊1994年01期)

叙述语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物描写有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侧面、映衬等常见的技巧或手段,它们在同一作品的不同语境中服从于人物性格、命运的变化和主题表达的需要。其中,心理描写历来是一切优秀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笔触,它是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主题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运用心理描写能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它的语体层面设置往往指向人物丰富而多样的心理内涵。从文学作品的整体性上讲,心理描写表现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叙述语式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玉娇.从结构主义叙事学角度探析《叁里湾》中的叙述语式[J].长治学院学报.2019

[2].戴发云.叙述语式下小说人物心理描写微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

[3].林广泽.“反讽”与“调侃”——对海明威小说的叙述语式分析[J].长江学术.2009

[4].曹文秀.论叙述语式[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刘勇强,杨庆茹.“叁言”与《十日谈》叙述语式与语体比较[J].北方论丛.2006

[6].王钦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叙述语式的革新[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

[7].马云.欲将沉醉换悲凉——张爱玲故事的叙述语式[J].中国文学研究.1999

[8].王钦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叙述语式[J].宜昌师专学报.1994

论文知识图

仿真流程图直接引语分布图(转引自钱汝敏2001: 259)景、人的精4《围城》子库叙述策略中修辞手段界面...图1中dp和frame分别代表语篇构式类整体...

标签:;  ;  ;  ;  ;  ;  ;  

叙述语式论文_王玉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