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试验论文_李飞,杨俊杰,宋琦,孙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型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负荷,气象局,岩盐,河工,砂土,有限元。

模型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飞,杨俊杰,宋琦,孙涛[1](2020)在《多层砂土地基扩底桩单桩抗压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室内半模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揭示多层砂土地基扩底桩单桩抗压承载特性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分析极限承载力与H_h/D(持力层厚度与扩大头直径之比)的关系可以看出,单桩的抗压极限承载力随H_h/D逐渐增加,当H_h/D超过2.0时,极限承载力基本不再增加,此时的单桩抗压极限承载力稳定在300.01~303.25 N,是H_h/D=0.5时极限承载力(183.83 N)的1.65倍。扩大头下部土体发生局部压缩—剪切破坏,破坏面从扩大头底面边缘向斜下方扩展,在水平方向影响范围达到最大后逐渐向桩内侧收缩;荷载作用越大,地基破坏区域越大,相应的极限抗压承载力也越大;持力层厚度增加,扩大头分担的荷载比例增大,分担的荷载达到稳定需要的桩顶位移也越大,H_h=0.5 D试验扩大头分担的荷载比例稳定时为60%,对应的桩顶位移约为29 mm;桩顶位移达到33 mm后,H_h=1.0~3.0 D试验稳定在63%~65%之间;通过细观颗粒流理论对砂土移动特性的研究发现,持力层厚度从0.5 D增大至2.0 D,破坏面的起始扩展角度从31°增大至42°。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与模型试验数据吻合效果良好,证明该方法分析多层砂土地基扩底桩单桩抗压荷载传递机理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20年02期)

毛江鸿,陆飞,张奕,曾甲华,言建标[2](2019)在《基于试验的徐变模型修正及桥梁线型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有限元软件中考虑徐变作用时直接选用规范值导致模拟结果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先进行混凝土受压徐变试验,后将试验数据应用于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的方法。基于鲍罗克斯和内维尔建立的徐变预测经验式,在短期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笔者C55混凝土的长期徐变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徐变预测模型与试验实测徐变发展规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差异会对桥梁线型模拟结果造成显着影响,且影响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大;建立长期徐变预测模型时,适当增加短期试验时间,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谭梅,田田,吕晓华,查宇亮[3](2019)在《联合机能试验负荷模型下的动态心电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联合机能试验负荷条件下,通过动态心电监测,快速筛选运动时心血管风险、评价运动强度和体能储备。方法:对10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联合机能试验的标准负荷条件下进行连续负荷心电图描记,并对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研究。结果:心率加速、匀速和减速时R波电压比较结果中,大部分个例(51.72%)及总体反应出的左室电压均在心率加速时较高;将29人次中RRn/RRn+1与R波电压具有相关性的22人次作加速度、3加速度、5加速度、15加速度与对应R波电压的线性回归分析,分别有16人次、18人次、20人次和22人次,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具有线性回归关系;对总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除3加速度外,其余均具有线性回归关系;总体心电散点图呈现为窦性心律和运动负荷诱发的窦速,伴偶发房早。结论:在联合机能试验条件下,心功失代偿之前,或可以心脏实际负荷推测躯体外周负荷,联合应用心电散点图分析技术,在既定运动量下(如联合机能试验)实时的全程动态心电监测,或可以作为运动时心血管风险快筛、运动强度和体能储备快速识别、运动强度精确评价的参考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綦中跃,孙亚楠,周星,王远航,张春义[4](2019)在《永定河卢叁段河工模型糙率模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槽实验,运用水泥锥梅花加糙法,研究不同水泥锥布置和不同流量条件下的加糙糙率变化规律。将该加糙方法,用于永定河卢叁段河工模型试验中,设计洪水条件下的试验水位与设计水位基本一致,表明加糙结果合理、可靠。试验结果表明,水泥锥直径为2 cm、铺设间距为3.3 cm,可达到0.030的模型糙率要求。试验成果可为大比降沙卵砾石河床的河工模型试验加糙方案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北京水务》期刊2019年06期)

王贺,曹辉,秦秀山[5](2019)在《基于Burgers模型的岩盐蠕变参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岩盐矿地下开采结构参数的时间依赖性,开展岩盐蠕变试验。通过岩盐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其瞬时抗压力学特性,据此设置合理的蠕变压力级别;采用单体多级加载方式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获得两组不同埋深岩盐蠕变变形-时间曲线,选取四元件Burgers模型对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得到试验岩盐蠕变特性表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岩盐单轴压缩强度具有显着的时间弱化性,长期强度小于瞬时强度的70%;Burgers模型能够合理描述试验岩盐的蠕变变形特征,拟合的蠕变参数能够为地下盐矿采场结构参数的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12期)

杨浩[6](2019)在《基于试验的C/SiC典型结构热模态模型修正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限元法的热模态理论,建立了合理的C/SiC典型结构件有限元模型。考虑到C/SiC复合材料性能参数分散性以及结构热应力附加刚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采用弹簧单元模拟热应力的影响。根据模态试验数据,以优化的方法依次对自由边界、固支边界典型结构仿真模型进行了频率修正,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陈旸,陈立霞,汪正中[7](2019)在《直升机缩比模型水中横向稳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升机水中横向稳性是直升机漂浮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试验是研究手段之一。主要介绍了直升机水中横向稳性试验的试验设备、试验件、试验方案及试验步骤,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该试验技术可用于直升机缩比模型水中横向稳性试验,为国内民用直升机的水上迫降适航取证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直升机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田思波,何鋆,郭润清,樊晓旭[8](2019)在《交通拥堵辅助系统(TJA)跟车模型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拥堵辅助作为一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对缓解和减轻交通拥堵状态下驾驶员的疲劳具有重要作用。在交通拥堵状态下,车辆会频繁地进行加减速动作,保持合适的跟车距离对交通拥堵状态下的安全性和驾驶体验尤为关键。文章首先分析了交通拥堵辅助系统的跟车性能要求;其次,通过简化跟车过程和理论推导,建立了交通拥堵辅助系统跟车模型;最后,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交通拥堵辅助系统跟车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9年12期)

路宽[9](2019)在《《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室内动力环境模型试验方法 总则》通过审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日,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观测及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分技术委员会在天津主持召开了《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室内动力环境模型试验方法 总则》(送审稿)行业标准审查会。会议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海军研究院海洋环境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12-07)

杨登伟,刘雷[10](2019)在《示踪剂对水泥土混合浆液介电常数影响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介电常数测定水泥搅拌桩中的水泥含量是控制桩体质量的新方法,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通过水泥土的电法测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示踪剂对水泥土介电常数的影响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纯土的介电常数随深度分布相对均匀,分布在2~12之间;示踪剂局部处理过后,在靠近混合土样顶部的0~0.3 m范围内,介电常数明显增加,波动范围在10~22之间.这说明在0~0.3 m范围内水泥和示踪剂搅拌情况良好,符合工程要求.而对于0.3 m以下部位,混合土样的介电常数和纯土一致,变化较小.研究介电常数和水泥含量的关系,将搅拌桩水泥含量的测量成果均用水泥含量表示,发现介电常数可作为水泥含量分析的一个关键参数.(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模型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有限元软件中考虑徐变作用时直接选用规范值导致模拟结果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先进行混凝土受压徐变试验,后将试验数据应用于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的方法。基于鲍罗克斯和内维尔建立的徐变预测经验式,在短期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笔者C55混凝土的长期徐变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徐变预测模型与试验实测徐变发展规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差异会对桥梁线型模拟结果造成显着影响,且影响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大;建立长期徐变预测模型时,适当增加短期试验时间,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型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飞,杨俊杰,宋琦,孙涛.多层砂土地基扩底桩单桩抗压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2].毛江鸿,陆飞,张奕,曾甲华,言建标.基于试验的徐变模型修正及桥梁线型分析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谭梅,田田,吕晓华,查宇亮.联合机能试验负荷模型下的动态心电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4].綦中跃,孙亚楠,周星,王远航,张春义.永定河卢叁段河工模型糙率模拟试验研究[J].北京水务.2019

[5].王贺,曹辉,秦秀山.基于Burgers模型的岩盐蠕变参数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2019

[6].杨浩.基于试验的C/SiC典型结构热模态模型修正方法[J].现代防御技术.2019

[7].陈旸,陈立霞,汪正中.直升机缩比模型水中横向稳性试验研究[J].直升机技术.2019

[8].田思波,何鋆,郭润清,樊晓旭.交通拥堵辅助系统(TJA)跟车模型及试验验证[J].上海汽车.2019

[9].路宽.《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室内动力环境模型试验方法总则》通过审查[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10].杨登伟,刘雷.示踪剂对水泥土混合浆液介电常数影响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河南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桩体破坏模式实验用应变仪Fig5.1Strainmeasuringi...加载梁示意图双剪面单砖有限元模型降雨均匀度车辙试验试件有限元模型(1/2尺寸)

标签:;  ;  ;  ;  ;  ;  ;  

模型试验论文_李飞,杨俊杰,宋琦,孙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