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齿接触分析论文_战一欣,黄雷,陈宁,窦艳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轮齿接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轮齿,齿轮,误差,双曲面,螺旋,计量学,成法。

轮齿接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战一欣,黄雷,陈宁,窦艳红[1](2018)在《非接触式飞轮齿圈内径检测系统轴系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飞轮齿圈是飞轮齿圈总成上的一个关键部件,其内径尺寸加工质量对汽车的动力特性和工作性能有直接影响。基于非接触式飞轮齿圈内径检测系统,研究了其测量轴系与被测齿圈的关系,将测量系统误差分为轴系误差和激光共聚焦传感器对中误差,分别分析了上述两种状态下各自误差来源。并根据上述分析,计算了检测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本文来源于《计量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夏贺鹏,邓效忠,徐爱军,刘赛赛[2](2018)在《基于轮齿接触分析的弧齿锥齿轮齿面磕碰点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齿轮副齿面磕碰点检测方法,用于确定弧齿锥齿轮齿面磕碰点位置。建立准双曲面齿轮副啮合模型,通过改变接触区偏移量,调整啮合参数V、H、J,从而得到规划路径下的TCA接触区位置,V、H、J调整结果用于指导滚检试验。在YX-HTT600齿轮综合误差测量及分析试验机上进行滚检试验,得到了准双曲面齿轮副正常齿面与存在磕碰点的齿面两种情况下的传动误差测量结果。通过对两种传动误差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提出的齿面点测量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运用提出的齿面检测方法可实现弧齿锥齿轮全齿面检测,检测结果可反映齿面磕碰点位置,从而为进一步改善弧齿锥齿轮啮合性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8年10期)

陆凤霞,陈文炜,刘伟平,朱如鹏,邹小筑[3](2018)在《斜齿轮轮齿接触有限元分析的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斜齿轮啮合特性的有限元网格单元划分方法,使得啮合过程中接触线依次通过各单元节点,求解齿面柔度系数矩阵。建立斜齿轮轮齿接触分析模型,考虑参与及未参与啮合点的相互影响,通过引入边界条件及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及求解载荷平衡方程。计算一组斜齿轮副算例的时变啮合刚度、齿面变形及齿面载荷分布,且与按GB/T 3480—1997计算的啮合刚度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8年07期)

梁帅锋,邓效忠,李天兴,王长路,杨婧钊[4](2017)在《机器人RV减速器摆线针轮传动轮齿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机器人RV减速器中第二级摆线针轮传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摆线针轮传动的运动关系,构建了摆线针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模型,基于齿轮啮合原理和轮齿连续接触条件,建立轮齿接触分析方程组,阐述了轮齿接触分析计算过程中初始参考点求解的难点问题,求解出传统修形方式下摆线针轮传动的瞬时啮合状态、啮合区域,并得到了传动误差曲线和回程误差曲线,为承载下摆线针轮传动的轮齿啮合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7年11期)

曹雪梅,杨博会,邓效忠[5](2018)在《轮齿接触分析的分解算法与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广泛采用的轮齿接触分析算法需要分别建立齿面接触和边缘接触分析数学模型;确定瞬时啮合点需要求解含5个非线性方程的方程组,计算量大、求解性差。基于此,提出了轮齿接触分析新算法——分解算法,建立了统一的齿面接触和边缘接触分析数学模型,求解非线性方程的个数减少为2个,算法简单、有效,适用于各种齿轮副的性能分析。以弧齿锥齿轮副为例,分解算法与Gleason软件的齿面接触、传统算法的边缘接触分析结果对比表明:齿面印痕一致,传动误差在啮合转换点处幅值仅相差0.29″;边缘接触印痕有少许差异。磨削加工的弧齿锥齿轮副在滚检机上滚检,滚检印痕验证了新算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曹雪梅,杨博会,邓效忠,聂少武,魏冰阳[6](2017)在《齿轮轮齿接触分析的分解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齿轮轮齿接触分析算法——分解算法。传统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求啮合点时需要求解含5个非线性方程的方程组,求解性差;齿面接触和边缘接触的数学模型不同,需要分别进行求解,求解过程复杂。轮齿接触分析算法——分解算法,提出了瞬时共轭啮合线的概念,可有效分离传动误差,得到啮合点、瞬时接触线,求啮合点时非线性方程的个数由5个减少为2个。分解算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也适用于边缘接触分析,算法简单、有效、适应性强。以一对弧齿锥齿轮为例,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和分解算法,结果表明:齿面部分的印痕是一致的,传动误差幅值相差0.3″;边缘接触部分的印痕存在少许差异。(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孙月海,李小亨[7](2017)在《弧齿锥齿轮螺旋变性展成法及其轮齿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螺旋锥齿轮加工方法——螺旋变性展成法.该方法大轮采用展成法加工,小轮采用螺旋变性法加工.分析并归纳了传统展成法中对角线接触现象的成因,建立了螺旋变性展成法刀盘压力角求解的几何模型,阐释了螺旋变性展成法消除对角线接触的原理.结合机床运动,分析螺旋变性展成法加工弧齿锥齿轮的齿面展成过程.依据齿轮啮合原理,获得小轮和大轮的齿面方程,据此模型开展轮齿接触分析,并与传统展成法作了对比分析.最后根据该方法以弧齿锥齿轮副进行啮合仿真和切齿试验,仿真结果及滚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螺旋变性展成法加工螺旋锥齿轮副可从理论上消除接触区呈对角线接触的现象,能有效改善齿面接触质量.(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7年04期)

周镇宇,唐进元,丁撼[8](2016)在《变位非正交面齿轮副小轮齿向修形轮齿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加工坐标系和啮合坐标系,推导了变位小轮及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齿面方程,计算得到了面齿轮数值齿面,分析了变位对非正交面齿轮齿宽的影响。在变位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小轮进行齿向鼓形修形,而面齿轮不修形的修形方式。分别对未变位、变位、变位加小轮齿向修形的叁种非正交面齿轮传动形式进行考虑安装误差的轮齿接触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变位系数增大,非正交面齿轮最小内半径、最大外半径及极限齿宽均减小;变位不影响非正交面齿轮副的接触规律;小轮齿向修形能降低接触轨迹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会引起幅值较小的直线型传动误差。(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6年15期)

杜进辅,方宗德,岳贵平,高洪彪,赵国锐[9](2015)在《奥利康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轮齿接触分析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奥利康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齿面展成过程,建立了包括工作齿面以及齿根过渡曲面在内的全齿面模型,并据此生成了轮齿叁维模型;针对过去轮齿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数学模型中接触椭圆的计算需借助于对两配对齿面主曲率和相对曲率的复杂推导,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CA模型,对于接触椭圆的计算只需要知道两配对齿面的方程并且无需齿面二次逼近,因而避免了复杂的齿面曲率计算且能更真实的反映齿面瞬时接触区特性。最后基于此模型,编制了奥利康制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全齿面生成以及TCA程序,并通过与克林贝格KIMo S5设计软件以及滚检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轮齿承载接触分析和应力分析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08期)

李玮,王丹,付学中[10](2015)在《变位面齿轮副小轮双向修形轮齿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变位面齿轮的加工和啮合坐标系,推导了变位小轮和变位面齿轮的齿面方程,将变位小轮理论齿面与修形曲面迭加构造了精确的修形齿面,对齿面进行了仿真并可视化,并对变位面齿轮副中小轮双向修形后进行了齿面接触分析,计算了不同安装误差下的啮合轨迹和几何传动误差,算例表明,修形后获得了开口向下2阶抛物线几何传动误差,降低了接触印痕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变位面齿轮副传动啮合性能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5年05期)

轮齿接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齿轮副齿面磕碰点检测方法,用于确定弧齿锥齿轮齿面磕碰点位置。建立准双曲面齿轮副啮合模型,通过改变接触区偏移量,调整啮合参数V、H、J,从而得到规划路径下的TCA接触区位置,V、H、J调整结果用于指导滚检试验。在YX-HTT600齿轮综合误差测量及分析试验机上进行滚检试验,得到了准双曲面齿轮副正常齿面与存在磕碰点的齿面两种情况下的传动误差测量结果。通过对两种传动误差测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提出的齿面点测量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运用提出的齿面检测方法可实现弧齿锥齿轮全齿面检测,检测结果可反映齿面磕碰点位置,从而为进一步改善弧齿锥齿轮啮合性能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轮齿接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战一欣,黄雷,陈宁,窦艳红.非接触式飞轮齿圈内径检测系统轴系误差分析[J].计量技术.2018

[2].夏贺鹏,邓效忠,徐爱军,刘赛赛.基于轮齿接触分析的弧齿锥齿轮齿面磕碰点检测方法研究[J].机械传动.2018

[3].陆凤霞,陈文炜,刘伟平,朱如鹏,邹小筑.斜齿轮轮齿接触有限元分析的新方法研究[J].机械传动.2018

[4].梁帅锋,邓效忠,李天兴,王长路,杨婧钊.机器人RV减速器摆线针轮传动轮齿接触分析[J].机械传动.2017

[5].曹雪梅,杨博会,邓效忠.轮齿接触分析的分解算法与试验验证[J].机械工程学报.2018

[6].曹雪梅,杨博会,邓效忠,聂少武,魏冰阳.齿轮轮齿接触分析的分解算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7

[7].孙月海,李小亨.弧齿锥齿轮螺旋变性展成法及其轮齿接触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7

[8].周镇宇,唐进元,丁撼.变位非正交面齿轮副小轮齿向修形轮齿接触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6

[9].杜进辅,方宗德,岳贵平,高洪彪,赵国锐.奥利康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轮齿接触分析及试验验证[J].机械传动.2015

[10].李玮,王丹,付学中.变位面齿轮副小轮双向修形轮齿接触分析[J].机械传动.2015

论文知识图

最多一链板在接触相对运动阶段最多两链板在接触相对运动阶段张克仁...轮齿接触分析坐标系统轮齿接触分析瞬时接触应力行星轮系轮齿接触分析总体传动...4 直接用叁维齿廓进行轮齿接触分析

标签:;  ;  ;  ;  ;  ;  ;  

轮齿接触分析论文_战一欣,黄雷,陈宁,窦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