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拉伸论文_吕彦伟,刘钦节,付强,袁宏永,付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紧凑拉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紧凑,试样,裂纹,应力,圆形,模型,韧性。

紧凑拉伸论文文献综述

吕彦伟,刘钦节,付强,袁宏永,付明[1](2019)在《基于紧凑拉伸试验的含缺陷燃气管疲劳寿命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预测含缺陷燃气管道的疲劳寿命,实现燃气管道分类分级监测和维护。在理论分析含缺陷管道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MTS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测试获得同一应力比下4种不同应力强度因子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而构建含缺陷燃气管道疲劳寿命的实用模型。以安徽淮南天然气二气源管道工程实际参数为例,预测分析类似条件下含缺陷燃气管道的疲劳寿命,为燃气管道监测维护与分类分级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管道的疲劳寿命与裂纹深度变化近似成线性关系,与内压幅值变化近似成指数为负的幂函数关系,且管道输送压力变化幅值不应超过1. 5 MPa。(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张冬阁,胡绪腾,倪卓慧,叶文明,贾旭[2](2019)在《镍基高温合金紧凑拉伸试样侧槽优选研究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平直的紧凑拉伸(Compact Tension,CT)试件裂纹扩展前缘,对带侧槽CT试样的侧槽进行参数化表征,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侧槽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对CT试样的侧槽进行优选。获得了使CT试样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沿厚度方向方差小于0.1(MPa·m1/2)2的侧槽形状。与标准CT试件裂纹扩展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优选的带侧槽CT试件沿厚度方向裂纹扩展更为均匀,方差为标准CT试件的30%。为了研究电位法经验公式计算带侧槽CT试样裂纹长度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带侧槽CT试件,利用非线性公式计算的裂纹长度与试验结果误差最小,不超过0.7%。优选侧槽CT试样裂纹扩展更平直;电位法测量带侧槽CT试件裂纹长度,非线性公式计算裂纹长度的误差更小。(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王学滨,白雪元,祝铭泽[3](2018)在《基于连续—非连续方法的地质体材料变形—拉裂过程模拟——以岩样紧凑拉伸试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体材料易发生拉裂,为了有效模拟地质体材料的变形—拉裂过程,自主研发了一种连续—非连续方法。该方法实质是拉格朗日元法与虚拟裂缝模型的耦合,既能较准确模拟应力应变场,又能较准确模拟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化的复杂过程。以岩样紧凑拉伸试验为例开展变形—拉裂过程研究,得到以下结果。紧凑拉伸岩样的变形—拉裂过程:在岩样的V形缺口尖端附近出现最大主应力集中现象;节点发生分离,虚拟或真实裂缝扩展,最大主应力始终集中于虚拟裂缝的尖端位置;岩样被拉裂成两部分。最大不平衡力发生1次突增对应着1个节点的分离。在峰值之前,岩样的载荷—位移曲线表现出了硬化现象;随着岩样尺寸的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有所下降,这与Bazǎnt的尺度律相一致,且峰后应力—应变曲线的陡峭程度增大。目前针对紧凑拉伸试验的模拟结果是合理的,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提出的连续—非连续方法在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化模拟方面的突出能力。(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李庆华,种法澄,张麒,徐世烺[4](2018)在《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研究混凝土双G断裂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双G断裂模型是双K断裂模型的延伸和补充。采用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进行试验,首先验证这种新型断裂力学试验方法能否获得稳定的双G断裂参数,并将公式K=(EG)~(1/2)得到的双K断裂韧度与直接计算得到的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双G断裂模型和双K断裂模型在描述断裂性能方面的等效性。同时研究了两种断裂模型参数的尺寸效应。试验试件直径从150 mm到300 mm变化,共计分为4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测得双G参数的数值较为稳定,离散性较小。双G断裂模型和双K断裂模型在描述断裂性能方面具有很高的等效性。在本文的尺寸范围内,当试件直径大于200 mm时,起裂断裂参数KiniIc和GiniIc没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失稳断裂参数K_(Ic)~(un)和G_(Ic)~(un)随着试件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但增长幅度不大。(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高春,高山,张凌志,王玉峰,王阳[5](2018)在《复合推进剂紧凑拉伸试件动态观察试验与变形场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紧凑拉伸试件进行了拉伸动态观察试验,获得其变形过程的图片序列,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得到了不同拉伸位移下裂纹尖端附近位移场及应变场。结果表明: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可有效获取裂纹尖端的位移场和应变场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为复合推进剂的变形破坏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期刊2018年02期)

种法澄[6](2018)在《圆形紧凑拉伸法测定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来测定混凝土的双K参数,试件直径从150mm变化到300mm,共计4组16个试件。试验结果显示,由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获得的双K断裂参数与传统试验方法相比,数据离散性合理。试验起裂韧度的数据方差一般小于0.01;失稳韧度的数据方差最小为0.008,一般小于0.06。本试验测定的双K参数与以往文献的数据相比,误差在10%~30%之间。说明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是稳定可靠的断裂力学试验方法。(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范永琦[7](2018)在《叁点弯曲与紧凑拉伸试样动态断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程领域中,金属一直都是人们很关注的材料。常规的强度计算方法往往不能达到设计强度。本文以霍普金森加载系统为基础,对2A12-T4铝合金叁点弯曲试样(动态压缩)及紧凑拉伸试样(动态拉伸)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准静态条件下进行仿真,试样类型选择含预制裂纹的叁点弯曲试样和紧凑拉伸试样。应用GB/T21143-2007国标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两种试样的断裂韧性,为动态加载仿真打下基础。(2)以GB/T21143-2007国标的试样尺寸为基础,对叁点弯曲试样及紧凑拉伸试样进行动态加载仿真,得到两种试样的动态断裂韧性。并与其它论文进行对比,验证16mm厚度的试样满足平面应变条件。(3)对各长宽比的叁点弯曲试样进行动态断裂仿真,找出长宽比对支座脱离的影响规律。并对S/L和L/W的仿真数据进行拟合,以此获得叁次多项式。通过验证,发现该多项式拟合效果较好。找到了支座接触状态、试样变形速度、J积分值之间的关系。发现支座接触状态是通过影响试样的加载率,进而影响J积分值的。(4)对紧凑拉伸试样进行动态断裂仿真,研究了加载孔直径以及加载孔位置对试样的应力平衡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J积分值。对比了紧凑拉伸试样和叁点弯曲试样的裂纹扩展路径,找出了两种试样积分J值存在差异的关键点。并对以上的问题给出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8-01-01)

种法澄[8](2018)在《基于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的混凝土断裂参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具有试件体积小,试验操作简便,适用于钻芯样品,方便对既有建筑物混凝土进行断裂性能检测评估等优点。因此本试验采用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开展了材料断裂性能测试及研究。计算理论采用徐世娘等人提出的双K、双G断裂模型。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461)和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LR16E080001)的支持下,首先验证这种新型试验方法的稳定性;随后研究了这种测试方法测得的双K、双G断裂韧度及其中间参量的尺寸效应;最后研究了钢纤维和碳纳米管对于RPC材料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混凝土材料浇筑了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试件。试件直径分别为150mm、200mm、250mm和300mm,共计4组,16个试件。通过测定分析不同尺寸试件的双K、双G断裂参数的方差、变异系数的大小,比较了数据的离散性,验证了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的稳定性;随后对双K、双G断裂韧度及其中间参量的尺寸效应进行分析。发现起裂荷载Pini、峰值荷载Pmax、临界裂缝张开口位移CMODc、临界裂缝长度ac等中间参量均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随着试件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当试件直径大于200mm时,在本次的试验范围内,起裂韧度KICini和起裂能量释放率GICini并没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失稳韧度KICun和失稳能量释放率GICun随着试件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增长的幅度较小。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纤维增强的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纤维和多壁碳纳米管共同增强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叁种材料浇筑了 3组共计15个试件。应用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研究了起裂荷载Pini、起裂时裂缝张开口位移CMODini、起裂韧度KICini和起裂能量释放率GICini等断裂参数的变化,发现纤维材料的加入可以有效延缓裂缝的开裂。通过研究失稳荷载Pmax、临界裂缝张开口位移CMODc、临界裂缝长度ac、失稳韧度KICun和失稳能量释放率GICun等断裂参数的变化,发现纤维材料的加入可以提高裂缝扩展阻力,延缓裂缝的扩展过程。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相比,加入钢纤维和多壁碳纳米管后材料的断裂性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加入钢纤维后材料的起裂韧度KICini提高了 743.5%、起裂能量释放率GICini提高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24倍;失稳韧度KICun提高了 1947.1%、失稳能量释放率GICun提高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153倍。加入多壁碳纳米管后,材料断裂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与钢纤维增强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相比,起裂韧度KICini提高了 14.6%、起裂能量释放率GICini提高了 43.1%;失稳韧度KICun提高了 26.7%、失稳能量释放率GICun提高了 70.7%。(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1-01)

赵凌燕,崔英浩,唐伟[9](2017)在《紧凑拉伸试样厚度对镍基合金裂纹尖端力学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试样几何拘束对镍基合金应力腐蚀裂纹尖端力学特性的影响,对表征裂纹尖端扩展驱动力的应力应变及应力叁轴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样中间层比表面层附近区域更先启裂,裂纹扩展速率也更大;由于裂尖拘束效应的影响,含裂纹的厚试样具有更大的裂纹扩展驱动力,更容易发生开裂和扩展;试样厚宽比B/W≥0.3时,裂尖拘束效应几乎不起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文》期刊2017年22期)

刘争,孙少南,王昕,陈旭[10](2017)在《面内和面外约束效应对3D紧凑拉伸试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紧凑拉伸试样是最常用的系统分析约束效应对断裂韧性影响的试样之一,在此文章中,对叁维紧凑拉伸试样进行广泛的线弹性和弹塑性分析,考虑大范围变化的裂纹深度和试样厚度,得到J,应力强度因子(K)和面内、面外T应力(T_(11)、T_(33))。结果表明:裂纹深度和试样厚度对T_(11)的影响很大,同时T33作为衡量面外约束效应参数不仅受到试样厚度的影响,也受到裂纹深度的影响;断裂韧性J随着T_(11)的增大而增大,随着T_(33)增大而减小。基于以上分析,用T_(11)和T33修正断裂韧性J,这些结果对包含面内、面外约束效应的结构完整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九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11-19)

紧凑拉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获得平直的紧凑拉伸(Compact Tension,CT)试件裂纹扩展前缘,对带侧槽CT试样的侧槽进行参数化表征,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侧槽对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对CT试样的侧槽进行优选。获得了使CT试样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沿厚度方向方差小于0.1(MPa·m1/2)2的侧槽形状。与标准CT试件裂纹扩展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优选的带侧槽CT试件沿厚度方向裂纹扩展更为均匀,方差为标准CT试件的30%。为了研究电位法经验公式计算带侧槽CT试样裂纹长度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带侧槽CT试件,利用非线性公式计算的裂纹长度与试验结果误差最小,不超过0.7%。优选侧槽CT试样裂纹扩展更平直;电位法测量带侧槽CT试件裂纹长度,非线性公式计算裂纹长度的误差更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紧凑拉伸论文参考文献

[1].吕彦伟,刘钦节,付强,袁宏永,付明.基于紧凑拉伸试验的含缺陷燃气管疲劳寿命预测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2].张冬阁,胡绪腾,倪卓慧,叶文明,贾旭.镍基高温合金紧凑拉伸试样侧槽优选研究及试验[J].推进技术.2019

[3].王学滨,白雪元,祝铭泽.基于连续—非连续方法的地质体材料变形—拉裂过程模拟——以岩样紧凑拉伸试验为例[J].地质力学学报.2018

[4].李庆华,种法澄,张麒,徐世烺.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研究混凝土双G断裂参数[J].水利学报.2018

[5].李高春,高山,张凌志,王玉峰,王阳.复合推进剂紧凑拉伸试件动态观察试验与变形场测量[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8

[6].种法澄.圆形紧凑拉伸法测定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J].低温建筑技术.2018

[7].范永琦.叁点弯曲与紧凑拉伸试样动态断裂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

[8].种法澄.基于改进的圆形紧凑拉伸法的混凝土断裂参数研究[D].浙江大学.2018

[9].赵凌燕,崔英浩,唐伟.紧凑拉伸试样厚度对镍基合金裂纹尖端力学特性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文.2017

[10].刘争,孙少南,王昕,陈旭.面内和面外约束效应对3D紧凑拉伸试样的影响[C].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九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论文知识图

紧凑拉伸试件的几何尺寸紧凑拉伸试件的有限元模型牙本质紧凑拉伸试件的(a)几何尺...牙本质紧凑拉伸试件的有限元模...国产锻造态核级管材316L不锈钢紧凑拉测试用紧凑拉伸(CT)试样(单位:...

标签:;  ;  ;  ;  ;  ;  ;  

紧凑拉伸论文_吕彦伟,刘钦节,付强,袁宏永,付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