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拉绳机论文和设计-洪冬晓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拉绳机,所述自动拉绳机包括滑动架、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以及转动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滑动架上,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转动架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滚筒设在滑动架上并与第一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滚筒设在转动架上并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抵接,所述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转动架与滑动架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拉绳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拉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拉绳机包括滑动架、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以及转动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滑动架上,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转动架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滚筒设在滑动架上并与第一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滚筒设在转动架上并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抵接,所述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转动架与滑动架转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拉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拉绳机包括滑动架、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以及转动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滑动架上,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转动架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滚筒设在滑动架上并与第一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滚筒设在转动架上并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抵接,所述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转动架与滑动架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拉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上还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拉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和转动架之间还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与滑动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与辅助板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板上还设有引导板,引导板上设有引导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拉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上还设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上设有用于绳线穿过的穿引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拉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拉绳机上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滑动杆,所述底座上与滑动杆对应的两侧均设置有带有水平通孔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通过水平通孔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机电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控制开关对应设置的抵顶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拉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三角架、支撑杆、圆盘、限位块以及限位架,所述三角架位于底座的后侧,所述支撑杆设在三角架上,所述圆盘设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限位块位于圆盘的中心,所述限位架设在圆盘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拉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有两个,两个三角架上下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绳机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自动拉绳机。

背景技术

在已经绕成卷的绳或线,需要使用的时候要对绳或线进行放绳或放线操作,然后在根据实际所需长度需求对已经放卷的绳或线进行剪断并使用。现有的拉绳操作主要是由人工完成,一整卷的绳或线由人工进行松绳或松线操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拉绳机,其具有拉绳效率高,速度快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动拉绳机,其中,所述自动拉绳机包括滑动架、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滚筒、第二滚筒以及转动架,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滑动架上,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转动架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滚筒设在滑动架上并与第一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滚筒设在转动架上并与第二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抵接,所述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转动架与滑动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滑动架上还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转动。

进一步,所述滑动架和转动架之间还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与滑动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与辅助板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板上还设有引导板,引导板上设有引导通道。

进一步,所述滑动架上还设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上设有用于绳线穿过的穿引孔。

进一步,所述自动拉绳机上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滑动杆,所述滑动座上与滑动杆对应的两侧均设置有带有水平通孔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通过水平通孔与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电机电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控制开关对应设置的抵顶块。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三角架、支撑杆、圆盘、限位块以及限位架,所述三角架位于底座的后侧,所述支撑杆设在三角架上,所述圆盘设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限位块位于圆盘的中心,所述限位架设在圆盘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三角架有两个,两个三角架上下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自动拉绳机,在需要对整卷的绳线进行放卷时,先转动转动架,使得第二滚筒和第一滚筒分离,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分离,接着再将整卷绳线中绳线的头部从第一滚筒的上方穿过,再转动转动架使得第二滚筒压住绳线,绳线处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接着,开启电机,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转动方向也相反,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将具有对位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绳线的驱动力,从而拉动绳线,整卷的绳线开始放卷,完成自动拉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拉绳效率高,且实现自动化拉绳,大大提高了拉绳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

滑动架-1;第一齿轮-11;第一滚筒-12;

电机-2;控制开关-21;转动架-3;

第二齿轮-31;第二滚筒-32;

第三齿轮-4;辅助板-51;引导板-52;

引导通道-521;扶手架-6;穿引孔-61;

底座-7;滑动杆-71;滑动座-72;

水平通孔-721;连接板-81;抵顶块-82;

三角架-91;支撑杆-92;圆盘-93;

限位块-94;限位架-9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图中坐标X、Y、Z分别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坐标X指向前方向,坐标Y指向右方向,坐标Z指向上方向。

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拉绳机,其中,所述自动拉绳机包括滑动架1、电机2、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31、第一滚筒12、第二滚筒32以及转动架3,所述第一齿轮11转动设置在滑动架1上,所述第二齿轮31转动设置在转动架3上,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31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滚筒12设在滑动架1上并与第一齿轮11同步转动,所述第二滚筒32设在转动架3上并与第二齿轮31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32抵接,所述电机2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所述转动架3与滑动架1转动连接。

在需要对整卷的绳线进行放卷时,先转动转动架3,使得第二滚筒32和第一滚筒12分离,第二齿轮31和第一齿轮11分离,接着再将整卷绳线中绳线的头部从第一滚筒12的上方穿过,再转动转动架3使得第二滚筒32压住绳线,绳线处于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32之间,第二齿轮31与第一齿轮11啮合。接着,开启电机2,电机2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第一齿轮11带动第二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31的啮合,使得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31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32的转动方向也相反,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32将具有对位于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32之间的绳线的驱动力,从而拉动绳线,整卷的绳线开始放卷,完成自动拉绳。

优选的,所述滑动架1上还设有第三齿轮4,所述第三齿轮4与第一齿轮11啮合连接,所述电机2带动第三齿轮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在由第一齿轮11带动第二齿轮31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32发生转动,带动绳线移动,使得整卷绳线放卷。

优选的,为了避免拉出的绳线缠绕在自动拉绳机上,并使得拉出的绳线集中放置,减少散乱。因此,所述滑动架1和转动架3之间还设有辅助板51,所述辅助板51与滑动架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3与辅助板51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板51上还设有引导板52,引导板52上设有引导通道521。再将穿过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32后的绳线穿过引导板52上的引导通道521,在引导通道521的作用下,使得拉出的绳线落出于自动拉绳机,并在引导板52的下方放置收集箱(图未示),实现集中收集。

优选的,为了避免绳线在被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32拉出的过程中发生偏摆,影响拉绳效率。所以,所述滑动架1上还设有扶手架6,所述扶手架6上设有用于绳线穿过的穿引孔61,穿引孔61起到对绳线的引导和限位作用,使得绳线在放卷的过程中更加整齐。

优选的,为了便于对自动拉绳机的控制,使得整个拉绳过程更加流畅,快速。所述自动拉绳机上还设有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两侧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滑动杆71,所述滑动座72上与滑动杆71对应的两侧均设置有带有水平通孔721的滑动座72,所述滑动座72通过水平通孔721与滑动杆7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72之间设有连接板81,所述连接板81上设有控制电机2转动的控制开关21,所述控制开关21与电机2电连接,所述底座7上设有与控制开关21对应设置的抵顶块82。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拉动扶手架6使得滑动架1通过滑动座72沿滑动杆71滑动,而当滑动架1向前滑动时,位于连接板81上的控制开关21将抵接到抵顶块82,通过抵顶块82使得控制开关21闭合,电机2开始运转,使得第一滚筒12和第二滚筒32转动而开始拉绳操作;当拉动扶手架6使得滑动架1向后移动时,控制开关21不再与抵顶块82抵接,此时,控制开关21断开,电机2停止运转,拉绳操作停止。因此,通过扶手架6、滑动架1、滑动座72、滑动杆71、控制开关21和抵顶块82的相互配合,使得控制拉绳操作的启停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拉绳效率。

优选的,为了便于整个拉绳过程中自动拉绳机的稳定,便于拉完后整卷绳线的更换以及保证整卷绳线拉线过程的稳定。所述底座7上还设有三角架91、支撑杆92、圆盘93、限位块94以及限位架95,所述三角架91位于底座7的后侧,通过三角架91的设置使得整个自动拉绳机更加稳定。所述支撑杆92设在三角架91上,所述圆盘93设在支撑杆92的顶端,所述限位块94位于圆盘93的中心,所述限位架95设在圆盘93上。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将整卷的绳线放置在限位块94上,通过限位块94对整卷绳线进行位置上的限制,并通过限位架95的设置使得整卷的绳线在放卷过程中不会因拉力过大而翻倒并脱离限位块94。

优选的,所述三角架91有两个,两个三角架91上下设置。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设计图

一种自动拉绳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2312.9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567654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B65H 49/20

专利分类号:B65H49/20;B65H67/02

范畴分类:34A;

申请人:晋江市银鑫拉链织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晋江市银鑫拉链织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龙湖镇杭边村

发明人:洪冬晓

第一发明人:洪冬晓

当前权利人:晋江市银鑫拉链织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廖仲禧

代理机构:35221

代理机构编号: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自动拉绳机论文和设计-洪冬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