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植被生长季深层土壤储水量与细根生物量分布特征

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植被生长季深层土壤储水量与细根生物量分布特征

论文摘要

为研究黄土区人工植被建设对深层土壤水分亏缺的影响,以晋西黄土区4种典型人工植被类型(苜蓿、刺槐、侧柏和核桃)和农地(对照)为研究对象,分析深剖面(70~500 cm)土壤储水量和细根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深层土壤含水量的分布可划分为降水入渗层(70~160 cm)、过渡层(160~280 cm)和相对稳定层(280~500 cm); 2)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土壤储水量在深层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与农地相比,其他4种人工植被深层(> 70 cm)土壤储水量的总亏缺量为161. 94~448. 25 mm,并且苜蓿和侧柏水分亏缺深度达到3 m以上,刺槐和核桃则达到5 m以上; 3)深层(> 160 cm)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储水量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0. 05),刺槐和核桃深层细根生物量比例高于侧柏和苜蓿。研究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已产生明显的深层土壤水分亏缺问题,这与植被细根生物量剖面分布有紧密关系,该区域未来人工植被建设中应重点考虑刺槐和核桃根系特性与水分条件的适应性。

论文目录

  •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与样品测定
  •   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深剖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   3.2 深层土壤储水量剖面分布
  •   3.3 细根生物量在垂直剖面的分布
  •   3.4 深层土壤储水量与细根生物量相关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新春,赵勇钢,刘小芳,朱兴菲,高冉,栗文玉

    关键词: 人工植被,土壤储水量,细根生物量,晋西黄土区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晋西黄土区植被自然恢复土壤有机碳固定与稳定性机制”(201601D021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草地演替中土壤结构演变与降雨-入渗过程的互作机理”(41401242)

    分类号: Q948

    DOI: 10.16843/j.sswc.2019.01.013

    页码: 95-101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235K

    下载量: 251

    相关论文文献

    • [1].长郡梅溪湖中学校园人工植被初步调查[J]. 生物技术世界 2016(05)
    • [2].人工植被草毯防护技术在高速公路的应用[J].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09(Z1)
    • [3].晋西北丘陵风沙区人工植被群落分布格局与多样性[J]. 林业资源管理 2017(06)
    • [4].唐山市铁矿尾矿库人工植被恢复及造林关键技术[J]. 现代园艺 2017(12)
    • [5].华西雨屏区几种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磷库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03)
    • [6].长江上游典型人工植被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05)
    • [7].新疆精河县不同人工植被对小气候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5)
    • [8].华西雨屏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下土壤氮库及其有效性[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2(04)
    • [9].基于面向对象的矿区人工植被提取与重建效果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07)
    • [10].黄土丘陵区天然和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5)
    • [11].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植被对土壤球囊霉素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8(06)
    • [12].陕北黄土丘陵区土壤碳氮库对人工植被恢复的响应[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13].沙漠人工植被区柠条树干液流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 中国沙漠 2011(02)
    • [14].荒漠化土壤对人工植被恢复工程的响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3)
    • [15].人工固沙植被区土壤酶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 [16].沙坡头人工植被演替过程的土壤呼吸特征[J]. 生态学报 2012(08)
    • [17].舟山海岛废弃采石场人工植被恢复[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18].盐池县荒漠草原人工植被重建对区域生态系统蒸散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9(05)
    • [19].石质边坡人工植被群落动态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01)
    • [20].人工植被变化对坡面流水沙运动的影响[J]. 人民黄河 2015(08)
    • [21].提高人工植被培育中土壤抗旱性的综合措施[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12)
    • [22].金沙江干热河谷几种引进树种人工植被的生态学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3)
    • [23].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21)
    • [24].陕北黄土区陡坡地人工植被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J]. 生态学报 2008(08)
    • [25].高寒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区地表沉积物粒度特征[J]. 中国沙漠 2015(01)
    • [26].定西龙滩流域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 2009(01)
    • [27].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山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22)
    • [28].荒漠人工植被区柠条和油蒿茎干液流动态研究[J]. 中国沙漠 2011(03)
    • [29].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土壤水分的相对亏缺[J]. 生态学报 2011(11)
    • [30].皇甫川流域蛴螬群落对不同水土治理措施的响应[J]. 绿色科技 2017(06)

    标签:;  ;  ;  ;  

    晋西黄土区典型人工植被生长季深层土壤储水量与细根生物量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